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梯工程(花崗石踏步)施工工藝和技術要求
一、適用范圍
二、引用標準和圖紙
樓梯
《建筑裝飾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JGJB-91);
《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J301-88);
×××公司質量體系文件《第三層次作業指導書建筑施工》(裝飾分冊)。
三、施工準備
材料
1花崗石的品種、規格、圖案、顏色按設計圖紙驗收,并應分類存放。
2水泥:325號以上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備適量擦縫用白水泥。
3砂子:中、粗砂
4礦物顏料:視飾面板色澤定,用于擦縫。
作業條件
1做好墻柱面、天棚(天花)、吊頂及樓地面的防水層和保護層。
2門框和樓地面預埋件及水電設備管線等施工完畢并經檢查合格。
3各種立管孔洞等縫隙應先用細石混凝土上灌實堵嚴(細小縫隙可用水泥砂漿灌堵)。
4復核土建給定±0.000標高線,在四周墻身彈好+100cm的水平墨線,各開間中心線(十字線)及花樣品種分隔線。
5選料:應按配花、品種挑選尺寸基本一致,色澤均勻紋理通順(指大理石和花崗石)進行預編安排編號,分類存放,待鋪貼時按號取用。必要時可繪制鋪貼大樣圖,再按大樣圖鋪貼,分塊排列布置要求對稱,廳、房與走道連通處,縫子應貫通;走道、廳房如用不同顏色、花樣時,分色線應設在門口的內側,靠墻柱一側的板塊,離開墻柱一側的寬度應一致。
四、操作工藝
1先將石板背面刷干凈,鋪貼時保持濕潤。
2根據水平線、中心線(十字線),按預排編號鋪好走廊左右兩側標準行(封路)后,再進行拉線鋪貼。
3鋪貼前應先將基層澆水濕潤,再刷素水泥漿(水灰比為0.5左右),水泥漿應隨刷隨鋪砂漿,并不得有風干現象。
4鋪干硬性水泥砂漿(一般配合比為1:3,以濕潤松散,手握成團不泌水為準,找平層,虛鋪厚度以25-30mm為宜,放上石塊時高出預定完成面約3-4mm為宜。)用鐵抹子(灰匙)拍實抹平,然后進行石板塊預鋪,并應對準縱橫縫,用木錘著力敲擊板中部,振實砂漿于鋪設高度后,將石板掀起,檢查砂漿表面與石板底相吻合后(如有空虛處,應用砂漿填補),在砂漿表面先用噴壺適量灑水,再均勻撒一層水泥粉,把石板塊對準鋪貼,鋪貼時四角要同時著落。再用木錘著力敲擊至平正。
5鋪貼順序應從中間向兩處逐行掛線鋪貼,縫隙寬度如設計沒有要求時,不應大于1mm。
6鋪貼完成24小時后,經檢查石板塊表面無斷裂、空鼓后,用稀水泥(顏色與石板塊調和)刷縫填飽滿,并隨即用干布擦凈至無殘灰、污跡為止,鋪好石板塊兩天內禁止行人和堆放物品。
7鑲貼踢腳板前先將石板塊刷水濕潤,陽角接口要割成45度角。并將基層澆水濕透均勻磨擦素水泥漿,邊刷邊貼。首先在墻兩端先各鑲貼一塊踢腳板,其上楞(上口)高度應在同一水平線內,突出墻面厚度應一致。然后沿兩塊踢腳板上楞拉通線,用1:2水泥砂漿逐塊依順序鑲貼踢腳板。鑲貼時應檢查踢腳板的平順和垂直。板間接縫應與地面縫貫通(對縫),擦縫做法同地面。
五、質量標準
保證項目
1面層所有板塊的品種,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面層與基層的結合必須牢固,無空鼓。(單塊板料邊角有局部空,且每間不超過抽查總數的5%者,可不計)
檢驗方法:用小錘輕擊和觀察檢查。
基本項目
1板塊面怪的表面質量應符合以下規定:
合格:色澤均勻,板塊無裂縫、掉角和缺楞等缺陷。
優良:表面潔凈,圖案清晰,色澤一致,接縫均勻,周邊順直,板塊無裂縫,掉角和缺楞等缺陷。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2踢腳線的鋪設應符合以下規定:
合格:接縫平整,結合基本牢固,出墻厚度適宜。
優良:表面潔凈,接縫平整均勻,高度一致;結合牢固,出墻厚度適宜。
檢驗方法:用小錘輕擊和觀察檢查。
3踏步、臺階的鋪貼應符合以下規定:
合格:縫隙寬度基本一致,相鄰兩步高差不超過15mm,防滑條順直。
優良:縫隙寬度一致,相鄰兩步高差不超過10mm,防滑條順直。
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
4鑲邊應符合以下規定:
合格:面層鄰接處鑲邊用料及尺寸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
優良:在合格的基礎上邊角整齊、光滑。
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
允許偏差
板塊樓地面面層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
花崗石板
表面平整度1用2m靠尺楔形塞尺檢查
格縫平直2拉5m長線,不足5m拉通線尺檢查
接縫高低差0.5用鋼直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踢腳線上門平直1拉5m長線,不足5m拉通線尺檢查
板塊間隙寬度1尺量檢查
六、施工注意事項
避免工程質量通病
1石板塊與基層空鼓:主要由于基層清理不干凈,沒有足夠水分濕潤,結合層砂漿過薄(砂漿虛鋪一般不宜少于25-30mm,塊料座實后不宜少于20mm厚);結合層砂漿不飽滿以及水灰比過大等。
2墻邊出現大小頭(老鼠尾):由于房間間隔凈尺寸不方正(不過曲);鋪貼時沒有掌握板縫,以及先料尺寸控制不夠嚴格。
3相臨兩板高低不平(剪口大):由于板塊本身不平,鋪貼時操作不當,鋪貼后過早上人將板塊踩踏等,(有時還出現板塊松動現象),一般鋪貼后兩天內嚴禁上人踩踏。
主要安全技術措施
1裝卸石板塊時,要輕拿輕放,防止擠手(夾手)或砸腳。
2使用手提電動機時,要經過試運轉合格,并裝漏電掉閘開關及可靠接地裝置,操作者必須要配帶防護眼鏡及絕緣膠手套。
3使用鋼井架作垂直運輸時,應聯系好上下信號,要待吊籠平層穩定后,才能進行裝卸作業。
4清理地面時,不得從窗口、陽臺、留洞等向下拋卸泥頭雜物。
5夜班和在黑暗處操作,應使用36V低壓行燈照明,地下室照明用電不超過12V。
產品保護
1石板塊存放,下得淋雨,水泡及長期日曬,一般采取立放,光面相對,板底
應用木枋墊托;運輸時應輕拿輕放。2試鋪、調校及擦縫的操作人員,要穿軟底鞋,并只能輕踏板中操作。
3完成后的地面,兩天內嚴禁上人行走及堆物件,其表面要覆蓋保護(如撒鋸末、蓋席子、草簾、塑料編織布或多層夾板等)。
4完成后的地面,當水泥砂漿結合層強度達到60%-70%后,才允許進行局部研磨(如磨剪口)
5運輸料具時,不要碰壞墻柱飾面、欄桿及門框等,門框在適當高度要設鐵皮護夾保護,以免手推軸頭碰壞門框。
6施工時不得碰撞損壞各種水電管線及預埋件。
7施工時如有污染梁、墻柱面、門窗、立線管及設備等應及時清理干凈。
篇2:樓梯臺階踏步10個知識
樓梯臺階踏步的10個知識
一、室內樓梯的每梯段凈寬不應小于1.40m,踏步高度不應大于0.16m,踏步寬度不應小于0.28m;
二、室外臺階的踏步高度不應大于0.15m,踏步寬度不應小于0.30m;
三、站房內旅客用樓梯的踏步高度不應大于0.15m;踏步寬度不應小于0.3m。
四、公共建筑室內外臺階踏步寬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0m,
樓梯踏步高寬比是根據樓梯坡度要求和不同類型人體自然跨步(步距)要求確定的,符合安全和方便舒適的要求。坡度一般控制在30°左右,對僅供少數人使用服務樓梯則放寬要求,但不宜超過45°。步距是按2r+g:水平跨步距離公式,式中r為踏步高度,g為踏步寬度,成人和兒童、男性和女性、青壯年和老年人均有所不同,一般在560~630mm范圍內,少年兒童在560mm左右,成人平均在600mm左右。
五、旅客地道、天橋的階梯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4m,踏步寬度不宜小于0.32m,每段階梯不宜大于18步,直跑階梯平臺寬度不宜小于1.5m。
六、主要疏散樓梯應符合下列規定:
1踏步寬度不應小于0.28m,踏步高度不應大于0.16m,連續踏步不超過18級,超過18級時,應加設中間休息平臺,樓梯平臺寬度不應小于梯段寬度,并不得小于1.10m;
七、營業部分的公用樓梯,坡道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樓梯的每梯段凈寬不應小于1.40m,踏步高度不應大于0.16m,踏步寬度不應小于0.28m;
2、室外臺階的踏步高度不應大于0.15m,踏步寬度不應小于0.30m
八、其它
1.家裝樓梯一個要講究安全,另一方面又要講究經濟。其中經濟包括經費上的經濟和空間的經濟,家裝樓梯的踏步高度一般設計在180mm-200mm之間,只有公共場所的樓梯踏步高度才會設計在130mm-160mm之間。其次是踏步中心距,即所為的進深,一般設計在230mm-250mm之間,最小不要小于220mm,踏步進深設計到300mm一步邁不到,兩步還不夠走起來很累。
2.踏步寬度的選擇,一般家裝樓梯的踏步寬度選擇800mm,可根據洞口空間適量增加。
九、樓梯安裝過程中設計的尺寸問題很多,除了大家熟知的踏步的她面,踏步數量之外,還有很多規范的數據需要注意,這些數據中容易被客戶忽略的是:
1.樓梯扶手的高度(自踏步前緣線量起)不宜小于0.90m;室外樓梯扶手高不應小于1.05m。
2.樓梯井寬度大于0.20m時,扶手欄桿的垂直桿件凈空不應大于0.11m,以防兒童墜落。
3.樓梯平臺凈寬除不應小于梯段寬度外,同時不得小于1.10m。
4.梯段寬度在住宅設計中規范有明確規定,在其他建筑中,必須滿足消防疏散的要求。公共建筑中表現性樓梯所取寬度尺寸通常都偏大的,但要注意扶手的設置與梯段寬度的關系。即:樓梯應至少一側設扶手,梯段凈寬達三股人流時,應兩側設扶手,達四股人流時,應加設中間扶手。
十、專家提示:一是室內外臺階踏步寬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通常采用0.35m和0.125m這兩個參數。特別要注意的是不允許只設一級踏步,至少要兩級,這是因為踏步上下地面的高度相差過小時,行人不易辨別該處有高差,缺乏精神準備,跨出虛步而傷及腳腿。另一個問題是當利用旋轉樓梯作疏散梯時,必須滿足踏步在距內圈扶手或簡壁0.25m處,其踏面寬不應小于0.22m的要求,這點在防火規范上有明確規定。
篇3:樓梯踏步石材鋪貼施工技術方案
樓梯踏步石材鋪貼施工技術方案
1、作業條件
1-1 做好墻柱面、天棚(天花)、吊頂及樓地面的防水層和保護層。
1-2 門框和樓地面預埋件及水電設備管線等施工完畢并經檢查合格。
1-3 各種立管孔洞等縫隙應先用細石混凝土上灌實堵嚴(細小縫隙可用水泥砂漿灌堵)。
1-4 復核土建給定±0.000標高線,在四周墻身彈好+100cm的水平墨線,各開間中心線(十字線)及花樣品種分隔線。
1-5 選料:應按配花、品種挑選尺寸基本一致,色澤均勻紋理通順(指大理石和花崗石)進行預編安排編號,分類存放,待鋪貼時按號取用。必要時可繪制鋪貼大樣圖,再按大樣圖鋪貼,分塊排列布置要求對稱,廳、房與走道連通處,縫子應貫通;走道、廳房如用不同顏色、花樣時,分色線應設在門口的內側,靠墻柱一側的板塊,離開墻柱一側的寬度應一致。
2、操作工藝
2-1 先將石板背面刷干凈,鋪貼時保持濕潤。
2-2 根據水平線、中心線(十字線),按預排編號鋪好走廊左右兩側標準行(封路)后,再進行拉線鋪貼。
2-3 鋪貼前應先將基層澆水濕潤,再刷素水泥漿(水灰比為0.5左右),水泥漿應隨刷隨鋪砂漿,并不得有風干現象。
2-4 鋪干硬性水泥砂漿(一般配合比為1:3,以濕潤松散,手握成團不泌水為準,找平層,虛鋪厚度以25-30mm為宜,放上石塊時高出預定完成面約3-4mm為宜。)用鐵抹子(灰匙)拍實抹平,然后進行石板塊預鋪,并應對準縱橫縫,用木錘著力敲擊板中部,振實砂漿于鋪設高度后,將石板掀起,檢查砂漿表面與石板底相吻合后(如有空虛處,應用砂漿填補),在砂漿表面先用噴壺適量灑水,再均勻撒一層水泥粉,把石板塊對準鋪貼,鋪貼時四角要同時著落。再用木錘著力敲擊至平正。
2-5 鋪貼順序應從中間向兩處逐行掛線鋪貼,縫隙寬度如設計沒有要求時,不應大于1mm。
2-6 鋪貼完成24小時后,經檢查石板塊表面無斷裂、空鼓后,用稀水泥(顏色與石板塊調和)刷縫填飽滿,并隨即用干布擦凈至無殘灰、污跡為止,鋪好石板塊兩天內禁止行人和堆放物品。
2-7 鑲貼踢腳板前先將石板塊刷水濕潤,陽角接口要割成45度角。并將基層澆水濕透均勻磨擦素水泥漿,邊刷邊貼。首先在墻兩端先各鑲貼一塊踢腳板,其上楞(上口)高度應在同一水平線內,突出墻面厚度應一致。然后沿兩塊踢腳板上楞拉通線,用1:2水泥砂漿逐塊依順序鑲貼踢腳板。鑲貼時應檢查踢腳板的平順和垂直。板間接縫應與地面縫貫通(對縫),擦縫做法同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