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墻一個平方需要64塊標準磚
18墻一個平方需要96塊標準磚
24墻一個平方需要128塊標準磚
37墻一個平方需為192塊標準磚
49墻一個平方需為256塊標準磚
計算公式:
單位立方米240墻磚用量1/(0.24*0.12*0.6)
單位立方米370墻磚用量1/(0.37*0.12*0.6)
空心24墻一個平方需要80多塊標準磚
一個土建工程師應掌握的數據(轉)
一、普通住宅建筑混凝土用量和用鋼量:
1、多層砌體住宅:
鋼筋30KG/m2
砼0.3—0.33m3/m2
2、多層框架
鋼筋38—42KG/m2
砼0.33—0.35m3/m2
3、小高層11—12層
鋼筋50—52KG/m2
砼0.35m3/m2
4、高層17—18層
鋼筋54—60KG/m2
砼0.36m3/m2
5、高層30層H=94米
鋼筋65—75KG/m2
砼0.42—0.47m3/m2
6、高層酒店式公寓28層H=90米
鋼筋65—70KG/m2
砼0.38—0.42m3/m2
7、別墅混凝土用量和用鋼量介于多層砌體住宅和高層11—12層之間
以上數據按抗震7度區規則結構設計
二、普通多層住宅樓施工預算經濟指標
1、室外門窗(不包括單元門、防盜門)面積占建筑面積0.20—0.24
2、模版面積占建筑面積2.2左右
3、室外抹灰面積占建筑面積0.4左右
4、室內抹灰面積占建筑面積3.8
三、施工功效
1、一個抹灰工一天抹灰在35平米
2、一個磚工一天砌紅磚1000—1800塊
3、一個磚工一天砌空心磚800—1000塊
4、瓷磚15平米
5、刮大白第一遍300平米/天,第二遍180平米/天,第三遍壓光90平米/天
四、基礎數據
1、混凝土重量2500KG/m3
2、鋼筋每延米重量0.00617*d*d
3、干砂子重量1500KG/m3,濕砂重量1700KG/m3
4、石子重量2200KG/m3
5、一立方米紅磚525塊左右(分墻厚)
6、一立方米空心磚175塊左右
7、篩一方干凈砂需1.3方普通砂
一點不同觀點:
1、一般多層砌體住宅:
鋼筋25-30KG/m2,其中經濟適用房為16--18KG/m2.
2、一般多層砌體住宅,室外抹灰面積占建筑面積0.5--0.7。
3、一般多層砌體住宅,模版面積占建筑面積1.3--2.2,根據現澆板多少、柱密度變化很大。
4、一個磚工一天砌240磚墻1000—1800塊,370或500墻2000--3000塊。
5、鋼筋混凝土重量2200KG/m3
,素混凝土重量2100KG/m3。
6、工程石子重量1800KG/m3。)
0.617是圓10鋼筋每米重量。鋼筋重量與直徑(半徑)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鋼筋的直徑(mm)×鋼筋的直徑(mm)×0.00617
其實記住建設工程常用的鋼筋重量也很簡單φ6=0.222
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4=2.47kgΦ22=2.98kgΦ25=3.85kgΦ28=4.837kg
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鋼筋一般小數點后取三位數,Φ14至Φ25鋼筋一般小數點后取二位數
Φ6=0.222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Kg
Φ20=2.47Kg
Φ22=3Kg
Φ25=3.86Kg
我有經驗計算公式,你自己計算一個表格就可以了。也可以去買一本有表格的書,用起來也很方便的。
鋼材理論重量計算簡式
材料名稱
理論重量W(kg/m)
扁鋼、鋼板、鋼帶
W=0.00785×寬×厚
方鋼
W=0.00785×邊長2
圓鋼、線材、鋼絲
W=0.00617×直徑2
鋼管
W=0.02466×壁厚(外徑--壁厚)
等邊角鋼
W=0.00785×邊厚(2邊寬--邊厚)
不等邊角鋼
W=0.00785×邊厚(長邊寬+短邊寬--邊厚)
工字鋼
W=0.00785×腰厚[高+f(腿寬-腰厚)]
槽鋼
W=0.00785×腰厚[高+e(腿寬-腰厚)]
備注
1、角鋼、工字鋼和槽鋼的準確計算公式很繁,表列簡式用于計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34,帶b的為2.65,帶c的為2.26。
3、e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26,帶b的為2.44,帶c的為2.24。
4、各長度單位均為毫米
土建工程工程量計算規則公式匯總
平整場地:
建筑物場地厚度在±30cm以內的挖、填、運、找平.
1、平整場地計算規則
(1)清單規則: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層面積計算。
(2)定額規則: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層面積計算。
2、平整場地計算方法
(1)清單規則的平整場地面積:清單規則的平整場地面積=首層建筑面積
(2)定額規則的平整場地面積:定額規則的平整場地面積=首層建筑面積
3、注意事項
(1)、有的地區定額規則的平整場地面積:按外墻外皮線外放2米計算。計算時按外墻外邊線外放2米的圖形分塊計算,然后與底層建筑面積合并計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線×2=外放2米面積”
與底層建筑面積合并計算。這樣的話計算時會出現如下難點:
①、劃分塊比較麻煩,弧線部分不好處理,容易出現誤差。
②、2米的中心線計算起來較麻煩,不好計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現重疊部分,到底應該扣除多少不好計算。
(2)、清單環境下投標人報價時候可能需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計算平整場地的工程量,每邊外放的長度不一樣。
大開挖土方
1、開挖土方計算規則
(1)、清單規則:挖基礎土方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基礎墊層底面積乘挖土深度計算。
(2)、定額規則:人工或機械挖土方的體積應按槽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槽底面積應以槽底的長乘以槽底的寬,槽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總土方量中。
2、開挖土方計算方法
(1)、清單規則:
①、計算挖土方底面積:
方法一、利用底層的建筑面積+外墻外皮到墊層外皮的面積。外墻外邊線到墊層外邊線的面積計算(按外墻外邊線外放圖形分塊計算或者按“外放圖形的中心線×外放長度”計算。)
方法二、分塊計算墊層外邊線的面積(同分塊計算建筑面積)。
②、計算挖土方的體積:土方體積=挖土方的底面積*挖土深度。
(2)、定額規則:
①、利用棱臺體積公式計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積。
V=1/6×H×(S上+4×S中+S下)計算土方體積(其中,S上為上底面積,S中為中截面面積,S下為下底面面積)。如下圖
S下=底層的建筑面積+外墻外皮到挖土底邊線的面積(包括工作面、排水溝、放坡等)。
用同樣的方法計算S中和S下
3、挖土方計算的難點
⑴、計算挖土方上中下底面積時候需要計算“各自邊線到外墻外邊線圖”部分的中心線,中心線計算起來比較麻煩(同平整場地)。
⑵、中截面面積不好計算。
⑶、重疊地方不好處理(同平整場地)。
⑷、如果出現某些邊放坡系數不一致,難以處理。
4、大開挖與基槽開挖、基坑開挖的關系
槽底寬度在3m以內且長度是寬度三倍以外者或槽底面積在20m2以內者為地槽,其余為挖土方。
滿堂基礎墊層
1、滿堂基礎墊層工程量:
如圖所示,(1)、素土墊層的體積(2)、灰土墊層的體積(3)、砼墊層的體積(3)墊層模板
2、滿堂基礎墊層工程量計算方法
⑴、素土墊層體積的計算:
利用棱臺的計算公式:素土墊層體積=1/6×H×(S上+4×S中+S下)計算土方體積
(其中,S上為上底面積,S中為中截面面積,S下為下底面面積)。
⑵、灰土墊層體積的計算:
利用棱臺的計算公式:灰土墊層體積=
1/6×H×(S上+4×S中+S下)計算土方體積
(其中,S上為上底面積,S中為中截面面積,S下為下底面面積)。
⑶、素砼體積的計算:基礎墊層與混凝土基礎按混凝土的厚度劃分,混凝土的厚度在12cm以內者執行墊層子目;厚度在12cm以外者執行基礎子目。
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
⑷、墊層模板的計算:
墊層模板=墊層的周長×墊層高度
3、滿堂基礎墊層工程量計算的難點
⑴、計算素土墊層、灰土墊層的上中下底面積時候需要計算“各自邊線到外墻外邊線圖”部分的中心線,中心線計算起來比較麻煩(同平整場地)。
⑵、中截面面積不好計算。
⑶、重疊地方不好處理(同平整場地)。
⑷、如果出現某些邊放坡系數不一致,難以處理。
滿堂基礎
1、滿堂基礎工程量
如圖所示,(1)、滿堂基礎的體積(2)、滿堂基礎模板(4)、滿堂基礎梁體積(5)滿堂基礎梁模板
2、滿堂基礎工程量計算方法
⑴、滿堂基礎的體積
①計算方法之一:滿堂基礎最大面積的底面積×滿基底板厚度—多算部分三角帶的體積
滿堂基礎最大面積的底面積=建筑面積+外墻外皮到滿堂外邊線的面積
三角帶的體積=斜坡中心線周長×多算部分三角形截面積
②計算方法之二:滿堂基礎頂面積×滿堂基礎底板的厚度+梯形帶的體積
滿堂基礎頂面積=建筑面積+外墻外皮到滿堂外邊線的面積-斜坡寬度的面積
梯形帶體積=斜坡中心線長度×梯形截面面積
③計算方法之三:滿堂基礎最大面積的底面積×滿堂基礎底板未起邊的厚度+起邊棱臺體積
(2)、滿堂基礎模板:
①計算方法之一:天津20**年建筑工程預算基價滿堂基礎模板按滿堂基礎砼以體積計算。
②計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區定額規則的滿堂基礎模板=滿基外邊線的長度×滿基外邊線的高度+滿基斜坡中心線周長×滿基斜坡斜長。
(3)、滿堂基礎梁
①滿堂基礎梁的體積
計算方法:滿堂基礎梁的體積=梁的凈長×梁的凈高
②滿堂基礎梁的模板
計算方法之一:天津20**年建筑工程預算基價基礎梁模板按滿堂基礎梁砼以體積計算。
計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區定額規則的滿堂基礎模板=梁高出滿基的側面凈長×梁高出滿基的側面凈高+梁頭面積。
3、滿堂基礎工程量計算的難點
⑴、計算滿堂基礎的體積時,外墻外皮到滿堂外邊線部分區域、斜坡寬度部分區域等的中心線的長度算起來比較麻煩(同平整場地)。
⑵、基礎梁的凈長計算,必須考慮相交梁之間的相互扣減問題。
⑶、滿堂基礎梁的模板的計算,必須考慮滿基以及相交梁之間的相互扣減問題。
條形基礎
1、條形基礎工程量
如圖所示,(1)、素土墊層工程量(2)、灰土墊層工程量(3)、砼墊層工程量(4)、砼墊層模板(5)、條形基礎工程量:
磚基;
砼條基(6)、砼條基模板(7)、地圈梁工程量(8)、地圈梁模板(9)、基礎墻工程量(10)基槽的土方體積(11)支擋土板工程量(11)槽底釬探工程量
2、條形基礎計算方法
(1)素土墊層工程量
外墻條基素土工程量=外墻素土中心線的長度×素土的截面積
內墻條基素土工程量=內墻素土凈長線的長度×素土的截面積
(2)灰土墊層工程量
外墻條基灰土工程量=外墻灰土中心線的長度×灰土的截面積
內墻條基灰土工程量=內墻灰土凈長線的長度×灰土的截面積
(3)砼墊層工程量
外墻條基砼墊層基礎=外墻條形基礎砼墊層的中心線長度×砼墊層的截面積
內墻條基砼墊層基礎=內墻條形基礎砼墊層的凈長線長度×砼墊層的截面積
(4)條形基礎工程量
外墻條形基礎的工程量=外墻條形基礎中心線的長度×條形基礎的截面積
內墻條形基礎的工程梁=內墻條形基礎凈長線的長度×條形基礎的截面積
注意:凈長線的計算①磚條形基礎按內墻凈長線計算
②砼條形基礎按分層凈長線計算
有些地區(天津)計算規則規定,條形基礎以地圈梁頂為分界線,這就造成了計算墻體時候必須加上+-0.000以下的高度;而且一個工程條形基礎同時出現不同標高的圈梁時候,計算墻體時候必須區分出墻的底標高,對手工造成了麻煩。
(5)、砼墊層模板
①計算方法之一:天津20**年建筑工程預算基價砼墊層模板按砼墊層以體積計算。
②計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區定額規則的砼墊層模板=砼墊層的側面凈長×砼墊層高度
(6)、砼條基模板
①計算方法之一:天津20**年建筑工程預算基價砼條基模板按砼條基以體積計算。
②計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區定額規則的砼條基模板=砼條基側面凈長×砼條基高度.
(7)、地圈梁工程量
外墻地圈梁的工程量=外墻地圈梁中心線的長度×地圈梁的截面積
內墻地圈梁的工程梁=內墻地圈梁凈長線的長度×地圈梁的截面積
(8)、地圈梁模板
①計算方法之一:天津20**年建筑工程預算基價地圈梁模板按地圈梁以體積計算。
②計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區定額規則的地圈梁模板=地圈梁側面凈長×地圈梁高度
(9)基礎墻工程量
外墻基礎墻的工程量=外墻基礎墻中心線的長度×基礎墻的截面積
內墻基礎墻的工程梁=內墻基礎墻凈長線的長度×基礎墻的截面積
(10)基槽的土方體積
基槽的土方體積=基槽的截面面積×基槽的凈長度
外墻地槽長度按外墻槽底中心線計算,內墻地槽長度按內墻槽底凈長計算,槽寬按圖示尺寸加工作面的寬度計算,槽深按自然地坪至槽底計算。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總土方量中。
(11)支擋土板工程量
支擋土板工程量,以槽的垂直面積計算,支擋土板后,不得再計算放坡。
(12)槽底釬探工程量
槽底釬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積計算。
3、條形基礎工程量的計算難點
⑴條形基礎各層實體的凈長線很難算
⑵計算條形基礎各層實體的凈長線時,要考慮與外墻相交的情況,同時要考慮與內墻相交的情況,內墻橫向部分通常計算,豎向部分分斷計算,這樣條形基礎各層單元實體凈長度算起來很麻煩。
⑶土方量計算時考慮工作面及放坡,計算扣減比較麻煩。
獨立基礎
1、獨立基礎工程量
(1)獨立基礎墊層的體積(2)獨立基礎體積(3)、獨立基礎墊層基模板(4)、獨立基礎模板(5)基坑的土方體積(6)槽底釬探工程量
2、獨立基礎手工計算方法
⑴、獨立基礎墊層的體積
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
⑵、獨立基礎墊層模板
墊層模板=墊層周長×墊層高度
⑶、獨立基礎體積
獨立基礎體積=各層體積相加(用長方體和棱臺公式)
⑷、獨立基礎模板
獨立基礎模板=各層周長×各層模板高
(5)基坑土方工程量
基坑土方的體積應按基坑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基坑底面積應以基坑底的長乘以基坑底的寬,基坑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總土方量中。
(6)槽底釬探工程量
槽底釬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積計算。
2、獨立基礎工程量的計算難點
①異形獨立基礎體積不好計算。
②獨立基礎與其他基礎相交時扣減量不好計算。
③土方量計算時考慮工作面及放坡,計算扣減比較麻煩。
承臺基礎
1、承臺基礎工程量
(1)承臺基礎墊層的體積(2)承臺基礎體積(3)、承臺基礎墊層基模板(4)、承臺基礎模板(5)基坑的土方體積(6)槽底釬探工程量
2、獨立基礎手工計算方法
⑴、承臺基礎墊層的體積
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
⑵、承臺基礎墊層模板
墊層模板=墊層周長×墊層高度
⑶、承臺基礎體積
獨立基礎體積=各層體積相加(用長方體和棱臺公式)
⑷、承臺基礎模板
獨立基礎模板=各層周長×各層模板高
(5)基坑土方工程量
基坑土方的體積應按基坑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基坑底面積應以基坑底的長乘以基坑底的寬,基坑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總土方量中。
(6)槽底釬探工程量
槽底釬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積計算。
3、承臺基礎工程量的計算難點
①異形承臺基礎體積不好計算。
②承臺基礎與其他基礎相交時扣減量不好計算。
③土方量計算時考慮工作面及放坡,計算扣減比較麻煩。
樁
1、預制鋼筋混凝土樁制作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長度按包括樁尖的全長計算,樁尖虛體積不扣除。
2、噴射混凝土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
3、鋼筋混凝土鉆孔灌注樁鉆孔和泥漿運輸的體積按室外自然地坪至樁底的長度乘以樁斷面面積以體積計算。
4、鋼筋混凝土鉆孔灌注樁灌注混凝土的體積按設計樁長與設計超灌長度之和乘以樁斷面面積以體積計算。
5、打預制鋼筋混凝土樁工程量,按樁斷面乘以全樁長度以體積計算,樁尖的虛體積不扣除。混凝土管樁空心部分體積應扣除,混凝土管樁不包括空心填充所用的工料。
6、送樁工程量,按樁截面乘以送樁深度以體積計算。送樁深度為打樁機機底至樁頂之間的距離。(按自然地面至設計樁頂距離另加50cm計算)
7、水泥攪拌樁的體積,按設計樁長乘以設計樁截面面積以體積計算。
8、地下連續墻的混凝土灌注按照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
土方回填、運土
1、土(石)方回填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
(1)場地回填:回填面積乘以平均回填厚度。
(2)室內回填:主墻間凈面積乘以回填厚度。
(3)基礎回填:挖方體積減去設計室外地坪以下埋設的基礎體積(包括基礎墊層及其他構筑物)。
(4)管溝回填:挖土體積減去墊層和直徑大于200mm的管溝體積。
2、挖地槽原土回填的工程量,可按地槽挖土工程量乘以系數0.6計算。
一立方混泥土有好重
1立方鋼筋混凝土重量是25KN,即約為2551公斤
素混凝土一立方一般按2.34噸計
篇2:不同建筑材料的清潔規定
1.馬賽克:
*掃除表面塵埃,使用已核準的清潔劑洗刷,再用適量清水徹底沖凈,去除多余水份,用布抹干,最后在其表面包括地臺、墻身等地方加上一層蠟水,以增加光澤。
2.石米:
*清潔程序如1項所述,但必須注意切勿使用含有強酸性及腐蝕性之清潔劑,以防損害石米周圍的灰泥。
3.白色或彩色水磨石:
*清潔程序如1所述,但必須注意切勿使用金屬刷或鋼絲棉洗刷及任何含腐蝕性的清潔劑。
4.花崗石及大理石:
*掃除表面塵埃,使用已核準的去漬劑刷洗(但切勿使用腐蝕性的溶劑),再以適量清水沖凈,去除多余水份后,再用干布抹干,最后在其表面加上一層中性水蠟以增加其光澤。
日常護理:
*使用離子除塵拖把將表面污漬清除。
*如發現表面積聚過量污漬,必須使用除污拖把,配合核準中性清潔劑將污漬去除。
上蠟拋光:
*封蠟層必須保持適中,太厚將對起蠟程序構成障礙,而且破壞石料本身的天然顏色,太薄又會減低表面的保護性。
*應該使用核準的高速起漬劑及封固蠟,在較短時間內完成高質素的工作。
*在封蠟前,必須以清潔劑徹底拖凈,防止任何污漬或塵埃仍積聚在其表面,再以清水沖洗抹干后再進行封蠟程序。
*在行人特多的地方,應經常保持靜電推塵,減少石面磨損,再加上定期拋光以保養表面及增加亮度。
日常保養程序:
*日只需定時掃地、吸塵及干拖抹,以保持地面免受塵沙粒侵蝕,每周一次用晶面保養劑,用以1500轉拋光機即可。
*切勿使用堿性藥劑。
損壞大理石翻新打磨:
*表面嚴重受損的大理石必須利用特定的鉆石碟盤,配合重型打磨機磨滑石面表層,新生表面再經以上(1)的程序,即可達到翻新的效果。
5.大理石鏡面處理:
*這有別一般的上蠟,是利用晶化系統和特殊化學藥劑的結合,使大理石表面產生化學性保護薄膜,以達到呈天然光澤亮度和高度耐磨的目的。
首次施工程序:先把原來地面舊蠟徹底起凈,有晶化劑加水配合特定重型打磨機、鋼絲墊等,重復打磨次數,即可產生光澤亮度。
日常保養程序:每日只需定時掃地、吸塵及干拖抹,以保持地面免受塵沙粒侵蝕,每周一次用晶面保養劑,配以1500轉拋光機即可。切勿使用堿性藥劑。
損壞大理石翻新:
*表面嚴重受損的大理石必須利用特定的鉆石碟盤,配合重型打磨機磨滑石面表層,新生表面再經以上(1)的程序,即可達到翻新效果。
6.熱塑(瀝青質或塑膠質)地板:
*掃除表面塵埃,使用開稀的清潔劑徹底拖凈,然后用清水沖凈,用干布抹干,最后用指定的熱塑地板封固蠟在其表面平均復蓋,待二十分鐘蠟水干透自然會發出光澤而無須再以打磨。經過一段日子后,蠟層將將會變厚,舊蠟會積聚而成蠟漬,到時要除去此層蠟漬,可用核準的強力去漬劑將舊蠟清除。
*注意:不可使用低質清潔劑或高度的溶劑,粗糙砂粉或含有石蠟、灑精、汽油及揮發油等物料嚴禁使用。
7.涂漆面層:
*施工程序及用料如5項所述。
*注意:在使用特別頻密的地方,可選用優質硬蠟或高度揮發水蠟作充量處理,待蠟層完全干透后,再用特定的打磨機磨光。
*特別要求:若表面有明顯的磨損痕跡,破損位置必須重新洗刷、封蠟及磨光。但切勿使用水溶性的封蠟劑,且在整個施工過程中,不能使用過量清水或清潔劑。、
8.陶磚:
&
篇3:房地產建筑基本知識培訓1:建筑材料
房地產建筑基本知識培訓1--建筑材料
第二節常用的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是建筑物的物質基礎,它的性質、質量、品種和價格等直接關系到建筑物的結構形式、建筑功能質量和建筑造價。
一、建筑材料的分類
根據材料來源不問,建筑材料可分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根據使用部位不同,可分為墻體材料、地面材料和屋面材料等;根據材料功能不同,可分為結構材料、防水材料、保溫材料和吸聲材料等。為了研究學習方便,一般按材料的化學組成分為無機材料、有機材料和復合材料三大類。
無機材料金屬材料黑色金屬:鋼鐵
有色金屬:銅、鋁及其合金
非金屬材料天然石材、水泥、沙石、陶瓷
有機材料植物類材料木材、竹材及其制品
高分子材料塑料、涂料、膠粘劑
瀝青及其制品石油瀝青、煤瀝青、瀝青制品
復合材料無機材料基復合材料鋼筋混凝土、鋼纖維混凝土
有機材料基復合材料瀝青混凝土、膠合板、纖維板
二、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質
(一)材料結構狀態的主要參數
1、密度:材料在絕對密實狀態(不含孔隙或空隙)下單位體積的質量。
2、體積密度:材料在自然狀態下單位體積的質量。松散材料的體積密度一般稱為堆積密度。
3、孔隙率:固體材料體積內孔隙體積所占的比例。
4、密實度:材料體積內被固體物質充實的程度,即材料的絕對密實體積與其總體積之比。
密度和體積密度主要反映材料的輕重,而孔隙率和密實度主要反映材料中孔隙的多少。一般情況下,材料孔隙率越高(密實度越低),則材料的保溫隔熱性能、吸聲性能和吸濕性能越好,而材料的強度降低,抗滲透性能、耐磨性能、抗凍性能、耐腐蝕性能耐久性等均下降。
(二)材料的力學性質
1、強度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壞的能力稱為強度,用材料在破破壞時的最大應力(單位面積承受的力)值來表示。
根據外力作用方式的不同,材料強度主要有抗拉強度、抗壓強度、抗折強度和抗剪強度。不同的材料,對其強度的要求也不一樣。如水泥以抗壓強度為主,鋼筋以抗拉強度為主。
2、彈性與塑性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變形,外力除去后,仍能恢復其原狀的性質稱為材料的彈性。反之,當外力除去后,不能完全恢復其原狀的性質稱為材料的塑性。大多數建筑材料都同時具有彈性和塑性,在外力不大的情況下,產生彈性變形;當外力超過一定的數值后,便出現塑性變形。
3、韌性與脆性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未發生明顯變形就突然破壞的性質稱脆性.具有此性質的材料稱脆性材料.如石材、磚、素混凝土等。脆性材料一般抗壓強度大大高于其抗拉強度。
材料在沖擊、振動力作用下產生較大變形尚不致破壞的性質稱為韌性,具有此性質的材料稱為韌性材料.如鋼材、木材等。
4、硬度與耐磨性
材料抵抗較硬物體壓入和刻劃的能力稱為硬度。材料抵抗磨損的能力稱為耐磨性。在建筑工程中,用于路面、地面、樓梯踏步的材料,都需要有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三)材料的物理性質
L、耐水性
材料長期在水的作用下保持其原有性質的能力稱為耐水性。建筑工程中易于受水作用或易于受潮的部位所用的材料要求具有較好的耐水性。
2、抗滲性
材料抵抗壓力水或其他液體滲透的能力稱為抗滲性。如衛生問的地面所使用的材料就要求具有很好的抗滲性。
3、抗凍性
抗凍性是指材料在吸水飽和狀態下抵抗多次凍結和融化的作用而不破壞.I司時也不嚴重降低強度的性質。寒冷地區建筑物的外墻和與外界接觸的構件所使片}的材料,要求具有較好的抗凍性。
4、吸濕性
材料在空氣中吸收水分的能力稱為吸濕性。室內裝飾性材料具有一定的吸濕性,可以凋節、穩定室內的濕度。
5、導熱性
材料傳導熱量的能力稱導熱性,用物理學的導熱系數表示。導熱系數越小.則材料的保溫隔熱性能越好。材料的導熱性能.取決于材料的化學組成、孔隙率、含水率、溫差等因素。孔隙率高,保溫性好;含水率高、溫差大,保溫性差。建筑物外墻一般多采用多孔的保溫材料,如粘土磚、加氣混凝土等。
6、熱容量
材料吸收熱量和釋放熱量的性質稱為熱容量。建筑工程中采用導熱系數小,熱容量大的材料可以起到保溫隔熱、保持室內溫度恒定、節約能源的作用。一般情況下,磚混結構房屋較之鋼筋混毿士結構具有更好的保溫隔熱性能
7、耐燃性與耐火性
材料抵抗燃燒的性質稱為耐燃性。建筑材料按耐燃性分為4級:
A級,不燃燒體;Bl級.難燃體;B2級.可燃體;B3級,易燃體。
材料抵抗高熱或火的作用.保持原有性質的能力稱為耐火性。耐火性與耐燃性不同,如鋼材是不燃燒體,但在高溫或火的作用下短時間內就會變形,失去應有的強度,甚至熔融,因而不屬于耐火材料。建筑材料或構件的耐火性用耐火極限表示,即從受火作用到失去支持能力、完整性被破壞或失去防火作用的時間。
8、吸聲性與隔聲性
聲能穿透材料和被材料消耗的性質被稱為材料的吸聲性。阻止聲能穿透材料的性質稱為隔聲性。一般情況下,多孔材料吸聲性較好,體積密度大的材料隔聲性好,多層材料和帶夾層的材料隔聲性也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