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澆筑前的準備工作
1.混凝土澆筑前,現場工長應明確澆筑部位所用混凝土的數量和強度等級,設計好車輛的行車路線后通知混凝土供應商進場時間和數量等要求。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現場對運輸車輛、串筒、振動器等機具設備按需要準備充足,并考慮發生故障時的修理時間,底板、外墻等特殊部位澆筑要考慮備用機具。所用的機具均應在澆筑前進行檢查和試運轉,同時配有專職修理工,隨時檢修。
2.為保證混凝土澆筑的連續性,要隨時保持與混凝土供應商的聯系。澆筑前,必須查實一次澆筑完畢所需的工程材料是否滿足,以免停工待料。保證底板混凝土的連續澆筑。
3.在澆筑混凝土前,應檢查和控制模板、鋼筋、保護層和預埋件等的尺寸,規格、數量和位置,其偏差值應符合國家規范的規定。模板和隱蔽工程項目應分別進行預檢并報請監理人員對隱蔽部位進行驗收,填好隱蔽驗收記錄。嚴格執行混凝土澆灌令制度,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澆筑。
4.將墻底套管,小木削等雜物清理干凈,墻底縫較大處應先用木條塞死,再用海棉條堵嚴,注意不要將木塊、海棉條塞入墻內。底板內的垃圾,碎砼塊要清理干凈。
5.檢查施工縫的嚴密性,豎向止水鋼板是否居中,止水鋼板口向外,居中安裝。
6.檢查模板的支撐是否牢固,看模人員應檢查對拉螺栓螺帽有無松動,墻根底部堵縫是否嚴密,堵縫用同砼同標號的砂漿。看筋人員應檢查鋼筋是否被踩偏移位,埋件位置是否正確。
7.標高控制線已抄測完成。
8.施工人員已各就各位。
9.在澆筑砼前一天下午按要求接好泵管,泵管架設采用鋼筋馬凳,架上滿鋪木板5cm厚,鋪上彩膠布,架子底墊100*100*30碎花崗巖塊。
10.澆筑底板砼時應鋪好跳板。跳板應支護在預先做好的鋼筋架上,不得鋪放在鋼筋網片上,跳板應具有一定寬度,方便工人操作安全,待砼澆到一定位置,隨澆筑隨撤掉腳手板和鋼筋架。
篇2:基礎底板混凝土澆筑前準備
基礎底板混凝土澆筑前的準備
由于本工程處在東三環路邊,交通受到限制過多。為保證交通順暢,應配備專門的人員進行指揮,統一協調部署。為保證澆筑的順暢,事先需充分做好一切準備。
1、接管:泵管必須牢固架設,輸送管線宜直,轉彎宜緩,接頭加膠圈,以保證其嚴密,泵出口處要設一定長度的水平管,澆筑前先用混凝土減石砂漿濕潤泵管。
垂直方向采用鋼管搭設腳手固定泵管,其腳手架搭設成塔式,靠近護坡樁的立桿放在護坡樁與槽鋼錨梁之間,水平斜撐用短鋼管與護坡樁邊的錨梁相連接牢固,垂直方向泵管架設詳見圖9.
圖9 泵管垂直布置示意圖
泵管水平方向用φ25 鋼筋焊接馬凳架設,馬凳間距為6m。其馬凳的做法詳見圖10。
圖10 水平架設泵管的鐵馬凳
2、事先與本地區交通主管部門聯系,取得他們的支持和幫助,使攪拌車能夠在進入工地東側大門前暫停并排隊,并順利進入工地,施工現場有統一的指揮和調度。施工中配置手持對講機,為相互聯絡工具。
3、澆筑前項目部排定各班作業的各崗位人員名單。按照施工方案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使所有參加人員都知曉自己的崗位職責。
4、對模板內的雜物用高壓空氣吹干凈,鋼筋上如有油污,則用棉紗蘸稀料擦洗。
5、混凝土澆筑實行"澆筑令"制度,澆筑前對模板及其支架,鋼筋和預埋件、預留洞口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符合設計要求及規范、規定,且經過業主、監理的隱蔽驗收簽字認可后方可澆筑混凝土。
6、在墻、柱鋼筋上必須抄出+1.00m 標高控制線,并用紅油漆畫上紅色三角做標記,現場備有水準儀,對集水坑等標高重點控制,以便隨時抄平,控制標高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