公司(企業(yè))質量管理作業(yè)流程
一、質量管理
第一條 目的
確保產品質量標準化,提高質量水準。
第二條 范圍
產品及研究開發(fā)、設計。
第三條 設計質量管理作業(yè)流程
第四條 實施單位
工程部、業(yè)務部、質量管理部成品科及有關單位。
第五條實施要點
(一)工程部設計程科,依據收集的CNS、JIS、UL等國內外有關規(guī)格的資料,以及業(yè)務部、質量管理部回饋的市場調查,客戶要求,客戶抱怨分析等資料,設計新產品及改良現有產品。
?。ǘ┰O計完成,要經試作、檢驗、了解生產時可能發(fā)生的問題以及是否能達到設計的質量要求。
(三)試作不合格即檢查修正,再試作。
(四)試作合格即會同有關單位制定用料標準、材料規(guī)格、零件規(guī)格、產品規(guī)格、作業(yè)標準、標準工時以及 QC工程表。
?。ㄎ澹┰O計的新產品如屬客戶訂購者,則試作合格的樣品,需經業(yè)務部送交客戶認可后,開始受訂,由企劃室作生產企劃。
?。┕こ藤Y料回饋有關單位,并確實執(zhí)行規(guī)格、標準、藍圖等設計變更作業(yè)。
第六條 本辦法經質量管理委員會核定后實施,修正時亦同。
二、進料檢驗規(guī)定
第一條 目的
確保進料質量合乎標準,確使不合格品無法納入。
第二條 范圍
原料,外協(xié)加工品的檢驗。 第三條 進料檢驗流程
第四條 實施單位
質量管理部進料科、加工品科、及其他有關單位。
第五條 實施要點
(一)檢驗員收到驗收單后,確依檢驗標準進行檢驗,并將進料廠商、品名、規(guī)格、數量、驗收單號碼等,填入檢驗記錄表內。
?。ǘ┡卸ê细?,即將進料加以標示“合格”,填妥檢驗記錄表,及驗收單內檢驗情況,并通知倉儲人員辦理入倉手續(xù)。
?。ㄈ┡卸ú缓细瘢磳⑦M料加以標示“不合格”,填妥檢驗記錄表及驗收單內檢驗情況。并即將檢驗情況通知采購單位(物料部、采購科或外協(xié)加工科),請購單位,由其依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需要特采。 1、不需特采,即將進料加以標示“退貨”,并于檢驗記錄表、驗收單內注明退貨,由倉儲人員及采購單位辦理退貨手續(xù)。
2、需要特采,則依核示進行特采,將進料加以標示“特采”,并于檢驗記錄表、驗收單內注明特采處理情況,以及通知有關單位辦理入庫或部分退回,或扣款等有關手續(xù)。
?。ㄋ模┻M料應于收到驗收單后三日內驗畢,但緊急需用的進料優(yōu)先辦理。
?。ㄎ澹z驗時,如無法判定合格與否,則即請工程部(設計工程科),請購單位派員會同驗收,來判定合格與否,會同驗收者,亦必需在檢驗記錄表內簽章。
(六)檢驗員執(zhí)行檢驗時,抽樣應隨機化,并不得以個人或私人感情認為合用為由,予以判定合格與否。 (七)回饋進料檢驗情況,并將進料供應商交貨質量情況及檢驗處理情況登記于廠商交貨質量履歷卡內及每月匯總于廠商交貨質量月報表內。
?。ò耍┮罊z驗情況對檢驗規(guī)格(材料、零件)提出改善意見或建議。
(九)檢驗儀器、量規(guī)的管理與校正。
(十)進料屬OEM客戶自行待料者,判定不合格時,請業(yè)務部聯絡客戶處理。
第六條 本規(guī)定經質量管理委員會核定后實施,修正時亦同。
三、制程質量管理作業(yè)辦法
第一條 目的
確保制程質量穩(wěn)定,并求質量改善,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
第二條 范圍
原料投入經加工至裝配成品上。
第三條 制程質量管理作業(yè)流程。
第四條 實施單位
生產部檢查站人員、質量管理部制程科及有關單位。
第五條 實施要點
(一)操作人員確依操作標準操作,且于每一批的第一件加工完成后,必需經過有關人員實施首件檢查,等檢查合格后,才能繼續(xù)加工,各組組長并應實施隨機檢查。
?。ǘz查站人員確依檢查標準檢查,不合格品檢修后需再經檢查合格后才能繼續(xù)加工。
?。ㄈ┵|量管理部制程科派員巡回抽驗,并做好制程管理與分析,以及將資料回饋有關單位。
?。ㄋ模┌l(fā)現質量異常應立即處理,追查原因,并矯正及作成記錄防止再發(fā)。
(五)檢查儀器量規(guī)的管理與校正。
第六條 本辦法經質量管理部核定后實施。
篇2:醫(yī)院醫(yī)技管理制度--檢驗科質量管理制度
第五醫(yī)院醫(yī)技管理制度--檢驗科質量管理制度
1、開展醫(yī)德醫(yī)風教育和業(yè)務培訓。
2、要有科學管理和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
3、制定詳細的統(tǒng)一操作規(guī)程。
4、專人負責本室全面質控工作。
5、做好標本測定前采樣處理和測定后結果處理的質量。
6、正確使用和維護本室的儀器設備和定期檢定校正儀器。
7、做好室內監(jiān)控,了解監(jiān)控清潔的誤差情況,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8、積極參加室內質評,對室內質評的成績認真分析,失控項目及時檢查原因,采取相應措施。
篇3:地產公司質量管理評審控制程序
1.目的
通過管理評審,定期對公司的質量管理體系進行有效的評審,確保持續(xù)有效地滿足標準要求。
2.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公司管理評審。
3.職責
3.1 公司總經理負責主持管理評審會議,并對評審結果做出決定性意見;
3.2 管理者代表負責向總經理報告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組織編制管理評審報告,檢查落實管理評審意見;
3.3 工程部負責管理評審的組織準備工作,收集管理評審所需的資料,編制管理評審報告,組織實施和驗證評審中提出的糾正和預防措施;
3.4 各部門負責準備并提供所分管的評審所需資料,實施有關的糾正和預防措施。
4.控制程序
4.1 公司每年(間隔不超過12個月)組織進行一次管理評審,由公司領導和各部門經理參加。在公司發(fā)生重大的質量事故、經營狀況發(fā)生重大變化、公司組織結構發(fā)生重大改變以及外部審核等特殊情況時,由公司總經理決定,增加管理評審的頻次。
4.2 管理評審會議準備工作
4.2.1 公司總經理決定會議的召開時間,由管理者代表負責安排有關部門,進行會議資料的準備工作:
a. 工程部負責準備并提供年度內部及第二、三方質量體系審核和重大不合格品的處理情況、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情況的匯總分析;
b.策劃營銷中心負責準備并提供顧客意見調查分析報告和對顧客投訴處理情況的匯總分析;
c.工程部負責準備并提供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情況;
d.財務與資產經營部負責準備并提供年度公司經濟活動分析報告;
e.管理者代表負責準備并提供質量體系運行情況報告;
f.以往管理評審跟蹤措施的實施情況;
g.質量管理體系變更機會的識別;
h.改進的建議。
4.2.2工程部負責收集整理有關的評審資料,經管理者代表審閱后,于評審會一周前,連同評審會通知發(fā)至參會人員。
4.3 管理評審會議
4.3.1 管理評審會議由公司總經理主持召開。
4.3.2 管理者代表匯報質量體系的運行情況和分析意見。
4.3.3 根據各部門提供的評審資料,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審:
a.質量體系審核的結果;
b.顧客反饋;
c.過程的業(yè)績和產品的符合性;
d.預防和糾正措施的狀況;
e.以往管理評審的跟蹤措施;
f.可能影響質量管理體系的變更;
g.改進的建議。
4.3.4 公司總經理對評審會議進行總結,并確定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意見和措施。
4.3.5 工程部負責管理評審會議的記錄并保存。
; 4.4 管理評審報告
4.4.1 工程部根據評審結果和會議記錄,起草管理評審報告。
4.4.2 管理評審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
a.質量體系運行的總體情況;
b.實施質量體系審核和糾正預防措施的情況;
c.公司的經營狀況;
d.顧客意見及處理情況的匯總分析;
e.公司質量管理體系具體的體系改進、產品改進和資源配置改進的需求及措施,以及這些措施實施和驗證的要求;
f.管理評審的結論;
g.參會人員名單等。
4.4.3 管理評審報告經管理者代表審核,總經理批準后進行發(fā)放,并歸檔保管。
4.5 管理評審結果的驗證
4.5.1 工程部根據管理評審報告,對需要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問題,填寫"糾正和預防措施通知單",下發(fā)責任部門,執(zhí)行《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4.5.2 各責任部門負責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經工程部審核,管理者代表批準后,組織實施并驗證。
4.5.3管理評審結論要求修改《手冊》和質量體系程序文件的,由工程部負責組織進行修改。
4.5.4 對本次管理評審報告的落實情況和效果,要在下次管理評審中進行評審。
5.質量記錄
5.1 QR01-01 管理評審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