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文化進校園匯報材料
桂花不須折,碧流清且潔
——通山縣**中學開展“廉潔文化進校園”活動側記
走進**中學的校園,沒有人不驚嘆這里環境清幽,花木繁盛。一年四季,鮮花從未斷歇,整個校園一直沉浸在濃郁的芳香之中。隨機問起這里的老師最喜歡什么花,十有*回答的竟然都是桂花。我就奇了怪了,現在正是艷麗的夏花馥郁的清香飄滿校園的時候,彳亍在校園小道上,人的神情是那樣清爽,為何最喜歡的不是眼前的它們呢?深問之下,都能深究出一番道理來。且聽校長汪思雄是怎么回答的:“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在汪思雄的辦公室里懸掛著一幅**中學校友孟清送的畫作,畫的正是金桂,畫作的上面有一排題詞:“下有碧流水,上有丹桂香。桂花不須折,碧流清且潔。”是呀!說得多有道理!桂花不但是默默無聞的象征,所以許多老師喜歡用桂花來喻己警示,它還是廉潔高雅的象征,**中學的老師們大概是想借用桂花來言志表情吧!對的,我又想起了一首李白的《詠桂》詩來:
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
攀折爭捷徑,及此春風喧。
一朝天霜下,榮耀難久存。
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
清陰亦可托,何惜樹君園。
說得很對,學校是一塊凈土,尤其是在精神領域。在這個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年代,堅守校園這一片純潔的精神天地何其可貴!而把校園培養成凈化師生心靈、熏陶師生品行的重要陣地又何其重要!讓我們看看**中學是如何做好“廉潔文化進校園”的。
一、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廉潔文化的一大天敵就是享樂主義“頹廢文化”。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人們很容易迷失了自我。有人甚至認為錢代表著一切,為了金錢,什么都可以放棄,包括任何美德,什么也都可以出賣,包括人格。初中生正是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階段,如果受社會低俗風氣的影響,可能將來就要走錯路。不久前,某身價過億的中年富翁在大學校園里張貼征“妾”廣告,要求貌美如花,服帖聽話,按理當“二奶”應為人所不齒,“天之驕子”們應該嗤之以鼻,可是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應征報名者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這充分說明一種好逸惡勞的“風尚”在一些青年人中盛行,甚至主宰著一定群體的“主旋律”。這也讓我們反思,在中學時期很有必要加強尊廉崇潔教育。免得一些學生一步入社會就陷入“拜金主義”的浪潮中,沉溺不知返。我校正是捕捉準了現在的學生這一心理癥結,充分認識到在中學校園開展廉潔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沒有狹隘地認為廉潔教育只需在當官的群體中開展即可,故而非常重視這一活動。我校專門成立了“廉潔文化進校園”活動領導小組。精心確定廉政文化進校園的教育內容,精心設計廉政文化進校園的教育流程。
正因為我們認識清楚所以我們目標就很明確。在學校開展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就是要使未成年人從小就養成潔身自愛,文明守法的良好品德,培養青少年正確的價值觀;同時,了解反腐倡廉的有關知識,增強法制意識和社會責任。
我們同時意識到學校領導和教師既是廉政文化進校園的具體實踐者和組織者,也是受教育的對象。我們精心組織教師的廉潔教育活動。
二、居心正而四維張
管子稱禮、義、廉、恥為國之四維;顧炎武在《日知錄》中如是解釋: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五代史·馮道傳》道:“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清史稿·朱珪傳》認為四維要堅挺的關鍵是居心要正(居心正而四維張)。從中學時代起,我們就要培養學生正義、正直、公正之心,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正確的對待廉恥。
為了讓學生從內心接受廉潔觀念,我們就要開展一些深入人心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這個載體的基礎上,把廉恥感內化為自己的一種觀念乃至一種品行。我校先是聘請古代道德禮儀專家退休教師李儒經先生為我校德育輔導員,為學生做一次“廉潔做人”專題知識講座,從古代人把“廉、恥”作為“仁、義、禮、智、信、廉、恥”幾種重要美德當中的兩個說起,然后結合身邊事例娓娓道來,深入剖析,學生聆聽了之后受益匪淺。馬上我們趁熱打鐵,在全校師生當中舉辦“廉潔駐我心”主題征文競賽活動和“廉潔做人”主題漫畫競賽活動以及廉潔格言警句收集活動,之后評選出優秀作品進行全校展演,各班組織參觀,并且把感想寫出來。各班再召開一次“廉潔文化進校園”主題班會,出一期“廉潔文化進校園”主題黑板報,學生制作廉潔文化手抄報。學校宣傳欄上也推出“廉潔文化進校園”專刊。學科教學中,不同層次滲透敬廉崇潔思想。充分挖掘語文、歷史、思想品德等學科的廉潔教育資源,把敬廉崇潔思想教育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讓同學們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潤物無聲,在思想中逐步滲透,在行為中逐步熏陶。
為把廉潔從教的觀念落到老師的心底,我校結合工作實際在教師隊伍中開展以“廉潔從教,依法行政”和“立高尚師德,樹教育新風”等為主題的校園廉政文化教育活動。有些老師認為“水至清則無魚”,我校開展教師辯論賽,讓老師們明白“土確無葳蕤之木,水濁無掉尾之魚”,端正了教師們的思想。同時通過教育活動提高學校領導班子的廉政意識和反腐防變的自覺性,促使全體班子成員以身作則,促進師德建設工作,努力形成廉潔辦學治校育人的共識。在師生的思想領悟基本到位的情況下,我們組織全體師生參加“廉潔自律,從我做起”簽名活動,場面宏大,師生群情振奮,決心今后不逾廉潔規范。
三、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
廉潔教育的其核心價值觀應該是責任、公正、民主、正直、節儉、清廉、守法等。其內容主要包含以下五個方面:1.為民為公;2.民主公正;3.自律守法;4.正直誠信;5.清廉節儉。那么對于學生而言,在校期間,著手廉潔行為的養成教育,就必須從小事抓起。比如從節約一度電,節約一滴水開始;從節約糧食,不在家里騙父母的血汗錢起;從民主公正地對待每一件生活和學校小事開始;從自律守紀開始……
廉與恥常常是連在一起的,并且保持羞恥之心是做好廉潔的前提條件。顧炎武說:“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禮犯義,其原皆生于無恥也。”所以我們繼續加強學生的榮辱觀教育,重視引導學生保持一顆惻隱之心,保持一顆羞惡之心,保持一顆是非之心……
廉與孝也常常是連在一起的。我校注重學生孝傳統的熏養。許多班級上午課前十分鐘誦讀《弟子規》,老師要求學生在家要盡孝。
>我校通過校園廉政文化建設,促進了學生的發展,拓展了基礎教育的內容,擴大了教育影響,此外還有重要的收獲是通過“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在培養學生的素質的同時,還提高了教師各方面的素質,推動了教師自身的成長,在敬廉崇廉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教師的綜合素質也與學生同步提升,體現了教學相長、共同發展。
篇2:責任我同行廉潔文化進校園活動總結
“責任與我同行 廉潔文化進校園”活動總結
根據局黨委閔教委[20**]4號《關于開展“責任同我行——廉潔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的實施意見》精神,我園根據實際情況,開展了一系列相關活動,取得了相應的成效,現就我支部開展的“責任同我行——廉潔文化進校園”活動作如下小結:
一、加強教職工的廉潔從教教育與學習,提高教職工在執教、為學、立身、做人上更具有責任意識
一是我們支部利用教職工政治學習時間段,認真學習了20**年9月14日教育部公布的《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版)、 20**年8月20日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20**年9月1日自起施行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部務會、監察部部長辦公會審議通過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等,從思想形態上強化腳趾公告的廉潔從教意識。
二是我們支部提供平臺,開展全園性討論交流:立足本崗,談談教師(員工)的責任是什么?教師(職工)的責任有多大?怎樣履行教師(職工)的責任?教職工們立足本職,暢所欲言,對自己的工作職責和責任進行了再認識,切實幫助教職工再一次自己崗位職責及職責履行的必要性與必須性。
二、踐行“責任與我同行”,提升全園師生的社會責任感
一是我們支部開展了“中秋”結對走訪幫困對象活動(莘松四村幫扶對象);開展了暑期走訪高齡退休教職工及重陽節走訪所有退休教職工活動;邀請閔行區老干部宣講團成員來園作《當前我國與周邊的安全態勢及應對之策》黨課講座;組織教職工參觀“中國夢.我們的夢——美麗上海在行動”展覽;觀看電影《,雷鋒在1959》等活動,讓教職工全方位感受到自己的責任所在。
二是我園教職工積極參加暑期義務獻血活動;開展與上海市兒福院聯進互動“執子之手與之成長” 活動,定期送教上門,定期看望孩子們;參加社區“迎國慶”文藝聯歡活動;開展“0—3歲”嬰幼兒早教咨詢活動;組織社區內“0—3歲”嬰幼兒早教活動;開展“愛心援助西藏行”活動等,用自己的行動踐行社會責任的所在。
三是組織幼兒參加“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發起的“愛心寶貝行動——為病童及留守兒童圓夢”活動。通過孩子們捐出的零錢,為身陷困境中的貧困、身患重病的孩子們送去溫暖,傳遞我們的愛心。本次活動共募得善款3086.30元,在我園已例行開展這樣的活動4年之久了,通過活動的開展旨在培養孩子們初步的社會責任感。
四是家園聯動,開展了為“z省z市z族z族自治縣第二幼兒園”愛心義賣暨募捐活動,義賣品、義賣志愿者全部由家長擔當,本次活動共募集善款6624元,通過活動,在全園師生、家長間全面營造責任校園氛圍,也為大家的社會責任感得以了實踐。
以上是我園開展20**年的“責任同我行——廉潔文化進校園”活動小結,雖然20**即將過去,活動也告一段落,但我們將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斷將廉潔貫穿于工作中,更要將責任每個教職工的肩頭,擔在每日生活中!
篇3:實驗小學廉潔文化進校園活動方案
實驗小學“廉潔文化進校園”活動方案
指導思想:
為了深入貫徹*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和*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在青少年學生的思想觀念、心理結構和生活態度尚未定型時,通過開展“敬廉崇潔”教育,讓青少年自小觸摸古今中外美好心靈,感受古往今來高尚思想,塑造清正廉潔道德品質,增強拒腐防變免疫能力。同時把廉潔教育與傳統美德教育相結合,把教育成果延伸到家庭,放大到社會,推動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社會風尚。我校抓住這個契機,在廣大教職工和學生中扎扎實實開展以公民道德建設為目標的廉潔文化教育活動。
一、以“廉潔從教”為中心,加強教職工思想道德建設。
教育工作者要做守法的楷模,首先要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觀念的修養,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進一步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多做貢獻,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勇于同各種歪風邪氣作斗爭。要立足本職工作,在實踐中經常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克服不思進取、無所作為的思想狀態,在精神文明建設中起到表率作用。要重視和熟悉廉潔文化工作,將此作為自己教書育人的一項重要內容。要將廉潔文化教育貫穿到日常的教育活動中去,從而不斷提高教師師德素養,以實際行動做到“教書育人德為先,廉潔自律做表率”。
1、加強學習,樹立榜樣。我校組織全體教職員工學習《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組織觀看《師德啟示錄》等錄象,聽講座,開展“心系教育,志在育人”、“誠信做人”等活動,號召全校教職工學習他們對工作兢兢業業、樂于奉獻,勇于實踐的良好師德。通過榜樣的示范和宣傳,激勵更多的教職工提高思想覺悟,為教育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
2、明確目標,落實責任。為了讓每個教職工增強責任意識,廉潔從教,在學校規章制度中重點強調誠信育人,不收家長禮物等內容,要求教職工嚴格遵守,在期末下發師德評議表,讓學生和家長對每個老師進行評價,在教職工中進行相互評價,及時反饋評價結果,并把它作為教職工考核聘任、評優獎勵、評聘晉級的重要內容。
3、開展活動,熏陶思想。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吸引全體教職員工參予,從而推動廉潔文化建設。我校的黨政共團將緊密配合,聯合開展活動,如“誠信做人”的征文、演講比賽,開展“人生格言”和“廉政格言”自創、征集等活動,激勵全體教職工明理導行、自警自勵。
二、以“敬廉崇潔”為目標,打好小公民道德的基礎。
根據學生在不同年齡段的認知規律, 開展“誠信做人、敬廉崇潔”為主題的廉潔文化進校園活動,促進少年兒童身心健康成長。
1、學科滲透。即有效、有序、動態地整合語文、數學、品德等學科教材中蘊涵的有關“敬廉崇潔”教育資源,在教學中強化滲透“敬廉崇潔”思想,進一步增強道德教育的實效性。
2、課外閱讀。即根據學生的年齡和知識積累狀況,組織引導學生挑選閱讀古今中外清正廉潔的故事、格言、圖片和漫畫,并撰寫讀后感或隨筆,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教師共同編寫廉潔教育教材,把“敬廉崇潔”的啟蒙教育延伸到課外。
3、主題活動。即充分利用晨會、班會、團隊活動,通過征文比賽、知識競賽、辯論大賽、網上論壇、征集廉潔漫畫、小品等形式,開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主題教育活動,幫助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中自覺或不自覺地感知、探索、思考和積累,把社會的道德要求內化為學生自身的道德需要。
4、生活體驗。即結合學生實際,通過參觀訪問、采訪調查、公益活動、研究性學習等途徑,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引導學生做一個勤儉節約、誠實真正的人;培養班干部的服務、監督和參與意識,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權力”。讓學生在體驗中成長,道德在實踐中提高,情感在認知中升華,信念在教育中堅定,最終達到思想道德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規范的目`的。開展爭當“家庭廉潔小監督員”活動。結合廉潔文化進家庭,要求學生把學校開展“廉潔文化進校園”活動情況向家長匯報、宣傳,請自已的父母在廉潔方面做出表率,主動向父母提出,承擔“家庭廉潔小監督員”的任務,同時,請家長協助學校注重培養孩子“誠信做人,勤儉做事”的習慣,形成“小手拉大手、大手牽小手”,學校、家庭互動,學生、家長互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