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運動廣場質量通病與防治指引
最常見的運動場地有籃球場、羽毛球場、兵乓球場、兒童活動場地以及網球場,依據不同的運動場地,選擇不同的材料。籃球場可以選擇硅PU材料或是EDPM塑膠顆粒。羽毛球運動地硅PU與EDPM都是不錯的選擇。兵乓球運動場地一般選擇硅PU材料,兒童活動場地則大多采用EDPM塑膠顆粒居多。
5.1質量控制要點
1)水泥基礎要求養(yǎng)護28天以上,瀝青地基完成后,表面要壓光拉毛,不可有車轍、硬結、凹沉、龜裂或開口等,水泥基基礎含水率低于8%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2)清理現場,放水,把積水部分畫圈,把積水部分用料找平;
3)攤鋪前應檢查好地基是否平整,并做相應措施,按施工順序精心鋪設,保證厚度;
4)在運動場地底層攤鋪前,用專用膠水在混凝土基層上均勻的涂刷一遍,以增強基礎與塑膠面層的粘接性。膠料攤鋪過程中,刮膠人員及時對露底、凹處進行補膠,凸起的部位刮平,并保證邊緣平整;膠內如有雜物要及時清除,確保膠面干凈,無刮痕;
5)攤鋪面層時保證混合料攪拌均勻,每一組膠料的銜接要準確、整齊,盡量縮短每一組膠料的間隔時間,使成膠速度均勻一致,面層接縫平整,無明顯痕跡,表面色澤均勻、耐久、均勻一致;
6)接邊部位由指定技術人員修整,在接硬邊時,應根據坡度調整,在接軟硬邊時,應對硬邊清理打磨,以保證粘接的牢固性。
7)要求地表溫度在5攝氏度以上方可施工,并保證
12-24小時的固化時間,施工完成后用塑料薄膜進行覆蓋養(yǎng)護。
5.2質量通病
1)塑膠起鼓,與基礎脫層現象;
2)過了養(yǎng)護期后還未固化,沒有強度或粘性大;
3)表面泛黑;
4)基礎養(yǎng)護不到位,表層裂縫。
5.3避免通病問題出現的措施
1)嚴格把好基礎防水質量關,鋪PU塑膠時,基礎含水率和空氣濕度應在安全范圍內;
2)嚴格按施工技術要求操作,施工前必須做小試,確定稀釋劑質量、催化劑質量或用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施工前對黑顆粒質量進行檢驗,若呈黃褐色,透明性變得較差,塑膠球場底層中加入此類黑顆粒出現泛黑現象的可能性非常大。若顏色透明略微發(fā)黑,此類顆粒質量還可以,加入到塑膠球場中,基本不會出現泛黑現象。底層施工完畢后,可在上面用紅色塑膠材料在上面鋪上1mm左右,待其完全固化,再做面層部分;
4)基礎養(yǎng)護須到位,養(yǎng)護不到位不進行面層施工。
5.4優(yōu)秀做法與錯誤做法對比
篇2:恒大地產廣場鋪裝工程質量通病與防治指引
恒大地產廣場鋪裝工程質量通病與防治指引
2.1質量控制要點
1)測量放線:鋪裝前根據施工圖校正鋪裝控制線,對施工單位鋪裝控制線及高程進行復核,并形成書面記錄。
2)材料質量控制:石材按不同尺寸及顏色分別碼放,以便鋪裝前使用;長度、寬度的允許偏差值為+0、-1mm,平整度最大偏差值:≥400mm時為0.6mm,厚度的偏差為±2mm;外觀堅定應無裂紋、無缺棱、無掉角、無色差,表面整潔美觀,砌縫直順,面層顏色過渡自然、協調。
3)樣板先行(試拼、試排):廣場大面積鋪裝前,應在指定地點設立樣板區(qū),根據放樣進行試拼、試排,對細部結構進行深入討論,以求達到最佳鋪裝效果。
4)鋪裝質量控制:
(1)鋪裝前基層清理干凈;
(2)鋪裝前提前用水浸濕;
(3)鋪裝過程中隨鋪隨用干布擦凈石材面上得水泥漿痕跡;
(4)鋪裝完畢后灌縫或勾縫處理;
(5)鋪裝完成后拉警戒線或表面覆蓋加以保護。
2.2質量通病
1)空鼓:混凝土墊層清理不凈或澆水濕潤不夠,刷水泥漿不均勻或刷的面積過大、時間過長已風干,干硬性水泥砂漿任意加水,石材面有浮土未浸水濕潤等因素,都易引起空鼓;
2)大面鋪裝,石材色差大:材料進場及鋪裝時未對石材進行認真篩選;
3)標高控制不到位,局部地基沉降,排水不暢、積水。
4)接縫高低不平、縫子寬窄不均:主要原因是板塊本身有厚薄及寬窄不均、翹曲等缺陷,鋪裝時未嚴格拉通線,試拼、鋪貼不認真,成品保護不到位,鋪貼完成后人員過早在鋪裝面行走,也容易造成石材板面松動沉降,以致出現接縫不平,高低差超過規(guī)定值;
5)開裂:有的石材材質較差,受外力影響會在色紋暗縫或隱蔽處出現裂縫;
6)面層污染:主要是由于板材在搬動和操作中被砂漿等臟物污染,未及時清洗,或鋪裝后成品保護不好所致;
7)石材翹曲額、起拱:未設置伸縮縫。
2.3避免通病問題出現的措施
1)材料控制:對每批材料進行慎重驗收,取樣板與進場材料進行核對,對材料尺寸偏差按規(guī)范要求嚴格控制,驗收合格后準予進場使用,不合格材料當即退場,避免了材料進場后混用情況發(fā)生;
2)施工工藝:
(1)基層應徹底清除灰渣和雜物,用水沖洗干凈、晾干;
(2)必須用干硬砂漿做結合層,砂漿應拌勻,拌熟,用稀少砂漿;
(3)鋪結合層砂漿前,先潤濕基層,水泥素漿刷勻,隨即鋪結合層砂漿,并拍實。
(4)鋪貼前,板塊應濕潤、晾干,板背應清潔,鋪貼時用水灰比為0.45的水泥素漿為粘結劑,若干灑水泥素灰要撒勻,并灑適量的水,定位后,將板塊均勻輕擊壓實,不得用干水泥面鋪貼;
(5)在試排的基礎上,彈出互相垂直的十字線,對每塊石材按位置進行編號,按先里后外的順序依次鋪貼,邊鋪邊注意縫隙的寬度;
(6)試鋪時,澆漿應稍厚一些,板塊正式定位后,用水平尺騎縫擱置在相鄰板塊上,邊輕擊壓實,邊觀察接縫,直至板塊平整。
3)采取切實措施,做好成品保護,鋪裝完成面上嚴禁走重車,不準在上面托運管材、鋼材等物品。
2.4地面拼花-水刀拼花工藝
2.4.1質量控制要點
1)拼花的選材:同一石材的板面顏色必須一致,板面紋路變化要和設計相結合,石材無質量缺陷(色線、色板、裂紋、空洞、沙眼、霉斑)。
2)嚴格驗收:同一拼花圖案中同一石種顏色紋理要一致,無明顯色差、色斑、色線的缺陷,不能有陰陽色;板面無列橫,無破損,無缺口;外圍尺寸、縫隙、圖案拼接位誤差小于1mm;平整度誤差小于1mm,沒有縫隙;站街縫隙之色料或補石材用的粘料顏色要與石材顏色相同;對角線、平行線要直,要平行,弧度彎角不能走位,尖角不能鈍。
3)試拼:根據石材拼花的圖紙,放好石材的控制線、水平標高線、石材分格線及石材安裝起始點和安裝方向,將石材按照圖紙與石材分格線進行試拼。檢查石材的尺寸、圖案、顏色和紋理是與符合要求。
4)勾縫、打磨:在拼花鋪砌后1-2晝夜進行灌漿擦縫。
2.4.2質量通病
1)材料到場,石材缺角、破損;
2)石材色差大,重新加工費時、費力,浪費大;
3)粘貼時縫隙不均勻;
4)小塊及尖角易斷裂、破損,影響美觀;
2.4.3避免通病問題出現的措施
1)石材在工廠裝箱時每塊石材上都有與現場拼花及鋪貼相對應的標號,在搬運過程中如果有掉角或破損,由專業(yè)人員進行調膠粘補,在調膠過程中要注意色差,盡量保持自然形態(tài)。石材裝箱運輸至施工現場時,在施工現場堆放時要水平,保證箱底均勻受力,嚴禁碼放。
如果是條 形石材,需要在其背面做加強筋,主要是在條 形石材背面打一條 U型槽,然后植入鋼筋并灌玻璃膠,目的是為了防止條 形石材在運輸或施工時斷裂。
2)盡可能的選擇當地石材廠加工,在加工前控制石材質量及品質。
3)根據施工區(qū)域拉的十字控制線,縱橫各鋪一行,作為大面積鋪砌標筋用。依據試拼時的編號、圖案及試排時的縫隙(板塊之間的縫隙寬度,當設計無規(guī)定時不應大于1mm),在十字控制線交點開始鋪砌。
4)石材拼花加工難度大,施工時嚴格要求施工工藝,如出現斷裂、破損現象,要對石材拼花進行修補和勾縫。利用環(huán)氧樹脂、石粉與色料均勻拌合并調成所要修補石材的顏色,待調到顏色和石材相似時,加入小量催干劑混和,并迅速修補填充到縫隙處,讓粘合劑滲入到位,待粘合劑凝固時刮掉表面色料。
2.5優(yōu)秀做法與錯誤做法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