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家長:
大家好!
我是本班的一名學生趙華,很榮幸能作為學生代表,對親愛的家長們說幾句話。
轉眼間,我們已經度過了近一年的初中生活。我們深深感受到了初中的生活的緊湊與充實,便捷與高效,疲憊與歡欣。然而,我覺得,要想在繁忙的初中生活中取得好成績,就需要學會學習。于是,首先在這里我想談談對學習的認識。我們要知道,學習,并不完全只追求結果,而在于平時點點滴滴的過程。所以說,不是在平時不努力,到考試之前搞突擊,就有可能獲得好成績,這完全是投機取巧的,而學習的過程,就應該把握45分鐘的課堂效率,我認為,課堂對于我們學生來說是最重要的。打個比方說,課堂好比是正餐,如果正餐吃的不好,再多的副食也于事無補。課堂上,因為是接觸新知識,只要我們融入課堂之后,對于知識的記憶就特別深刻,這一點我有著深切的體會,所以,老師講新課時,就成了我們能學習成績提高的突破口。
如何突破呢?第一,就需要我們上課積極思考,大膽發言,在課堂之中交流我們自己的看法,可以說,只要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就一定能在課堂之中迸發思維的火花,在這一舞臺上,彰顯自己的魅力。普遍的來說,課堂上思維活躍,積極舉手發言的同學,例如我們班的王福軍、程濤同學,上課十分活躍,也就能在平時的作業和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第二,認真整理錯題筆記。錯題筆記的作用很大,對它的整理決不僅限于應付檢查,這是自己在欺騙自己,錯題筆記本并不一定只記錄錯題,一些你認為題目新穎或解答巧妙的題目也完全整理到上面,整理的時候把自己的學習心得也寫在上面,平時多拿出來看看。重新做一下,回憶一下當時是怎么做的,現在做是否還有更簡單、更巧妙的方法,從中總結出做題的經驗,這才是錯題筆記本真正的功效。錯題筆記也就能成為我們的得力助手。所以,我認為,學習成績的提高,更需要我們學習效率的提高。
接著,我想說的是“學問是苦根上長出來的甜果”。我國唐代著名詩人、哲學家韓愈有一句治學名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的這句話意在告訴人們,在讀書、學習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沒有順風船可駛,想要在廣博的書山、學海中汲取更多更廣的知識,“勤奮”是一個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條件。一分耕耘,才會有一分收獲,所以,勤奮對與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其實,正如愛迪生所說“天才就是1%的靈感加上99%的血汗”我們只有用嚴謹的態度來對待學習,認真努力,才會有所收獲,才會到達頂峰。
最后,請相信我們一定會做得越來越好。
謝謝大家。
篇2:暑期大學生下鄉項目介紹發言稿
暑期大學生下鄉項目介紹發言稿
各位領導、來賓、各兄弟院校的同學們以及我們可愛的志愿者們:
大家早上好!
首先我想問大家這樣一個問題,在坐的和我一樣,都是大學生,那么我們如何來實現我們自身的價值呢?我是個愛問問題的人,我叫羅洪印,是貴州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系05級的學生,今年暑期參與生活教育行動-陽光志愿者之家二00六年暑期大學生公益下鄉實踐活動,負責下鄉的前期準備和下鄉協調工作。早在去年的12月份,我們的第一批志愿者赴沿河行動圓滿完成,我們的下鄉項目就正式啟動了,繼寒假下鄉行動只后,今年暑假我們又組織了四支隊伍開展了新一期的下鄉行動.
現在,將由我來向大家介紹20**年暑期的這個項目,我感到非常榮幸。在介紹之前,我希望大家帶著這樣兩個問題參與到我們活動:第一,你對我們這樣的下鄉形式有什么意見?第二,如果是你來做這樣的活動,你打算怎么去做?
生活教育行動-陽光志愿者之家二00六年暑期大學生下鄉項目(以下簡稱項目)是由北京光華慈善基金會提供資助,我們的項目的目的是:一, 讓大學生更加了解貴州的教育現狀,人民生活普遍存在的問題。二,通過各種培訓和實踐讓大學生的能力得以提高,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四, 通過支持社團的活動和加強社團管理的培訓從而促進公益學生社團的良性發展。五, 我們企圖通過不斷培訓、評估、總結,探索一種適合本地實際“大學生關注支持農村發展”的下鄉實踐模式和培訓模式。
二00六年5月我們的下鄉行動正式啟動。到現在大概經歷了這樣一些事件:1,志愿者招募;2,志愿者培訓 ;3,志愿者的選拔;4,下鄉支教、調研和鄉村文化建設活動的開展 ;5,總結交流、評估。
5月初開始,通過與貴陽各大高校公益社團的合作,從各大高校中招募了300多名大學生志愿者。這么多同學的加入給了我們很大的鼓舞,我們利用每個周末的時間,先后策劃組織了:志愿者入職培訓;支教、鄉村調研專題技能培訓;志愿者精神培訓;拓展訓練;創業培訓;強化訓練等。通過大家的共同參與,共同探討等形式,使大家對大學生下鄉有了一個系統的認識。我們為什么下鄉?我們下鄉做什么?怎么樣去做?這些問題在我們志愿者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統一的認識。
同時在培訓的過程中,我們對每一個志愿者的活動表現進行觀察記錄,到最后,經過層層篩選,從中選拔出50名優秀的志愿者參與了我們的下鄉行動。我們一共分成了四個分隊分別奔赴貴州的三個貧困山區即沿河縣、威寧縣、三穗縣、大方縣.
8月4日是我們的出征的日子,我們舉行了一個簡短的出征儀式上,在出征儀式上,所有的志愿者接過隊旗,簽下了《安全保證書》并對著我們的隊旗莊嚴宣誓。
由于我們所去的地方全是閉塞落后的貧困地區,每一支隊伍在往項目地開進的過程中,都不同程度的遇到了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就拿我所在的威寧隊來說,由于路不好,我們找來的越野車根本進不了村。隊員們背著重重的行李走了7個半小時才到達高潮村。而且途中沒有食物和水,我們的隊員硬是咬牙挺過來了。七個多小時的山路,加上平均每個人身上80、90斤的負重,山路又坎坷難行。而恰恰在這樣的時刻,正考驗著我們的團隊。當我們堅持走完了全程,回頭反思的時候,我們真正的體會到了團隊力量的巨大。而沿河隊則是花了兩天多的時間在路途中,也是歷盡艱辛。只有三穗稍順利一些。經歷了長途的跋涉,三支隊伍分別于4號、5 號、6號到達了項目地點.
到達項目地后,我們立即展開了走訪,動員,協調等工作。由于之前有充分的準備,我們便以支教為切入口,逐步深入地了解了當地的一些情況,先發動和組織學生上課,然后通過家訪等形式對當地社區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我們的志愿者一家家的走訪,一方面和當地老鄉建立了非常友好的關系;另一方面我們也從中對當地的經濟、教育、衛生、組織、社會風俗、民族文化等都有了一個系統的了解。同時我們還積極尋求當地村委會和村黨支部的支持和幫助。發動當地村民,組織他們開展農民運動會,聯歡會等。
在支教這方面,我們將生活教育的理念穿插到每一次課堂,采用多種形式開展教學,和學生建立起溝通平等、友好和諧的關系,從開始上的第一堂課開始,我們就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一開始孩子們都很拘束,沒人敢在課堂上發言。經過我們的一再鼓勵和賞識,不段的有學生開始在課堂上發言,展示自己。他們自己創造了很多他們之前敢去想而沒去想,沒去做的東西。包括大家在圖片上看到的這些作品。這還只是他們作品的一個代表,我們收集到的有很多很多。到后面鄉村文化建設文藝演出的舞臺上,有幾個之前非常靦腆的小家伙已經能夠在幾百人的面前表演了。
利用支教的剩余時間,我們每天派出一兩支小分隊以家訪的形式挨家走訪。我們剛到,鄉親們還是很冷漠的。通過我們的走訪,和他們真誠友好的交流。他們充分了解了我們,接納了我們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我們走進農戶家,和鄉親們拉家常,親切友好的交談中,我們了解了當地在經濟、教育、衛生、社群組織、社會風俗、民族文化等各方面的一些情況。在走訪的過程中,我們體驗了辛酸的,收獲著感動和真誠。
基于我們支教和走訪這兩項工作的開展,我們在項目地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了。我們多方聯系,分別策劃了多場運動會、健康知識講座、朗誦比賽、聯歡會等。
下鄉的生活是艱苦的,同時也是豐富多彩的。人生有這樣的經歷,那是我們最大的財富,我們的生命會因此而折出光芒。
時間真的過得太快,和鄉親相處了這一段時間,還真的難舍難分了。當鄉親們知道我們要走,難舍得抱著我們哭了。在這里,我www.dewk.cn們有一張圖片:當時聯歡會要接近尾聲,當鄉親們知道我們要走,所有人都擁上舞臺,抱著我們哭了起了,他們就像摟自己的孩子一樣,用他們那有力的雙臂把我們摟得緊緊的,眼淚不停的流著。整個舞臺被哭聲包圍著,隊員們的心都早已碎了,個個哭得不成樣子,我好不容易掙脫老鄉的懷抱,才拍下了這令我永生不忘的場景。在我身后的一個王(福德)老大爺過來握緊我的手,“大學生娃娃呀,你們是好樣的,像我們這樣的窮地方,你們能來給我們上點文化。我老頭這輩子沒哭過幾回,但看著你們,我真舍不得呀。”看著他老淚縱橫,我也禁不住流下了淚。我抓住他瘦弱的肩膀回答道:“有機會我一定還來,我要帶更多的大學生娃娃過來。”我們相擁在一起,久久不分開。對鄉親們,我們只能說:有機會我們一定還來。
次日一早,我們六點就準備好了行李。準備回家,就要離開這漏雨的屋子了,這里發生了太多的感動的故事了。大家
都不停的回望著我們的小屋,然后隨隊伍默默地離開了。等我們走上學校的操場,兩三百人的隊伍整齊的立著,要我們從中間穿行。我們走,他們就跟在我們后面,都是默默的走著,沒有人說話,我企圖阻止他們,可沒人理我,看著大家眼圈紅紅的,我也就作罷了。隨隊伍而行,走著走著,后面送行的隊伍越來越壯大了。我心里又一陣酸。強忍住了淚水,用相機記錄下了這永恒的時刻。
經過了近20天的下鄉支教、調查和鄉村文化建設等活動,于8月24日三支隊伍全部安全返回貴陽。回來后,我們立即開始了文字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現在收集到的三篇調查報告,總結,志愿者感悟、日志若干。已有數10萬字的現存文字資料和大量的視頻圖片資料。此外,包括今天的這個交流會這內,我們已經分別在貴大、民院、財經學院開展了下鄉交流會四場。
下鄉的生活是艱苦的,同時也是豐富多彩的。人身有這樣的經理,那是我們最大的財富,我們的生命也因此而折射出異樣的光芒。
我們的目標只要一個,就是所有的社會青年都行動起來。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從我做起,投身社會公益, 希望有更多的大學生加入到我們的行列,通過一個感染十個,十個感染百個。讓所有的人都來關注農村,關注貧困地區教育,關注我們身邊的小事。
有一句歌詞是:“凝聚每份愛,點燃顆顆心,生命挽起生命讓天長久。”我們希望凝聚起大家的愛心,讓世界更加和諧、美好!
篇3:學生干部(系團總支副書記)在兩會換屆選舉上發言稿
學生干部(系團總支副書記)在兩會換屆選舉上發言稿
尊敬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我叫zz,是人文科學系團總支副書記。今天很高興能夠站在這里,作為代表發言,感謝領導老師給我這次機會,讓我和大家交流分享我這兩年來在學生會工作的經驗和心得。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學生兩會的領導老師們說一聲謝謝,感謝他們對這一年學生兩會工作的熱情指導和幫助;同時也非常感謝各位部長和干事對我們工作的緊密配合和大力支持,感謝你們為學生會做出的努力與貢獻,使我們這一屆學生會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同時我也對即將產生的新一屆學生會的學生干部表示祝賀。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在20**年至20**年這一學年里,我系團總支積極響應院團委的號召,按照相關文件和指示,認真領會和傳達院團委下達的工作精神和團務要求。我們的努力受到了領導和同學的肯定,增強了系部活動的影響力和感染力,使我系團總支工作在這一年里取得了豐碩的果實。舉辦了各項精彩的集體活動和參加了不少的比賽項目,包括“愛心拍賣活動”“運動會”“辯論賽”“愛國主義演講”“四星大賽”“學習雷鋒活動”等等。在各項比賽和活動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在這里我感謝大家的辛苦努力,更感謝老師們的大力支持;我知道,這些成績都是來之不易的,都是大家辛苦努力的結果,這也充分證明了,有所付出,必將有所回報。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們應該不斷創新,開拓思維,為學生會的發展創造出更多的新思想和新方法。
在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這兩年來的工作經驗和心得體會,我很高興當初選擇了學生會,起初的向往,到后期的堅持,再到后來的不舍。每個人追求的目標不同也就注定每個人的命運不一樣,我相信在場的同學們現在也就處于茫然和不知所措中,但是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都會成熟,現在我要和大家分享和學習在這個組織里,我們需要要做的以下幾點:
1、要學會尊重。尊重領導、尊重老師、尊總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2、要學會做人。盡管有很多的道理告訴我們如何做人,怎樣處事,若我們只知理論,不能實行,也是徒勞的。
3、要學會學習。學生以學習為主,不要抱怨因為工作的事情而耽誤學習,那都是我們的一些借口。
4、要學會包容。這兩個字寫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卻很難。我想說:對別人的寬容就是對自己的理解!
5、要學會堅持。不要因為一些事情而輕言放棄,如果你付出了,不可能沒有回報,只是時間的問題;但是堅持不是固執,有的事情不能勉強,要量力而行,我們不可以有太多的虛榮心。
下面請允許我對新一任的學生會干部以及干事們提幾點希望:
1、身為學生干部,干部干部要先干一步,要以身作則,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積極組織好學生會的各項工作,全心全意為全院師生服務。
2、不斷創新,敢于實踐,努力探索學生會更好的發展思路,不要只懂得按部就班。
3、要端正好自己的態度,積極工作;身為主要學生干部,要放下架子,不要以為高人一等,對同學干事指手畫腳。
4、作為干部做什么事情都要學會先思考,不要讓嘴快于腦,懂得思考的人,才是一個睿智的人。
5、要有集體觀念,團結是一個集體的基礎,勁往一處使,我們才能走的越遠越好!
希望接下來你們能有出色的表現,祝福你們。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