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級上期主題班會安排
一、指導思想:
高一年級是高中學習的起始年級,在整個高中階段占有至關重要的位置。高一發展得好,高二高三就能沿著健康的軌道順利前行。“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做好高一新生的適應性心理教育、行為教育非常重要。而班會是班主任開展教育活動的一個重要陣地,因此,精心設計組織好每一次班會,是達到這一教育目的關鍵的一個方面。
二、具體安排
主題系列
設計背景
參考題目和角度
承辦單元
行為養成教育
開學初,重點抓好班風學風建設,要狠抓學生各種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重溫學校各項常規紀律、衛生要求,讓學生一開始就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高一開始不能壞了規矩。
儀表禮貌教育
一單元
行為習慣教育
遵規守紀教育
遠離三大陷阱:網吧、手機、早戀
集體合作教育
高一新生來自四面八方不同地域,不同的學校,想建立一個有強大凝聚力的班集體,就必須讓學生有強烈的集體意識。團結互助、合作學習的精神,增強班級歸屬感。
學會人際交往
二單元
合作雙贏,和諧發展
以寬容之心對待每個人
讓班級因我而美好
人生規劃教育
新的班級剛剛組建后,學生往往躍躍欲試。但是對于具體的目標追求,還是比較模糊的,有許多同學甚至不知道學習是為了什么,因此要讓學生明白目標對成功的重要性。
成功始于目標
三單元
學會自我管理
行動成就夢想
設計人生的時刻表
學法指導教育
高中與初中比,高中課程知識量大、難度大、綜合性強、系統性強。剛進入全新的高中生活,常常會有些不適應,因此要科學的安排自己的學習,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
學會自主學習
一單元
規劃清晰,步步為營
如何有效管理自己的時間
如何提高學習效率
培養獨立意識
從你的字典里刪掉自卑二字(普通班)
優秀,從良好心態開始
月考總結教育
高中階段的學習是快節奏的,是競爭激烈的。對于月考學習名次的升降,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科學看待。注重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總結經驗教訓。
正確面對成績起伏
四單元
走出心理壓力的沼澤
月考反思與展望
挫折,生命因你而精彩
勵志成功教育
部分學生在家中嬌生慣養,缺少吃苦意識。要讓學生認識到,成功需要不懈的努力與奮斗,激發學生奮發向上的信心和勇氣,明白堅強的意志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用汗水澆灌成功的花朵
二單元
勤能補拙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堅持不懈,才能成功
感恩父母教育
零零后學生常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冷漠,因此要教育學生懂得感恩與理解,懂得付出與回報,增強社會責任感,喚回學生回報愛心的良知,消除情感冷漠癥,進而激發學習動力。
理解父母,架起愛的橋梁
三單元
做一個負責任的人
為了父母的微笑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不要讓期望你的人期望太久
安全防范教育
學生安全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工作,任何時刻都都不能放松,貫穿高中三年整個教育的始末,學生對安全認識及潛在威脅認識不足,通過班會教育提高學生安全防范意識和應對措施。
外出游玩,暗藏兇險
四單元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平平安安回家去,安安全全返校來
君子動口不動手
三、班會要求:
1、每位班主任按分配的內容設計電子教案和幻燈片.要認真準備素材,盡量有創意,有互動,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主題班會的選題以上面為主,也可另擬標題.要事先了解學生存在的困惑和問題,通過理論、事例、圖片、配樂、錄象等內容,達到班會的針對性、實效性、形象性。每周六前統一將課件和班會電子教案發到年級群或郵箱共享,不要影響下周一班會使用。每個主題歷時一個月,每個單元每個班各做一節班會。
2、每周班會前,應讓學生知道班會內容,使學生有一個接受教育和參與活動的心理準備。同時,班主任要充分發揮團支部、班委會的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整體策劃和實施,堅持“以學生為本”,讓學生真正成為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和參與者,在參與中感悟,在過程中體驗,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身心發展。
篇2:高中勵志主題班會:志當存高遠
高中勵志主題班會:志當存高遠
一、班會背景:
高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確立理想、立志成才,對學生以后的人生走向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設計這次主題班會,意在揚起理想風帆,到達成功彼岸。
二、班會目的:
通過這次主題班會,使同學們明確了人生的奮斗目標,增加了學習的動力和熱情。并認識到實現理想的路途充滿艱辛,需要靠同學們腳踏實地,不懈地努力,才能實現心中美好的理想,使美夢成真。
三、班會準備:
1、班內進行評選,選擇組織能力較強的男、女同學各一名擔任主持人;
2、演講選手的挑選和排練;
3、組織學生收集有關理想的名言警句,準備在活動中分享、交流。
四、班會流程:
1、主持人開場引入主題
2、同學演講,談理想
3、名言警句暢談環節
4、“我的理想”交流分享環節
5、主持人總結,宣布班會結束(背景音樂:明天會更好)
五、活動紀實:
男、女:“志當存高遠”,我們今天的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男:理想,是人生的目標,是人生的希望!
女:理想,是燈塔,是航標,照亮著我們的人生前程,指引著我們的人生方向!
男:是啊,沒有了理想,就沒有了前進的動力。一只鷹孤獨地在天空中翱翔著,發出一聲嗥鳴,如同震天的巨響。鷹繼承了千千萬萬祖先血脈里的渴求-----翱翔于藍天之中,橫跨于蒼穹之上。鷹用盡一生來詮釋理想,它曾孤獨過,痛苦過,也失敗過,但它總是執著的追求著理想,讓高飛的靈魂飛出平凡。
女:鷹如此努力地追求理想的同時,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人生也需要理想。人沒有理想,就如同一個人沒有了靈魂,只剩下一副笨重的軀殼。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和指路明燈,是催人奮進的巨大力量。樹立遠大理想和積極向上的人生目標,對我們而言是人生的一個重要階段。
男:理想是燈塔,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照亮人生前進的路程。使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不會迷失方向。
女:理想是我們前進的動力。俗話說:“人無志不立。”一個人假若沒有遠大的理想,是不可能有所作為的。從遠古時代的盤古開天辟地到如今的知識爆炸、信息革命,多少年,多少代,多少仁人志士都有著崇高的理想。理想是我們奮力前進、勇于創新的動力;理想是人生的指路燈;理想是戰勝困難的力量源泉。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必須樹立遠大的理想。
男:世界上,不少的名人從小就樹立遠大的理想,并為之而奮斗。下面,我們請孫華龍同學進行演講——《揚起理想風帆,到達成功彼岸》
(孫華龍同學進行演講)
男:感謝孫華龍同學的激情澎湃的演講,聽了他的演講,我深深地感受到理想的力量,實現遠大理想,要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
女:是啊,演講中我們體會到了樹立理想的重要性,認識到樹立理想的重大意義。生活中的我們,要使人生過得有意義,就要做個有理想的人。同時,為了實現理想,我們還得好好學習,沖破一切困難。不知道同學們是不是有同感呢?
男:看來同學們聽完之后都深有感觸啊。是啊,我們都可以感受到,有明確理想的人,會有合理的學業、人生目標,敢于面對挑戰,并戰勝困難而走向成功;缺乏理想的人,沒有人生目標,則比較消極、被動,人生顯得沒有意義。
女:說得真好!而且,我們知道,要成功,就要有理想;有理想,就要有行動。理想的實現來自不懈的努力。
男:是啊,像我,雖然有理想,但學習不夠努力,以后我一定要加倍努力,為了實現理想而奮斗。不然,人生怎么能成功呢?
女:說得對!對了,大家都是高中生了,關于理想的名言警句也學過了不少,下面就請同學踴躍暢談,把你知道的有關警句說出來!
同學a:“華羅庚說過:‘沒有抱負的人,他的生活缺乏偉大的動力,自然不能盼望他能有杰出的成就’。”
同學b:“孔子說:‘三軍可多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同學c:“范曄說:‘有志者事竟成。’” ……
男:同學們說的非常好。的確,理想是浪花,追求它,你才有浪花拍打巖石的激情;理想是風,渴望它,你才擁有風拂萬物、穿山越海的灑脫;理想是陽光,把握它,你才有陽光傾灑森林的暢快自如。我認為,理想是古埃及那古老而神秘的文字,需要我們用一生的心血去詮釋它,超越它。
女:生命只有一次,而且是短暫的。正如莊子所說:人生天地間,若白駒過隙,我依然而已。也如朱自清在《匆匆》一文中所說:洗手的時候,時間從你的洗手盤邊過去,吃飯的時候,時間從飯碗邊過去----光陰似箭,人生易老,生命是如此的短暫。正因為生命的短暫,所以我們需要樹立理想,追求理想、確立志向的最佳時期。在這個時節里我們有活力,有激情,但最重要的是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
男:理想是前進的動力,當大家有了偉大的理想,我們的學習便充滿動力,我們的人生便充滿活力。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遠大的理想都會實現的!
男、女:讓我們揚起理想風帆,到達成功彼岸!我們努力奮斗,共祝大家“明天會更好”!好,我們的班會到此結束!(音樂:明天會更好)
五、活動反思:
這次班會旨在引發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樹立遠大理想,并為實現理想而奮斗,預見班會的效果會不錯,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此次活動,學生明確了樹立遠大理想的重要性,確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增加了學習的動力和熱情;
2、學生通過活動參與,明確學習目的,有利于班風、學風建設;
3、此次活動由老師指導,具體操作均由學生自己組織,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
演講內容: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有人說過,沒有理想的人就像一只在海上航行卻迷失方向的船,隨時都可能觸礁。
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標、航海燈,引導我們駛向屬于自己的海域。有多少偉人,從小就點燃了這盞明燈,從而照亮了他們走向成功的征途啊!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他在中學畢業論文里寫道:“我選擇職業所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多么偉大的理想啊!
有了遠大的理想,才有壯麗的人生。周總理說過:“為了中華的崛起而讀書”!是啊,為了祖國的崛起,為了祖國騰飛,我們要有凌云壯志。愛迪生從一個低微的賣報生,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家;林肯跨越一道道鴻溝,從肯塔基的一棟小屋走出,最終成為美國最有成就的總統之一……
理想,包含著我們對未來的向往,對未來的希望,對未來美好的憧憬。每個人都要有理想,但要讓這美好的理想變成現實,關鍵還要看自己。在失敗中振作,在振作中奮發,在奮發中取勝。俗話說:“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踏實的學習,一定會使自己的理想成真!
讓我們為理想插上翅膀,放飛理想,做有理想的年輕一代!
祁縣東觀中學
篇3:高中生習慣養成主題班會
播種習慣,收獲人生
1.班會目的:
通過班會,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辨別自己思想行為習慣的正確與否,同時提高學生的自我約束的能力,改變不良的行為習慣。通過好習慣和壞習慣事例的啟示,讓學生樹立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明確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塑造個人性格,營造良好班風,以及創造自我人生的重要性。
2.班會準備:
(1)準備小品。
(2)各學生聯系個人生活實際,列舉自己一天的生活習慣,然后給習慣分類,反思自己的行為習慣。
(3)結合班集體生活的實際,列舉班集體生活中的習慣,給習慣分類,反思班集體存在的行為習慣。
3.班會形式:小品、討論
班會過程
一、導入
互動:請同學們跟著老師做:兩手張開,十指交叉握在一起,看一看在最上面的是哪一個手的拇指?(同學們各不相同)這就是習慣。
故事:曾經看到過這么一則報道: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聚會巴黎,記者采訪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學校,哪個實驗室,學到了你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呢?”出人意料,這位白發蒼蒼的學者回答:“是在幼兒園。”記者十分驚訝:“在幼兒園能學到什么呢?”學者說:“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后要休息;做了錯事要道歉;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學者的話告訴了我們一個淺顯而又深刻的道理:好的習慣讓人終身受益,好的習慣必須從小培養。
今天我們的班會主題就是:習慣成就未來
二、表演
小品(一)
情景1:
明明匆匆忙忙地趕到教室門口,他撓撓頭,難為情地說:報告!老師,對不起,我遲到了。
正在教壇講課的老師瞪大了眼睛,嚴肅地說:請問你這是這個學期第幾次遲到了?
明明低下頭:嗯……
情景2:(數年后):
明明匆匆忙忙地趕到辦公室,他撓撓頭,看了看手表,難為情地說:老板,實在對不起,今天路上又塞車了,所以……
老板瞪大了眼睛,極其嚴厲地說:從明天開始你不用上班了,在路上好好堵車吧!
小品(二)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在清晨盡早開始一天的工作。他每天五點半起床,做早操,喝杯牛奶吃塊面包,然后就開始工作。當他習慣了六點鐘開始工作以后,又努力再提早十五到二十分鐘,幾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他三十幾本教育方面的書和三百多篇學術論文都是在早上五點到八點寫成的。好習慣成就了一位舉世聞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
三、評論
感謝以上5位同學的表演,他們的表演很精彩,讓我們為這些同學高水平的表演而鼓掌。
下面請同學們來討論:
1、小品中的明明和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分別是怎樣的人,他們有怎樣的人生成就?
2、是什么因素決定了他們的人生,兩個小品共同表現了什么主題?
學生討論后,全班交流。
小結:
小時候的明明常常是上學遲到,這種壞習慣一直伴隨他,長大后,這種惡習導致他屢被老板“炒魷魚”。明明是一個不守時的人。
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個好的習慣,堅持這個好的習慣幾十年如一日,而且在她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對自己強加要求,成就了一位舉世聞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
這兩個小品共同說明了一個問題: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人生。習慣決定人生。
四、學生之間交流
說說學生他們有什么好的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學習習慣。
五、反思
“好習慣,益終身”,行為習慣對一個人的素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對我們中學生來講,尤為重要。昨日的習慣,已經造就了今日的我們;今日的習慣決定明天的我們。
六、總結:
培養的學習習慣有八個
1、明日學具,準備齊全
2、今天任務,今天完成
3、發現錯誤,及時改正
4、專心學習,珍惜時間
5、讀書寫字,姿勢端正
6、課前預習,單元復習
7、讀書看報,查找資料
8、學有計劃,學有目標
良好行為習慣
(一)要求合理
(二)明理激情
(三)榜樣示范
(四)激勵強化
(五)行為訓練
(六)注重體驗
(七)防微杜漸
(八)堅持不懈
七、結語
同學們,成長是一個痛苦的過程,良好習慣的養成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改變不
良習慣更需要付出艱辛。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今天做起,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共同創造美好的班集體,共同創造輝煌的未來!
愛是一種發自于內心的情感。通常多見于人與人,人與動物。現今任何科學都不能徹底解釋人或動物產生“愛”的原因。
愛這個字在字典里有著許多意義,由某種事物給予人滿足(如“我愛吃這些東西”)至為了愛某些東西而愿意死(如愛國心、對偶結合)。其可以用來形容愛慕的強烈情感、情緒或情緒狀態
恨
1.怨,仇視:
2.為做不到或做不好而內心不安3.對人或事物懷有強烈的敵對或不滿的感情4.仇:民族仇,階級恨
張小嫻:反射的愛與恨
當你覺得對方對你有好感時,其實是你對人有好感。當你覺得對方討厭你時,其實是你討厭對方。這種反射作用,常常會發生。
我們喜歡接近那些對我們有好感的人。我們為甚么認為對方對我們有好感,甚至喜歡我們呢?那是因為我們喜歡他。
初次見面的時候,我們跟某人一見如故。回家以后,我們在想:“這個人好像很喜歡我!”事實上,是我們春心蕩漾,喜歡了對方。
喜歡和愛,也是反射作用。所以,愛上不愛自己的人,畢竟是比較少數的。感受不到愛,卻仍然去付出愛,可以說是傻,也可以說是偉大。
當我們不喜歡某人的時候,我們會驕傲的說:“第一次見面時,已經不喜歡他!”也許,這只是一個自我保護的方法。當感到對方不喜歡自己時,我們先下手為強。
對方不是跟我投契的類型,他更好像看不起我,那么,我們會反過來說:“我根本看不起他,甚至有些討厭呢!”
我們常不明白自己為甚么無緣無故喜歡或憎恨一個人。也許,那并不是沒有原因的。我們喜歡或憎恨對方,也是反射作用。
你看到甚么,你自己便是甚么。愛和恨,也作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