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八
茶葉中微量元素的鑒定與定量測定
(12~16學時)
一、實驗目的
1.了解并掌握鑒定茶葉中某些化學元素法。
2.學會選擇合適的化學分析方法。
3.掌握配合滴定法測茶葉中鈣、鎂含量的方和原理。
4.掌握分光光度法測茶葉中微量鐵的方法。
5.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實驗原理
茶葉屬植物類,為有機體,主要由C,H,N和O等元素組成,其中含有Fe,Al,Ca,Mg等微量金屬元素。本實驗的目的是要求從茶葉中定性鑒定Fe,Al,Ca,Mg等元素,并對Fe,Ca,Mg進行定量測定。
茶葉需先進行“干灰化”。“干灰化”即試樣在空氣中置于敞口的蒸發皿后坩堝中加熱,把有機物經氧化分解而燒成灰燼。這一方法特別適用于生物和食品的預處理。灰化后,經酸溶解,即可逐級進行分析。
鐵鋁混合液中Fe3+離子對Al3+離子的鑒定有干擾。利用Al3+離子的兩性,加入過量的堿,使Al3+轉化為離子留在溶液中,Fe3+則生成沉淀,經分離去除后,消除了干擾。
鈣鎂混合液中,Ca2+離子和Mg2+的鑒定互不干擾,可直接鑒定,不必分離。
鐵、鋁、鈣、鎂各自的特征反應式如下:
根據上述特征反應的實驗現象,可分別鑒定出Fe,Al,Ca,Mg4個元素。
鈣、鎂含量的測定,可采用配合滴定法。在pH=10的條件下,以鉻黑T為指示劑,EDTA為標準溶液。直接滴定可測得Ca,Mg總量。若欲測Ca,Mg各自的含量,可在pH>12.5時,使Mg2+離子生成氫氧化物沉淀,以鈣指示劑、EDTA標準溶液滴定Ca2+離子,然后用差減法即得Mg2+離子的含量。
Fe3+,Al3+離子的存在會干擾Ca2+,Mg2+離子的測定,分析時,可用三乙醇胺
掩蔽Fe3+與Al3+。
茶葉中鐵含量較低,可用分光光度法測定。在pH=2~9的條件下,Fe2+與鄰菲啰啉能生成穩定的橙紅色的配合物,反應式如下:
該配合物的,摩爾吸收系數。
在顯色前,用鹽酸羥胺把Fe3+還原成Fe2+,其反應式如下:
顯色時,溶液的酸度過高(pH<2),反應進行較慢;若酸度太低,則Fe2+離子水解,影響顯色。
三、試劑與儀器試劑1%鉻黑T,6mol·L-1HCl,mol·L-1HAc,6mol·L-1NaOH,0.25mol·L-1,0.01mol·L-1(自配并標定)EDTA,飽和KSCN溶液,0.010mg·L-1Fe標準溶液,鋁試劑,鎂試劑,25%三乙醇胺水溶液,氨性緩沖溶液(pH=10),HAc~NaAc緩沖溶液(pH=4.6),0.1%鄰菲啰啉水溶液,1%鹽酸羥胺水溶液。
儀器
煤氣燈,研缽,蒸發皿,稱量瓶,托盤天平,分析天平,中速定量濾紙,長頸漏斗,250mL容量瓶,50mL容量瓶,250mL錐形瓶,50mL酸式滴定管,3cm比色皿,5mL、10mL吸量管,722型分光光度計。
四、實驗方法
1.茶葉的灰化和試驗的制備
取在100~105℃下烘干的茶葉7~8g于研缽中搗成細末,轉移至稱量瓶中,稱出稱量瓶和茶葉的質量和,然后將茶葉末全部倒入蒸發皿中,再稱空稱量瓶的質量,差減得蒸發皿中的茶葉的準確質量。
將盛有茶葉末的蒸發皿加熱使茶葉灰化(在通風廚中進行),然后升高溫度,使其完全灰化,冷卻后,加6mol·L-1HCl10mL于蒸發皿中,攪拌溶解(可能有少量不溶物)將溶液完全轉移至150mL燒杯中,加水20mL,再加6mol·L-1NH3·H2O適量控制溶液pH為6~7,使產生沉淀。并置于沸水浴加熱30min,過濾,然后洗滌燒杯和濾紙。濾液直接用250mL容量瓶盛接,并稀釋至刻度,搖勻,貼上標簽,標明為Ca2+,Mg2+離子試液(1#),待測。
另取250mL容量瓶一只于長頸漏斗之下,用6mol·L-1HCl10mL重新溶解濾紙上的沉淀,并少量多次地洗滌濾紙。完畢后,稀釋容量瓶中濾液至刻度線,搖勻,貼上標簽,標明為Fe3+離子試驗(2#),待測。
2.Fe,Al,Ca,Mg元素的鑒定
從1#試液的容量瓶中倒出試液1mL于一潔凈的試管中,然后從試管中取液2滴于點滴板上,加鎂試劑1滴,再加6mol·L-1NaOH堿化,觀察現象,作出判斷。
從上述試管中再取試液2~3滴于另一試管中,加入1~2滴2mol·L-1HAc酸化,再加2滴0.25mol·L-1,觀察實驗現象,作出判斷。
從2#試液的容量瓶中倒出試液1mL于一潔凈試管中,然后從試管中取試液2滴于點滴板上,加飽和KSCN1滴,根據實驗現象,作出判斷。
在上述試管剩余的試液中,加6mol·L-1NaOH直至白色沉淀溶解為止,離心分離,取上層清液于另一試管中,加6mol·L-1HAc酸化,加鋁試劑3~4滴,放置片刻后,加6mol·L-1NH3·H2O堿化,在水浴中加熱,觀察實驗現象,作出判斷。
3.茶葉中,Ca,Mg總量的測定
從1#容量瓶中準確吸取試液25mL置于250mL錐形瓶中,加入三乙醇胺5mL,再加入緩沖溶液10mL,搖勻,最后加入鉻黑T指示劑少許,用0.01
mol·L-1EDTA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紅紫色恰變純藍色,即達終點,根據EDTA的消耗量,計算茶葉中Ca,Mg的總量。并以MgO的質量分數表示。
4.茶葉中Fe含量的測量
(1)鄰菲啰啉亞鐵吸收曲線的繪制
用吸量管吸取鐵標準溶液0,2.0,4.0mL分別注入50mL容量瓶中,各加入5mL鹽酸羥胺溶液,搖勻,再加入5mL
HAc~NaAc緩沖溶液和5mL鄰菲啰啉溶液,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放置10min,用3cm的比色皿,以試劑空白溶液為參比溶液,在722型分光光度計中,從波長420~600nm間分別測定其光密度,以波長為橫坐標,光密度為縱坐標,繪制鄰菲啰啉亞鐵的吸收曲線,并確定最大吸收峰的波長,以此為測量波長。
(2)標準曲線的繪制
用吸量管分別吸取鐵的標準溶液0,1.0,2.0,3.0,4.0,5.0,6.0mL于7只50mL容量瓶中,依次分別加入5.0mL鹽酸羥胺,5.0mLHAc~NaAc緩沖溶液,5.0mL鄰菲啰啉,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放置10min。用3cm的比色皿,以空白溶液為參比溶液,用分光光度計分別測其光密度。以50mL溶液中鐵含量為橫坐標,相應的光密度為縱坐標,繪制鄰菲啰啉亞鐵的標準曲線。
(3)茶葉中Fe含量的測定
用吸量管從2#容量瓶中吸取試液2.5mL于50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5.0mL鹽酸羥胺,5.0mLHAc~NaAc緩沖溶液,5.0mL鄰菲啰啉,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放置10min。以空白溶液為參比溶液,在同一波長處測其光密度,并從標準曲線上求出50mL容量瓶中Fe的含量,并換算出茶葉中Fe的含量,以Fe2O3質量數表示之。
五、注意事項
1.茶葉盡量搗碎,利于灰化。
2.灰化應徹底,若算溶后發現有未灰化物,應定量過濾,將未灰化的重新灰化。
3.茶葉灰化后,酸溶解速度較慢時可小火略加熱,定量轉移要安全。
4.測Fe時,使用的吸量管較多,應插在所吸的溶液中,以免搞錯。
5.1#250mL容量瓶試液用于分析Ca,Mg元素,2#250mL容量瓶用于分析Fe,Al元素,不要混淆。
六、思考題
1.預習思考
(1)應如何選擇灰化的溫度?
(2)鑒定Ca2+時,Mg2+為什么股干擾?
(3)測定鈣鎂含量是加入三乙醇胺的作用是什么?
(4)鄰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測鐵的作用原理如何?用該法測得的鐵含量是否為茶葉中亞鐵含量?為什么?
(5)如何確定鄰菲啰啉顯色劑的用量?
2.進一步思考
(1)欲測該茶葉中Al含量,應如何設計方案?
(2)試討論,為什么pH=6~7時,能將Fe3+,Al3+離子與Ca2+,Mg2+離子分離完全。
(3)通過本實驗,你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方面有何收獲?請談談體會。
七、附錄
實驗報告樣式:
1、實驗目的
2、實驗原理
3、實驗儀器與試劑
4、實驗步驟
5、實驗過程記錄
稱量記錄格式:直接法:
稱量方法
物質1
重(質量g)
物質2
重(質量g)
物質3重(質量g)
物質4
重(質量g)
直接法
減量法
稱量方法
物質1
重(質量g)
物質2
重(質量g)
物質3重(質量g)
物質4
重(質量g)
減量法
W1=
W2=
試劑1重
W2=
W3=
試劑2重
W3=
W4=
試劑3重
W4=
W5=
試劑4重
滴定記錄格式:
被滴定試液
試液1ml
試液2ml
試液3ml
試液4ml
滴定劑
初讀數=
終讀數=
滴定劑消耗=
初讀數=
終讀數=
滴定劑消耗=
初讀數=
終讀數=
滴定劑消耗=
初讀數=
終讀數=
滴定劑消耗=
試液濃度
mol/L
mol/L
mol/L
mol/L
6、計算公式:
7、結果:
8、討論(針對實驗中的問題和思考題進行討論)
分光光度法快速測定硅酸鹽中鎂的含量
作者:
單位:
[20**-9-13]
關鍵字:MgO-測定
摘要:
目前水泥廠硅酸鹽試樣中鎂的測定常采用EDTA滴定法,即在pH=10時用EDTA滴定鈣、鎂的合量,在PH>12時用EDTA滴定鈣離子,然后用差減法求出鎂的含量。該方法準確度低,操作麻煩。利用光度法測定鎂時由于鈣、鎂性質相似,硅酸鹽試樣中大量存在的鈣嚴重干擾鎂的測定,應用受到限制。本文研究了新顯色劑二溴硝基偶氮砷與Mg的反應條件,建立了光度法測定Mg2+的一個新的方法,對硅酸鹽試樣中大量存在的鈣的干擾采用加入EGTA來進行掩蔽。通過實驗證明掩蔽劑EGTA用量范圍寬,對測定體系沒有影響。該方法操作簡便,準確度高,選擇性好,可用于硅酸鹽試樣中鎂含量的快速測定。
1實驗部分
1.1主要儀器與試劑
721型分光光度計;
鎂標準溶液:濃度20μg/ml;二溴硝基偶氮砷溶液:濃度0.4g/L;EGTA溶液:濃度0.2g/L;NH3H2O-NH4緩沖溶液(pH=10)。
1.2實驗方法
取標準溶液于25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0.4g/L的二溴硝基偶氮砷溶液3.0ml,NH3H2O-NH4緩沖溶液(pH=10)溶液5.0ml,用水定容,搖勻。在721型分光光度計上,570nm波長處,以試劑空白作參比,用1cm比色皿測定溶液的吸光度。
結果與討論
2.1吸收曲線
取一定量的Mg2+標準溶液于25ml比色管中,按實驗方法操作,在不同波長處測定溶液的吸光度,繪制吸收曲線見圖1。實驗結果表明,試劑的最大吸收峰在500nm處,絡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在570nm處,對比度本文選擇570nm為測定波長。
2.2酸度及緩沖溶液用量的影響
實驗結果表明,當溶液的pH為9.7~11.0時吸光度高且穩定(見圖2),故本文選擇在pH=10的NH3H2O-NH4緩沖溶液進行顯色測定,其適宜用量為0.5~7.0ml,故本文選擇NH3H2O-NH4緩沖溶液(pH=10)的用量為5.0ml。
2.3顯色劑用量的影響
實驗結果表明,0.4g/L的二溴硝基偶氮砷溶液的用量為2.5~8.0ml時,靈敏度較高,且結果穩定。故本文選擇的二溴硝基偶氮砷溶液3.0ml。
顯色時間及絡合物的穩定性
在本實驗條件下,絡合物立即形成,該絡合物溶液室溫下放置可穩定24h以上。
2.5線性范圍
實驗結果表明,Mg量在0~20μg/25ml范圍內符合比耳定律,其表觀摩爾吸光系數為2.3×10回歸方程為,相關系數為=0.994。
2.6共存離子的影響
在選定條件下,相對誤差≤±5%時,共存離子的允許量為(以μg計)Fe3+(20)、Fe2+(30)、Al3+(400)Pb2+(20)、Ti4+(5)、Mn2+(40)、F(1000)、SiO22-、K+、Na+、SO42-、C-、NO3-不干擾測定,Ca干擾嚴重,可加入EGTA掩蔽。
3樣品分析
3.1樣品處理
準確稱取0.3000g水泥試樣于4.0ml燒杯中,加水潤濕,加入10ml(1+1)HCl,加熱至微沸3min,用快速濾紙過濾,燒杯及濾紙用水洗滌7~8次。濾液置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待測。
3.2掩蔽劑對測定體系的影響對1ml88-54水泥試液加入不同量的0.2g/LEGTA溶液,按照實驗方法進行測定。實驗結果表明,0.2g/LEGTA溶液用量在8.5~12.0ml時可較好地掩蔽水泥中大量存在的鈣。本文在樣品的測定中加入10.0ml0.2g/LEGTA溶液。
3.3鎂含量的測定
吸取水泥試液1.0ml于25ml比色管中,加入10.0ml0.2g/LEGTA溶液,以下按實驗方法操作,測定溶液的吸光度,計算氧化鎂的含量,結果見附表。
由以上實驗結果可見,本方法在消除大量Ca<的干擾時操作簡便、快速、結果可靠、準確度高,用于硅酸鹽試樣中的鎂的測定,結果較好
分光光度法測定水中的微量鎂
鎂是與人類生存環境密切相關的元素之一。目前,鎂的測定方法主thermo Barnstead超純水要是EDTA-2Na滴定法與原子吸收光度法[1,2]。前者由于測定鈣后,需加熱使鎂游離,操作較繁雜,而且終點不易觀察。后者準確度高、操作方便,但儀器價格昂貴。本文利用剛果紅堿溶液中加入鎂會導致吸收光譜向紅團移動△60nm,同時伴有著色效應,在反應條件下,反應劑的黃染色變為紅染色[3]。而水楊酸的存在,能提高測定鎂的選擇性和靈敏度。試驗結果表明:該法精密度高,回收率好。應用該法檢測飲用水中的鎂,簡便、快速,結果令人滿意。
材料與方法
1.儀器與試劑:UV-1206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恒溫水浴箱(張家港市醫療器械廠),水楊酸乙醇溶液10g/L,剛果紅溶液0.3g/L,氫氧化鈉溶液2mol/L。鎂標準貯備液:準確稱取硫酸鎂(MgSO4.7H2O)10.140g,加水溶解,定容至1000ml,保存于聚乙烯瓶中[4]。此溶液鎂含量為1.00mg/ml,臨用時稀釋成10.0?g/ml。以上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去離子水。
2.試驗方法:取水樣25ml(使鎂含量在50?g內)于25ml比色管中。另取鎂標準溶液0、0.2、0.5、1.0、2.0、3.0、4.0、5.0ml于25ml比色管中,加純水至刻度。在樣品管和標準管中,加水楊酸乙醇溶液1.0ml,混勻;再加剛果紅溶液1.0ml,再混勻。于37℃水浴箱中15min。取出加氫氧化鈉溶液1.0ml。室溫放置30min。用1cm比色皿,試劑空白調零,在550nm波長處,測量吸光度A。
結果與討論
1.條件試驗:(1)吸收光譜、吸光系數。按試驗方法測定試劑空白,鎂絡合物在不同波長處的吸光度A,繪制吸收光譜。試劑空白、鎂絡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分別為490nm、515nm處。由于試劑空白的吸收高,以試劑空白為參比管扣除,在550nm處吸收差值最大。本法選thermo
Barnstead超純水用550nm作為測定波長。鎂絡合物在550nm處吸光系數?為3.97×103。(2)絡合劑用量。試驗結果表明,剛果紅的濃度影響方法的線性范圍、空白值和靈敏度,增加剛果紅的濃度,則線性范圍變寬,但空白值隨之增大,靈敏度則下降,再現性降低。本法選擇0.3g/L剛果紅溶液1.0ml。(3)氫氧化鈉用量的影響。經試驗,隨著氫氧化鈉濃度的提高,吸光度也隨之提高,并于0.04mol/L溶液中達到最大值。在更高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吸光度變化不大(圖略),方法選用氫氧化鈉1.0ml。(4)水楊酸用量控制。水楊酸濃度直接影響方法的靈敏度和選擇性,同時對微量存在的Ca2+、Al3+、Fe3+起隱蔽作用。其最佳量為0.7~1.5ml,方法選用1.0ml。(5)反應溫度、時間與顯色的穩定性。試驗表明,鎂與水楊酸、剛果紅在室溫下反應較慢,穩定性較差。在加熱條件下,才能反應完全。顯色穩定24h吸光度基本無變化(表略)。試驗選擇反應溫度為37℃,時間為15min。
2.線性范圍、檢出限:按照試驗方法測定了不同Mg2+含量的吸光度。試驗表明Mg2+含量在0~2.0?g/ml范圍內與吸光度A呈良好的線性關系,其回歸方程為:
A=0.00643C(?g/25ml)+0.00324
相關系數r=0.999,經22次空白試劑測定,計算出本法最低檢出限為2.0?g。
3.絡合物的組成:用摩爾比法和摩爾連續變化法測定絡合物,其組成為:鎂:剛果紅=4∶1。
4.共存離子的影響:在鎂含量1.00?g/ml,相對誤差<±5%條件下進行測定。下列共存物(以?g/ml計):K+、Na+、Cl-(500)、SO42-(50)、NO3-(30)、Ca2+(2)不干擾測定。但1?g.ml-1Mn2+、Fe3+、Sr2+、Al3+會產生正干擾;1?g.ml-1Zn2+、Cu2thermo
Barnstead超純水+、Ni2+、Li+會產生負干擾。可用氰化鉀、磺基水楊酸排除干擾。方法適用飲用水質的分析。
5.樣品分析:(1)合成樣品分析。對鎂含量為1.6?g/ml的合成水樣進行了12次測定,結果為1.62±0.06?g/ml,相對標準偏差3.7%。(2)水樣分析。利用本法對飲用水樣進行測定,結果見表1,標準加入回收率為96%~106%。
篇2:實驗八茶葉中微量元素的鑒定與定量測定
實驗八
茶葉中微量元素的鑒定與定量測定
(12~16學時)
一、實驗目的
1.了解并掌握鑒定茶葉中某些化學元素法。
2.學會選擇合適的化學分析方法。
3.掌握配合滴定法測茶葉中鈣、鎂含量的方和原理。
4.掌握分光光度法測茶葉中微量鐵的方法。
5.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實驗原理
茶葉屬植物類,為有機體,主要由C,H,N和O等元素組成,其中含有Fe,Al,Ca,Mg等微量金屬元素。本實驗的目的是要求從茶葉中定性鑒定Fe,Al,Ca,Mg等元素,并對Fe,Ca,Mg進行定量測定。
茶葉需先進行“干灰化”。“干灰化”即試樣在空氣中置于敞口的蒸發皿后坩堝中加熱,把有機物經氧化分解而燒成灰燼。這一方法特別適用于生物和食品的預處理。灰化后,經酸溶解,即可逐級進行分析。
鐵鋁混合液中Fe3+離子對Al3+離子的鑒定有干擾。利用Al3+離子的兩性,加入過量的堿,使Al3+轉化為離子留在溶液中,Fe3+則生成沉淀,經分離去除后,消除了干擾。
鈣鎂混合液中,Ca2+離子和Mg2+的鑒定互不干擾,可直接鑒定,不必分離。
鐵、鋁、鈣、鎂各自的特征反應式如下:
根據上述特征反應的實驗現象,可分別鑒定出Fe,Al,Ca,Mg4個元素。
鈣、鎂含量的測定,可采用配合滴定法。在pH=10的條件下,以鉻黑T為指示劑,EDTA為標準溶液。直接滴定可測得Ca,Mg總量。若欲測Ca,Mg各自的含量,可在pH>12.5時,使Mg2+離子生成氫氧化物沉淀,以鈣指示劑、EDTA標準溶液滴定Ca2+離子,然后用差減法即得Mg2+離子的含量。
Fe3+,Al3+離子的存在會干擾Ca2+,Mg2+離子的測定,分析時,可用三乙醇胺
掩蔽Fe3+與Al3+。
茶葉中鐵含量較低,可用分光光度法測定。在pH=2~9的條件下,Fe2+與鄰菲啰啉能生成穩定的橙紅色的配合物,反應式如下:
該配合物的,摩爾吸收系數。
在顯色前,用鹽酸羥胺把Fe3+還原成Fe2+,其反應式如下:
顯色時,溶液的酸度過高(pH<2),反應進行較慢;若酸度太低,則Fe2+離子水解,影響顯色。
三、試劑與儀器試劑1%鉻黑T,6mol·L-1HCl,mol·L-1HAc,6mol·L-1NaOH,0.25mol·L-1,0.01mol·L-1(自配并標定)EDTA,飽和KSCN溶液,0.010mg·L-1Fe標準溶液,鋁試劑,鎂試劑,25%三乙醇胺水溶液,氨性緩沖溶液(pH=10),HAc~NaAc緩沖溶液(pH=4.6),0.1%鄰菲啰啉水溶液,1%鹽酸羥胺水溶液。
儀器
煤氣燈,研缽,蒸發皿,稱量瓶,托盤天平,分析天平,中速定量濾紙,長頸漏斗,250mL容量瓶,50mL容量瓶,250mL錐形瓶,50mL酸式滴定管,3cm比色皿,5mL、10mL吸量管,722型分光光度計。
四、實驗方法
1.茶葉的灰化和試驗的制備
取在100~105℃下烘干的茶葉7~8g于研缽中搗成細末,轉移至稱量瓶中,稱出稱量瓶和茶葉的質量和,然后將茶葉末全部倒入蒸發皿中,再稱空稱量瓶的質量,差減得蒸發皿中的茶葉的準確質量。
將盛有茶葉末的蒸發皿加熱使茶葉灰化(在通風廚中進行),然后升高溫度,使其完全灰化,冷卻后,加6mol·L-1HCl10mL于蒸發皿中,攪拌溶解(可能有少量不溶物)將溶液完全轉移至150mL燒杯中,加水20mL,再加6mol·L-1NH3·H2O適量控制溶液pH為6~7,使產生沉淀。并置于沸水浴加熱30min,過濾,然后洗滌燒杯和濾紙。濾液直接用250mL容量瓶盛接,并稀釋至刻度,搖勻,貼上標簽,標明為Ca2+,Mg2+離子試液(1#),待測。
另取250mL容量瓶一只于長頸漏斗之下,用6mol·L-1HCl10mL重新溶解濾紙上的沉淀,并少量多次地洗滌濾紙。完畢后,稀釋容量瓶中濾液至刻度線,搖勻,貼上標簽,標明為Fe3+離子試驗(2#),待測。
2.Fe,Al,Ca,Mg元素的鑒定
從1#試液的容量瓶中倒出試液1mL于一潔凈的試管中,然后從試管中取液2滴于點滴板上,加鎂試劑1滴,再加6mol·L-1NaOH堿化,觀察現象,作出判斷。
從上述試管中再取試液2~3滴于另一試管中,加入1~2滴2mol·L-1HAc酸化,再加2滴0.25mol·L-1,觀察實驗現象,作出判斷。
從2#試液的容量瓶中倒出試液1mL于一潔凈試管中,然后從試管中取試液2滴于點滴板上,加飽和KSCN1滴,根據實驗現象,作出判斷。
在上述試管剩余的試液中,加6mol·L-1NaOH直至白色沉淀溶解為止,離心分離,取上層清液于另一試管中,加6mol·L-1HAc酸化,加鋁試劑3~4滴,放置片刻后,加6mol·L-1NH3·H2O堿化,在水浴中加熱,觀察實驗現象,作出判斷。
3.茶葉中,Ca,Mg總量的測定
從1#容量瓶中準確吸取試液25mL置于250mL錐形瓶中,加入三乙醇胺5mL,再加入緩沖溶液10mL,搖勻,最后加入鉻黑T指示劑少許,用0.01
mol·L-1EDTA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紅紫色恰變純藍色,即達終點,根據EDTA的消耗量,計算茶葉中Ca,Mg的總量。并以MgO的質量分數表示。
4.茶葉中Fe含量的測量
(1)鄰菲啰啉亞鐵吸收曲線的繪制
用吸量管吸取鐵標準溶液0,2.0,4.0mL分別注入50mL容量瓶中,各加入5mL鹽酸羥胺溶液,搖勻,再加入5mL
HAc~NaAc緩沖溶液和5mL鄰菲啰啉溶液,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放置10min,用3cm的比色皿,以試劑空白溶液為參比溶液,在722型分光光度計中,從波長420~600nm間分別測定其光密度,以波長為橫坐標,光密度為縱坐標,繪制鄰菲啰啉亞鐵的吸收曲線,并確定最大吸收峰的波長,以此為測量波長。
(2)標準曲線的繪制
用吸量管分別吸取鐵的標準溶液0,1.0,2.0,3.0,4.0,5.0,6.0mL于7只50mL容量瓶中,依次分別加入5.0mL鹽酸羥胺,5.0mLHAc~NaAc緩沖溶液,5.0mL鄰菲啰啉,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放置10min。用3cm的比色皿,以空白溶液為參比溶液,用分光光度計分別測其光密度。以50mL溶液中鐵含量為橫坐標,相應的光密度為縱坐標,繪制鄰菲啰啉亞鐵的標準曲線。
(3)茶葉中Fe含量的測定
用吸量管從2#容量瓶中吸取試液2.5mL于50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5.0mL鹽酸羥胺,5.0mLHAc~NaAc緩沖溶液,5.0mL鄰菲啰啉,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放置10min。以空白溶液為參比溶液,在同一波長處測其光密度,并從標準曲線上求出50mL容量瓶中Fe的含量,并換算出茶葉中Fe的含量,以Fe2O3質量數表示之。
五、注意事項
1.茶葉盡量搗碎,利于灰化。
2.灰化應徹底,若算溶后發現有未灰化物,應定量過濾,將未灰化的重新灰化。
3.茶葉灰化后,酸溶解速度較慢時可小火略加熱,定量轉移要安全。
4.測Fe時,使用的吸量管較多,應插在所吸的溶液中,以免搞錯。
5.1#250mL容量瓶試液用于分析Ca,Mg元素,2#250mL容量瓶用于分析Fe,Al元素,不要混淆。
六、思考題
1.預習思考
(1)應如何選擇灰化的溫度?
(2)鑒定Ca2+時,Mg2+為什么股干擾?
(3)測定鈣鎂含量是加入三乙醇胺的作用是什么?
(4)鄰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測鐵的作用原理如何?用該法測得的鐵含量是否為茶葉中亞鐵含量?為什么?
(5)如何確定鄰菲啰啉顯色劑的用量?
2.進一步思考
(1)欲測該茶葉中Al含量,應如何設計方案?
(2)試討論,為什么pH=6~7時,能將Fe3+,Al3+離子與Ca2+,Mg2+離子分離完全。
(3)通過本實驗,你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方面有何收獲?請談談體會。
七、附錄
實驗報告樣式:
1、實驗目的
2、實驗原理
3、實驗儀器與試劑
4、實驗步驟
5、實驗過程記錄
稱量記錄格式:直接法:
稱量方法
物質1
重(質量g)
物質2
重(質量g)
物質3重(質量g)
物質4
重(質量g)
直接法
減量法
稱量方法
物質1
重(質量g)
物質2
重(質量g)
物質3重(質量g)
物質4
重(質量g)
減量法
W1=
W2=
試劑1重
W2=
W3=
試劑2重
W3=
W4=
試劑3重
W4=
W5=
試劑4重
滴定記錄格式:
被滴定試液
試液1ml
試液2ml
試液3ml
試液4ml
滴定劑
初讀數=
終讀數=
滴定劑消耗=
初讀數=
終讀數=
滴定劑消耗=
初讀數=
終讀數=
滴定劑消耗=
初讀數=
終讀數=
滴定劑消耗=
試液濃度
mol/L
mol/L
mol/L
mol/L
6、計算公式:
7、結果:
8、討論(針對實驗中的問題和思考題進行討論)
分光光度法快速測定硅酸鹽中鎂的含量
作者:
單位:
[20**-9-13]
關鍵字:MgO-測定
摘要:
目前水泥廠硅酸鹽試樣中鎂的測定常采用EDTA滴定法,即在pH=10時用EDTA滴定鈣、鎂的合量,在PH>12時用EDTA滴定鈣離子,然后用差減法求出鎂的含量。該方法準確度低,操作麻煩。利用光度法測定鎂時由于鈣、鎂性質相似,硅酸鹽試樣中大量存在的鈣嚴重干擾鎂的測定,應用受到限制。本文研究了新顯色劑二溴硝基偶氮砷與Mg的反應條件,建立了光度法測定Mg2+的一個新的方法,對硅酸鹽試樣中大量存在的鈣的干擾采用加入EGTA來進行掩蔽。通過實驗證明掩蔽劑EGTA用量范圍寬,對測定體系沒有影響。該方法操作簡便,準確度高,選擇性好,可用于硅酸鹽試樣中鎂含量的快速測定。
1實驗部分
1.1主要儀器與試劑
721型分光光度計;
鎂標準溶液:濃度20μg/ml;二溴硝基偶氮砷溶液:濃度0.4g/L;EGTA溶液:濃度0.2g/L;NH3H2O-NH4緩沖溶液(pH=10)。
1.2實驗方法
取標準溶液于25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0.4g/L的二溴硝基偶氮砷溶液3.0ml,NH3H2O-NH4緩沖溶液(pH=10)溶液5.0ml,用水定容,搖勻。在721型分光光度計上,570nm波長處,以試劑空白作參比,用1cm比色皿測定溶液的吸光度。
結果與討論
2.1吸收曲線
取一定量的Mg2+標準溶液于25ml比色管中,按實驗方法操作,在不同波長處測定溶液的吸光度,繪制吸收曲線見圖1。實驗結果表明,試劑的最大吸收峰在500nm處,絡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在570nm處,對比度本文選擇570nm為測定波長。
2.2酸度及緩沖溶液用量的影響
實驗結果表明,當溶液的pH為9.7~11.0時吸光度高且穩定(見圖2),故本文選擇在pH=10的NH3H2O-NH4緩沖溶液進行顯色測定,其適宜用量為0.5~7.0ml,故本文選擇NH3H2O-NH4緩沖溶液(pH=10)的用量為5.0ml。
2.3顯色劑用量的影響
實驗結果表明,0.4g/L的二溴硝基偶氮砷溶液的用量為2.5~8.0ml時,靈敏度較高,且結果穩定。故本文選擇的二溴硝基偶氮砷溶液3.0ml。
顯色時間及絡合物的穩定性
在本實驗條件下,絡合物立即形成,該絡合物溶液室溫下放置可穩定24h以上。
2.5線性范圍
實驗結果表明,Mg量在0~20μg/25ml范圍內符合比耳定律,其表觀摩爾吸光系數為2.3×10回歸方程為,相關系數為=0.994。
2.6共存離子的影響
在選定條件下,相對誤差≤±5%時,共存離子的允許量為(以μg計)Fe3+(20)、Fe2+(30)、Al3+(400)Pb2+(20)、Ti4+(5)、Mn2+(40)、F(1000)、SiO22-、K+、Na+、SO42-、C-、NO3-不干擾測定,Ca干擾嚴重,可加入EGTA掩蔽。
3樣品分析
3.1樣品處理
準確稱取0.3000g水泥試樣于4.0ml燒杯中,加水潤濕,加入10ml(1+1)HCl,加熱至微沸3min,用快速濾紙過濾,燒杯及濾紙用水洗滌7~8次。濾液置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待測。
3.2掩蔽劑對測定體系的影響對1ml88-54水泥試液加入不同量的0.2g/LEGTA溶液,按照實驗方法進行測定。實驗結果表明,0.2g/LEGTA溶液用量在8.5~12.0ml時可較好地掩蔽水泥中大量存在的鈣。本文在樣品的測定中加入10.0ml0.2g/LEGTA溶液。
3.3鎂含量的測定
吸取水泥試液1.0ml于25ml比色管中,加入10.0ml0.2g/LEGTA溶液,以下按實驗方法操作,測定溶液的吸光度,計算氧化鎂的含量,結果見附表。
由以上實驗結果可見,本方法在消除大量Ca<的干擾時操作簡便、快速、結果可靠、準確度高,用于硅酸鹽試樣中的鎂的測定,結果較好
分光光度法測定水中的微量鎂
鎂是與人類生存環境密切相關的元素之一。目前,鎂的測定方法主thermo Barnstead超純水要是EDTA-2Na滴定法與原子吸收光度法[1,2]。前者由于測定鈣后,需加熱使鎂游離,操作較繁雜,而且終點不易觀察。后者準確度高、操作方便,但儀器價格昂貴。本文利用剛果紅堿溶液中加入鎂會導致吸收光譜向紅團移動△60nm,同時伴有著色效應,在反應條件下,反應劑的黃染色變為紅染色[3]。而水楊酸的存在,能提高測定鎂的選擇性和靈敏度。試驗結果表明:該法精密度高,回收率好。應用該法檢測飲用水中的鎂,簡便、快速,結果令人滿意。
材料與方法
1.儀器與試劑:UV-1206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恒溫水浴箱(張家港市醫療器械廠),水楊酸乙醇溶液10g/L,剛果紅溶液0.3g/L,氫氧化鈉溶液2mol/L。鎂標準貯備液:準確稱取硫酸鎂(MgSO4.7H2O)10.140g,加水溶解,定容至1000ml,保存于聚乙烯瓶中[4]。此溶液鎂含量為1.00mg/ml,臨用時稀釋成10.0?g/ml。以上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去離子水。
2.試驗方法:取水樣25ml(使鎂含量在50?g內)于25ml比色管中。另取鎂標準溶液0、0.2、0.5、1.0、2.0、3.0、4.0、5.0ml于25ml比色管中,加純水至刻度。在樣品管和標準管中,加水楊酸乙醇溶液1.0ml,混勻;再加剛果紅溶液1.0ml,再混勻。于37℃水浴箱中15min。取出加氫氧化鈉溶液1.0ml。室溫放置30min。用1cm比色皿,試劑空白調零,在550nm波長處,測量吸光度A。
結果與討論
1.條件試驗:(1)吸收光譜、吸光系數。按試驗方法測定試劑空白,鎂絡合物在不同波長處的吸光度A,繪制吸收光譜。試劑空白、鎂絡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分別為490nm、515nm處。由于試劑空白的吸收高,以試劑空白為參比管扣除,在550nm處吸收差值最大。本法選thermo
Barnstead超純水用550nm作為測定波長。鎂絡合物在550nm處吸光系數?為3.97×103。(2)絡合劑用量。試驗結果表明,剛果紅的濃度影響方法的線性范圍、空白值和靈敏度,增加剛果紅的濃度,則線性范圍變寬,但空白值隨之增大,靈敏度則下降,再現性降低。本法選擇0.3g/L剛果紅溶液1.0ml。(3)氫氧化鈉用量的影響。經試驗,隨著氫氧化鈉濃度的提高,吸光度也隨之提高,并于0.04mol/L溶液中達到最大值。在更高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吸光度變化不大(圖略),方法選用氫氧化鈉1.0ml。(4)水楊酸用量控制。水楊酸濃度直接影響方法的靈敏度和選擇性,同時對微量存在的Ca2+、Al3+、Fe3+起隱蔽作用。其最佳量為0.7~1.5ml,方法選用1.0ml。(5)反應溫度、時間與顯色的穩定性。試驗表明,鎂與水楊酸、剛果紅在室溫下反應較慢,穩定性較差。在加熱條件下,才能反應完全。顯色穩定24h吸光度基本無變化(表略)。試驗選擇反應溫度為37℃,時間為15min。
2.線性范圍、檢出限:按照試驗方法測定了不同Mg2+含量的吸光度。試驗表明Mg2+含量在0~2.0?g/ml范圍內與吸光度A呈良好的線性關系,其回歸方程為:
A=0.00643C(?g/25ml)+0.00324
相關系數r=0.999,經22次空白試劑測定,計算出本法最低檢出限為2.0?g。
3.絡合物的組成:用摩爾比法和摩爾連續變化法測定絡合物,其組成為:鎂:剛果紅=4∶1。
4.共存離子的影響:在鎂含量1.00?g/ml,相對誤差<±5%條件下進行測定。下列共存物(以?g/ml計):K+、Na+、Cl-(500)、SO42-(50)、NO3-(30)、Ca2+(2)不干擾測定。但1?g.ml-1Mn2+、Fe3+、Sr2+、Al3+會產生正干擾;1?g.ml-1Zn2+、Cu2thermo
Barnstead超純水+、Ni2+、Li+會產生負干擾。可用氰化鉀、磺基水楊酸排除干擾。方法適用飲用水質的分析。
5.樣品分析:(1)合成樣品分析。對鎂含量為1.6?g/ml的合成水樣進行了12次測定,結果為1.62±0.06?g/ml,相對標準偏差3.7%。(2)水樣分析。利用本法對飲用水樣進行測定,結果見表1,標準加入回收率為96%~106%。
篇3:學生個人操行鑒定寫作
學生個人操行鑒定寫作
操行評定是班主任在學期階段或學期結束時,對學生思想品德、學習、紀律、勞動等各方面的發展變化情況的客觀評價。客觀、創新、優美的操行評定,能夠幫助學生正確的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和鼓勵自我,使家長知道孩子在校的整體表現,搞好家校教育工作,也是學校對班主任的基本要求,對提高教育管理質量具有現實意義。操行評定包括評語和等次兩方面。等次可分為優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個等次,最好不要寫學生的各科成績,不要把天生的智力差異和生理上的缺陷寫進去,這不是他/她的錯。
在寫評語時應注意的事項:
一要依據客觀事實,客觀公正地進行評價,因此,要求班主任經常性地和學生接觸,細心觀察學生的一言一行,并做好記錄,到時有東西可查,有話可談,有評定可寫。
二要注意以鼓勵學生為主,這是主導方向,尤其是對小學生,都說好孩子是夸出來,切不可打擊學生,讓學生一看到評語就想撕掉。
三要突出學生的個性,不要千篇一律的套話俗話,好像全國統一的糧票,在任何地方任何人身上都可套用。成功的教育就必須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
四要語言精簡優美,意思明朗。字跡整齊,標點符號也一定得清晰正確,千萬不可出現錯別字,字跡潦草,標點全是點點點。
五要注意的是班主任一定要親筆寫,不要用打字機打印,更不可讓別人代替。
為此,班主任必須練好鋼筆字,字如其人,還要有好的文筆。五要班主任蓋上自己的印章和學校公章,簽名并寫上評定日期。班主任對本班每一位學生非常了解,是寫好操行評定的前提。寫得好不好,從一讀完評定就知道寫誰就可判斷。好的操行評定,就是一篇優美的散文詩,就是嘹亮的進軍號角,就是一份珍貴的紀念品。
附三例操行評定:
例一:有你的地方就有笑聲,可見你的幽默與開朗;在球場上有你矯健的身影,可見你的強健體魄,你的三分比兩分都準,可見你卓越的眼光。可課堂上你的沉默有點讓我擔心,望你能重視并改變。個小肌黑不是缺陷,你不要灰心。個小,學習潘長江,濃縮就是精華;肌黑想想包拯,斗志昂揚赴前程。老師相信你,一定能成功。
例二:你是一株小草,倔強而頑強,努力把握生命的每一份陽光;你是一支竹林春筍,能拚命鉆出土層、出類拔萃;你是柵欄中的鐵絲,緊緊抱著你的同伴,支撐整個生命。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你是一朵玫瑰,無聲的美麗、耀眼的光環刺傷了身邊每一位愛你的人。希望你變成潔白的鴿子,自由的飛翔,找到屬于你的藍天。
例三:活潑開朗的你,給班級體帶來了不少的歡樂;脾氣暴躁的你,使同學對你增添幾分恐懼;愛開玩笑的你,使周邊的同學直夸你幽默;上課喜歡說小話的你,老師也對你額外關注;喜歡唱歌的你,又為班上增添無限的樂趣。缺點多多的你,卻得到了全班同學的青睞和喜愛。希望你繼續發揮你的“缺點”,保持你的“優點”,相信班上的快樂會因你而增,也因你而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