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20**屆禮儀節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禮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過程中表現出的尊重、祝頌、致意、問候等慣用的形式和規范,是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文明禮儀養成教育不僅是個體道德品質和個性形成的基礎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及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教育。因此,在少年兒童習慣和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大力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活動,責任重大、意義深遠。通過對學校禮儀、家庭禮儀、社會禮儀的學習與實踐,逐步把語言文明、行為文明積淀成為少年兒童的人格文明,感受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增強民族精神的凝聚力。
二、活動時間:20**年9月10日~10月10日
三、活動主題:文明禮儀我先行
四、活動內容
我校進行禮儀節系列活動,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教學生學會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具有現代文明內涵的社會生活規范,培養學生具有高雅、得體、大方、文明的涵養。它包括文明語言、文明行為、文明衣著、禮貌修養,乃至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等。以人民小學《教師禮儀十行》和《學生禮儀十行》為重要內容,以培養“六個好習慣”為突破口,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師長、主動問好、不亂扔、主動撿、不說臟話、不隨地吐痰等方面的禮儀行為。我校要依托校園文化建設的平臺,策劃、養成、固化學校文明禮儀,編制具有校本特色的禮儀課程,使學生逐步養成富有學校特色的文明禮儀規范。
我校擬從以下三個層面遞進式的加強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
(一) “禮儀我知曉”
1.開展文明禮儀“五個進”活動:
一是“禮儀讀物”進書包,做到學生人人有禮儀讀物。向學生推薦有關紀錄人類文明發展史的圖書、讀物,鼓勵學生和家長通過閱讀、學習與文明禮儀相關的文章,了解中華民族人文傳統,學習民族優秀的禮儀文化。
二是“文明禮儀”教育進課堂,學校積極組織人員編寫了具有校本特色的禮儀教材,保證了禮儀知識的傳授,禮儀培訓更加規范。
三是“文明禮儀”進活動,對學生加強少先隊、班隊常規活動的禮儀教育,了解各種儀式的意義,使活動更加規范。
四是“文明禮儀”進家庭。教育學生懂得尊敬長輩,孝敬父母以及學習了解其他方面的家庭禮儀。
五是“文明禮儀”進社區,開展“小手牽大手,文明一起走”志愿者系列活動,小手拉大手傳遞禮儀規范,掀起學習文明禮儀高潮。
2.充分利用學校網站、小荷廣播、國旗下講話、櫥窗等媒介,向師生宣傳文明禮儀知識,以及禮儀節各項活動的開展情況。增強媒體的宣傳與導向作用。
(二) “禮儀我先行”
1.在低年級開展“文明用語我先行”主題隊會活動。以多樣的教育形式引導學生學習禮儀首先要學會使用“文明用語”,培養學生使用文明用語的習慣。
2.在中年級開展“文明舉止我先行”主題隊會活動,以如何遵守“課堂禮儀”、“兩操禮儀”、“路隊禮儀”、“少先隊活動禮儀”和學生文明行為習慣的培養為重點展開討論與研究,使學生養成尊敬師長、孝敬父母、關愛伙伴、誠實守信的傳統美德,逐步培養學生的文明禮儀行為。
3.在高年級開展“公共禮儀我先行”主題隊會活動,帶領學生圍繞:在公共場所輕聲交談、右行禮讓、乘車購物不擁不擠、觀看演出比賽,文明喝彩、文明出行、遵守交通規則、走人行橫道線、不闖紅燈、文明游覽、文明就餐、文明乘電梯、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等方面的禮儀行為展開討論與分析,發現存在的不足,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遵守社會公德、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道德情操。
4.在全校范圍內開展“發現身邊的文明禮儀”征稿活動。號召同學們不僅自己在言行舉止方面要禮儀、規范,還要善于發現身邊的文明禮儀行為,以及與文明禮儀背道而馳的不文明行為,這些素材可來源于學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會生活,把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寫下來,投到小荷廣播站的電子信箱里。通過廣播,讓更多的人來關注身邊的禮儀行為,時刻激勵、警示著我們。
5.開展“小手牽大手,文明一起走”志愿者系列活動,通過致家長的一封公開信、交通協管,幫助社區“空巢老人”等活動,影響帶動身邊更多的人一起遵守禮儀規范,讓禮儀之花開遍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6.開展“文明禮儀我先行”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以網絡調查、訪談、資料整理、問卷等研究方式開展研究性學習。圍繞“什么是禮儀”、“禮儀行為的發展演變”、“歷史上著名的禮儀故事與人物”、“我國公民在文明禮儀方面存在的不足”、“探秘最文明的禮儀國度”、“發現身邊的不文明行為”等課題開展調查研究。切實提高廣大師生的文明禮儀素養。
(三) “禮儀我來評”
1.在小荷廣播上開辟“我身邊的文明禮儀”欄目。講述身邊的禮儀故事,公開“不文明行為”,對身邊文明與不文明的言行進行表揚和批評,積極倡導文明新風,有效地抵制不文明行為現象的發生。
2.由校長室、德育處、值周領導、值勤老師、值周學生聯合組成 “文明禮儀督導隊”,在校園巡邏檢查,及時制止和糾正不文明行為。
3.開展“文明禮儀示范班”、“文明禮儀小標兵”的評選活動,樹立典型,學習榜樣。“文明禮儀示范班”由校長室、德育處結合各班的常規評比以及各項活動的結果評出。“文明禮儀小標兵”由班主任組織全班學生結合同學們的平時表現,民主選舉產生。
四、活動安排與要求
(一)禮儀我知曉(9月10日~9月14日)
1.禮儀節啟動儀式。利用國旗下講話啟動本屆禮儀節,并向全體師生宣讀禮儀節倡議書。同時舉行“向不文
明行為告別”承諾簽字活動。(9月10日)2.班級板報設“禮儀知識專欄”和“班級禮儀之星”。將本次禮儀節活動的主題、活動內容以及時間安排制作成海報張貼于校園櫥窗。(9月14日前完成)
3.禮儀“箴言佳句”征集。各班選10條有特色、有創意的參加評比,將優秀的“箴言佳句”展示在電子屏上。電子稿發送到信箱(9月14日前完成)
4.各班的圖書角要擺放一些與禮儀相關的讀物,有條件的班級每學生一本禮儀圖書,交換閱讀。低年級各班開展“文明禮儀故事會”。共同分享閱讀成果,感受禮儀人物的榜樣作用。(第3周開展閱讀活動,第4周開展故事會)
(二)禮儀我先行(9月17日~9月29日)
1.開展“文明禮儀” 主題隊會研討與教學觀摩活動
(1)低年級開展“文明用語我先行”主題隊會研討與教學觀摩活動(第3周)
(2)中年級開展“文明舉止我先行”主題隊會研討與教學觀摩活動(第3周)
(3)高年級開展“公共禮儀我先行”主題隊會研討與教學觀摩活動(第3周)
要求:三個主題隊會,先由各年級“新基礎教育”學生工作領域骨干教師牽頭,開展討論研究,集中智慧,確定一人在組內開設研究課,再對研究課進行二次討論改進,最后各班在整體開展。第4周學校將從三個主題當中各選一節課在全校進行教學觀摩。
2.開展“節日禮儀”特色活動
(1)教師節:學生自制賀卡,寫上贊美詩送給親愛的老師。(9月10日)
要求:3-6年級各班精選3-5個賀卡交年級組長進行評選,各年級在精選10個賀卡交德育處評比。
(2)中秋節:開展幫助社區的“空巢老人”。引導學生去了解身邊有困難的“空巢老人”,組成合作小組,力所能及的去幫助他們。讓孤寡老人感受到有同學們的幫助,這個中秋格外的溫暖。(參與班級和活動要求由德育處統一組織安排)
(3)國慶節:開展“我當社區禮儀員”活動。國慶假期,同學們能在活動的每一個場所自覺遵守公共禮儀的同時,還能引導、督促身邊的人自覺遵守。以孩子們的實際行動來帶動更多的人懂禮儀、講禮儀,爭做一名文明的公民。(參與班級和活動要求由德育處統一組織安排)
3.開展“發現身邊的文明禮儀”征稿活動。
要求:稿件在300—500字,低年級學生可口述請家長老師代寫。將紙質稿好交給“小荷廣播站”(楊清璇),也可將電子稿發送到z信箱,本活動將長期開展下去,希望同學們踴躍投稿。
4.開展“文明禮儀我先行”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各年級在活動過程中要注意收集過程性資料,活動成果的匯報形式要多樣,可以是:調查報告、觀察記錄、圖文敘述、照片、手工、繪畫作品、PPT、DV等(活動時間:第3—第7周)
(1)三年級活動主題為:《文明禮儀,伴我成長》。重點探究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該掌握哪些禮儀知識。
(2)四年級活動主題為:《關于我校學生遵守禮儀規范現狀的調查與研究》。重點探究我校學生在文明禮儀遵守方面的優點與不足,以及對不文明行為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研究制定整改計劃等。
(3)五年級活動主題為:《文明禮儀與社會進步》。重點探究人類文明禮儀在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的特點,發展過程,以及與人類www.dewk.cn社會進步的關系,了解歷史上著名的禮儀故事與人物等。
(4)六年級活動主題《國際文明禮儀的探究》。重點探究世界各國的禮儀要求與現狀。了解國際標準禮儀的基本要求,與中國的文明禮儀進行對比,對中國未來的禮儀發展提出自己的構想等。
5.發放“給家長的一封信”。讓家長了解并配合學校開展禮儀節各項活動,時刻引導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為孩子做好榜樣。(9月29日)
(三)禮儀我來評(10月8日~10月10日)
1.“文明禮儀小標兵”的評選活動。
要求:每班評出5名“文明禮儀小標兵”,公布在班級的板報上,每周輪換一次。
2.“文明禮儀示范班”評選活動。
要求:由德育處每周每個年級評出3個班,公布在校櫥窗內。
3.舉行“20**屆禮儀節系列活動成果展示” 活動。宣傳展示本屆禮儀節各項活動中精彩的成果和美麗的瞬間。具體由德育處負責制作展板。
五、活動保障
1.學校成立禮儀節活動領導小組,加強對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
2.充分發揮校“文明禮儀督導隊”的監督作用,堅持文明禮儀日查日報制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3.各班要根據學校實施方案,結合班情,擬定出自己班級實施的具體方案,因需而搞,形式多樣,凸現特色。要作好記錄,保留活動的“痕跡”,及時總結各項活動的優點和存在的不足,便于今后更好的踐行文明禮儀。
4.加大宣傳力度,創造濃厚的輿論氛圍。通過倡議書、告家長書、廣播站、櫥窗、板報、班隊活動、國旗下講話等多種形式將主題活動宣傳到每一位教師,每一個學生,并爭取家長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良好的文明禮儀素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進行引導與教育。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配合來促成。作為一名教師,要寓禮儀教育于課堂教學之中,寓禮儀教育于各項活動之中。抓好養成,固化成果、形成自覺的習慣,讓文明禮儀之花永遠綻放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篇2:小學屆禮儀節活動方案
小學20**屆禮儀節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禮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過程中表現出的尊重、祝頌、致意、問候等慣用的形式和規范,是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文明禮儀養成教育不僅是個體道德品質和個性形成的基礎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及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教育。因此,在少年兒童習慣和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大力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活動,責任重大、意義深遠。通過對學校禮儀、家庭禮儀、社會禮儀的學習與實踐,逐步把語言文明、行為文明積淀成為少年兒童的人格文明,感受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增強民族精神的凝聚力。
二、活動時間:20**年9月10日~10月10日
三、活動主題:文明禮儀我先行
四、活動內容
我校進行禮儀節系列活動,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教學生學會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具有現代文明內涵的社會生活規范,培養學生具有高雅、得體、大方、文明的涵養。它包括文明語言、文明行為、文明衣著、禮貌修養,乃至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等。以人民小學《教師禮儀十行》和《學生禮儀十行》為重要內容,以培養“六個好習慣”為突破口,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師長、主動問好、不亂扔、主動撿、不說臟話、不隨地吐痰等方面的禮儀行為。我校要依托校園文化建設的平臺,策劃、養成、固化學校文明禮儀,編制具有校本特色的禮儀課程,使學生逐步養成富有學校特色的文明禮儀規范。
我校擬從以下三個層面遞進式的加強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
(一) “禮儀我知曉”
1.開展文明禮儀“五個進”活動:
一是“禮儀讀物”進書包,做到學生人人有禮儀讀物。向學生推薦有關紀錄人類文明發展史的圖書、讀物,鼓勵學生和家長通過閱讀、學習與文明禮儀相關的文章,了解中華民族人文傳統,學習民族優秀的禮儀文化。
二是“文明禮儀”教育進課堂,學校積極組織人員編寫了具有校本特色的禮儀教材,保證了禮儀知識的傳授,禮儀培訓更加規范。
三是“文明禮儀”進活動,對學生加強少先隊、班隊常規活動的禮儀教育,了解各種儀式的意義,使活動更加規范。
四是“文明禮儀”進家庭。教育學生懂得尊敬長輩,孝敬父母以及學習了解其他方面的家庭禮儀。
五是“文明禮儀”進社區,開展“小手牽大手,文明一起走”志愿者系列活動,小手拉大手傳遞禮儀規范,掀起學習文明禮儀高潮。
2.充分利用學校網站、小荷廣播、國旗下講話、櫥窗等媒介,向師生宣傳文明禮儀知識,以及禮儀節各項活動的開展情況。增強媒體的宣傳與導向作用。
(二) “禮儀我先行”
1.在低年級開展“文明用語我先行”主題隊會活動。以多樣的教育形式引導學生學習禮儀首先要學會使用“文明用語”,培養學生使用文明用語的習慣。
2.在中年級開展“文明舉止我先行”主題隊會活動,以如何遵守“課堂禮儀”、“兩操禮儀”、“路隊禮儀”、“少先隊活動禮儀”和學生文明行為習慣的培養為重點展開討論與研究,使學生養成尊敬師長、孝敬父母、關愛伙伴、誠實守信的傳統美德,逐步培養學生的文明禮儀行為。
3.在高年級開展“公共禮儀我先行”主題隊會活動,帶領學生圍繞:在公共場所輕聲交談、右行禮讓、乘車購物不擁不擠、觀看演出比賽,文明喝彩、文明出行、遵守交通規則、走人行橫道線、不闖紅燈、文明游覽、文明就餐、文明乘電梯、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等方面的禮儀行為展開討論與分析,發現存在的不足,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遵守社會公德、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道德情操。
4.在全校范圍內開展“發現身邊的文明禮儀”征稿活動。號召同學們不僅自己在言行舉止方面要禮儀、規范,還要善于發現身邊的文明禮儀行為,以及與文明禮儀背道而馳的不文明行為,這些素材可來源于學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會生活,把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寫下來,投到小荷廣播站的電子信箱里。通過廣播,讓更多的人來關注身邊的禮儀行為,時刻激勵、警示著我們。
5.開展“小手牽大手,文明一起走”志愿者系列活動,通過致家長的一封公開信、交通協管,幫助社區“空巢老人”等活動,影響帶動身邊更多的人一起遵守禮儀規范,讓禮儀之花開遍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6.開展“文明禮儀我先行”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以網絡調查、訪談、資料整理、問卷等研究方式開展研究性學習。圍繞“什么是禮儀”、“禮儀行為的發展演變”、“歷史上著名的禮儀故事與人物”、“我國公民在文明禮儀方面存在的不足”、“探秘最文明的禮儀國度”、“發現身邊的不文明行為”等課題開展調查研究。切實提高廣大師生的文明禮儀素養。
(三) “禮儀我來評”
1.在小荷廣播上開辟“我身邊的文明禮儀”欄目。講述身邊的禮儀故事,公開“不文明行為”,對身邊文明與不文明的言行進行表揚和批評,積極倡導文明新風,有效地抵制不文明行為現象的發生。
2.由校長室、德育處、值周領導、值勤老師、值周學生聯合組成 “文明禮儀督導隊”,在校園巡邏檢查,及時制止和糾正不文明行為。
3.開展“文明禮儀示范班”、“文明禮儀小標兵”的評選活動,樹立典型,學習榜樣。“文明禮儀示范班”由校長室、德育處結合各班的常規評比以及各項活動的結果評出。“文明禮儀小標兵”由班主任組織全班學生結合同學們的平時表現,民主選舉產生。
四、活動安排與要求
(一)禮儀我知曉(9月10日~9月14日)
1.禮儀節啟動儀式。利用國旗下講話啟動本屆禮儀節,并向全體師生宣讀禮儀節倡議書。同時舉行“向不文
明行為告別”承諾簽字活動。(9月10日)2.班級板報設“禮儀知識專欄”和“班級禮儀之星”。將本次禮儀節活動的主題、活動內容以及時間安排制作成海報張貼于校園櫥窗。(9月14日前完成)
3.禮儀“箴言佳句”征集。各班選10條有特色、有創意的參加評比,將優秀的“箴言佳句”展示在電子屏上。電子稿發送到信箱(9月14日前完成)
4.各班的圖書角要擺放一些與禮儀相關的讀物,有條件的班級每學生一本禮儀圖書,交換閱讀。低年級各班開展“文明禮儀故事會”。共同分享閱讀成果,感受禮儀人物的榜樣作用。(第3周開展閱讀活動,第4周開展故事會)
(二)禮儀我先行(9月17日~9月29日)
1.開展“文明禮儀” 主題隊會研討與教學觀摩活動
(1)低年級開展“文明用語我先行”主題隊會研討與教學觀摩活動(第3周)
(2)中年級開展“文明舉止我先行”主題隊會研討與教學觀摩活動(第3周)
(3)高年級開展“公共禮儀我先行”主題隊會研討與教學觀摩活動(第3周)
要求:三個主題隊會,先由各年級“新基礎教育”學生工作領域骨干教師牽頭,開展討論研究,集中智慧,確定一人在組內開設研究課,再對研究課進行二次討論改進,最后各班在整體開展。第4周學校將從三個主題當中各選一節課在全校進行教學觀摩。
2.開展“節日禮儀”特色活動
(1)教師節:學生自制賀卡,寫上贊美詩送給親愛的老師。(9月10日)
要求:3-6年級各班精選3-5個賀卡交年級組長進行評選,各年級在精選10個賀卡交德育處評比。
(2)中秋節:開展幫助社區的“空巢老人”。引導學生去了解身邊有困難的“空巢老人”,組成合作小組,力所能及的去幫助他們。讓孤寡老人感受到有同學們的幫助,這個中秋格外的溫暖。(參與班級和活動要求由德育處統一組織安排)
(3)國慶節:開展“我當社區禮儀員”活動。國慶假期,同學們能在活動的每一個場所自覺遵守公共禮儀的同時,還能引導、督促身邊的人自覺遵守。以孩子們的實際行動來帶動更多的人懂禮儀、講禮儀,爭做一名文明的公民。(參與班級和活動要求由德育處統一組織安排)
3.開展“發現身邊的文明禮儀”征稿活動。
要求:稿件在300—500字,低年級學生可口述請家長老師代寫。將紙質稿好交給“小荷廣播站”(楊清璇),也可將電子稿發送到z信箱,本活動將長期開展下去,希望同學們踴躍投稿。
4.開展“文明禮儀我先行”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各年級在活動過程中要注意收集過程性資料,活動成果的匯報形式要多樣,可以是:調查報告、觀察記錄、圖文敘述、照片、手工、繪畫作品、PPT、DV等(活動時間:第3—第7周)
(1)三年級活動主題為:《文明禮儀,伴我成長》。重點探究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該掌握哪些禮儀知識。
(2)四年級活動主題為:《關于我校學生遵守禮儀規范現狀的調查與研究》。重點探究我校學生在文明禮儀遵守方面的優點與不足,以及對不文明行為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研究制定整改計劃等。
(3)五年級活動主題為:《文明禮儀與社會進步》。重點探究人類文明禮儀在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的特點,發展過程,以及與人類www.dewk.cn社會進步的關系,了解歷史上著名的禮儀故事與人物等。
(4)六年級活動主題《國際文明禮儀的探究》。重點探究世界各國的禮儀要求與現狀。了解國際標準禮儀的基本要求,與中國的文明禮儀進行對比,對中國未來的禮儀發展提出自己的構想等。
5.發放“給家長的一封信”。讓家長了解并配合學校開展禮儀節各項活動,時刻引導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為孩子做好榜樣。(9月29日)
(三)禮儀我來評(10月8日~10月10日)
1.“文明禮儀小標兵”的評選活動。
要求:每班評出5名“文明禮儀小標兵”,公布在班級的板報上,每周輪換一次。
2.“文明禮儀示范班”評選活動。
要求:由德育處每周每個年級評出3個班,公布在校櫥窗內。
3.舉行“20**屆禮儀節系列活動成果展示” 活動。宣傳展示本屆禮儀節各項活動中精彩的成果和美麗的瞬間。具體由德育處負責制作展板。
五、活動保障
1.學校成立禮儀節活動領導小組,加強對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
2.充分發揮校“文明禮儀督導隊”的監督作用,堅持文明禮儀日查日報制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3.各班要根據學校實施方案,結合班情,擬定出自己班級實施的具體方案,因需而搞,形式多樣,凸現特色。要作好記錄,保留活動的“痕跡”,及時總結各項活動的優點和存在的不足,便于今后更好的踐行文明禮儀。
4.加大宣傳力度,創造濃厚的輿論氛圍。通過倡議書、告家長書、廣播站、櫥窗、板報、班隊活動、國旗下講話等多種形式將主題活動宣傳到每一位教師,每一個學生,并爭取家長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良好的文明禮儀素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進行引導與教育。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配合來促成。作為一名教師,要寓禮儀教育于課堂教學之中,寓禮儀教育于各項活動之中。抓好養成,固化成果、形成自覺的習慣,讓文明禮儀之花永遠綻放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篇3:XX物業趣味運動會活動方案
xx物業xx中心趣味運動會活動方案
親愛的朋友們,你還在為炎炎夏日無處可去而傷神嗎?你還在為夏天熱辣的身材而羨慕嗎?你還在為如何選擇健身運動項目而苦惱嗎?
20**年6月26日只要你來xx中心,以上這些問題均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xx中心物業管理處擬定于20**年6月26日16:00-20:00在外圍廣場舉辦“首屆趣味運動會”,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前來報名參加。
報名方式:您可直接致電xx中心物業管理處電話0XXXX76報名,也可現場直接登記報名。
豐厚獎品等您來,讓這個炎熱的夏季火熱起來吧,我們共同期待您的參與!
一 、活動意義
響應國家“全民健身.你我同行”號召,慶祝xx中心業戶開業入駐,通過英派斯健身俱樂部承辦此次活動,通過腦力與體力的比拼,在發散思維的同時,鍛煉身體。
本次活動在豐富xx企業文化的同時,也激發了大家對于運動健康的積極性,加強xx業主之間的文化與精神交流。有助于增進企業與企業之間,公司領導與員工之間的關系,增進個體與群體之間的凝聚力。
二、活動口號:全民健身.你我同行
三、活動時間
宣傳時間:20**.6.15--6.25 (海報與xxLED屏幕宣傳)
報名時間:20**.6.15- 6.25
比賽時間 20**年6月26 日16:00至19:30點
四、 活動細節
活動地點 :xx中心廣場
參與人員: 全體xx中心業主戶(統一服裝 *xx中心logo T-shirt)
五、活動流程
1、由主持嘉賓致辭
2、賽前準備
(1)根據報名名單發放統一服裝
(2)根據報名情況,安排運動項目及分組
(3)分配比賽場地
(4)安排比賽裁判與負責人
3、比賽流程
(1)根據各項比賽規則進行比賽
(2)按比賽規則分出勝負
4、頒獎典禮
A、請負責人致辭
B、請禮儀準備獎品
C、請頒獎嘉賓為獲獎運動員頒獎
5、閉幕儀式
六、比賽項目
1、 自行車慢騎
道具:單車 三輛
參加人員:以個人為單位進行比賽
比賽規則:單車在長30米 的跑道上騎行,要求整個過程中腳不著地,速度最慢者獲勝。設置前3名。
配合人員:裁判 1人
2、 結對而行
道具:繩子若干 (取6組時間所用最短的)
比賽規則:6人一組(可男女混合),每團隊最多可報2組參加;比賽開始前先把每一組人員的左腿或右腿綁在一起,多組并排一起站在起跑線上,裁判喊"開始"時,各隊齊出,最先到達終點的隊獲勝(30米)。
配合人員:裁判:1人
3、平板支撐
比賽規則:5人一組,同時俯臥,雙肘彎曲支撐在地面上,肩膀和肘關節垂直于地面,雙腳踩地,身體離開地面,軀干伸直,頭部、肩部、胯部和踝部保持在同一平面,腹肌收緊,盆底肌收緊,脊椎延長,眼睛看向地面,開始計時,保持姿勢最長者獲勝。
配合人員:裁判1人、發獎品1人
4、12次俯臥撐
比賽規則:以個人為單位進行比賽,做俯臥撐第一次1,第二次2個,第三次3個,以此類推,第十二次12個。完成十二次的獲勝。
注意事項:每次之間停頓不超過3秒
配合人員:裁判:1人
5、跳繩比賽
比賽規則: 比賽時間3分鐘,跳繩數量最多的獲勝,設前3名。
注意事項:3分鐘之內最多可停頓2次,兩次以上者成績無效。
配合人員:裁判2人
6、夾吸管(取2組每組的第一名)
吸管嘴鼻相傳,由一頭傳至另一頭,在規定時間內傳遞數量最多隊獲勝(不準用嘴咬,不準用手)吸管落地需從頭開始
配合人員:裁判:2人
7、拔河 (1、2名有獎品)
比賽規則:實行三局兩勝制,各方均應男女混合。(每組10人、5男5)
配合人員:裁判1人
8、螃蟹賽跑
比賽規則:
(1) 參賽隊員一雙人小組參賽,賽道長30米
(2) 一次七組同時比賽,成縱隊站在起點線。聽到預備信號時,同組兩人背對背用軀干夾抵住一氣球。聽到開始信號后,兩人像螃蟹狀橫著向終點線跑去,先完成的三隊獲勝。
注意事項:
(1) 聽到開始信號夾好球后方可離開起跑線
(2) 中途球落地,必須從落地處夾起才能繼續進行。
(3) 抱球跑者取消比賽資格。
配合人員:裁判 2人
9、尋寶
場地范圍為整個比賽場地,在場地周圍藏匿兌獎憑證,集齊者可去兌獎處兌換獎品
10、 撕銘牌 15;00 用時30mins
比賽規則:選A B 兩隊人員 根據人數選擇分組由所有人抓鬮(裁判人員知道A B兩隊人員分別是誰 但隊員自己對于自己所扮演角色不知道,由裁判將A B小標放入A B 兩隊人員銘牌中);A B 兩隊隊員均不知道各自隊員 如A隊成員撕下自己隊員銘牌則一起出局 若成功撕下B隊成員銘牌可被告知自己是A隊成員。最后判定最后未被撕下銘牌的隊員所在隊伍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