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機械公司廢舊金屬放射源檢測管理制度
第一條 總則
伴隨著工業現代化發展速度的加快,一些高科技新材料、新工藝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必然出現了給人類帶來傷害的放射性物質。因此,放射源管理工作已經日漸成為公司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防輻射管理工作,結合公司具體情況,特制訂本制度。
第二條 放射源監測管理制度
(一)放射源監測管理組織體系及職責分工
本公司根據自身情況建立由公司總經理、分管安全的常務副總經理、具體分管放射源檢測管理的副總經理、放射源檢測管理歸口管理部門(質量部)負責人及專業放射性監測人員、放射源檢測管理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生安部)及其管理監督人員(安全員兼)、形成了公司主要領導全面負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相互組織協助配合、相關人員全部參與的應急管理組織體系。
公司質量部為廢舊金屬放射源檢測管理的歸口管理部門,具體由廢鋼檢驗人員負責對放射源的監測;公司儲運部負責對防輻射區域的設置、隔離及其警示標識工作。并協同質量部做好對現場放射性物料的目視監測;公司設備部負責對放射性監測儀器維護保養工作的監督與管理;公司生安部負責對放射性監測管理工作的監督實施與考核。
(二)放射性監測管理工作宣傳
公司質量部應積極做好對放射性監測工作的宣傳教育,要求在相應場地包括原料與檢驗場地,分別張貼“認識放射源 免受放射性危害”的宣傳警示標語。
(三)放射性監測管理人員的培訓及資質要求
公司應明確專人(不少于2人)到國家有關防輻射管理培訓機構,進行防輻射知識及其專業技能的培訓,經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
(四)放射性監測設備的維護及管理
放射性監測儀器操作者,具體負責對其日常維護與保管工作,不得丟失或被盜。公司設備部應將放射性監測儀器納入到計量管理類,其設備使用說明書應交設備部備案。在出現故障時,質量部放射性監測儀器使用人員應按照設備事故處理流程,上報設備部計量管理主管做好維修工作。質量部應及時提醒設備計量人員,做好放射性監測儀器的校準、檢定工作(定期報送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校準與檢定),設備部應加強對放射性監測儀器使用單位的監督管理。
(五)放射性物質的監測范圍
公司所有的廢舊金屬原料均要經過放射性監測后再入爐熔煉,確保所有的出廠金屬制品無放射性污染。
(六)放射性物質預防措施
放射性物質或疑似放射性物質發現時,應實施對現場的保護,確保其不得丟失或被盜。并采取現場拉彩帶實施現場保護,以便警示、隔離、疏散與避開。
(七)放射性物質發現與現場處置辦法
公司對放射性物質的預防管理,將依據《輻射事故應急預案與調查處理辦法》,啟用安全管理緊急通道及其配備的車輛,以實施對放射性事故的預警處置。
(八)放射性物質事故發生的隔離措施
公司在處理放射性物質或疑似放射性物質的過程中,必須實施全時段隔離保護,嚴禁任何人進入被保護區內,更不可進入擅自移動甚至打開。
(九)放射性物質事故發生的報警
公司對放射性物質發現與報警,有關放射性監測管理部門負責人皆應知曉放射性事故發生的報警電話,并在第一時間告知報警者,或報警者能在現場查閱到報警電話(報警電話為:12369)。
第三條 廢舊金屬熔煉前放射性監測方案
(一)放射性物質監測辦法
專職放射性監測人員每天要對公司各生產環節的監測點(廢鋼場地、所有新購入或翻搬的廢舊金屬物品堆放處、已裝入吊包內的爐料、其它鋼錠及圓鋼修磨處),放射性物質監測儀器Inspector 34511進行監測,并將實際的監測結果記錄于《...放射性監測結果記錄表》中,讀數大于250nSv/h時,判定為異常。
(二)入爐前放射性監測
在廢舊金屬進廠時,應在其檢驗現場及時給予監測,每次將《...放射性監測結果記錄表》填寫完整。
(三)生產過程中放射性監測
對生產過程中放射性監測,質量部放射性監測人員在做好對主要生產環節放射性監測工作的同時,還應做好現場宣傳與引導工作,使其他員工能主動積極地參與監測并能明辨輻射源警示標識(三扇形涂黑標識)等物品,一經發現異常應及時通知質量部專業放射性監測人員到現場探測確認。質量部作為廢舊金屬放射源檢測管理歸口部門,其負責人每周應做好對其工作執行效果的監督檢查,并按要求填寫好《蘇南重工階段性放射性物質管理監督檢查記錄表》。
(四)最終產品放射性監測
在成品倉庫現場,要不時地對成品進行抽樣監測。
(五)放射性物質發現的標記標識
對上述產前、產中、產后所確認有異常事實時,應及時在相應的輻射源件上做好完整醒目的標牌式文字說明,以便人們予以辨認。
第四條 放射性物質處置措施
(一)放射性物質報警流程
公司質量部放射性專職監測人員或其他人員一旦發現放射性物質或疑似放射性物質,應立即上報至公司急領導機構,實施現場保護,立即進行隔離并嚴格看管,并在1小時內將該情況報告常熟市環保、公安部門。
(二)放射性物質上級管理部門的處理
環保部門到達現場后,對受污染的鋼材制品進行監測,對可能的污染區域和范圍進行排查,將受到污染的制品進行封存。
(三)放射性物質來源追溯
公司將配合環保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配合公安部門排查其輻射源的來源。
(四)放射性物質的最終處置
省環保廳將依法將受污染的金屬原料或鋼材制品安全收貯到省城市放射性廢物庫。
以上防輻射執行制度,自頒布之日起執行!
附表:《...放射性監測結果記錄表》(表1)
《蘇南重工階段性放射性物質管理監督檢查記錄表》(表2)
江蘇蘇南重工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篇2:省立醫院放射源管理制度
省立醫院放射源管理制度
1、放射源輻射防護符合國家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
2、在購置新源時,應與放射源生產單位(或原出口國或廢源集中貯存設施)簽訂廢棄放射源貯存和處置協議。新購放射源必須有國家統一編號
3、新建、擴建、改建的放射源建設項目,必須經環保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配備必要的檢查或監測設備。受輻射劑量較高的技術和操作維修人員要配備帶報警裝置的個人輻射劑量計。
5、對運行中含放射源的裝置和場所,要配置劑量監測和報警裝置,并定期檢驗,確保輻射防護設施完好與含源裝置性能的穩定。放射源的使用場所應有相應的輻射屏蔽,安裝帶報警的劑量測量儀器。
6、醫院建立輻射安全管理機構,實行“一把手”負責制。
7、、放射源實行專人保管,實行管理、使用分離的原則,杜絕“以使帶管”現象,防止放射源失控現象發生。 建立放射源使用登記制度,貯存、領取、使用、歸還放射源時應當進行登記、檢查,做到賬物相符。
8、制定放射源使用操作程序,責任到人,并在工作場所懸掛。
9、存放和使用放射源場所應當設置放射性警示標志。附近不得放置易燃、易爆、腐蝕性物品。
10、輻照設備或輻照裝置應有必要的安全聯鎖、報警裝置或者工作信號。
11、放射源的包裝容器上應當設置明顯的放射性標志并配有中文警告文字。
12、建立安全保衛制度,落實防火、防盜、防丟失、防泄漏。發生放射源丟失、被盜、火災和放射性污染事故時,應在第一時間內向衛生行政、環保、公安部門報告。
篇3:重工機械公司廢舊金屬放射源檢測管理制度
重工機械公司廢舊金屬放射源檢測管理制度
第一條 總則
伴隨著工業現代化發展速度的加快,一些高科技新材料、新工藝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必然出現了給人類帶來傷害的放射性物質。因此,放射源管理工作已經日漸成為公司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防輻射管理工作,結合公司具體情況,特制訂本制度。
第二條 放射源監測管理制度
(一)放射源監測管理組織體系及職責分工
本公司根據自身情況建立由公司總經理、分管安全的常務副總經理、具體分管放射源檢測管理的副總經理、放射源檢測管理歸口管理部門(質量部)負責人及專業放射性監測人員、放射源檢測管理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生安部)及其管理監督人員(安全員兼)、形成了公司主要領導全面負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相互組織協助配合、相關人員全部參與的應急管理組織體系。
公司質量部為廢舊金屬放射源檢測管理的歸口管理部門,具體由廢鋼檢驗人員負責對放射源的監測;公司儲運部負責對防輻射區域的設置、隔離及其警示標識工作。并協同質量部做好對現場放射性物料的目視監測;公司設備部負責對放射性監測儀器維護保養工作的監督與管理;公司生安部負責對放射性監測管理工作的監督實施與考核。
(二)放射性監測管理工作宣傳
公司質量部應積極做好對放射性監測工作的宣傳教育,要求在相應場地包括原料與檢驗場地,分別張貼“認識放射源 免受放射性危害”的宣傳警示標語。
(三)放射性監測管理人員的培訓及資質要求
公司應明確專人(不少于2人)到國家有關防輻射管理培訓機構,進行防輻射知識及其專業技能的培訓,經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
(四)放射性監測設備的維護及管理
放射性監測儀器操作者,具體負責對其日常維護與保管工作,不得丟失或被盜。公司設備部應將放射性監測儀器納入到計量管理類,其設備使用說明書應交設備部備案。在出現故障時,質量部放射性監測儀器使用人員應按照設備事故處理流程,上報設備部計量管理主管做好維修工作。質量部應及時提醒設備計量人員,做好放射性監測儀器的校準、檢定工作(定期報送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校準與檢定),設備部應加強對放射性監測儀器使用單位的監督管理。
(五)放射性物質的監測范圍
公司所有的廢舊金屬原料均要經過放射性監測后再入爐熔煉,確保所有的出廠金屬制品無放射性污染。
(六)放射性物質預防措施
放射性物質或疑似放射性物質發現時,應實施對現場的保護,確保其不得丟失或被盜。并采取現場拉彩帶實施現場保護,以便警示、隔離、疏散與避開。
(七)放射性物質發現與現場處置辦法
公司對放射性物質的預防管理,將依據《輻射事故應急預案與調查處理辦法》,啟用安全管理緊急通道及其配備的車輛,以實施對放射性事故的預警處置。
(八)放射性物質事故發生的隔離措施
公司在處理放射性物質或疑似放射性物質的過程中,必須實施全時段隔離保護,嚴禁任何人進入被保護區內,更不可進入擅自移動甚至打開。
(九)放射性物質事故發生的報警
公司對放射性物質發現與報警,有關放射性監測管理部門負責人皆應知曉放射性事故發生的報警電話,并在第一時間告知報警者,或報警者能在現場查閱到報警電話(報警電話為:12369)。
第三條 廢舊金屬熔煉前放射性監測方案
(一)放射性物質監測辦法
專職放射性監測人員每天要對公司各生產環節的監測點(廢鋼場地、所有新購入或翻搬的廢舊金屬物品堆放處、已裝入吊包內的爐料、其它鋼錠及圓鋼修磨處),放射性物質監測儀器Inspector 34511進行監測,并將實際的監測結果記錄于《...放射性監測結果記錄表》中,讀數大于250nSv/h時,判定為異常。
(二)入爐前放射性監測
在廢舊金屬進廠時,應在其檢驗現場及時給予監測,每次將《...放射性監測結果記錄表》填寫完整。
(三)生產過程中放射性監測
對生產過程中放射性監測,質量部放射性監測人員在做好對主要生產環節放射性監測工作的同時,還應做好現場宣傳與引導工作,使其他員工能主動積極地參與監測并能明辨輻射源警示標識(三扇形涂黑標識)等物品,一經發現異常應及時通知質量部專業放射性監測人員到現場探測確認。質量部作為廢舊金屬放射源檢測管理歸口部門,其負責人每周應做好對其工作執行效果的監督檢查,并按要求填寫好《蘇南重工階段性放射性物質管理監督檢查記錄表》。
(四)最終產品放射性監測
在成品倉庫現場,要不時地對成品進行抽樣監測。
(五)放射性物質發現的標記標識
對上述產前、產中、產后所確認有異常事實時,應及時在相應的輻射源件上做好完整醒目的標牌式文字說明,以便人們予以辨認。
第四條 放射性物質處置措施
(一)放射性物質報警流程
公司質量部放射性專職監測人員或其他人員一旦發現放射性物質或疑似放射性物質,應立即上報至公司急領導機構,實施現場保護,立即進行隔離并嚴格看管,并在1小時內將該情況報告常熟市環保、公安部門。
(二)放射性物質上級管理部門的處理
環保部門到達現場后,對受污染的鋼材制品進行監測,對可能的污染區域和范圍進行排查,將受到污染的制品進行封存。
(三)放射性物質來源追溯
公司將配合環保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配合公安部門排查其輻射源的來源。
(四)放射性物質的最終處置
省環保廳將依法將受污染的金屬原料或鋼材制品安全收貯到省城市放射性廢物庫。
以上防輻射執行制度,自頒布之日起執行!
附表:《...放射性監測結果記錄表》(表1)
《蘇南重工階段性放射性物質管理監督檢查記錄表》(表2)
江蘇蘇南重工機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