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暑期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一、調查背景:
為了響應國家關于送“科技、文化、醫療”的“三下鄉”活動的倡導,***學院**年暑期特舉辦了大學生“三下鄉”活動。此次活動將更好的在廣大農村地區宣傳科技、文化、醫療知識,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調查是我們的物理與信息科學學院所屬的是一個省級小分隊,赴**區廣大的農村地區宣傳有關農產品網絡營銷的知識并做相關的培訓工作。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廣大的農村地區,科學技術也被廣泛的運用于農產品的生產、銷售中。為了更好的了解信息化、網絡化在農村地區的普及;宣傳網絡信息對完成農產品市場運作的重要性;促進網絡知識在農村的傳播,我們這個小分隊用了近兩周的時間,對天水市秦州區部分農村農戶進行了走訪調查,并在走訪調查的每個村子進行了有關網絡知識的培訓工作。
二、前期準備
**年7月1日——7月8日,學校及各分隊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并立項。
**年7月9日——7月10日,我們所屬的小分隊在指導老師劉春明的指導下,明確了調研的有關事項,確定了參加此次“三下鄉”活動的人員名單。就各調研地的實際情況,此次調研的程序,調研任務作了進一步的明確。
**年7月11日——7月20日,我們這個小分隊在劉春明老師的帶領下,赴秦州區多個村子進行了有關農村農產品互聯網銷售的知識宣傳和講座活動。調查十分順利,得到了當地村委會領導的大力支持。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了秦州區窩托村的情況具有普遍性。
三、調查過程
在調查的十天多天時間里,天氣顯得格外晴朗,雖然氣溫有些高,但是我們的調研還是十分順利的完成了,在各村的調研過程中,所有成員由劉老師分成了三個小組,在村子中拉起了此次活動的宣傳橫幅。我們走訪了村子大部分農戶,此次調研采用了問卷調查的方式,但是考慮到農民文化程度的問題,我們最后決定采用問卷與走訪相結合的方式,這樣的調查方式得到了村民的歡迎,也是我們的調查得以順利進行。穿巷進戶,一問一答,調查在愉悅、和諧的氣氛中進行著。走進西瓜地里,站在豇豆地邊,當地村民對土地里的豐收碩果顯得十分高興,然而,當我們談到農產品銷售是,村民們顯得憂心忡忡,他們表示,有于信息不暢,當地的產品只有依靠一些商人、小販以極低的價格從他們手中賣走了,而后又高價轉出,真正受益的不是勞苦耕作的百姓,而是那些小商小販們。由此看來,我們此次的調研就顯得十分有必要了,整個調查過程有序完成了,每個村子的調研都是按步驟進行的。
四、調查結果的數據:
由于此次調查方式我們采用的是走訪調查現場進行,因此,調查問卷的回收率是100%即共發放四十五份問卷,回收四十五分。共發放300多份有關農產品網絡營銷知識的宣傳單。整個調查過程中有近八成的村民是把自家地里的農產品拉到集市自己出售,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的村民的農產品是商家訂購。同時我們還發現,大約有70%的農民是親自到當地鎮子的市場去了解有關農產品價格、銷量等等一系列情況的,甚至還有60%左右的村民對互聯網進行農產品銷售僅僅是聽說而已。還有極少數的農民對互聯網銷售聞所未聞。
五、對調查結果的分析:
此次調研順利的完成了,但是調研之后,我們看到更多的是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特將此次調研過程中當地村民反映出來的突出問題列款說明。
1、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在廣大的農村地區,農民的農產品銷售依然主要靠當地的小農貿市場,銷售渠道十分有限,造成了地里有好產品,卻找不到好市場。
2、由于農村信息閉塞,使得很多農民對互聯網知識知之甚少,對互聯網銷售更是了解頗少,他們對互聯網缺乏最基本的認識和了解
3、正是由于大部分農民對互聯網的不了解,才使得好產品買了低價錢,也就賺不了更多的錢,農村家庭人均收入中,土地收入反倒顯得十分有限。
4、在我們的調查過程中,有70%的農民表示,如果自家有足夠的錢就會買臺電腦,由此可見,很多的農民迫切需要獲得關于農產品銷售的信息,以幫助自己將好的農產品買一個好的價錢。
篇2:學院組織社會調查實踐教學活動的實施意見
學院組織社會調查實踐教學活動的實施意見
一、意義
通過社會調查,對學生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的教育,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增長學生的社會知識,增強其社會適應能力。
二、組織形式
1、組織學生到有關部門及單位參觀學習并結合專業對若干問題進行調查及勞動實踐活動(一般限于本市)。
2、聘請一些富有社會實踐經驗的專家學者為學生舉辦與本專業有關的專題報告和系列講座。
3、由學生個人或小組進行社會調查活動,時間可安排在考試結束后第一周或暑假期間。
三、組織對象
按教學計劃有社會調查內容的本、專科學生。
四、要求
1、社會調查是教學計劃中的一個主要內容,各系要結合各專業的特點和要求,認真組織,妥善安排,并將社會調查計劃報送教務處教學實踐科備案。各系的社會調查計劃應包括社會調查的時間(即在第*教學周)、地點、內容、組織形式及指導教師等。
2、在選擇社會調查的形式上,各系可根據本系的實際情況,區別不同的專業、不同年級的不同特色,靈活選用多種形式完成社會調查活動。采取由學生自主進行的形式時,要求學生須有明確的社會調查活動計劃,并經指導教師批準后進行。
3、社會調查是列入教學計劃的一門必修課,學生必須于社會調查結束后,撰寫社會調查報告,由指導教師按優、良、中、及格、不及格等五級計分制評定成績,并將成績報送教務處。
4、各系按學生人數的5%推薦優秀社會調查報告送教務處(要求統一用A4紙打印),由教務處組織有關人員評選出優秀社會調查報告一、二、三等獎進行表彰。
五、經費標準及使用管理
1、社會調查經費從學生第二課堂活動有關經費支付(每生每年10元)
2、社會調查經費的開支范圍包括:①統一組織的社會調查的接待單位的有關費用;②專題講座酬金;③交通費用;④辦公費用;⑤教師指導及閱卷酬金等。
3、社會調查經費由學院財務處統一管理,實行一級核算。
4、各系須根據教學計劃在社會調查實施前兩周將計劃及經費預算報告報教務處,經教務處核定后,到財務處借支經費。
4、社會調查經費的開支由各系到財務處按規定在標準額度范圍內實報實銷。
六、本意見自頒布之日起實施。
七、本規定由教務處負責解釋。
篇3:毛概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20**年毛概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一、活動主題
以“感受發展
服務社會
共建和諧”為主題,以“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為目標,引導青年學生同社會緊密結合,積極投身gg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大精神,高舉***主義偉大旗幟,以鄧--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參與共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勤于學習,勇于實踐,磨練意志,增長才干,努力實現全面發展。
二、實踐內容
1、社會調查。廣大青年學生返鄉進行社會實踐和社會觀察,既要看到gg開放以來家鄉發生的巨大變化,也要深入了解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客觀認識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影響,善于用歷史的、發展的、比較的眼光看待和分析問題;既要清醒地看到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與挑戰,也要充分地認識到其中蘊含的重大機遇和有利條件,深入了解當前國家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出臺的相關政策,進一步堅定應對挑戰、戰勝困難的信心。結合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深入社區、企業、鄉鎮開展全面細致的調查研究,了解并分析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下,當代大學生應如何正確看待自身,開拓進取,以積極的態度迎接社會的歷練。
2、志愿服務活動。通過當地政府或共青團組織為所在村鎮、社區提供各種志愿服務活動,深入到敬老院、福利院、孤兒院等地方,廣泛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在基層中鍛煉自我,回饋社會。大力弘揚無私奉獻和關愛互助的精神,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貢獻。
3、就業實踐。面對金融危機帶來的強大就業壓力,廣大同學應盡早投入就業實踐階段,以增強自身的就業競爭力。根據各專業特點開展就業實踐活動,深入基層或者企事業單位了解專業的前沿動態,了解社會對人才培養的具體要求,了解所學專業的就業前景、發展趨勢等,為將來的就業打下堅實基礎。主動參加專業技能實踐,通過專業考察和實踐來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廣大學生開展畢業生就業調研活動,并結合調研情況、自身實際和專業進行職業生涯設計,通過就業實踐活動,增加大學生職業體驗,提高就業創業能力。
4、中國傳統文化、民俗民風調研活動。結合我國優良文化傳統教育,主動進行各地、各民族的民風習慣、節日風俗等調研,形成調研報告,接受文化熏陶、弘揚傳統美德,傳承優秀文化。
5、體會親情實踐活動。以“感恩伴我成長,孝心回饋父母”為主題的體會親情實踐活動,合理安排寒假生活,為父母及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開展家庭親情教育、禮儀教育活動,為父母減一分辛勞,送一分親情,做有責任的家庭成員。
三、實踐原則
1、“安全第一”原則: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開展寒假社會實踐活動,重視加強安全意識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識,落實各項安全措施,保障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
2、實踐地就近就便原則:提倡實踐活動就近就便開展,服務本鄉本土。
20**關于毛概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20**毛概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20**年毛概社會實踐調查報告范本3000字
20**年大學生毛概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20**年7月毛概社會實踐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