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三下鄉實踐感言
同學的期待,學校的建議,社會的希望-----我們學校每暑假都會有一批學生到比較貧困的地區進行“三下鄉”實踐活動。對我而言,舍棄享受暑假的快樂時光,決心背起行囊,和隊友踏上征程,去“三下鄉”,深入農村,體驗生活,再苦再累也甘愿,畢竟這是次難得的機會,爭取在這短暫的時光中能成長起來,增多見識,學一些書本學不到的東西。
我很榮幸能加入到惠來團這個大隊伍、這個大家庭,這是一個溫暖的家,在實踐期間,每個人都享受著暖暖的氣息。
7月10日,在學院領導的關懷下,在院團委的支持和帶領下,我們背上行囊,踏上“三下鄉”的征程,感覺任重道遠。實踐證明,我們已經將廣工學子的智慧、道德、愛心在此程中發揚光大。
在此次活動中,我接觸了很多,也感受到了很多。我想,這將是我人生中一筆最重要的財富之一----我感到很快樂!以下講一下我的財富分類吧:
一:我究竟是誰,生命又是什么?
經過這次“三下鄉”我明白了吃苦耐勞是成功的基礎,堅持就是勝利,只要堅持住就沒有跨不過的溝渠,學習是這樣,生活又何嘗不是。
吃苦耐勞是永遠抹不去的話題,吃苦耐勞是一個人、尤其是青年人所應該具備的基本的優良品質之一。從現實生活中來看,大凡在單位里受到領導重視、得到同事尊重、在事業上有大發展的,莫不是那些在工作中吃苦耐勞、踏踏實實、兢兢業業的實干苦干者。其實,每一個崗位都能鍛煉人,而且越是最基層的地方,接觸的事情越多,所獲得的經驗越豐富,自己的才智和能力也提高得越快。很多成功人士在談及自己的成長經歷時都認為,是基層的艱苦環境磨礪了自己。而我們這次的實踐活動恰好符合了這方面的方向與要求---我重新認識了我自己,我還需要努力,我想,吃苦耐來肯定能帶給我成功。
再者,生命是什么,他竟然能夠驅使人們堅強的克服重重困難,堅持著自己,為著他人。
一個人為什么而活著,生命的價值是什么?可以說這些問題是困擾每一個人一生不同時期的難題,沒有任何人能夠逃脫。從前我認為應該金錢去活,因為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的觀念在我腦中根深蒂固,由于這種錯誤觀念的驅使,使我很多問題上都處于矛盾之中,感情與金錢,如何用一種價值尺度去交換彼此的感情。社會實踐期間,我認識了一位啊伯,他只有一個孫女----是撿來的。他每天堅持種田---盡管收入不高,但他堅持著,為的是他那個孫女。之后我明白了,感情這種人類所特有并且把它發揮成極至的情感是無價的,當我病倒的時候我并不能給與大家任何物質上的補償,然而大家還是那樣照顧我關心我,情感不是用于互相交換的而是互相支撐和給與!
二:成長中伴隨這貧困,貧困中堅持著成長
對貧窮,一個優秀的人往往無所畏懼;但是,面對成功,他們卻往往失去了方向。對他們來說,度過艱難的時刻很容易,因為那時候他們別無選擇,只有前進;但是,面對成功而來的一切,他們毫無準備,一下子就陷入了困惑。其實,一個人是否事業有成是與貧窮無關的。童話大師安徒生是一個鞋匠的兒子,貧窮沒有壓垮他,卻促使他成就了事業。世界著名的畫家梵高是個連妻子都娶不上的窮人,他的故居中有吱嘎作響的小木床和早已龜裂的皮鞋,這也許與他的成就是那么格格不入;生活中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他們有的或成為將軍領袖,或成為富商豪儒,或成為文學巨匠,或成為演藝名家等等。他們沒有被先天的貧窮所嚇倒,沒有被知識的缺乏所困惑,而是向著自己的理想不懈追求,最終走向成功之路。
三:差距
你在此方,我在彼方,這是一種差距;路在前方,車在后方,這是一種差距;差距是動力,是銷魂藥…,這個看人而定。我一直認為,共產主義永遠無法實現。因為共產主義突出的是“到處一樣”,沒有差距的階級會衰亡,沒有陰暗,哪來光明。西埔小學同學們的生活都很辛苦,但我想,他們的家長肯定嚴格催促他們努力讀書,為自家、自村的發展作努力!
篇2:商務學院暑期三下鄉茶葉采摘銷社會實踐總結報告
商務學院暑期“三下鄉”茶葉采摘銷社會實踐總結報告
20**年7月3日,在國際商務學院團委統一部署和安排下,10名學生在陳舜孟和朱芳敏老師的帶領下,懷著滿腔的熱情和愛心,走進了磐安縣尚湖鎮開展“體驗茶農生活,為磐安茶葉網上吆喝”的三下鄉服務活動。
經過一路的顛簸,在當地政府的極力幫助和配合下,我們于7月4日正式開始了 以“茶葉的采摘與銷售”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隊員們親身體驗茶農采茶生活、參觀茶廠,了解茶葉加工銷售過程、走進古茶廠學習茶葉歷史文化。通過深入農戶,對當地村民經濟主要來源方式、收入情況以及茶葉品種、品質、銷售情況等進行調研,并用我們所學習的專業知識盡我們所能去幫助他們,對磐安茶農在銷售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上網吆喝銷售,受到了磐安茶農的一致好評。
一、實踐主題內容
(一)參觀磐安玉山古茶場,了解磐安茶文化
磐安具有上千年歷史的中國茶文化活化石——玉山古茶場。通過了解我們知道,磐安玉山古茶場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集茶葉生產,展銷,交易于一體,在國內極為罕見,是中國茶文化史上的一座豐碑。古茶場就展現了當時磐安茶葉生產的繁榮景象。
通過這次參觀,讓我們充分地認識了磐安玉山古茶場的茶文化,了解了一些民間的風俗活動,感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熱情好客,并且看到了他們身上積極的生活狀態!沒想到一個貌不驚人的玉山古茶場折射出了那么多的文化歷史內涵,也正是這個玉山古茶場,給這個依山傍水、玲瓏精致的小山城增添了濃郁的歷史文化色彩,打響了玉山古茶場文化品牌,使磐安神奇的山水和文化走出深閨,成為浙江中部的旅居勝地,也成為國內旅居業中的一朵奇葩!
(二)體驗茶農生活,與茶農一起采摘茶葉
我們來到農村后居住到了茶農的家里,茶農們十分好客,對我們都非常熱情。每天天剛亮,大家就會跟著茶農一起來到山上去采摘茶葉。經過茶農對我們的講解,大家對如何辨別茶葉質量的好壞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對茶葉的采摘與制作有了進一步認識。大家還從茶農那了解到,中國農學會特產經濟專業委員會已經正式命名磐安縣為“中國磐安?生態龍井茶之鄉”,磐安縣成為全國首個獲此稱號的縣(市)。磐安縣所出產的龍井茶特定名稱確定為“生態龍井茶”。
磐安 “生態龍井茶之鄉”的美譽主要得益于當地優良的生態環境、政府優惠政策的扶持、茶葉炒制機械化的普及、茶葉龍頭企業和茶葉合作社對茶葉基地的帶動等等。
(三)參觀茶廠,了解茶葉加工銷售過程
大家在當地茶農和指導老師的帶領下一起去參觀了清連香名茶有限公司,公司生產的生態龍井茶葉以“清香”著稱。公司有茶園基地600多畝,尤以百花潭茶廠為最,茶廠位于海拔1005多米的大山深處。公司建立“企業+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對茶葉的質量要求甚高,每一片茶葉都經過炒茶師傅的精心挑選,而且師傅們個個都有多年的炒茶經驗。
公司的總經理對我們說,茶葉僅僅是質量好是不夠的,它需要有好的營銷策略以及建立起自己的銷售網絡。公司需要打響自己品牌,開創自己的茶葉之路,消費者有的寧可去選購知名度高的品牌茶葉,而不會去選擇質次價高的商店進行選購,這也是一般消費者的普遍心態。看來品牌對一個企業的重要程度可見一般。
(四)幫助磐安茶農解決銷售難的問題,為茶農網上吆喝
雖然磐安龍井茶質量在不斷提升,但我們在詢問村里部分茶農后發現,今年茶葉雖然產量高、質量優,但銷售不旺、價格低廉,在該村就有六層茶農棄采茶外出務工。這讓我們看了十分著急,為幫助當地茶農盡快打開銷售渠道,我們萌生了為磐安茶葉網上吆喝的想法,大家利用在校學習的阿里巴巴、淘寶以及外貿網EBAY網絡銷售知識以及一些實戰經驗,將收集到的茶農信息,在金華農產品交易信息平臺、阿里巴巴、淘寶以及外貿網EBAY上傳茶葉的介紹、照片、數量、價格等,依托知名網絡平臺幫助磐安茶葉的銷售走向了全國甚至走出了國門。
其實,網上茶葉消費既有利于供應商,也有利于消費者。前者的經營成本明顯降低,后者的價格比較占據優勢。網絡營銷可降低茶葉銷售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獲取更多的利潤,相比傳統的直銷店,網上賣茶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二、實踐成果
(一)專題研討,用于實踐
本次三下鄉結束后,九位同學分成了茶葉營銷和茶文化研究兩個方面進行了研討。
1. 茶葉營銷方面
1.1從外貿網絡營銷可行性分析,突顯尋找產品差異性的重要
不是所有的產品都適合外貿,出口產品必須有一定的利潤空間,這樣才能抵消貨運、信用證、稅收等高額費用。云峰茶品質優良,浙江磐安有“中國生態龍井茶之鄉” ,整個玉山區業已形成六大產地市場,常年擁有茶葉經商戶2000多戶,具有較為成熟的商戶群體。而一個專業的流通市場浙中生態茶葉市場的建設,在減少了“中間盤剝”、增強區域競爭力的同時,更有利于進一步整合資源,充分發揮規模優勢,迅速形成品牌優勢。依托這一龐大的茶葉市場,無疑能夠減少成本的投入,獲得更優的利潤。
當企業及企業的產品具備同行業間所不具備的優勢,或者說同行業間沒有想到的地方我們想到了,這也將會成為我們的優勢。此時的網絡營銷將會變得異常容易,所需成本也將減至最低,我們需要做的只是推廣產品,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的優勢。
1.2通過目標市場分析,定位重點開拓市場
我國茶葉主要出口到歐盟,美國等地區。影響中國茶葉出口貿易的主要因素為:茶葉出口經營管理體制滯后,出口經營主體素質不高;出口茶葉產品結構不合理,出口茶葉均價低;茶葉生產、出口規模小,缺少世界知名品牌;出口產品的質量與安全問題等,加上對歐、美、中東等國家和地區市場開拓、發掘不多,對有中國特色的各茶類產品廣告促銷宣傳力度不夠,中國茶葉出口貿易的成績并不理想。
中國茶雖好,世人卻不知。現在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以我國的有機茶為例,因為沒有在國際市場進行有效的整體形象宣傳,多數消費者對中國有機茶還缺乏真正的了解,致使我國有機以一袋泡茶或袋泡茶原料的形式出口,價位低廉。長期以來,我國綠茶一直占據世界頭把交椅,然而,我國綠茶加工工藝一直沿襲傳統,產品創新滯后,同
質競爭仍以價格為主。我國對非洲、獨聯體綠茶出口占了出口總額的絕大部分,主打品種均為珠茶、眉茶等傳統大宗低檔綠茶,附加值與國際名牌相比怎能同日而語?
1.3從營銷推廣技巧分析,依托知名的外貿網站
怎樣獲得穩定的顧客,營銷推廣的技巧十分重要。在網站瀏覽商品,首先吸引你的便是精美的圖片。對產品圖片的拍攝要注重真實性和精美耐看。外貿網站的英語表達必須專業,以免顧客誤會或者產生歧義。在產品介紹中則應該詳細地對口感,品質等進行描述。店鋪的信譽度是一份承諾書,一張介紹信,講求誠信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知名的外貿網站點擊率非常高,把商品放在上面,成交的幾率也就越高。還可嘗試利用網絡廣告推廣,網絡廣告具有傳播范圍廣、交互性強、針對性明確、受眾數量可準確統計、靈活、成本低、 感官性強等特點。
2.磐安茶文化
磐安,地處浙江中部,是一個正在加快崛起的年輕縣市,具有上千年歷史的中國茶文化活化——玉山古茶場,在沉寂了數百年之后終于又被世人發現,號稱全國絕無僅有,是中國茶文化的“活化石”。 茶場保留著一處初建于宋代,重修于清乾隆年間,融祭祀、茶葉交易等功能于一體的官場,而當地與之相關的茶文化更是豐富多彩、底蘊深厚、綿延至今。
據考證,磐安玉山古茶場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集茶葉生產,展銷,交易于一體,在國內極為罕見,是中國茶文化史上的一座豐碑。文物是時間淘洗后留存的精品,是前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征,是一種文化的傳習,更是后人研究歷史,展現當時人們生產、生活畫面的一面鏡子。古茶場就非常鮮明而生動地展現了當時磐安茶葉生產的繁榮景象。
除此之外,茶場的廟會及具特色,茶場廟會每年分為春社和秋社。春社時,當地的茶農特別是那些采茶的婦女都沐浴更衣,盛裝打扮,不吃蒜蔥類,專程來到茶場祭拜“真君大帝”,以求風調雨順、茶豐年盛。然后大家聚在茶場里煮茶待客,一邊品茶一邊觀看社戲,同時還進行各種山貨物資的交流,熱鬧非凡。
玉山古茶場,經過了上千年歷史的沖洗和蕩滌,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綻放出了耀眼的光芒,使越來越多的人心馳神往。玉山古茶場,它被文物專家稱為“中國茶文化的活化石”、“國內現存最早的茶葉交易市場”,20**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利用媒體宣傳,提高磐安茶葉知名度
三下鄉結束后,大家都積極對本次活動進行宣傳,《金華日報》在7月20日就對我們本次三下鄉活動進行了詳細的報道,在社會各界有了良好的反響。并且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的網站上也發了“大學生為磐安茶農網上吆喝”的簡報。當我們發現磐安今年茶葉雖然產量高、質量優,但銷售不旺、價格低廉時,大家為幫助當地茶農盡快打開茶葉銷售渠道,利用在校學習的網絡銷售知識以及一些實戰經驗,將收集到的茶農信息,在金華農產品交易信息平臺、阿里巴巴、淘寶以及外貿網EBAY上傳茶葉的介紹、照片、數量、價格等。通過網上銷售,茶農的茶葉很快就有了銷路,全國各地都有人來訂貨,茶農對我們大加贊賞。
通過新聞媒體的宣傳,大學生“三下鄉”的影響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大,促進更多的大學生把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帶到農村去,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助力;讓更多的農村老百姓與大學生的進行交流,發表自己觀點,讓農民們緊鎖在內心的話語得到釋放,所以媒體對我們本次下鄉的宣傳,得到了各地農民強烈的反響與支持,并且在社會上也引起了強烈反響,讓更多的人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了更深的認識,更多的人加入到我們的行列當中來,共同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三)下鄉意義反思
本次三下鄉通過我們親身體驗茶農采茶生活,了解茶葉加工銷售過程。利用我們的專業知識以及網絡銷售知識,把我們收集的茶葉信息傳到金華農產品交易信息平臺、阿里巴巴、淘寶以及外貿網上,為磐安茶葉進行網上吆喝。幫助磐安磐安茶農解決了銷售問題。此次三下鄉增強了我們的專業能力以及社會實踐能力,加深了我們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了解和認識,為我們以后走出學校,走向社會打開了一個窗口,它為我們當代的大學生提供了一個新的舞臺,提供了一個新的成長環境。雖然此次三下鄉的時間不長,但是我們從與村民的廣泛接觸、了解、交流中得到了真切的感染和體驗,從無數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啟發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華,社會責任感增強。在實踐中 ,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提高了認識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
這次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不僅體驗了農村生活,還鍛煉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們為磐安茶農解決了解決銷售難的問題。我們認識到“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建設小康社會各項工作中都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巨大推動力。今后我們要努力學習, 為社會的明天獻出自己一份力,一切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我們雖然告別了磐安、告別了磐安人民,但我們帶走的是農民的純樸、善良、真誠;帶走的是對如何進一步打開茶葉銷售渠道的思考。雖然我們的實踐活動已經結束了,但我們將帶著志愿者的豪邁,帶著大學生的熱情,用這次實踐的所學,豐富和提升自己,創造更輝煌的未來!
篇3:20X年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范文
20**年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范文
20**年元月5日至9日,市文化局、廣播電視局組織了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服務團第五分團,先后赴彭水縣高谷鎮、郁山鎮、鞍子鄉、漢葭鎮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我館由宋繼珍、龍滔、蘇樹良、姜運慶、黃勇組成的小分隊參加了此次活動。現將此次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送書刊下鄉
為豐富彭水縣城鄉群眾的文化生活,我館從有限的購書經費中撥出一筆資金,特意從新華書店購買了一批新書分別贈送給彭水縣圖書館和郁山鎮文化站,這批新書共計272冊,價值6986元,內容主要為文學藝術、傳記、科普、勵志等方面。所贈圖書中,還有一些是從我館征集交換的所得的書中選出的。所送期刊主要為市文化局、廣播電視局辦公室贈送,少部分為本館職工贈送。此次共贈送兩單位圖書333冊,期刊410冊,合計743冊。
二、編制、發放農科資料
針對彭水縣農業生產的具體信息需求,我館收集、整理、編制了煙草、食用百合等28個專題的資料70頁,共印制了35000頁。這些資料在活動現場受到了群眾的熱烈歡迎,全部資料發放一空。
三、網上信息現場查詢
為了滿足鄉鎮群眾查詢信息的需求,同時讓他們對互聯網信息查詢方式有直觀的認識,我們在每個活動場地都開展了上網查詢信息的服務。這項服務受到了現場群眾的歡迎,共為他們查詢了蠶繭收購政策、青蒿栽培技術及市場情況、直銷企業情況等近10個課題。
四、培訓活動
此次文化局組織的送培訓下鄉活動中,我館承擔了“基層圖書館(室)管理”、“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概況與資源利用”兩個專題的報告,主講人分別為龍滔和宋繼珍。龍滔同志從鄉鎮圖書館的概念、服務內容、業務工作、評估等方面介紹了基層圖書館的服務及管理工作;宋繼珍同志從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緣起、全國及本市的工作進展、國家及本市的發展政策及趨勢、共享工程的資源與服務等方面介紹了共享工程,同時還介紹了數字圖書館、虛擬參考咨詢、互聯網利用等相關知識,展望了數字化文化服務在廣大農村的發展前景。來自彭水縣圖書館、文化館、鄉鎮文化機構的20多位人員參加了培訓。培訓活動受到了基層同行的好評。
五、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宣傳活動
此次三下鄉活動中一個重要任務是宣傳共享工程。除通過培訓班宣傳外,我們采取的主要宣傳方式為展版、宣傳資料、電腦演示三種方式。這次共制作、展示宣傳共享工程的展版6塊,不少群眾仔細閱讀后,還對展版的內容與我們進行了探討;發放宣傳共享工程資源與服務的資料500多份。此次活動對宣傳共享工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六、共享工程基層點安裝
為了讓共享工程與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網絡結合,讓邊遠地區的中小學及居民享受到共享工程的優秀文化資源,我們先后走訪了高谷鎮中學、縣教委電教站,洽談了安裝共享工程資源事宜。與縣教委電教站達成協議,他們將在近期內增加服務器的存儲空間,春節后,我館將前往安裝。這樣,新學期一開學,彭水縣幾十所中小學的師生以及附近的居民就可以欣賞到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信息資源了。
總之,這次三下鄉活動讓我們看到了鄉鎮群眾對文化服務的渴求,對我們活動的熱烈歡迎。我們下鄉雖然能滿足部分需求,但由于時間短,提供的服務及影響比較有限。今后,我們將在活動內容、形式、時間、場地以及事前準備等方面做一些改進,使我們的文化下鄉活動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