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有限公司水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一、為加強污水收集管理及處理設施管理,鞏固治理成果,特制定本制度。
二、節水
加強員工的節約意識教育,培訓,強化隨手關水龍頭的意思,并進行監督制度,對發現用水后不關水龍頭進行懲罰,舉報者獎勵。通過安裝水計量儀表,制定出各用水單位的用水定量考核制度。
三、廢水收集
1、初期雨水
環保組設置專人負責初期雨水的收集管理,必須確保負責人在公司全天值班,
確保在下雨后5分鐘內到達,確保轉輸泵正常運行,確保雨水池廢水無外溢,確保收集10分鐘的初期雨水后人口開啟轉換閥。同時確保預處理系統正常運行處理初期雨水。
2、食堂廢水
食堂含油潲水專門收集,交有回收利用資質單位收集。
3、含鉛廢水
① 生產車間加工員工培訓管理,減少檢測工序廢水的漏、滴,漏滴廢水一般在廠房內,應采用干抹布清理,車間清潔先采用掃帚清掃,收集廢渣納入危險廢物管理。然后采用濕度小的拖把清理,禁止在車間內清洗抹布、拖把。
②車間抹布、拖把只能到洗浴間外的清洗臺清洗,確保廢水進入預處理站處理。
③車間檢測工序廢水箱廢水必須全部倒入廢水轉運車,轉運車必須全部轉運到預處理站處理,嚴禁隨意傾倒廠區雨污溝,設置專人完成轉運工作,并進行環保安全培訓,監理轉運監督管理制度,發現偷倒的罰款。
④員工必須在指定的位于預處理站旁洗澡堂洗浴,員工洗完澡后要及時關閉水龍頭,做到節約用水,為保證每位員工都能洗上澡,洗好澡,每位員工洗澡時間不能超過15分鐘。洗浴后,員工必須在指定的位于預處理站旁的洗衣房清洗衣物,確保每位員工“干凈回家,放心生活”。
四、污水處理設施管理
1、污水處理設施包括:含鉛廢水預處理站、生化處理總站。
2、經設施處理后的水質,必須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方可排放 。
3、設施必須配備專門巡查、操作人員,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等規章制度,操作人員必須按規程操作做好設施運行記錄、在線監測結果記錄。
4、污水處理設施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必須報公司環保組審查和批準:
(1)、需暫停運轉的;
(2)、需拆除或閑置的;
(3)、需更新改造的。
5、污水處理設施因事故停止運轉,要立即采取措施,停止廢水排放,并報公司總經理。
6、污水處理設施在線監測系統顯示污染物排放超標,要立即采取措施,停止廢水排放,并報公司環保組組長。
7、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視其情節輕重,對責任單位的主要領導進行批評,并寫出書面檢查:
(1)、操作者不按規定進行操作的;
(2)、擅自拆除或閑置處理設施的;
(3)、設施停運、造成污染和危害,未報公司環保組的;
(4)、拒報或謊報污水處理設施情況的。
篇2:學校水污染突發事件預案(3)
學校水污染突發事件預案(三)
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妥善處理學校水污染突發事件,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建立健全應急機制,切實保障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保證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生活秩序,制定本預案。
預案本著預防為本,及時控制。堅持預防與應急處置相結合,立足于防范,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加強保障,重在建設。從法規上、制度上、組織上、物質上全面加強保障措施。在經費保障、力量部署等方面加強硬件與軟件建設,增強工作實力,提高工作效率。
一、1、水污染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以及各班班主任
2、主要職責:建立校長負總責與分管校長具體抓的責任制,并將責任分解到部門、落實到人;明確信息報告人;具體實施對水污染事件的緊急應對與處置工作;配合衛生部門對事件的原因進行調查;及時向上級報告事件的進展與處置情況。
1)綜合協調組;由組長負責全面工作,監督管理協調部門之間的工作,安排檢查現場、調查事件起因,負責安排善后工作。
2)應急處理組:由副組長負責,應指揮調集有關人員立即到達規定崗位,調集儲備物資、交通工具等相關設施、設備。以及維護治安,保證正常秩序。
3)后勤保障組:由戴焱老師負責,解決善后問題,保證資金和物品及食品供應,
4)疫情監測報告組:由許言、黃嵐負責報告,班主任認真做好晨檢日匯報。
5)健康教育組:由副組長負責,迅速向全體師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防護措施,讓廣大師生了解情況,安定人心,維護學校穩定,樹立戰勝傳染病的信念。
二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報告人及報告原則和內容
1、責任報告單位:市光學校
2、報告人:許言
3、信息報送原則
1)迅速:應在第一時間內向學校和教育局、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不得延報。
2)準確:信息內容要客觀翔實,不得主觀臆斷,不得漏報、瞞報、謊報。
3)在事件情況發生變化后,原報告單位應及時續報事件有關變化的情況。
4、應急信息的主要內容
1)事件發生的基本情況,包括時間、地點、規模、涉及人員、破壞程度以及人員傷亡情況;
2)事件發生起因分析、性質判斷和影響程度評估;
3)事發時已采取的措施;
4)事態發展狀態、處置過程和結果;
5)需要報送的其它事項。
三、水污染事件應急處置程序
1,明確責任疫情報告人。
2,發現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時應當及時向學校、教育局和衛生行政機構報告。
3,在生產和供水過程中發生水污染事故時,應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報告衛生行政機構,同時采取措施控制污染。污染嚴重水質無法改善時應停止供水。
**學校
篇3:區一中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區一中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妥善處理學校水污染突發事件,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建立健全應急機制,切實保障全體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我校突發飲用水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一、組織機構及主要職責
加強對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的統一領導,實施應急處理,學校成立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組員各負其責,各司其能。
1.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各班主任
2.組長主要職責:發生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時,及時啟動應急處理預案,對事故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部署協調應急救援工作,協調學校與各級部門及學校內部之間職責范圍內的工作。
3.組員主要職責:主要接受學校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和部署,負責組織學校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的具體調查、處理、救援及上報工作,積極配合各個相關部門對學校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開展的各項調查、處理、救援等工作。
二、預防措施
1.建立健全本單位各項供水衛生管理制度:形成由單位一把手負責,分管副校長主抓,供管水人員具體執行的管理模式,并逐一認真落實,達到實效。
2.學校供管水人員衛生知識的培訓:組織供管水有關人員學習現行生活飲用水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及有關衛生要求,使其知法、懂法、自覺守法,不斷增強依法供水、管水的法制觀念和責任意識,按要求履行其職責及義務,保證所供給的生活飲用水衛生質量;同時開展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及救援知識專門培訓和教育,增強水污染事故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
3.加強生活飲用水供水設施消毒和水質衛生監測工作:加強飲水機定期清洗消毒工作,針對水污染事故多發季節和環節定期進行設備檢查維修,發現存在水污染事故隱患立即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時消除隱患。
三、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
1.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發生后,學校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緊急組織有關工作人員,立即趕赴現場,組織醫務人員,對患者進行搶救和治療。
2.配合當地公安、教育、衛生等行政部門迅速開展現場調查,查找污染原因及污染物,了解污染物的種類、性狀、毒性及污染程度,掌握供水范圍及接觸人群身體健康危害程度等,分析污染的擴散趨勢,并據此提出科學、行之有效的緊急控制消除污染措施。
3.積極配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制定水質監測方案,科學采集水樣和檢測,快速找出主要污染物,并進行動態水質監測,及時掌握水質污染程度、污染趨勢、水質動態變化規律,為進一步確定污染物、污染治理、恢復供水提供科學依據。
4.當出現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或桶裝水質受到嚴重污染、威脅供水衛生安全等緊急情況時,應立即停止供水,在保證水質衛生安全質量的前提下采取其他臨時供水途徑,以保證師生正常生活飲用水問題,避免和減少水污染對師生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
5.發生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后,應依法立即、如實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水污染事故狀況,配合衛生監督部門開展有關調查、配合疾病預防控制部門開展水質監測,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絕;在衛生監督部門的指導下,制定限期治理方案,針對水污染環節和污染原因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控制事態進一步的蔓延和擴大,嚴防水污染事故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