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環保教育主題班會
“這是地球,是目前所知唯一有著生命物質的星球,也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當今世界各國最關心的三大問題是人口、資源和環境。而對于我們人類來說,最大最重要的環境就是地球。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音樂《愛的協奏曲》中,屏幕上地球旋轉,分別幻化出“青山”、“綠水”、“藍天”、“草原”圖像。學生甲旁白:
“青山、綠水、藍天、草原……,這才是我們美麗的家園——地球。看著這郁郁蔥蔥的山,看著這碧波蕩漾的水,看著這寫著白云的藍天,看著這牧著牛羊的草原,我們都會想出一個字,那就是‘美’。這不,在碧波蕩漾的小河邊,遠處,綠色的漩渦里漾著青春的歌,蕩著生命的曲;近處,碧荷高擎,托起萬千支紅焰。我的心情,就像那一只紅蜻蜓,飛呀飛,飛到河中央,停落在快樂的水草上。水草也舒展著自由的身體,仿佛在遐思遠想……”
現代鋼琴曲《命運》中,屏幕上的地球,演變成一個表情痛苦的漫畫頭像。學生乙旁白:
“美,應當是永恒的,可美麗的家園也有痛苦的時分。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地球的環境卻一步步地惡化了。山不再是郁郁蔥蔥,而是溝溝坎坎;水不再是清澈見底,而是渾濁一片;那飄逸的云,那嬌艷的花,那綠色的濃蔭,那肥美的牧草……,煙消云散,一去而不復返。科學家統計,現代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百分之三十來自于惡化的環境,如果不盡快改變環境,這個百分比還會提高。一百多年前,北美大陸曾飛翔著五十萬只美麗的新鴿。當時的人們曾戲謔說:‘美洲的天空是新鴿的翅膀。’可是,當人們發現了新鴿的食用價值后,唯利是圖的商人毫不猶豫地把它們推向餐桌。誰也沒想到,短短的一個世紀后,也就是十年前的一天,最后一只新鴿在辛辛那提動物園悲慘地死去,一個物種,一種生命,從此從地球上消失,我們再也見不著活著的它了。科學家預計,到本世紀末,將有30萬到100萬種動植物在地球上絕跡……”
音樂《偉大的藍色》中,屏幕上沉淪的地球被一雙雙手托起。學生丙旁白:
“長期以來,人們總認為人類是自然界的寵物,可以任意宰割自然,向自然無限制地索取。所幸的是,今天,人們總算明白了,破壞自然環境,將使人們受到懲罰。1972年6月5日,聯合國召開了‘人類環境會議’,有中國等113個國家參加,提出了‘只有一個地球’的口號。會議通過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規定每年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呼吁世界各國保護并改善賴以生存的環境。我國政府為了保護環境、造福后代,制訂了環境保護法、森林法、水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令。我們張家港市更在全國率先提出了‘保護環境、發展經濟’的口號,并力拔‘全國環境保護先進城市’頭籌。值得指出的是,保護環境不單單是政府行為,更主要的是要依靠我們每一個人的行動。‘有一個女孩,她從小愛養丹頂鶴。在她大學畢業后,她仍回到她養鶴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為了救那只受傷的丹頂鶴,滑進了沼澤地,就再也沒有上來……’這是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道出的保護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的動人一例。而我們起碼可以做到這些:不抓青蛙,不吃青蛙,與賣青蛙的人作斗爭;節約用水,特別是節約公共場所的用水;植樹節,和爸爸媽媽一起到戶外去植樹;開展‘家庭禁煙’活動,不讓爸爸抽煙;做一個廢舊塑料袋循環使用袋……”
合唱《明天會更好》中,屏幕上演示燦爛星空中旋轉自如的地球。教師旁白:
“我為青山綠水們歌唱/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一望無垠的大地是我的舞臺/駐足聆聽的有來去自如的云彩/我就是為謳歌這綠色的家園匆匆而來/當風吹拂參天大樹的葉片時/我覺得我們的詩行也該發出那種/動人心脾的沙沙聲/我就是為謳歌這綠色的家園匆匆而來/當月朗照明凈如鏡的湖面時/我覺得我們的詩句也該閃亮那種/熠熠動人的光彩//……//我為青山綠水們歌唱/其實就是歌唱/我們自己的未來”
——這是一堂音樂課嗎?這是一堂地理課嗎?這是一堂生物課嗎?……不,都不是。這是筆者上的一堂主題班會兼作文課。這堂課的題目是《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沒有嚴格的體裁。這不,記敘、議論、抒情、說明……幾乎所有的表達方式學生都用上了;沒有完整的結構,依照多媒體軟件上的四個程序(“美麗的家園”、“痛苦的地球”、“拯救大自然”、“美好的未來”),學生即興旁白,就像唱卡拉OK那樣,輕松自然;沒有限定的字數,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滔滔不絕也罷,片言只語亦可,說不完整會有旁的學生補充……有的只是學生課前所作的資料準備、書面準備以及心理準備。
篇2:幼兒園大班春學期環保教育計劃
幼兒園大班春學期環保教育計劃
環保意識與人們的文化素質和社會性的發展密切相關。幼兒期是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幼兒社會性的培養提高到應有的高度加以重視。環保教育涉及幼兒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工作中,教師應不失時機地培養孩子從點滴的事情做起,養成愛護環境的習慣,在幼兒社會性發展的過程中打下環保的印記。有了這種良好的習慣,才有利于孩子在今后逐漸樹立環保意識。
一、以滲透為主將環保教育融合在各種幼兒教育活動中
將環保教育滲透在各種教學中,原有教材中與環保教育有聯系的都可以有機結合。如:科學教育中學習空氣、聲音、水、電、動物、紙張、樹木、花草等知識,都可以結合進行減少污染,降低噪音,節約水、電、紙,保護珍稀動植物、植樹造林、愛護花草樹木等方面的教育。在語言教育中,故事、童話、兒歌、看圖講述、情景對話以及美工、音樂、體育、文藝演出等活動都可以把環境教育滲透進來,關鍵是教師要當環保教育的有心人,時時、事事、處處注意將環境保護的知識滲透進來,融合在各種活動中。
二、以游戲為主引導幼兒養成愛護環境的習慣
環境科學的內容非常廣泛,向幼兒提供的學習內容也是多種多樣的。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的游戲,結合幼兒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多角度、多方位引導幼兒認識環境、探索環境。
1.在表演游戲時,結合環保教育的內容,創編歌曲、舞蹈、小劇目,對幼兒進行滲透教育。在體育游戲中,有意識地把環保教育內容與發展幼兒動作、促進體能發展巧妙結合起來。
2.在有趣的體育活動中滲透環保意識。如"植樹造林"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植樹造林的快樂。
3.在角色游戲中,幼兒可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他熟悉和喜愛的角色,創造性地反映自己的生活體驗和對周圍環境的認識。同時又可以廣泛的利用沙、石、土、水等自然物和大量的廢舊物品做游戲材料。幼兒在游戲中既可以生動活潑地學習和運用www.dewk.cn各種自然常識,又能充分體驗變廢為寶的樂趣。如學習噪音知識利用“文明商場"、"文明醫院"等游戲,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克服大聲喧嘩的現象,培養輕聲、有禮貌地和同伴交往的習慣。
4.在娛樂游戲中,可為幼兒創設他們喜愛的競賽,如自制的"環保棋",讓幼兒在玩棋的過程中學會辨別保護和損害環境的行為和事例,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和規則意識。
三、環保教育與年齡段相結合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引導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體驗良好環境的重要性,由淺入深地理解保護環境的意義,培養幼兒由簡單的模仿行為轉化為自覺的環保行為。如幼兒往往不知道水的重要性,也不理解節約用水的道理。教師可開展系列教育,首先教孩子正確的盥洗方法,培養用水后擰緊水龍頭的習慣,接著開展"地球上的水會用完嗎?"等討論,并請孩子從地球儀上找出水的位置,告訴他們只有淡水才可以飲用,而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海水,如不節約用水的話,后果不堪設想。然后組織幼兒觀看有關水和缺水現象的錄像,讓孩子感受水資源的重要性。
四、環保教育與家庭、社會教育相結合
幼兒環保教育必須爭取家長的支持與配合,讓家長了解幼兒環保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請家長帶孩子共同感受大自然,共同探討怎樣才能使環境更美,在大自然和社會中萌發熱愛環境、保護環境的情感。
篇3:幼兒園秋學期小班環保教育工作計劃
幼兒園20**年秋學期小班環保教育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環境保護,教育為本。環境教育是終身教育,在幼兒中開展環境教育是奠基工程。幼兒園是幼兒環保教育的重要場所,我們以幼兒的年齡特點為依據,充分利用特有的資源和條件,不失時機的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使下一代成為具有環保意識的“環保小衛士”。因此,我們將有計劃、有目標、有步驟地教育小朋友從小懂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為他們一生的環境意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主要目標
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和需要,制定了環保教育計劃和活動的內容,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孩子們開始學會關注自己身邊的環境,掌握了初淺的環保知識,養成初步的環保意識和行為。本學期,我們將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并結合幼兒園的計劃,圍繞認知、行為習慣、情感等,把廣泛深奧的環境知識用簡單易懂,活潑、新穎的形式去教育幼兒。
三、具體措施
(一)提高教育者對環境保護的認識
盡量收集有關環保的材料、文章、論文、報刊等,通過小組學習、討論,使自己獲得一定的環保知識,增強保護環境的責任感、緊迫感,對“環境教育必須從兒童抓起”形成共識。制定好自己班幼兒環境教育的目標、計劃,認真加以實施。
(二)在主題活動中滲透環境教育
在主題活動中,滲透有關環保知識的教育。比如科學教學中,結合“水”、“聲音”“空氣”等等,可以告訴幼兒干凈的水和安靜的環境對人的身體有益。在數學教學中,可以用小青蛙捉害蟲來教育幼兒青蛙是人類的好朋友,可以保護
莊稼,我們要愛護它。我們也可以根據環境的廣泛內容,創編一些環境教育的教材,這樣就不會只局限于教材上少量內容了。
1.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主題活動,調整班級玩具的擺放,根據玩具的用途進行分類,盡量便于孩子自由取放。幼兒知道玩具放好后要放回原處,愛護玩具。
2.結合主題活動的內容,與幼兒一起布置主題活動墻面,真正發揮墻飾的互動作用。
3.結合季節的特征豐富自然角內容,幼兒通過參與自然角的管理,感受大自然的美,發展幼兒的觀察力。
4.結合幼兒園的環保計劃內容,以培養幼兒良好的環保習慣為主,知道基本的有關環境、噪音、動物保護的常識。參加幼兒園的環保社區活動。
5.堅持每周進行1-2次的環保活動,充分利用在散步、餐前等時間開展環保小知識活動,培養幼兒不浪費水、愛護動物、不制造噪音等行為。
6.從小事做起,珍惜資源,不浪費糧食、紙張等。
(三)在游戲中滲透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除了在教學中進行外,還可以結合游戲讓幼兒進一步得到更好的引導。利用生活中無毒無害的紙盒、飲料罐、碎布等廢舊材料進行游戲,從中懂得要減少垃圾、利用廢物、節省材料的意義。
(四)在各種節日的教育中滲透環境教育
結合各種紀念日、節日活動對幼兒滲透環境教育。使幼兒更加系統地接受環境知識的教育。
(五)發揮家長的教育資源
家長的環境保護意識和行為對幼兒的影響是顯而異見的,為了使家庭環境教育和幼兒園的環境教育取得一致,我們準備開展以下工作:召開家長會、利用家園橋等形式,向家長宣傳環境保護的知識和加強幼兒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四、活動安排:
九月份:
1.熟悉幼兒園環境,開展環保教育。
2.教育幼兒愛護花草樹木。
十月份:
1. 開展“寶貴的水”環保活動,教育幼兒節約用水。
2. 親子手工活動:變廢為寶。
3. 結合世界糧食日,進行愛惜糧食教育。
十一月份:
1.教育幼兒不亂扔垃圾,保持周圍環境整潔。
2.各班組織家長開放日活動
十二月份:
1. 以培養幼兒良好的環保習慣為主,知道基本的有關環境、噪音、動物保護的常識。
2. 各班豐富自然角。
一月份:
1.舉辦“地球——我們的家園”系列教育活動,開展繪畫、拼圖等競賽,讓幼兒用多種方式贊美地球、贊美家園,表現美好的祝福和心愿。
2.全園師生開展清理環境衛生,清理衛生死角等活動,通過親身感受提高對環境的關心和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