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奮斗幸福觀的心得體會
xxx在多個場合強調“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可以說,這是習xxx的“奮斗幸福觀”。社會***以人民為中心,“奮斗幸福觀”正是著眼千千萬萬普通人。它首先是共產黨人的使命,強調共產黨人為人民的不懈奮斗。它也是全體人民的奮斗,是共產黨人帶領人民群眾一起的奮斗。為幸福而奮斗,在奮斗中謀幸福,是“奮斗幸福觀”的邏輯支點和理論核心。
一個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是一個人、不是少數人能完成的,需要全民族的覺醒,需要千千萬萬普通人的參與。與人民一起奮斗,首先要解決動員人民的問題。如何動員?新時代需要有新的動員“打開”方式。這種方式應該用老百姓認同的常理,講老百姓喜歡的語言。簡單直接,通俗樸實,春風化雨,直指人心。在這方面XX是我們的楷模,想一想,“為人民服務”多么直白,卻激勵和引領了一代人又一代人。習xxx也為我們做了榜樣。新時代是實現夢想的時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而奮斗,是實現夢想的必由之路。對于千千萬萬普通人,“中國夢”最能喚醒理想,“我奮斗我幸福”最能打動人心。“中國夢”是遠大的目標,“奮斗”是最具體的方法。“奮斗幸福觀”告訴每個人:你在參與創(chuàng)造偉大時代的同時,也在創(chuàng)造自己的美好人生,把黨和人民群眾通過奮斗緊緊連在一起,把民族復興和個人的夢想通過奮斗緊緊連在一起,這是新時代最有溫度、最有力度的動員。
在梁家河當知青的七年,就是帶著梁家河老百姓“奮斗”的七年,是“奮斗幸福觀”的摸索和實踐,更是對“奮斗即幸福”的最好詮釋。他曾說:“七年上山下鄉(xiāng)的艱苦生活對我的鍛煉很大。讓我懂得了什么叫實際,什么叫實事求是,什么叫群眾。這是讓我獲益終生的東西。”這不正是和人民一起奮斗得來的真理領悟嗎?
用“奮斗”來教育全黨也教育人民,讓大家在行動中體會:祖國是個人成就的放大器,借時代之力才能實現自我突破。把奮斗精神融于崗位、融于日常、融于人生。可以說,奮斗既是真理、是哲學,也是潛移默化的生命浸潤。
“奮斗幸福觀”,還意味著一種回歸,即對勞動的尊重。這是平凡勞動者做主角的時代,而奮斗正是勞動者的專利。新時代的勞動者不是普通意義的勞動者,他是有著充分文化自信的勞動者,是精神生活十分充盈的勞動者。于這樣的勞動者而言,勞動不再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經歷幸福人生、完成自我超越、實現社會價值的需要。“奮斗幸福觀”所崇尚的幸福,正是這種多重意義的愉悅和享受。當奮斗能產生效益,當奮斗能帶來愉悅,當奮斗成為一種信仰,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yè)將迅速匯聚空前的能量。
新時代、新思想,需要時代新人。xxx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沒有秉承新思想的人,完成新時代的使命就是一句空話。主席的“奮斗幸福觀”,更需要一大批時代新人,去落地實施,去開花結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時代造就時代新人。那么,什么才是時代新人?怎樣培養(yǎng)時代新人?主席的“奮斗幸福觀”給出了答案:時代新人就是新時代的奮斗者。帶領人民一起奮斗,是培養(yǎng)時代新人的最好方法和最佳路徑。
新時代,是歷史方位;中國夢,是前進目標;時代新人,是實現夢想的主體。以人民為中心,不僅是服務人民,更要對人民進行啟發(fā)和教育,使人民在精神上思想上素質上情感上得以全面提升。“奮斗幸福觀”是最新的生命哲學和成功指南,也是一堂生動的全民教育課。只有奮斗,才能促進我們理解平凡崗位的意義,認清普通人生的價值,珍惜當下一切的來之不易,發(fā)現我們所處時代的獨特與不凡。
篇2:讀《誰拿走了孩子幸福》心得體會
讀《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的心得體會
前幾天從電視中看到芭學園李躍兒的專訪,覺得很有道理,并立即在網上查看了她的專著《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書。原來我對這類書籍并不感冒,總認為他們的觀點比較空、大,不切合實際,或者說不太適合我。而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卻被她的教育理念深深地吸引,看得越久,越覺得自己做得不夠,甚至不對,不管是作為父親還是老師!
李躍兒,美術教育家、油畫家,曾入圍“中國油畫三百家”;后由美術教育轉入幼兒教育,上海行健職業(yè)學院學前教育系特聘教授;曾為《父母》雜志教育答疑專家、央視少兒頻道簽約專家。創(chuàng)辦“李躍兒芭學園”,著有《www.dewk.cn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我們的寶貝》(前四冊)、《誰誤解了孩子行為》、《誰了解孩子的成長秘密——關鍵期關鍵幫助》、《觀察與創(chuàng)造》、《想象與創(chuàng)造》《欣賞與創(chuàng)造》等書。20**年,李躍兒榮獲第三屆中國國際家庭教育論壇“華表獎”和“形象大使”稱號。20**年榮獲“20**年中國幼兒教育百優(yōu)十杰”稱號。20**年榮獲“20**中國民辦幼兒教育十大杰出人物”稱號。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是李躍兒其中的一本著作,她從“棍棒之下生逆子”、“學會傾聽”、“要讓孩子成長為他自己的模樣”、“不要讓你的目光成為鐮刀”、“幫助是孩子成長的需要”、“給無助的心靈帶來希望”等幾個方面闡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而其中最簡單的“學會傾聽”是我們家長、教師最容易做到卻又做不到的,往往被我們所忽視,從而讓孩子倍受打擊!
李躍兒教育理念指出,兒童是一個有思想有感受并且需要表達自己的動物,需要我們成人無私地關懷他們,并幫助他們成長。這個關懷的一部分就是要學會傾聽兒童。
首先我們要了解兒童的訴說是什么樣的。在以往的教育觀念中,成人是不給兒童訴說機會的,而且我們認為訴說就是講述。但兒童的訴說卻是多種多樣的,他們用糾纏成人來訴說失去了安全感;用發(fā)脾氣訴說自己被干預的煩惱;用不停地索要物質訴說自己精神的空虛;用尿床和夜驚來訴說自己承受了過多的壓力。如果我們成人不懂得這些孩子的訴說形式,就無法傾聽孩子。成人是需要被傾聽的,孩子則更需要被傾聽。有人說,沒有什么比讓一個剛會說話的孩子閉嘴更難的事,因為這正是孩子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而孩子說話時需要有對象的反應,這時就需要我們成人給孩子以發(fā)展的配合,來使孩子發(fā)現他的訴說對象的反應與他的表達之間的關系。
其次,在孩子童年時,需要與成人分享他們的心靈。如果成人不能站在兒童的立場上去與兒童分享,就會覺得他們那些心靈的表白顯得嘮叨和幼稚可笑,很難使成人集中精力堅持去聽完他們的講話。大多數情況下作為聽眾的成人會想辦法打斷孩子的訴說或轉移話題。《窗邊小豆豆》之所以感動了那么多人,就是教育者對兒童的那份理解和尊重。在那本書里,小豆豆在老校長的傾聽下,竟然連續(xù)講了4個小時。那次成功的傾聽,讓小豆豆感到自己生平第一次遇到了真正喜歡自己的人。在這之前,小豆豆雖說性格開朗,但她總是隱約地有一種被排斥的感覺,仿佛她和別的孩子是不一樣的。而在得到老校長真正的傾聽之后,她感覺非常安心,非常溫暖,心情好極了,她甚至在心里幻想“能和這個人永遠在一起就好了”。
被傾聽的效果之所以這么好,是因為“無論是從前,還是這以后,沒有一個大人這么認真地聽小豆豆說話”。而且,在那么長的時間里,“校長先生一次也沒有打哈欠,一次也沒有露出不耐煩的樣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樣,把身體向前探出來,專注地聽著”。這個經典的例子,是孩子需要被傾聽的最好的證明。
看完本書,我忽然覺得自己很不稱職,很多次女兒在我耳邊喋喋不休地訴說著學校里、班級里所發(fā)生的一些瑣事時被我以各種理由打斷;很多次我的學生向我報告班級里或上課時的小事時被我草草打發(fā),我失去了很多和孩子們心靈溝通的機會!《窗邊小豆豆》中老校長什么都沒做,只是認真地傾聽了小豆豆的傾訴,卻贏得了小豆豆的信任!難道我真的忙到連傾聽孩子的時間都沒有了嗎?我忽然感到很害怕!如果這樣下去,多年以后,我和女兒、學生的關系會變成怎樣;我也很慶幸!慶幸自己及時地讀到了這本書,知道了自己的錯誤!
我想,我不會繼續(xù)錯下去!
篇3:教師工作心得體會:知足、感恩是幸福
教師工作心得體會:知足、感恩是幸福
幸福到底是什么?有人說幸福是一輩子的健康,有人說幸福是每一天都很快樂,我說幸福是一種感覺,不需要說明便可以體會,體會這一年做老師的幸福,體會這一年做惠興人的幸福。
作為一名教師,我的幸福來自每一位學生。 每當我進入教室,幾十名學生齊刷刷地起立,拖著長音喊“Good morning, teacher.”,全班安靜地坐下等待我上課的時候,這樣的幸福瞬間誰能擁有呢?哪怕是每天早上的校門口,平時的走廊上,一句司空見慣的“老師好”也讓我感覺頗有韻味。在課堂上,他們對我提出的問題躍躍欲試,還記得上學期上校級公開課的時候,我特別緊張,是他們一雙雙舉起的小手讓我自信起來,是他們給我吃了一粒定心丸。在課后,會有學生圍著我討論“飛輪海、Super Junior、Justin Bieber”等等。他們還特別關心我的個人隱私問題,竟然還有家長熱心于給我介紹對象,讓我無奈卻更讓我小幸福。就這樣和他們課上課后都膩在一起。個別學困生總讓我對他們又愛又恨,威逼用過了,利誘也用過了,哄也哄了,騙也騙了,嚇也嚇過了,到頭來是我筋疲力盡,他們卻還是原地踏步。哪怕是原地踏步,我們享受了一起學習,一起付出的幸福過程。
作為一名教師,我的幸福還來自周圍的同事。報名時我見到的第一位惠興人--沈璉老師,后來也是她細心地為我處理一堆繁雜的手續(xù),包括前不久的轉正手續(xù)。還有我們的老大--唐校,他是第一個關心我工資的人。誰都離不開錢啊,因為錢也是決定幸福與否的條件。 去年與我一起奮戰(zhàn)初一英語的三位老師,都被我稱為“媽媽”,她們無論在教學上還是生活上,對我的關心都無微不至,我永遠都不會忘記三位媽媽在我生日的時候給我的祝福。還有沈校,叫媽媽也不為過了,很關心下一代成長。感謝楊書記和邊老師在去年1班學生的事件上對我的支持和關心。還有一幫大我沒幾歲的好朋友們,有你們真好。最后,感謝所有關心過我的學校同事們。
在惠興這個大家庭里,我是最小的一個,但我得到的溫暖卻是最多的一個,我很幸運,也很幸福。
幸福是知足,幸福是感恩。也許幸福是簡單的,是樸實的,是瑣碎的,但它卻是實實在在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只要我們用心去體驗,用心去追求,幸福就會與我們相伴。 借這個機會,祝全體教師節(jié)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