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樓工程工期控制與進度計劃
根據(jù)本工程規(guī)模,結合我局施工同類工程的經(jīng)驗,在認真分析的基礎上,決定在153個工作日內完成本工程土建、安裝、裝飾施工任務。為有效控制工程總進度,特設如下進度控制點:
工程開工**.7.1
基礎完工**.7.20
主體完工**.9.5
裝修及安裝工程**.10.31
調試及收尾**.11.20
竣工驗收**.11.30
具體施工進度安排詳見附錄12:《施工總進度計劃》
為確保工期,將采取以下措施:
1、對各分部分項工程計劃進行認真編排,主體工程施工人員按兩班進行施工。
2、對工期實行網(wǎng)絡控制,保證分部分項工期。按照分部工期保階段工期、階段工期保總體工期的原則,始終將工期控制在預定的目標內。
3、利用施工計劃,充分合理地利用人、財、物資源,抓緊關鍵工序施工,并安排土建、安裝、裝飾穿插交叉作業(yè)。
4、做好材料、設備的采購供應工作,滿足施工需要,保證工序連續(xù)作業(yè)。
5、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施工設備與機具的效率,做好機械設備的檢修、保養(yǎng)工作。
6、上道工序必須為下道工序創(chuàng)造工作面和施工條件,做到緊張而有序地施工,努力縮短每個分部工程的施工周期,以確保總工期的實現(xiàn)。
篇2:房產(chǎn)施工總進度計劃編制要點
房產(chǎn)開發(fā)公司施工總進度計劃編制要點
1. 目的
為便于工程施工總進度控制計劃的編制,使計劃具有可行性,并對工作進行前瞻性控制。
2. 范圍
**有限公司范圍內的各工程項目的施工總進度計劃。
3. 職責
工程部編寫:項目施工總進度控制計劃、階段性施工進度控制計劃、圖紙交付計劃、樣板確認計劃、分包工程進場計劃、甲供物資進場計劃、項目工程分包計劃和甲供物資采購計劃;營銷策劃部編寫:項目發(fā)展計劃;設計部編寫:項目出圖計劃;成本管理部編寫:項目材料限價計劃、材料限價計劃及資金使用計劃、。各相關部門對有關計劃進行會審。
4. 內容
4.1. 計劃的分類
4.1.1 發(fā)展計劃:由策劃部根據(jù)公司對項目總體的發(fā)展要求制定,它提出項目從最初策劃到入伙各階段的時間要求,是項目實施工期的總的控制目標。
4.1.2 項目總施工進度控制計劃:初步設計或規(guī)劃批準后由工程部在項目發(fā)展計劃的基礎上編制,主要目的是確定項目實施及與項目經(jīng)理部組織施工有關的各項工作的開始和完成時間。具體為:前期準備工作時間、基礎施工圖出圖、基礎部分承建商進場施工、基礎驗收、上部工程施工出圖、主分包單位進場、主體工程施工及驗收、裝修樣板房施工、裝修工程施工、室外及園建出圖、室外及園建施工單位進場、外架拆除、室外工程施工、工程驗收及入伙等時間。該計劃在編制時應注意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科學安排分部工程之間的搭接關系,留有一定余量,保證經(jīng)過有效的組織和努力能夠達到。同時該計劃將作為公司相關部門開展工作的時間參考依據(jù),應有一定的提前量。編制時采用甘特圖或網(wǎng)絡圖。
4.1.3 階段性施工進度控制計劃:在施工圖確定、主包單位進場后,根據(jù)項目建設計劃分階段編制。該計劃應明確主要分項工程的起止時間,確定分項工程之間銜接,應能夠對施工單位的合同工期進行有效控制,便于監(jiān)理工程師在施工過程中隨時對照檢查,分析施工單位施工進度計劃安排和設備、周轉材料和勞動力等資源的投入是否能保證合同工期的實現(xiàn)。編制時采用甘特圖或網(wǎng)絡圖。
4.1.4 在項目總施工進度計劃的基礎上設計管理部編寫:項目出圖計劃;工程管理部編寫:項目工程分包計劃和甲供物資采購計劃;成本管理部編寫:項目材料限價計劃。圖紙交付計劃、分包商進場計劃、樣品確認計劃、甲供設備材料進場計劃、資金使用計劃由項目經(jīng)理部根據(jù)項目發(fā)展計劃及施工總進度控制計劃和階段性施工進度控制計劃分批提出。
4.2. 計劃編制依據(jù)
4.2.1 項目總施工進度控制計劃:規(guī)劃設計或初步設計;項目發(fā)展計劃;工期經(jīng)驗資料(應注意參考本地區(qū)及公司以前做過的同類工程施工周期);施工季節(jié)性;材料采購及訂貨周期;工程所在地理環(huán)境等。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到國家及政府部門的法律法規(guī),政府部門辦事效率等進行編制。
4.2.2 階段性施工進度控制計劃:項目總施工進度控制計劃;施工合同和施工圖紙;項目建設計劃;建設地區(qū)原始資料(水、電、路、地質地形、水文、氣象及當?shù)厣鐣h(huán)境等);工程概算和預算資料;施工單位提出的施工進度控制計劃,充分考慮施工單位各階段資源投入情況等進行編制。
4.2.3 出圖計劃:根據(jù)項目總施工進度控制計劃;分包商進場計劃,充分考慮好招標所需時間。
4.2.4 分包商進場計劃:根據(jù)項目總施工進度控制計劃進行編制。
4.2.5 樣品確認計劃:根據(jù)項目總施工進度控制計劃;設計管理部編制的樣品確認范圍及要求編制。
4.2.6 甲供材料設備進場計劃:根據(jù)階段性施工進度控制計劃;施工合同編制。
4.2.7 資金使用計劃:根據(jù)階段性施工進度控制計劃及成本指導書編制。
4.2.8 甲供物資采購計劃:工程部根據(jù)樣品確認計劃,考慮采購周期,及必要的生產(chǎn)周期編制。
4.2.9 工程分包計劃:工程部根據(jù)分包商進場計劃,項目出圖計劃,招投標周期編制。
4.3. 編制步驟
4.3.1 項目總施工進度控制計劃
4.3.1.1 研究發(fā)展計劃、規(guī)劃方案報建圖及其它相關資料,根據(jù)發(fā)展計劃要求,分析細化實現(xiàn)發(fā)展計劃所需的各項工作及需經(jīng)歷的各個階段。定出具體時間點。
4.3.1.2 按照施工階段順序,列出單位工程,并分解至分部工程,確定進行各單位工程及分部工程施工前需進行的各項工作,初步估算工程量及工作量。
4.3.1.3 根據(jù)發(fā)展計劃和有關工期定額,參考以往經(jīng)驗,合理確定各項工作的持續(xù)時間;科學安排各項工作之間搭接關系,繪成甘特圖或網(wǎng)絡圖。
4.3.1.4檢查總工期是否滿足發(fā)展計劃要求,進行必要的調整優(yōu)化。
4.3.2 階段性施工進度控制計劃
4.3.2.1熟悉施工圖、施工合同,參研項目總施工進度控制計劃及施工單位提出的施
工進度計劃,研究原始資料。
4.3.2.2 確定施工流向,劃分施工段和施工層,分解細化至分項工程。
4.3.2.3 分解施工過程,確定施工順序,在工序復雜的部位要理清工序前后邏輯關系,必要時繪制工序網(wǎng)絡圖。
4.3.2.4 計算工程量,確定各項工作持續(xù)時間。
4.3.2.5 合理確定各項工作之間相互邏輯關系,繪制橫道圖或網(wǎng)絡圖,并根據(jù)建設計劃的工期要求進行優(yōu)化。
4.3.3 施工圖交付計劃、分包商進場計劃、樣品確認計劃、甲供設備材料進場計劃、材料限價計劃、資金使用計劃
4.3.3.1 圖紙交付計劃、分包商進場計劃,樣品確認計劃要根據(jù)項目總施工進度控制計劃和階段性施工進度控制計劃的時間要求、設計管理部的樣品確認范圍及要求編制。
4.3.3.2 編制時應估算工作量,充分考慮完成工作以及施工準備或生產(chǎn)加工運輸需用的時間。
4.3.3.3 甲供材料設備進場計劃編制一般依據(jù)階段性施工進度控制計劃。
4.3.3.4 編制甲供材料設備進場計劃時要根據(jù)材料性質、現(xiàn)場庫存及保管能力,適當提早進場。
4.3.3.5 工程部可以按進場的時間要求,參考有關生產(chǎn)、采購運輸周期制定采購計劃。
4.3.3.6 樣品確認及限價工作在施工圖確定后應盡可能早進行,以便于后續(xù)工作的安排,在排計劃時應注意提前考慮。
4.3.3.7 工程部根據(jù)《分包商進場計劃》,編制《工程分包計劃》,并提出對相關圖紙的要求。
4.3.3.8 設計管理部根據(jù)《圖紙交付計劃》,考慮工程分包和物資采購方面的進度要求,設計院和政府部門報建情況編制《項目出圖計劃》。
4.4 進度計劃的會審制度
4.4.1 《項目總施工進度控制計劃》在編制完成后,工程部必須組織計劃會審會議,設計部、工程部、成本管理部對有關圖紙、分包、及限價等工作進度進行會審并報公司批準。
4.4.2 《項目總施工進度控制計劃》在定稿后,設計部項目出圖計劃;工程部編寫:項目工程分包計劃和甲供物資采購計劃、圖紙交付計劃、分包商進場計劃、樣品確認計劃、甲供設備材料進場計劃;成本管理部編寫:資金使用計劃、項目材料限價計劃。
4.4.3 工程部根據(jù)《分包商進場計劃》、《甲供物資進場計劃》,考慮合理的招投標時間,及物資生產(chǎn)工藝時間,編制的《工程分包計劃》、《甲供物資采購計劃》。
4.4.4 設計部根據(jù)《圖紙交付計劃》,考慮工程分包和物資采購方面的進度要求,設計院和政府部門報建情況編制《項目出圖計劃》。
4.4.5 上述各部門的有關施工、出圖、分包、采購、限價進度計劃在編制完成后進行會審,并報公司批準。
篇3:六年級新教科版上冊科學教學進度計劃
六年級新教科版上冊科學教學進度計劃
一、指導思想: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掌握正確的科學探究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探究習慣;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才,實施素質教育及創(chuàng)新教育,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
二、教材分析:本冊共分四個單元,共32課。
1、《工具和機械》單元介紹了常用工具杠桿、輪軸、滑輪、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尤其是結合常用工具和實驗器材設置了許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探究活動,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掌握各類機械和工具的特點和作用。
2、《形狀和結構》單元介紹了各種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狀和結構及其特點,從實驗材料的選取到各種不同的設計都能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3、《能量》單元介紹了電能、水的三態(tài)變化、太陽能以及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質可以相互轉化,能量可以相互轉化的自然規(guī)律,使學生養(yǎng)成愛護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4、《生物的多樣性》單元讓學生知道生物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知道同種生物不同的個體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體不同的形態(tài)結構是與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知道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能自己確定標準對生物進行分類,知道分類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會用制作生物分布圖的方法描述某一區(qū)域的生物種類。
三、學生情況分析: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shù)學生對科學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不足之處: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有的學生發(fā)言不積極,表現(xiàn)欲望差,應特別注意培養(yǎng),形成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探究中學到科學知識,培養(yǎng)探究能力,提升科學素養(yǎng)。
四、教學目標
(一)科學探究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實驗中的觀察能力、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培養(yǎng)學生利用書籍、網(wǎng)絡、報刊等查閱資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保持和發(fā)展學生www.dewk.cn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數(shù)據(jù)、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2、培養(yǎng)學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的意識,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使學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識,敢于爭辯的膽識,同時學會尊重他人意見,合理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三)科學概念
1、掌握常用的機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設計和制作機械和工具。
2、觀察和研究常見的形狀和結構,并設計和制造自己的“橋梁”,體驗科學與技術結合的樂趣。
3、研究熱和燃燒的關系及其原因,并能結合日常生活進行分析和闡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變化,并能在實驗操作中親自去感受。
五、教學措施
1、了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xiàn)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復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
3、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shù)脑~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xiàn)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六、補差意見
1、把握這部分學生科學學習的特點,因勢利導。
2、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3、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4、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七、教學進度安排周次教學內容
1始業(yè)教育使用工具杠桿的科學
2杠桿類工具的研究輪軸的秘密復習
3定滑輪和動滑輪滑輪組練習
4斜面的作用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練習
5國慶假期
6抵抗彎曲形狀與抗彎曲能力拱形的力量
7找拱形練習課外延伸
8做框架建高塔機動
9橋的形狀和結構用紙造一座“橋”復習第二單元
10期中復習知識回顧期中檢測機動1課時
11電和磁電磁鐵電磁鐵的磁力(一)
12電磁鐵的磁力(二)練習神奇的小電動機
13電能和能量電能從哪里來能量與太陽
14練習復習第三單元校園生物大搜索
15校園生物分布圖多種多樣的植物練習
16種類繁多的動物相貌各異的我們練習
17原來是相關聯(lián)的誰選擇了它們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18復習第四單元第四單元測試概念梳理
19復習
20期末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