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改造工程工區中小型機械管理辦法
1、范圍
本辦法規定了中小型機械的檢驗、驗收和使用控制的工作要求。適用于**環快速化改造工程各工區項目部的施工機械設備管理工作。
2、規范性引用文件
JGJ59-99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標準》
3、職責
3.1 總承包設備部
3.1.1 負責公司機械管理工作,對項目各工區機械設備管理工作進行指導、監督、檢查。
3.1.2 負責對各工區項目部中小型機械安全使用和完好狀況的監督檢查。
3.2 各工區項目部
3.2.1 負責安排和確定專職或兼職的項目機械管理員。
3.2.2 負責督促各工區項目經理部機械管理員做好現場機械設備管理工作。
3.3 各工區項目部機械管理員
3.3.1 負責編制機械設備進退場計劃或預報。
3.3.2 負責項目中小型機械的進場及啟用驗收,建立使用臺帳。
3.3.3 組織定期機械檢查和不定期的現場巡檢。
3.3.4 負責建立特殊作業人員名冊(包括上崗證)及上崗交底工作。
3.3.5 參與中小型機械的開箱驗收,做好交接驗收工作。
3.3.6 負責編制項目中小型機械定期保養計劃并落實實施。
4 、管理要求
4.1 中小型機械范圍
砂漿攪拌機、電焊機、碰焊機、木工機械、套絲機、鋼筋加工機械、卷揚機、振動器、空壓機(3M3以下)、樁工機械、挖土機、推土機。
4.2 中小型機械驗收
4.2.1 開箱驗收
4.2.1.1 開箱驗收由項目機械管理員及有關人員參加,驗收同時辦理交接手續。
4.2.1.2 機械設備驗收內容主要包括技術狀況的檢驗和隨機附件、易損備品配件,專用工具,以及有關技術資料等。
4.2.1.3 機械驗收合格后,由驗收人員認真填寫中小型機械開箱驗收記錄交接單,作為開箱驗收憑證。
4.2.1.4 隨機資料、工具及備件由各工區項目部保存。
4.2.2 啟用驗收
4.2.2.1 啟用驗收由項目機械管理員、操作人員和機械設備安裝調試人員參加。
4.3 中小型機械的登記、編號
4.3.1 各工區項目經理部應建立中小型機械臺帳,臺帳主要記錄機械名稱、型號規格、購入日期、價值、制造廠等情況。
4.4 中小型機械的使用
4.4.1 按照“有機必有棚”的要求,固定式的中小型機械項目經理部應安裝在指定的棚內,移動式中小型機械應采取防雨防墜措施。
4.4.2 中小型機械進入施工現場啟用前必須進行啟用驗收,并填寫驗收單。驗收單采用安全貫標中的中小型機械驗收單。并按其中的內容進行驗收。并驗收合格掛上合格牌,操作規程牌和責任人牌后才能投入使用。
4.4.3 各工區項目經理部應建立機械使用臺帳,登記范圍為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機械(包括自有機械、分包機械)。
4.4.4 中小型機械操作人員應持有效證件上崗,上崗前項目機械管理員必須對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操作交底并做好交底記錄且由被交底人簽字。
4.4.5 在使用過程中,各工區項目機械管理員應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機械檢查,定期檢查每月不少于一次,做好檢查記錄。在檢查中發現不符合處,應開出整改通知,并要有整改記錄和復查記錄。不定期檢查即平時巡檢,檢查標準按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標準》的規定。檢查內容包括機容機貌、機械完好狀況、機械性能、安全防護裝置齊全有效,安全操作,持證上崗情況等。
4.4.6 總承包設備部和工區項目部對施工現場巡查,文明工地檢查及“三合一”貫標內審和基礎管理檢查對項目機械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總承包部由安全巡檢組進行不定期的機械完好,安全使用情況的現場巡視。檢查標準按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標準》規定,并做好檢查記錄。對不符合標準的開具整改通知,限時整改。各工區項目經理部整改結束后應有信息反饋。
4.4.7 各工區項目經理部要加強對分包隊伍帶來的機械設備的管理。對分包隊伍帶來的機械設備要進行啟用驗收,平時加強檢查,檢查標準按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標準》執行,督促做好保養工作。檢查中發現存在問題,應開具整改通知,整改結束進行復查并做好記錄。
4.4.8 各工區項目經理部要加強對分包隊伍的機械操作人員的管理,要查驗操作證。對操作證過期或無證的操作人員不準上崗操作。機械操作人員上崗前,項目機械管理員必須對他們上崗交底,并做好記錄且由被交底人簽字。
4.5 中小型機械的保養
4.5.1 各工區項目經理部機械管理員應根據中小型機械的使用情況編制中小型機械保養計劃,并指定操作人員或機修人員實施保養工作。
4.5.2 中小型機械的保養要求按Q/PJQB 10413《中小型機械及機具保養規定》執行。
篇2:電力建設施工機械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
電力建設施工機械、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和適用范圍
我公司是電力建設的施工企業,施工機械、工器具的安全對對于生產任務的完成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施工機械、工器具也是完成生產任務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之一,為了滿足電力建設施工發展的需要。為了把好機械、工器具的購買維修使用關,確保施工中的安全。
2機械、工器具的種類:
2.1.1施工車輛(不包括汽車、吊車)牽引、張力等車輛。
2.1.2起重工具:主要是指的轉換、傳遞用的工具。
2.1.3汽、柴油、電動工具:主要是指以汽、柴油、電能為能源的施工機具。
2.1.4高空工具:主要指高空作業施工的支持與防護工具。
2.1.5專用安全工具或設備,重要的勞動保護用品。
2.1.6絕緣工具。
3機械、工器具的購買和依據
3.1機械、工器具的購買必須是經過領導同意,按計劃進行。
3.2生產廠家必須是國有企業或知名度較高的、信譽較好的廠家。
3.3廠家必須提供國家對產品鑒定的報告書、生產許可證、還有使用說明書,以及產品的各種技術標準。
3.4所購大型機械生產廠家應有一支及時的售后服務隊伍。
4機械、工器具驗收和試驗:
4.1書檢查銘牌與外形尺寸應相符。
4.2外觀檢查:逐個逐件目視過關檢查。
4.3壽命與可靠性檢查:檢查易損部位、保安裝置等。
5性能試驗檢查、抽樣比例與重點檢查項目檢查項目:
5.1施工車輛:牽引設備都應進行額定負荷、啟動、剎車試驗,必要時進行循環試驗。
5.2起重工具:抽樣4-8%,分別做100%、125%額定符合條件下的工作試驗檢查及外型尺寸有無變形或其他異常現象。
5.3汽、柴油、電動工具:抽樣3-6%進行額定荷載試驗,多次啟動停止,檢查是否超溫及使用可靠性。
5.4高空工具:應進行額定荷重試驗,檢查薄弱環節與使用壽命。
6所有的試驗都應按規定的周期進行,有安監人員參加,并做好記錄。
7大型機械、設備在投入使用前要要經必要的培訓工作,使用后應加強機具的管理維修。使用時出現的問題,各隊也應及時向公司安全保衛處、技術質量處報告,以便及時研究處理。保證人身、設備安全及工程進度。
8機械工器具的使用和保養:
8.1各處的機械、工器具管理部門對機械、工器具的安全負全責,對所發放的工具必須保證100%的完好率,否則不能發放。發放前應使用發放記錄,退回后應及時修理與保養。
8.2各項目部、班組在領用工器具時,除填寫領用記錄外,還應認真對工器具的外觀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在每日工作前還應對所使用工器具進行外觀檢查,及時消除隱患。
8.3各項目部、對、班組內自己的工器具,除了每天外觀檢查外,還應每月一次對所使用的工器具進行一次檢查和維護。保證所使用工器具處在一個合格的狀態。同時應建立維修記錄。
8.4凡因機械、工器具在使用范圍內出現各種不安全現象,都要追究發放、維修人員的責任。
8.5所用機械工機具的周期試驗,必須按照規定執行,各處的領導要給予足夠的人力、物力保證,由安監人員監督執行。
篇3:商業城工程施工機械管理
商業城工程施工機械管理
施工機械的調配:在施工進點前,將編制一份詳細的進場施工機械計劃。進場的機械效率能夠滿足施工計劃進度。
施工機械的管理:施工機械管理嚴格執行質保體系中的《施工機械維護程序》、《施工機械認可程序》以及其它各項機械管理制度;按照《施工機械認可程序》對調入的施工機械技術狀況和性能進行認可檢查;對重大作業項目和特殊作業項目(隱蔽工程)中使用的施工機械進行作業前的檢查確認。
機械的合理使用:根據本工程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表及施工機械進退場計劃,合理調配機械;實行機械使用、保養責任制,操作證制度,建立機械設備檔案制度;合理組織機械施工,搞好機械設備的綜合利用,努力組織好機械設備的流水施工,減少進出場時間和裝卸費用。
施工機械的保養和維護
項目部負責機械的正確使用和安全運行管理,并按照《施工機械維護程序》、《施工機械保養制度》、和《施工機械修理制度》督促施工人員對施工機械進行精心保養、維護和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