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教學計劃
一、班級分析
本班學生都活潑可愛,品德優良,有上進心,對學校生活充滿激情,對各科文化課學習非常投入。但由于學生年齡小,可塑性強,知識面窄,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通過身邊的人和事,開展積極有益的各種活動,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分為四個單元,有如下幾個特點:
1、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基本線索設置主題。
2、突出養成教育的要求。
3、突出“活動性”和“做中學”。
4、突出圖畫、圖片在呈現教材內容方面的特殊作用。
5、體現一定的開放性。
三、教學具體目標
總目標:
培養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分目標:
(一)情感態度方面
1、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2、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
3、自然、誠實、求上進。
(二)行為與習慣方面
1、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
2、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遵守紀律。
3、樂于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4、保護環境,愛惜資源。
(三)知識與技能方面
1、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
2、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會常識。
3、了解有關祖國的初步知識。
(四)過程與方法方面
1、體驗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索活動。
四、教學措施
1、充分體現教學的生活性,遵循兒童生活邏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系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和游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體現道德寓于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純道德的生活”理念。
2、遵循教材開發性的特點,重視本課程面向兒童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在教學中積極探索教材擴展到家庭、社區及其他生活空間的方法,使其教學寓于生活。
3、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對兒童進行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為兒童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實際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他們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價值觀打下基礎。
4、積極鼓勵兒童直接參與主題活動,游戲和其它實踐活動,使兒童通過活動、動手動腦,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
5、珍視兒童的生活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與學生和平相處,以誠相待,使學生享受愉快,自信、有尊嚴的學校生活。
五、進度安排
1預備周
2讓我想想2課時
3相信自己3課時
4學習、生活有計劃2課時
5手拉手2課時
6爺爺奶奶,你們好3課時
7幫幫殘疾人2課時
8我發現3課時
9我也做研究1課時
10我們的科學小組2課時
11可愛的祖國3課時
12國旗國旗真美麗2課時
13敬禮,人民英雄2課時
14我在長大3課時
15努力才會有收獲2課時
16豐收會3課時
17——18復習
篇2:二年級七班《品德生活》下冊教學計劃
二年級七班《品德與生活》下冊教學計劃
一、班級分析:
本班共有32個學生,其中男18人,女生14人。全體學生都活潑可愛,品德優良,有上進心,對各科文化課學習非常投入,但由于學生年齡小,可塑性強,知識面窄,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通過身邊的人和事,開展積極有益的各種活動,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分為四個單元,有如下幾個特點: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基本線索設置主題。
突出養成教育的要求。突出“活動性”和“做中學”。突出圖畫、圖片在呈現教材內容方面的特殊作用。體現一定的開放性。
三、教學具體目標:
(一)總目標:
(二)分目標:
培養具有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1.情感態度方面:
①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②珍惜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
③自然、誠實、求上進。
2.行為與習慣方面:
①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
②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遵守紀律。
③樂于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④保護環境,愛惜資源。
3.知識與技能方面:
①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
②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會常識。
③了解有關祖國的初步知識。
4.過程與方法方面:
①體驗提出問題、探究問題的過程。
②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索活動。
四、教學措施:
1.充分體現教學的生活性,遵循生活邏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系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和游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體現道德寓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純道德的生活”的理念。
2.遵循教材開放性的特點,重視本課程面向兒童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在教學中積極探索教材,擴展到家庭、社會及其他生活空間的方法,使其教學寓于生活。
3.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對兒童進行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為兒童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實際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使他們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價值觀打下基礎。
4.積極鼓勵兒童直接參與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使兒童通過活動,動手動腦,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
5.珍視兒童的生活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與學生和平相處,以誠相待,使學生享受愉快、自信、有尊嚴的學校生活。
五、教學安排:
單元主題 活動主題 活動內容 課時 備注
我生活的地方
1.我愛家鄉的山和水
A.說說我的家鄉。 2
B.畫畫我的家鄉。
C.家鄉的故事、家鄉的歌。
2.家鄉的物產多又多
A.家鄉物產展示會。 2
B.家鄉物產知多少。
C.夸夸家鄉的物產。
3.我家門前新事多
A.觀察周邊生活變化。 2
B.高興的事。
C.家鄉明天更美好。
讓家園更美好
4.我們的大地媽媽
A.大地媽媽養育了我們。 2
B.了解家園環境狀況及其變化。
C.樹立正確的生態環境意識。
5.美化家園
A.垃圾處理。 2
B.垃圾分類。
C.廢舊物品再利用。
6.花草樹木點頭笑
A.說出常見的植物名稱。 3
B.花草樹木本領大。
C.愛護花草。
7.我和動物交朋友
A.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 3
B.善待動物。
C.和動物交朋友。
快樂的少先隊員
8.鮮艷的紅領巾
A.熱愛組織。 3
B.知道紅領巾來歷。
C.英雄故事激勵。
9.紅領巾胸前飄
A.少先隊活動。 3
期中活動準備1
B.誠實守信互相鼓勵。
10.快樂的“六一”
A.知道“六一”兒童節日。 4
B.參加兒童節活動。
C.讓我們關注。
我們在成長
11.我們長大了
A.成長大看臺。 2
B.我懂事了。
12.暑假生活我安排
A.我的暑假計劃 3
B.大家出主意。
C.快樂的暑假。
篇3:二年級(5)班班主任常規管理制度
二年級(5)班班主任常規管理制度
1、開學初依據學校德育工作計劃,和本班實際,在開學兩周內制定并實施好班主任工作計劃。
2、重視班級班干部隊伍建設,每學期開學兩周內建立班級組織,健全班委會制度,每周召開一次班委會,作好會議記錄。
3、加強學生愛國主義教育,認真組織本班學生參加升旗儀式;有升旗任務時,民主競選升旗手,寫好“旗手事跡”,規范、準時升降旗。
4、重視班集體的文化建設。注重抓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訓練,努力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開學兩周內完成教室布置。按時組織學生出好黑板報,兩周一換,督促學生及時打掃并保持教室和清潔區的衛生。力求體現環境育人。
5、進行守紀、守法和安全教育,學生無違紀違法現象,無打架斗毆事件發生,預防和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無安全責任事故。
6、做好班級貧困生、學困生摸底建檔工作,并積極研究、落實相關措施,資助貧困生、轉化學困生。
7、做好學生參加各類競賽、活動的宣傳、動員、組織工作,并力爭取得好成績。
8、組織學生積極開展各項有益活動,及時制止學生參加各項有害活動。班隊活動正常舉行且力求主題明確、富有教育實效。
9、關心學生校內外生活,及時認真做好家校聯系工作。家訪工作做到平時與期末相結合,學期到訪不少于10次。
10、搞好家校聯系會,組織召開本班學生家長會,提前寫好家長會發言稿交學校檢查,有記錄,會議針對性強、效率高。一學期中至少有一次全面性家長會,到會率在90%以上。
11、教育學生“愛護公物,人人有責”。一學期結束,班級公物的完好率保持在95%及以上。
12、注重班主任工作經驗的探索、積累,積極進行個案研究、撰寫相關論文進行交流。
13、客觀、公正、準確對學生進行操行評定,期末評語能反映個性,嚴禁敷衍了事。
14、學期結束認真總結班主任工作,撰寫工作總結,總結有一定的深度,能提出改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