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工程(土石方開挖)測量放線方案
一、定位放線依據
根據建筑設計總平面布置圖,建設單位及規劃部門指定的建筑紅線樁,高程標準樁及現場放點進行現場軸線控制網和標高控制點的引測。
二、平面控制網的測設
1、場區平面控制網布設原則:平面控制網應先從整體考慮,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的原則。
2、主軸線控制樁的建立:根據建筑物平面形狀的特點,利用給定現場放點定出主控軸線。地下室邊軸線定為四大角軸線。定位放線時精確測出控制軸線網,并將標樁設在即便于觀測又不易遭到破壞地方加以固定、保護。本工程軸線控制采用內控結合外控的方法。
3、定出主軸線控制網以后,依據基礎平面圖采用直角坐標定位,經角度、距離校測符合點位限差要求后,布設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網。
4、根據主控軸線放出土方開挖線。土方開挖線的確定需考慮挖孔樁及基坑施工作業面、放坡高度及放坡坡度。
三、高程控制
1、場區內至少應有三個水準點,水準點的間距小于0.5公里,距離基礎邊線不小于15米。
2、高程控制網的等級及觀測技術要求:高程控制網的等級擬布設三等附合水準,水準測量技術要求如下表。
等級高差全
中誤差
(mm/km)路線
長度儀器
型號水準尺與已知點聯測次數附合或環線次數平地閉合差(mm)
三等6δ50DS1
DS3銦瓦
雙面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12水準觀測主要技術指標見下表:
等級儀 器
型 號視 線
長 度前后視較差(m)前后視累積差(m)最低地面高度(m)基輔或紅黑讀數差基輔或紅黑所測較差
三等DS1100m360.31.0mm1.5mm
注:L為往返測段符合水準路線長度(km)
四、標高控制
1、高程控制點的聯測:在向基礎內引測標高時,首先聯測高程控制網點,以判斷場內水準點是否被碰動,經聯測確認無誤后,方可向基坑內引測所需的標高。
2、±0.00以下標高的施測:為保證豎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對每層標高基準點,必須正確測設。在同一平面層上所引測的高程點,不得少于三個,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點的較差不得超過3mm,取平均值作為該平面施工中標高的基準點。基準點設置在邊坡外穩定位置,可使用水泥砂漿抹成一個豎平面,用紅色三角作標志,并標明絕對高程和相對標高,便于施工中使用。
篇2:幕墻項目測量放線施工方案
幕墻項目測量放線施工方案
a.測量人員以每層的500線與軸線作為基準線進行放線及校核現場結構及埋件尺寸,并確定主體結構邊角尺寸反饋給技術部及早進行邊角龍骨分格尺寸調整。
b、利用鋼卷尺、經緯儀從原始軸線控制點、標高點引測輔助軸線;
c、利用經緯儀、測距儀對輔助軸線進行尺寸和角度復核,確保偏差在允許范圍內,并標識于層面;
d、利用輔助軸線,依據縱向龍骨布置圖,用鋼卷尺、經緯儀定出每邊邊角龍骨外表中心位置和每邊中部龍骨外表中心點,復核后標識于層面:
e、利用激光鉛垂儀從標識點向上垂直引測直至斜面層頂,校核后安掛定位鋼絲,利用經緯儀進行雙向正交校核后固定;
f、水平控制:依據《玻璃幕墻施工技術規范》要求,其整幅水平標高偏差≤5MM;
g、幕墻分格軸線的測量放線與主體結構的測量放線配合,對誤差進行控制、分配、消化,不使其積累;
h、每天定時校核,以確保幕墻的垂直及立柱位置的正確;
i、放線的順序:按土建方提供的軸線,經復測后上、下放鋼線,用經緯儀校核其準確性。幕墻支座的水平放線每二個分格設一個固定支點,用水平儀檢測其準確性,同樣按中心放線方法放出主梁的進出位線;
j、每層樓的支座位置,由水平儀檢測,相鄰支座水平誤差應符合設計標準。
篇3:工業產房倉庫項目場地平整測量放線方案
工業產房倉庫項目場地平整測量放線方案
根據現場初勘及前期的調查了解,施工場地建筑物基礎已完成基坑已開挖。我方進場后還要根據確定的施工圖進行場地清理。待"中標"簽訂合同后,組織測量放樣定位圖和詳細編方案。目前根據該工程的特點,對擬建工程做出如下測量放樣方案。
(1測量放線控制:
1、測量現場交接:
現場測量放樣前,應有業主等有關部門,辦理現場交接手續,資料要求準確并進行現場復核并保護固定控制樁位。
2、建立平面測量控制網:
現場測量放樣建立平面測量控制網,控制網設在建筑為四周共16個點,其中標高6個控制點。詳見附圖一測量控制網示意圖。平面測量控制網按照一級網建立,邊長丈量=相對誤差1/30000,測量角度對中誤差為±7",控制網角閉合差WP=4MB,角度調整后的矩形網相對中誤差,Fw[S]=1/20000。
3、建立沉降觀測:
由于該商住樓高度分別為56.85米和50.85米根據設計圖,考慮施工過程及使用后可能會沉降,在建(構)筑物的相對標高處均勻分布沉降觀測點。
4、標高引測:
使用北光廠Ds3水準儀,根據建筑物標高在建筑物的周邊建立標高控制樁。作為施工上部結構階段時高程控制,將已給定的黃海高程點引入到建筑物的控制點上,待±0.00以下部分施工完畢后,引入到室內柱子上,然后從建筑物的四角(或電梯井)用鋼尺引測,閉合后標記于上層柱子樓層標高±1.0米處。
5、使用儀器:
平面控制測量使用DJ2經偉儀,垂直傳遞使用瑞士萊卡光學垂直儀,高程控制測量使用。標高測量使用北光廠Ds3水準儀。
根據各單位的控制點坐標計算出與平面控制網的相對關系,定出各單位的主軸線控制網。由于平面控制網內建筑物較少,但是形狀結構各異,因此各單位定位放樣時應注意如下事項:
6、注意事項:
做出具體的定位圖(最佳途徑),并應有檢驗復查的途徑。連續作業、避免多次測量引起的誤差。測量放樣前,應對各種儀器進行檢測、校正。分單位對控制樁進行編號、區別、避免混淆。由專職測量人員進行現場放樣,并記錄好各種原始數據。定位、放樣的控制樁應埋設在不影響施工,不易破壞而易于找到的位置。
(2場地平整控制:
場地平整主要是為施工及現場放樣提供條件,因此根據建筑物標高,位置,地形、地貌、現場修建排水明渠,匯集地表水使其自然流入原有排水道內,使場地無論是雨天和晴天均應保持施工作業面干燥,該項工作要與擬建設道路及施工臨建相結合。將場地范圍內除圖紙指定保護的實物外所有樹木、雜草、雜物、腐植土等其他障礙物均予以清除,若有墓穴需協調搬遷,被清除的雜物可臨時堆放在監理工程師簽認指定的地點。修建臨時便道,依據原有地形條件結合施工需要來修建臨時便道,供機械進場和運料。
根據圖紙提供資料,在取得監理工程師同意后進行。施工范圍內除設計圖紙和工程指定保護的實物外,所有房屋基礎、雜物、人工構筑物、電桿、電線及其它所有障礙物均應清除。被清除雜物給予外運棄置于指定地點。場地清理留下的坑穴,應用監理工程師同意的材料回填并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