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泳池作業指導書
序號 作業內容 崗位 相關記錄
1.工作時間內對游泳池周邊的衛生情況進行不間斷巡查,確保游泳池及過水溝無青苔、砂粒等異物,無青苔、無紙屑煙頭枝葉,欄桿無水跡、灰塵;
同時對安全情況進行巡查,確保泳池周圍無鋒利有棱角硬物;泳池照明燈具完好,使用安全電壓。無外露管線。
每天必須對池底、池壁、水面、池周邊、更衣室進行清潔,確保泳池處于良好的狀態。
救生員 《泳池工作情況記錄表》
2.上午、下午、晚上各測一次PH值,并做好記錄,同時根據PH值的高低進行投藥。原則上,未開放期間,每三天投放一次藥物(明礬在夜間投放,漂白粉在清晨投放)。投藥前后對水質檢測進行記錄,在發現水質有明顯變化時可投放相應藥物進行補救。
救生員 《泳池工作情況記錄表》
3.投藥后,確保 PH值在6.8--8.2之間 ,池水混濁度不大于5度或站在游泳池兩岸能看清水深1.5m的池底四、五泳道線,同時尿素濃度不大于3.5毫克/升。泳池細菌總數不超過1000個/毫升。大腸桿菌含量不超過18個/升,游離余氯應保持在0.3毫克/升--0.5毫克/升,化合余氯應保持在1.0毫克/升以上
4.按《泳池設備操作規程》操作設備。操作中,眼、鼻、手、耳配合,注意設備運行情況。救生員
5.每天上、下午對設備各巡視一次,
發現異常立即停機報維修并知會保安主管,初步處理后將處理情況上報保安主管。
巡視過程和處理過程做好記錄 救生員 維修 保安主管
《泳池工作情況記錄表》
檢驗標準:1、池水數據:PH=7.4--7.6,CL-=1.0--1.5,ORP=400--600MV
2、目測池水:泳池水呈藍色且清澈見底,無灰塵、無雜物。
支持性文件:《泳池設備操作規程》
篇2:小區游泳池安全衛生管理作業指導書
小區游泳池安全衛生管理作業指導書
此指導書旨在規范小區泳池管理,確保泳池在開放期間安全、衛生、有序,使其在小區文化和業主生活中起到健康積極的作用。
安全管理、水質管理(循環、加藥、清理、檢驗)是泳池管理的關鍵,既要保證池水潔凈又要保障泳客安全,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泳池管理經營規范有序。
一、前期準備
1、每個泳池在正式開放前,須到衛生局辦理《衛生許可證》,所有從業人員須持有衛生防疫站頒發的〈健康證〉救生員上崗證。
2、泳池開放時間:每年的四月下旬至十月下旬,具體日期可根據當年的氣溫變化情況而定。
3、泳池在開放期間,必須配備一名持證救生員,負責泳池的救生、吸塵加藥及水循環管理等工作。
二、游泳池水消殺消毒管理:
1、正常開放的泳池,應每天投放消毒藥(也可根據不同藥的效能不同處理),用量為每1000立方水加40~50公斤漂白水(次氯酸鈉),或每立方水2~3克三氯異氰尿酸片劑,同時可根據游客多少適度的增量或減量。
2、每星期投放2~3次聚合氯化鋁(沉淀藥),用量每1000立方水加5~10公斤。施藥應在泳池收場后進行,開循環泵進行循環,并保證有足夠的靜止時間,第二天早上吸塵。
3、及時注意青苔的出現,約每半個月加一次硫酸銅。
4、當PH值偏低時,適量投放碳酸鈉(蘇打),使PH值合乎水質標準。
三、游泳池水保潔循環管理
1、根據池水加藥和沉淀的情況,及時(每天或隔天)對池底進行吸塵清理工作,吸塵必須做到細心徹底。
2、每天清理池邊及周邊陸地,保證地面無塵,以免污染池水。
3、每天開循環泵8~10小時(或視池水清潔度),讓池水循環過濾。
4、每次放水后要徹底有效的清理池底。加的新水要特別注意加藥清理工作,消毒藥、硫酸銅、沉淀藥、蘇打四藥并加,并要足量。
四、游泳池水檢測工作
每日分幾次時間分別檢驗水質的PH值和余氯值,水質的標準余氯0.3~0.5,PH值7.1~8.0為正常。
篇3:物業轄區泳池管理作業指導書
物業作業指導文件
泳池管理作業指導書
1.目的
規范泳池管理,為顧客提供安全、健康的泳樂場所。
2.范圍
適用于公司各管理處泳池管理。
3.定義
無
4.職責
部門/崗位工作職責頻次/時間
品質管理部負責對泳池管理規定及泳池水質進行監督檢查。每季度至少一次
管理處經理負責管理區域內泳池管理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并可根據自
身特點制定相應的泳池管理制度。每月至少一次
會所管理負
責人負責泳池日常管理工作的指導、監督、抽查各崗位工作情況。每周至少兩次
救生員負責嚴格執行泳池管理規定,檢測水質酸堿度,觀察水質
變化情況并及時調整水質達到標準。正確操作水質循環、
過濾、消毒、清潔處理等日常工作。每天至少一次
5.方法及過程控制
5.1泳池水質標準
5.1.1靜態標準(水質清澈透明、無異味)
項目PH值 渾濁度尿素濃度細菌總數大腸桿菌游離余氯
標準6.8-8.2≤5度(或在兩岸水深1.5m
的池底四、五泳道線≤3.5mg/L≤1000個/ml≤18個/L0.3-0.5mg/L
注:冬季室內泳池水溫控制在22-26℃,兒童泳池應在24-28℃,冬季室溫應高于水溫1-2℃。
5.1.2化合余氧應保持在1.0毫克/升以上。
5.1.3動態標準
為確保泳池水質符合要求,采取分時段、分場次的動態管理措施,正常情況下按下表規定操作并控制相關指標:
泳池開放時間檢查水質時間游離余氯
控制值游客人數控制標準
(每人占有水面面積)加藥時間
9:00~12:008:30~9:000.5~1.0≥3平方米首次加藥時間:晚上22:00
以后;補充加藥時間:下午泳池
開放前30分鐘;其它時間根據
水質檢測結果適時補加。
14:00~20:0013:30~14:000.5~0.6≥4平方米
20:00~22:0019:00~20:000.5~0.6≥4平方米
5.1.4兒童涉水水池在開放期間應不停注入含游離余氯0.3~0.5毫克/升的新鮮水,保持池水循環流動,并每天換水一次。
5.1.5浸腳消毒池水的游離余氯含量應保持5~10毫克/升,浸腳池水每4小時更換一次。
5.2泳池水質測試儀使用方法
5.2.1將試管伸入泳池水平面下約50厘米處取水,保持水位在試管刻度線處。
5.2.2在PH值試管中加入5滴PH試劑,在余氯值試管中加入5滴OTO試劑。
5.2.3蓋上兩個試管蓋,用手搖動,使試管中水與試劑液混合均勻。
5.2.4觀察兩試管中液體顏色,分別與各自的標準色對比。與標準顏色最接近者即為所測水的PH值和余氯含量。
5.2.5測試后請勿將測試液倒入泳池中,每次使用后清洗整套測試用具。
5.2.6試管、試劑請儲存于干燥、陰涼的環境中。
5.2.7為提高精度,建議每年更換試劑。
5.3水質調試藥品及使用方法
藥品名稱藥品性能藥品形狀加藥量注意事項
強氯精消毒劑,用于殺滅水
中的細菌及池底類粉劑2-3克/m?水使用時先溶于水后直接灑入泳池。由
于該藥刺激性強,使用時應做好安全
防護。
明礬絮凝劑,用于吸附沉
淀水中的雜質晶體20-25 克/m?水
聚合氯化鋁絮凝劑,用于吸附沉
淀水中的雜質粉劑5-10克/m?水使用時先溶于水后直接灑入泳池
食用碳酸鈉PH值調節劑粉劑10-15g/m?水當PH值小于6.8時調高PH值,用量
按實際測試中PH值得出
片堿PH值調節劑顆粒10克/m?水當PH值小于6.8時調高PH值,用量
按實際測試中PH值得出
鹽酸PH值調節劑液體5-10克/m?水當PH值大于8.2時調低PH值,用量
按實際測試中PH值得出
硫酸銅殺藻劑,用于殺蟲、
殺滅藻類液體1-2克/m?水投入次數不能多,每月投1-2次即
可(或發現小蟲或青苔時使用)
5.4泳池換水與開放前的準備工作
5.4.1泳池換水前,管理處應提前發布關于泳池將要換水內容的通知,同時在泳池現場予以明確的標識,并用警戒帶圍住泳池周圍。
5.4.2進行泳池排水:打開排水閥,啟動排水泵排水。在泳池水排干后,多檔閥應換到封閉狀態位。然后再對泳池及溢水溝進行清潔工作,直至不留任何污跡。
5.4.3給泳池加水:打開給水閥門,在泳池加水同時即可加入漂白水進行消毒處理。蓄水至標準水位后(蓄水未達到標準水位不可啟動循環水泵),啟動加藥泵,加入明礬飽和溶液以利于池水凝結沉淀(參考比例為:漂白水20千克/100立方米,明礬飽和溶液0.5千克/100立方米)。
5.4.4沉淀24小時以后進行吸塵,反水沖洗、過水及循環過濾工作。
5.4.5循環過濾工作結束后,用PH試紙或藥液測量泳池水的酸堿度即PH(PH值7.0--8.0)(特別提示:水偏堿可預防青苔等藻類植物的滋生)。PH值小于7.0時加入碳酸鈉溶液,高于8.0時可加入稀鹽酸或稀硫酸溶液。
5.4.6泳池開放前應取得衛生防疫部門開放許可證并在現場向顧客公示。
5.4.7泳池開放必須有專人管理,救生人員必須持有《救生員證》和《健康證》方可上崗。
5.4.8泳池正式對外開放期間,管理處每月必須對救生人員進行泳池水質處理、安全管理等培訓。
5.4.9池水在開放及季節,需換水一次以上。
5.5泳池開放時間及現場管理
5.5.1管理處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規定泳池開放時間,并可根據顧客的要求延長開放時間。
5.5.2開放期間,管理處可視具體情況編制"入場須知""更衣室使用管理規定",確定泳池開放的時段。
5.5.3泳池周圍無鋒利有棱角的硬物,游泳池及過水溝無青苔、砂粒等異物。欄桿無水跡、灰塵。泳池照明燈具完好,使用安全電壓。無外露管線。
5.5.4現場配置救生圈、救生桿等救生器材,每50㎡水面必須配備一個救生圈,救生圈必須放置于醒目處,取放方便,并設置標識牌如安全提示、入池引導指示等內容。
5.5.5泳池內不許使用水床、橡皮艇等大型娛樂設施。
5.5.6每天須對檢測結果、加藥情況、水溫情況、開機循環時間等內容作好記錄。
5.5.7開放期間,泳池救生員應嚴格執行泳池管理規定,引導泳客按照衛生程序排便~沖洗、淋浴~浸腳消毒~入池,有責任阻止患有肝炎、心臟病、皮膚病、皮膚癬疹(包括腳癬)、重癥砂眼、急性結膜炎、中耳炎、腸道傳染病、精神病等患者進入游池游泳。
5.5.8提醒泳客文明游泳,安全使用泳池設施,禁止在泳池內吃食物、吸煙、吐痰、擦鼻涕等,禁止在泳池內及泳池邊進行跳水、追逐嬉戲、打鬧等影響泳池秩序或具有潛在安全隱患的行為,小孩必須有大人陪同方可下水游泳,且不允許到深水區。因此引發的任何人身傷害,明示泳客自行承擔責任。
5.5.9泳池開放期間救生員不能離開泳池,并保持高度警惕,仔細觀察泳池內游泳情況,特殊情況短暫離開需有能勝任的人員頂崗。
5.5.10泳池工作人員上崗著裝要有明顯標識。
5.5.11遇政府部門抽檢水質時應及時告知管理處經理,并跟進抽檢結果,異常情況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5.5.12救生員應隨時清除池水中的污染物,每天停場后對各種設施場地徹底清掃,并用0.3~0.6%的氯消毒液進行消毒。
5.5.13室外泳池碰到下雨天氣,應特別注意池水變化,因為空氣污染嚴重,下的是酸雨,而且夾雜有細菌,最容易引起池水變化,應隨時測定余氯變化,及時補加消毒藥,以保證池水不變。
5.6開放期間的水質處理步驟
5.6.1制止與防止青苔生長:投放硫酸銅,每月以投放1-2次為佳,且在此藥物投放2小時以后才能做下一步驟。
5.6.2調節PH值(酸堿度):使用碳酸鈉或氫氧化鈉提高池水的堿度,每升高1.0度每立方水15克的劑量投放。
5.6.3殺菌、消毒:使用強氯精,每提高0.5度按每立方水2克的劑量投放。
5.6.4沉淀:使用明礬按每立方水20-25克劑量投放,啟動循環系統半小時,使藥物分布均勻。
5.6.5吸塵:待以上步驟完成后,靜止6-8小時,才可進行吸塵。
5.6.6在水質處理時段應謝絕顧客下水游泳,并在泳池入口及周邊顯眼位置放置標識牌。
5.6.7循環過濾:為減少池水中懸浮物,保證消毒殺菌效果,保持水質的清澈透明,每天在顧客開放時段內,須對池水進行循環過濾。
5.6.8如開放期間顧客人數很多,應適當增加水質檢測頻次,以保證水質合格。
5.6.9新購回的泳池消毒藥品首次使用時,應增加檢測頻次,以確認藥物的有效性,發現藥物異常時應及時向上級報告,并通知供應商處理。
5.6.10當遇到高溫、下雨天氣時,應隨時檢測水質變化。在暴雨等不良天氣下,泳池水質的變化主要表現為細菌微生物的數量增多,有機物、懸浮物增加,池水渾濁度加大,甚至池水不受控制變成墨綠色。處理方法主要以預防為主:遇不良天氣時,首先用強氯精提高游離余氯含量至不小于1.5,其次加強循環過濾效果,調節PH值至7.8~8.5,再加聚合氯化鋁(或明礬類絮凝劑),通過混凝、沉淀、吸污等一系列水質處理過程,使池水保持在標準水質范圍內。
5.6.11泳池關閉期間參照噴泉池水質處理規定。
5.7噴泉池水質及操作要求
5.7.1水質要求
5.7.1.1噴泉水景水質不渾濁、無青苔、無明顯沉淀物和飄浮物;
5.7.1.2溝渠河等無異味、無雜物、無污水橫流、無大量泡沬、無漂浮異物、蚊幼蟲不超過1只/100ml;
5.7.1.3水景應有開放時間的規定。
5.7.2開泵前準備工作
5.7.2.1檢查水池水位,并用小鐵絲檢查各噴嘴有無堵塞情況,然后調節各噴嘴旁邊進水開關至中間位置。
5.7.2.2檢查池燈完好情況以及控制箱各接觸器接線情況,上述情況都無異常后方可開泵。
5.7.3 開泵后應觀察噴泉水池水位,及時補水或放水至噴嘴合適位置。
5.8管理處泳池負責人記錄泳池日常運行情況時,填寫《泳池、泳樂設施運行記錄表》。
6.支持性文件
無
7.質量記錄和表格
TJzzWY7.5.1-H01-08-F1《泳池、泳樂設施運行記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