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侯機大樓裝飾工程關鍵過程專項技術措施控制
1、所有施工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培訓。具體由工地施工管理人員培訓,培訓針對具體的施工工序、工藝及技術參數進行講解,以及施工中"常見病"的預防處理措施等進行講解,并結合"技術交底表"進行管理和控制。
2、施工前,做到"技術交底表""安全交底表""預防措施表"等在發放給班組負責人的同時,還在工地的宣傳欄進行張貼,達到每個工人都能清楚、明白。
3、施工中,要堅持重點部位施工員不離現場,質量員每天至少檢查4次,現場負責人每天至少檢查2次,出現問題,及時解決,嚴格執程中的質量控制程序,做好隱蔽記錄和報驗工作并對其參數進行連續追蹤檢測。
本工程列為"關鍵過程"的:大廳金銀箔藝術造型飾面工程
選擇施工班組負責人:ZZ
4關鍵過程專項技術措施控制
1)工藝流程
彈線→防潮層安裝→木龍骨安裝→基層板安裝→金、銀箔板安裝。
2)彈線:根據設計圖紙上的尺寸要求,先在墻上劃出水平標高,彈出分格線。根據分格線在墻上加木橛或在砌墻時預埋木磚。木磚.木橛的位置應符合龍骨分檔的尺寸,橫豎間距一般為300mm,不大于400mm。
3)防潮層安裝:木質墻面必須在施工前進行防潮處理。防潮層的做法一般是在基層板或龍骨刷二道水柏油。
4)木龍骨安裝
A.本工程所有木龍骨的含水率均控制在12%以內,木龍骨應進行防火處理,可用防火涂料將木楞內外和兩側涂刷三遍,晾干后再拼裝。
B.根據設計要求,制成木龍骨架,整片或分片拼裝。全墻面飾面的應根據房間四角和上下龍骨先找平.找直,按面板分塊大小由上到下做好木標筋,然在空檔內根據設計要求釘橫豎龍骨。本工程采用30mm×40mm截面龍骨。龍骨網格為300mm×300mm。
C.基層龍骨固定:安裝木龍骨前應先檢查基層墻面的平整度.垂直度是否符合質量要求,如有誤差,可在實體墻與木龍骨架間墊襯方木來調整平整度.垂直度。同時要檢查骨架與實體墻是否有間隙,如有間隙也應用木塊墊實。沒有木磚的墻面可用電鉆打孔釘木橛,孔深應在40-60mm之間。木龍骨的墊塊應與木龍骨用釘牢。龍骨必須與每一塊木磚釘牢,在每塊木磚上用兩枚釘子上下斜角錯開與龍骨固定。
5)飾面板安裝
A.用于木質墻面的飾面板,使用前應進行挑選,將色澤相同或相近.木紋一致的飾面板拼裝在一起。木紋對接要自然、協調,毛邊不整齊的板材應將四邊修正刨平,微薄板應先做基層板,然后再粘貼,清水油漆飾面板應避免頂頭密拼連接。飾面板應在背面涂刷三遍專用防火漆。
B.封釘膠合板,可用氣泵氣釘槍將15mm槍釘,把木夾板固定在木龍骨上。封釘前,就調整好生塊板的拼縫,要求布釘均勻,釘距100-150mm左右。逐步淘汰鐵釘固定方法。
C.固定定制金、銀箔飾面板,如用釘釘入,則必須在非主要處釘入并對釘頭進行處理。
篇2:醫院圍手術期質量關鍵過程流程
醫院圍手術期質量關鍵過程流程
一、手術前:
1、協助醫生準確、及時地做好患者的全面檢查,如手術前需要做血、尿、大小便常規、出凝血時間及肝、腎、心、肺功能檢查。
2、心理護理:評估患者的身心狀況,減輕術前害怕、緊張、焦慮、恐懼等心理問題,增加患者參與治療和護理的意識,建立而對現實、樂觀穩定的心理狀態,利于機體的恢復。
3、皮膚準備:徹底清潔皮膚,防止切口感染。患者應剪指(趾)甲、洗澡,術前一日,手術區域按常規范圍剃去毛發,清潔皮膚。
4、胃腸道準備:術前一日服用瀉藥或灌腸,以排出糞便;術前12h禁食,4~6h禁水。
5、配血及藥物過敏試驗。
6、保證休息:術前保證良好的睡眠。
7、病情觀察:監測生命體征,注意觀察病情變化。
8、術晨準備:按要求為患者放置胃管、導尿,患者應取下假牙、眼鏡、手表、發卡、耳環、項鏈等飾物。術前半小時給予麻醉前用藥。
9、手術后用品準備:備好麻醉床、全麻護理盤、氧氣、吸引器、負壓吸引器、引流袋、監護儀等。
二、手術后
1、搬運患者。
2、保持正確體位:全麻術后患者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麻術后平臥6h;頸、胸、腹部手術患者麻醉清醒后可改為半臥位,抬高床頭30~40°;頭部手術患者麻醉清醒后可改為半臥位,抬高床頭15~30°;脊柱手術后患者需臥硬板床;四肢手術后患者應抬高患肢。
3、病情觀察:
⑴監測生命體征:每30min測量一次血壓、呼吸、脈搏,直至平穩。
⑵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誤吸。
⑶觀察傷口滲血、滲液情況。
⑷準確記錄出入量。
⑸各種引流管的護理: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脫落、扭曲;保證引流通暢;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和量。
4、術后并發癥護理:
⑴出血:術后應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傷口引流情況,及早發現出血征象。
⑵切口感染:注意保持床鋪及衣物整潔,如有污染及時更換,如術后3~5日,患者仍有劇烈疼痛應觀察切口有無感染跡象。
⑶吻合口漏:表現為術后一周左右突然出現腹部劇烈疼痛或持續性脹痛,發熱,腹膜刺激征(+),應保持引流管通暢,保護好引流管周圍皮膚,遵醫囑用藥,爭取最佳療效。
⑷肺部并發癥:鼓勵患者進行主動有效的咳嗽訓練,促其排痰,定時翻身叩背,可采用蒸汽吸入或超聲霧化吸入等方法濕化呼吸道。
⑸營養支持:術后應維持患者的營養需求,促進傷口愈合。禁食期間應及時給予患者靜脈營養支持,保證水及電解質平衡,護士應正確配制營養液,遵守配伍禁忌原則,嚴格無菌損傷,維持正常輸液速度,做好出入量記錄。
⑹疼痛護理:護士向患者解釋疼痛的原因及可能持續的時間,做好心理護理,必要時遵醫囑適當給予止痛劑,并觀察止痛效果。
篇3:醫院危重患者質量關鍵過程流程
醫院危重患者質量關鍵過程流程
一、危重患者入院時,護士要了解危重患者病情,查看患者神志、皮膚、粘膜、口腔、肢體等情況,備好搶救儀器和物品。
二、正確安置患者,對躁動、意識不清患者正確使用約束帶并加用床擋。
三、護士長協調、安排人力,必要時安排特護小組。
四、開放靜脈通路2~3條,應用套管針,保持靜脈通路通暢。
五、持續氧氣吸入,保持氣道通暢,患者行機械通氣時,護士應密切注意臨床觀察指標。
六、遵醫囑予以患者多參數監護,48~72h更換心電監護電極片一次,防止皮膚損傷,根據病情設置報警、監護參數界值。
七、監測患者意識、面色、皮膚、末梢有無紫紺等。
八、根據病情及時留置尿管、胃管、觀察引流物色、量、性質。
九、護士嚴格執行各種操作,用藥注意三查七對一注意,杜絕差錯發生。
十、護士應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時準確記錄護理記錄,特護患者至少每1h記錄一次,如有明顯變化隨時記錄。
十一、詳細準確記錄出入量,按要求每8h小結,24h總結。
十二、及時準確采集各種血、尿、便、痰及引流物標本并及時送檢。
十三、護士應給予患者心理護理,與患者交流、溝通,使之配合治療。對喪失評議能力但意識清楚患者,如氣管切開或行氣管插管者,護士應使用文字或其他方式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
十四、危重患者病情及治療觀察要點,及時、準確地記錄在護理記錄上,并用書面、床頭兩種形式交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