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一)知識與技能:
1 . 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2.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
4.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區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5.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6.結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動學習圖形的有關知識,發展空間觀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二)過程與方法
1 . 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初步了解運籌的思想,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2.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重點:
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
難點:
1、億以內數的讀法及寫法,培養學生的數感。
2、使學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3、使學生理解垂直與平行的概念,會用直尺、三角尺畫垂線和平行線。
4、讓學生認識兩種復式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發現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5、使學生通過簡單的事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和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1、認知情況
經過三年級下學期的學習,學生的思維已經開始由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較以前上升了一個層次,已經會用歸納概括的方法認識事物及解決問題,三(2)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數學知識(兩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認識小數、年月日、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為學好本冊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個別學生知識基礎比較薄弱,表現在計算技能較差,對數學信息進行處理的能力弱。
上學期三(2)平均分在80分左右,及格率為95%左右,優秀率為65%以上。班級后進生與年段班級相比也偏多,在做好課堂教學工作的同時,要通過輔導能使這部分學生得以進步。
2、情感、態度
學生課堂紀律較好,學習能力較強,學習習慣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學生學習不用心,懶惰,有不做作業壞習慣,所以在教學中要注重發揮本班的優勢,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學生自覺地有效地探索知識,尋求規律,不斷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智力。適當開展數學課外活動,以拓寬知識面,提高思維能力,不斷增強學生素質。
(二)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大數認識的教學突出數學味,聯系生活素材,培養學生的數感;計算教學注重培養學生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學生的數感。
3、教師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數學活動中去。
4、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于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1)提供豐富的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以及數學的文化價值。
(3)通過自主探索的活動,讓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
5、創新評價,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既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更多地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么,獲得了那些進步,具備了什么能力。
6、注意學生差異,因材施教,加強個別輔導。
7、認真鉆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靈活地處理教材。
8、抓實常規,保證教育教學任務全面完成。
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強化管理,進一步規范教學行為,并力求常規與創新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嚴肅、勤奮、求真、善問的良好學風的形成。
9、注重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良好習慣,強調“認真刻苦學習”,不允許一個人掉隊。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際能力。
10、立足“數學家搖籃工程”,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努力使數學知識的學習情境化、生活化、趣味化,使學生愛學、樂學,學有所得。
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教學內容安排 備注
1 億以內數的認識(認識、讀法) 4課時
2 億以內數的寫法、數的產生、十進制計數法 4課時
3 億以上的數的認識 4課時
4 計算工具的認識、用計算器計算、單元檢測、評析 4課時
5 角的度量 4課時
6 單元檢測、評析、口算乘法 4課時
7 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 4課時
8 行程問題、變的變化規律、 4課時
9 三位數乘兩位數估算、單元檢測、評析、 4課時
10 垂直與平行 4課時
11 平行四邊形與梯形 4課時
12 單元檢測、評析、口算除法 4課時
13 商一位數(用整十數除、除數接近整十數) 4課時
14 除數不接近整十數、商是兩位數 4課時
15 商的變化規律、 4課時
16 整理和復習、單元檢測、評析 4課時
17 統計 4課時
18 單元檢測、評析、數學廣角 4課時
19 數學廣角、總復習 4課時
20 總復習 4課時
篇2:四年級數學期末試卷分析簡報(3)
四年級數學期末試卷分析簡報(三)
一、基本情況分析
本次數學試卷題型多樣,覆蓋全面,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從整體上看,本次試題難度適中,注重基礎,內容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注重了趣味性、實踐性和創新性。突出數學課程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現將本次考試試卷進行簡要分析。
二、試卷分析
數學試卷分為計算、基礎知識、實踐操作、解決問題共五道大題。我們兩個班參加考試的共有74名學生,我對他們的得分情況作如下分析:100分4人,90分以上共49人,80分以上共20人,70~79分共有4人,對他們的均分、及格率和優秀率作了如下統計:一班平均分92.62分,及格率100%,優秀率75%.最高分100分,最低分82.5分.二班平均分90.,及格率100%,優秀率56%,最高分100分,從統計的這些指標看,成績是良好的,達到了我的預期。我對各大題的得失分情況作了統計,
1.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不強。失分最嚴重的就是應用題的4題,1小題、這是一道相遇題,另外一道是5題,平時做此類型題很多,但此次出的題我感覺學生不易看出題意,也沒有理解題意,多數寫成2小時量一次體溫,和幾時到幾時氣溫保持上升等等,按我們平時練習像這種題不該出錯,我在練習時沒有練過像時間這類似的題,學生感到陌生,這也是我的一個失誤,另外也由于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不強,不能很好的理解題意,所以失分較為嚴重.好多學生根本沒有理解自己求出來的是什么,他們能正確的運用數量關系,但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卻不夠。我想我在教學中要在這個方面有所側重,才能使我們的學生高分高能。
2.填空這部分基礎知識,學生大部分發揮正常水平,較以前都有明顯的提高,這與平時的課堂訓練是分不開的。但也有部分學生對概念的理解不深。答填空題和判斷題時不理解出錯的。比如一大題的8小題,這是找規律單元的題,出錯較多,一是沒有認真看題,另一個就是練習2——3個人的較多,出現4個人對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反應不過來,以后對這些類型的題也要進行個別講解,引起注意。
3.計算方面十分理想,平時的教學中對基礎知識抓的緊、穩,對學生應掌握的知識訓練的到位。口算全班只做錯幾道,計算兩班做錯的也很少,這部分我特別滿意,這與平時練的多要求高有關,計算時我要求學生做到“一步一回頭”,不要到頭來算總賬,大多數學生對本冊計算知識點掌握得很牢固,僅有個別學生出現問題,計算能力有待提高。
三、改進措施:
從試卷的方向來看,我認為今后在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進: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個別學生在一些比較簡單的填空題、判斷中出現問題,并不是他們都是真的不會,而是有的學生不夠細心,比較浮躁,這是各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所以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要培養學生認真、細心、書寫工整、獨立檢查等一些好的學習習慣。
2、通過考試我發現看似簡單的問題,不少學生做錯,我有時也埋怨學生,但靜下心來想一想,其實問題不是出在學生身上,而是我對學上把握度上出了偏差,過高過低的估計了學生的能力,這是我教學上的弱點,今后我一定想辦法克服這一毛病。
3、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們的教學之本,在教學中,我們既要以教材為本,扎扎實實地滲透教材的重點、難點,不忽視有些自己以為無關緊要的知識;又要在教材的基礎上,緊密聯系生活,讓學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數學,用數學解決生活的問題。
4、平時練習時要有針對性,不要讓學生泛泛做題,力爭做到優生吃好,一般學生吃飽,學困生吃了,既不浪費時間,又收到良好效果。
5、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不要急于求成,教學中要隨時隨處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分析能力,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與方法,尤其是檢查的良好習慣,加強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通過前面對試題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除了要把握好知識體系,熟悉知識點覆蓋面之外,還要認真鉆研新課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識與理念的結合點,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的嵌入點,憑借教學手段、方法,在教學數學知識中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滲透、理解、掌握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從而達到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最終目的。成績代表過去,經驗及時總結,我今后會更加努力。
篇3:四年級(3-4)班數學上冊期末試卷質量分析
四年級(3-4)班數學上冊期末試卷質量分析
一、試題分析
從試卷來看,本次期末試卷所考內容全面、靈活,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理念,試卷從“填空、判斷、選擇、計算、畫圖、解決實際問題(包括統計)”六個方面對學生進行了檢測。
從整體上看,本次試題難以適度,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有利于考察數學基礎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學方法和學法的引導和培養。
二、成績統計、整體水平分析情況
班級 人數 總分 平均分 優秀率 合格率
四(3) 50 4468 89.36 82% 93.8%
四(4) 48 4132 86.08 72.9% 95.7%
三、學生答題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1.從考試情況看,大部分孩子完成測試卷后,不認真檢查,或不去檢查。
2.從試卷看,有學生抄錯數的,有漏題不做的,有漏寫得數、單位名稱和答案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需要進一步加強。特別是第5、算一算:28×307和840÷50這兩道是計算并驗算,但部分學生漏了驗算,部分學生抄錯數字。
3.從學生來說:
(1)審題不夠仔細,解題較馬虎;如第二題,判一判;第四題算一算;個別學生粗心失分。在最后第六題“統計”部分學生漏掉作“喜歡吃草莓的有36人,請把它在圖中畫出來”導致后面題目作答連鎖錯誤,真是失分太可惜了,可見細心做題尤其重要。
(2)概念模糊不清;知識的應用能力差。如第1、填一填:本題面廣量大,分數略超過全卷的1/4,本題主要考察學生書本知識的掌握情況。很多學生不能根據書本上知識靈活處理問題。錯的較多的題是第9小題:計算197÷28時,把除數28看作30來試商,初商()【填偏大或偏小】,改商()。錯誤率較高,在平時的練習中會多一步“初商(),偏小”,這樣鋪墊一下,改商()就簡單了,說明這方面學生還不能靈活運用,還需要加強練習。第六題問題解決學生對題意的理解不夠,是導致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以后的教學中還要培養學生分析題目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
五、對今后數學教學的建義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個別學生在一些比較簡單的計算題中出現問題,并不是他們不會,而是不夠細心,比較浮躁,所以最重要的還是要培養學生認真、細心、書寫工整、獨立檢查等一些好的學習習慣。
2、加強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計算能力只有通過不斷地練習才能得到提高,每天堅持鍛煉,相信學生在今后的考試中會有所進步。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分析能力,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與方法,尤其是檢查的良好習慣。加強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4、聯系學生生活。在教學中,教師應創設生活情境給學生提供真實而完整的學習任務。這樣的教學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視知識的獲取過程。學生的第一影響最重要,任何一類新知的學習應在首次教學時,讓學生有體驗數學的機會。通過操作、實踐、探索的活動,充分地感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數學和感悟數學。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的知識才是永遠都忘不了的,才能夠靈活地舉一反三運用到各種變化的情景中,并在這一過程形成能力,發展智慧。
6、重視知識的實際運用。平時既要注意知識的及時鞏固,更要注重知識的運用,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注意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靈活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課堂的教學中需要關注到后進生的表現,做到每天都能落實好一項學習的任務,讓他們學會學懂。培養好學困生的閱讀和審題能力,讓學困生的知識能夠為他們自己所靈活運用。做好學困生的輔導工作,抓好家庭作業的質量和完成量,及時查漏補缺,抓好待差生的轉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