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建設文明校園,爭做文明學生
——《明禮誠信》系列一(校園篇)
時間:****年12月22日
地點:高一(10)班教室
主持人:黃玲
主題:建設文明校園,爭做文明學生
目的:為了幫助同學更好貫徹“明禮誠信”這一做人的基本原則,作一個有優良品質的文明中學生,結合校園中文明與不文明的現象談談自已的觀點,同時向同學發出倡議:希望大家做一名值得自豪的文明中學生。
準備:1、提前布置主題班會內容,叫同學們收集有關“文明”的材料。
2、叫同學們結合校園中文明與不文明的現象做好發言準備。
3、安排兩位同學準備小品《碰撞以后》。
過程:
1、主持人開場白:
老師,同學們,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班在這里開展主題班會,希望大家相互配合,積極發言。下面班會正式開始。從踏進這個校園開始,每天我們呼吸著她馥郁的芬芳,采擷著知識的花粉。多少個清晨,駝背的身影朦朧在乳白色的薄霧中,為校園,為我們默默辛勤地耕耘著。我們不應只聽著老師的箴言,校園需要每個人共同努力來建造,需要我們做一群文明的中學生,在良好的言行下為學校增添光彩。
那么我想問大家,你們文明嗎?到底什么是文明,那么,我們就先來談談我們身邊存在著有哪些不文明現象。
2、同學們各抒己見,自由發言。
魏少謙:同學們亂扔亂丟亂吐現象十分嚴重,扔紙片、扔包裝袋、扔紙盒、扔飲料瓶,更不文明的是走著,吃著,吐著,扔著,特別是有些女同學大口大口吃著東西,邊走邊吃邊扔邊吐,看看樓梯、樓道、階梯教室,有的同學上課吃瓜子,好吃到了極點,還有的同學隨地吐痰,還帶伴奏的,教室里,課桌下,鼻涕到處抹。(邊說邊表演,全班大笑)
高萍萍:少謙說的沒錯,我們身邊破壞公共財物也十分嚴重,舉兩個例子,班上的勞動工具領回來不到兩天就已經四分五裂了,還有很多同學的課桌都畫了“大花臉”。(一些同學默不作聲)
蔡靈敏:還有一些欺負弱者或弱勢群體的,同情弱者,是中國的人之常情,但有的同學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特別是欺負那些弱者,甚至亂起綽號,以別人的殘疾來取笑,有的人給教師或班主任起綽號,統稱“老某”。
主持人:剛才同學們說的這些都是大家平時經??吹降牟晃拿鞯默F象,并且這些都是要不得的。
3、小品表演《碰撞以后》
第一場:兩位同學,其中A站在窗前欣賞校園風景,悠閑得很。B走過身旁時,正好A轉身,無意相互碰撞,便互相出言不遜,后廝打起來。此時,班長瞧見,批評雙方,才得以和解。
主持人:在日常生活中,類似這種因小事而導致事態擴大的事件時有發生。這既有損于自己的形象,又損害了集體的榮譽。如果他們碰撞以后,采取另一種方式,又會是如何呢?請大家看第二場。
第二場:A碰撞B后,A先微笑地說:“對不起!”B再微笑地說:“沒關系!”禮貌和解。
主持人:小品《碰撞以后》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思考。特別是第二場,雙方采用了微笑的表情和禮貌的語言,從而化干戈為玉帛,可見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微笑”和“文明禮貌”是何等的重要。那么,我們如何做一個文明的學生呢?
4、同學們討論、發言。
紀少峰:文明就文明有言行上。文明言行主要是三管好。管好你的嘴,不要罵人,不講臟話,不放野活,不起綽號,不亂吐,管好你的腳,不要亂走、亂踢、亂蹋、亂踩,管好的你的手,不要亂扔亂丟,不要隨便伸手拿別人的東西,不要打人,不要損壞公共財物,不要亂采亂摘。
楊春玲:做文明中學生人人從我做起。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做文明人,我們的學校就會成為名符其實的文明學校,我們不僅要做文明人,做有教養的人,做別人稱道的人,做受人尊敬的人,還要敢于同不文明人做斗爭,幫助不文明人改正不文明行為。
楊惠萍:表里一致,做一個內秀外美的中學生。
主持人:下面我們請班長來宣讀倡議書。
5、倡議書
(班長劉幼紅宣讀倡議書)
親愛的同學們:
學生是家之學子,國之未來。我們應該切之弊病,正身立己,掃除不良行為習慣。關鍵在于自身思想上的認識與重視。只要我們有恒心,有毅力,就沒有攻不破的難關;只要我們真正有“建文明校園,做文明學生”這個信念,就能清除掉所有的“問題”,完善自我。踏踏實實做事,正正穩穩做人,積極樹立校園新風。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根源上發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提高個人修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一個文明合格的當代中學生。在此,我們呼吁大家以文明為己任,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你身旁點滴小事開始,時刻緊記我們的口號:人人講文明進步,從改掉一個不良習慣做起!在此,由班委倡議:
(1)、愛黨愛校,說文明話,作文明人,塑造財經學子文明形象。
(2)、以校為家,愛護公共設施,杜絕損壞公物,拒絕課桌文化。
(3)、遵守公共規則,維護正常的校園秩序。
(4)、戒除抽煙酗酒,嚴守校規校紀。
(5)、服飾整潔大方,不配帶耳環、項鏈等飾物。
(6)、男女同學,自尊自愛,正常交往,舉止文明,言行得體。
同學們,讓我們借此契機,端正思想、嚴守校紀、去病端、樹新風。以文明人的行為去爭建文明校!請記住我們的目標吧——建設文明校園,爭做文明學生
主持人:下面我們請班主任做總結。
6、班主任總結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在這里求學,都有一個追求,都有一理想,都有一個志向,如果說城東中學一片沃土的活,我們要在這里把我的耕作變成果實,實現我們的追求;如果說是一支拐杖的活,我們要拄著這支拐杖攀登高峰,實現我們的志向;如果說城東中學是一只展翅飛翔巨鳥的活,那她會承載著我們的希望去實現我們的理想。我們的同學們要做一個文明的人,一個誠實的人,一個守紀的人,做一名文明的中學生,為學校做一點事,為學校建立良好的形象。學校是我們人生的起步,理想的種子要播種,人生的意義要認識……這里有青春的幻想,有未來的呼喚。讓我們以文明的中學生,用心中熾熱的愛來歌頌她,贊美她!
篇2:挫折教育主題班會課教學設計
陽光總在風雨后
中學生挫折教育活動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懂得人生免不了要經歷挫折,應坦然面對,挫折所造成的后果不同。挫折能磨練人,挫折孕育著成功。
2.
使學生能勇敢地面對挫折的考驗,培養學生具有積極進取、不畏困難的良好意志品質。
3、
引導學生學會應對挫折的方法、技巧。
教學重點:學會應對挫折的方法、技巧
教學難點:學會用積極的、向上的態度對待挫折。
教學準備:
1、
準備兩三篇有關挑戰挫折的資料,如把生活中的不幸事件當作機會、取得成功的殘疾人的事例等,制成小故事準備演示。
2、
教師反思自己生活中遭遇到的挫折經歷,與學生交流。
3、
準備有關的歌曲:通俗歌曲《陽光總在風雨后》。
4、
讓學生收集自己喜歡的關于人生觀的格言、短文、詩歌等。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導入
每一個人的生活道路都是曲折的,都會遇上無數的、大大小小的障礙,這是人生的必然經歷。那么,當我們在學習、生活、工作中遭遇困境、遭受挫折時,是心灰意冷、怨天尤人、一蹶不振?還是積極面對、吸取教訓、開始新的奮斗呢?這節班會課,我們要探討的就是如何面對挫折,挑戰挫折。
二、分享歌曲——《陽光總在風雨后》
提出問題:歌曲中的“陽光”指什么?“風雨”又指什么?
三、在你的生活中、學習中是否也曾遭遇過這些“風雨”?
挫折的三種類型
四、講故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挫折的價值
1、
黎俊騰、李鴻威同學發言
2、
老師小結:面對挫折,堅韌不拔,知難而進,以自信為勇,以自主為舵,借磨難激發自己的潛能,為自己蠃得了精彩的人生。
五、演示四個例子,學生展開議論:他們這樣做對不對?引導學生學會應對挫折的技巧
1、情景聚焦:
2、學生討論、交流(心理透視、正確解決的辦法)
3、
教師小結:積極面對挫折的技巧:
(1)客觀冷靜地分析挫折產生的原因;(如考試失敗可進行歸因分析)
(2)正確認識成功與失??;(沒有成功就算是失敗嗎?失敗是成功之母)
(3)不逃避也不必責怪自已;(如工作中失誤受批評,不應總想著“怎么樣才能不出錯”,而應想“怎樣才能把工作做好”。)
(4)尋求克服挫折、解決危機的有效途徑;(如制定改進某學科學習的具體措施)
(5)增強心理承受力;(如勝不驕,敗不餒,寵辱不驚)
六、老師講述自己面對挫折的事以及如何去應對挫折
七、老師小結:“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同學們,你們每一個人都擁有一條色彩斑讕的人生道路,那是你們的過去,也是你們的將來。每一種顏色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用心去創造更加豐富的色彩,生命會因此而精彩。
八、全班齊唱《陽光總在風雨后》
【案例】最大的寶藏
沙特有一個位25歲的姑娘長得很美麗。可是她不明原因地“啞”了20年。多方醫治無效。一天,媒人領來一個比她大25歲的丑老頭子,姑娘的父親逼她嫁給他,一急之下姑娘講出了20年來第一句話:“我寧死也不嫁給他!”姑娘的啞癥不治而愈。
中國《醫部全錄》記載:明朝年間,某地一姑娘得了一種怪病,打哈欠后兩上肢再也放不下來了,家人只好請來郎中診治。只見郎中看著病人說,治這病必須用艾葉炙肚臍下的丹田穴。說完,就動手去解姑娘的裙帶,姑娘羞得忙用雙手來護,不知不覺中兩個上肢都放下來了。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屬于醫學范疇的事。但這對人生不無啟迪。一個人只要處于一種特定的環境氛圍中,然后給人以一個刺激,往往會激起人體內潛在的一種神秘力量,使原先的癥狀徹底解除。其實許多研究人類潛力的科學家都曾指出人的能力有百分之九十處于休眠狀態未曾探測開發。有部分專家甚至表示其實人的能力有百分之九十五都尚未被用于生活、工作中。
人是極容易安于現狀的我們的惰性是阻礙進步的最大障礙一旦走入這個死巷,就很少能夠出來。有的人終其一生也不知道自己的潛能到底有多大。假如我們多給自己一次嶄新的嘗試多一點勇氣多一些勇往直前的干勁或許你會發現一個全新的自己。你不但能做而且能做得很好。
5、學會人際交往和寬容
人是社會的人,交往是人生發展的內在需要。當一個人的交往需要沒有得到滿意時.就會情緒低落,甚至會產生孤獨、空虛、抑郁、自卑和恐驚等不良心理,嚴重的會在行動上表現出自我封閉、逃避現實、自暴自棄,或與外界沖突、對抗,甚至喪失生活的信心和勇氣。處在青年期的大學生,這種交往的需要更加強烈。許多同學都有這樣的體會,與朋友在一起共同從事一項有意義或有趣味的活動,可以放松緊張的情緒,可以集思廣益、獲得啟迪,可使人變得輕松、痛快、效率倍增,可使生活豐富多彩。正如美國聞名心理學家羅杰斯所說:“只要能夠創造真誠相處、互相理解和彼此尊重的氣氛,就會出現奇跡。人人都可以由僵化變為靈活.由靜態變為動態,由依靠變為自主,逐步實現自己的全部潛能?!迸喔鶆t說:“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訴,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鄙朴诮煌娜?,常常是健康、快樂和成功的人。在人際交往中,人們的自信心往往會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人評價的影響,而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又往往與自信心的不足有關。因此,在交往中保持自信心,學會不過分在意他人的評價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個人的自信心只能通過他人對自我的肯定來建立,那他不僅沒有真正的自信心,而且在遇到困難時也很容易動搖。一些大學生之所以在人際交往中缺乏自信,往往并非真正缺乏能力,而是因為對他人的評價太敏感、太在意。而是因為對他人的評價太敏感、太在意。他們常常被別人的評價所束縛,以至于不能清楚地思索、自如地表達,在人際交往中縮手縮腳。因此大學生應學會對自我和他人的評價作全面、客觀的分析。培養起真正的自信。
寬容不僅是一種美德,也是交往成功的重要保證和心理健康的表現。寬容既表現為對他人的寬厚容忍、不斤斤計較,也表現為對自己的悅納包涵,不過分苛求。悅納自己、悅納他人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則。
6、適當的自我定位
自卑、自負、爭強好勝、相互攀比、盲目競爭都是不恰當的自我定位。大學生要盡力避免。這樣既有利于自身發展,又有利于心理健康。此外,不少大學新生都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同一時間想做很多事情,仿佛同一時刻有許多事情壓到自己頭上,等著去處理、去完成。這是造成心理緊張、焦慮、煩惱的一個重要原因。一些新生常常感到自己有許多東西要學,有許多事情要做,但又不知從何入手,內心焦慮不安。這是一種有害于心理健康的不良習慣。當我們面對一大堆的事情會感到緊張、憂慮和焦慮,這種感覺不是因為學習、工作引起的,而是因為我們的心理狀態造成的,其原因在于“我應當一下子把事情干完”的想法。事實上,我們一次只能做一件事。如果我們不貪多求快,把自己的注重力集中在手頭正在干的事情上,踏踏實實地一件一件地去干,就會感到輕松、充實,不再會有倉促和焦慮,而且可以把每一件事情干得更好。(角色放棄)
7、善于疏泄情緒
從心理衛生的角度講,過分壓抑自己的情緒,尤其是不良情緒,只會使情緒困擾加重,不利于心理健康。而適度的疏泄可以把不愉快的情緒釋放出來,從而使緊張的心理得到放松。但要留意適度,否則既影響了自己,又損害了別人。
【案例】清點生活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種不起眼的動物叫吸血蝙蝠。它身體極小,卻是野馬的天敵。這種蝙蝠靠吸動物的血為生,它在攻擊野馬時,常附在馬腿上,用鋒利的牙齒極靈敏地刺破野馬的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血。無論野馬怎么蹦跳、狂奔,都無法驅逐這種蝙蝠。蝙蝠卻可以從容地吸附在野馬身上,落在野馬頭上,直到吸飽吸足,才滿足地飛去。而野馬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無可奈何地死去。動物學家們在分析這一問題時,一致認為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遠不會讓野馬死去,野馬的死亡是它暴怒的習性和狂奔所致。
【課堂提問】野馬的死亡對于我們有什么樣的啟示?(請2-3個學生回答)
【案例評析】野馬面對小小的挫折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而是一味地暴怒、狂奔,結果導致了自己的死亡。大學生在面對挫折時,要學會理性、樂觀的看待,要學會適度宣泄,不要放縱自己的不良情緒,否則,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
8、多一點幽默感
一個能以風趣幽默的態度待人處世的人,往往可以變不快樂為快樂,并且還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幽默是對緊張空氣的調劑。在遇到挫折、處境困難或難堪時,用幽默的方式化解困境、維護自己的心理平衡,這是智慧的作法,也是心理修養較高的表現。大學生應努力實踐。多聽聽相聲。“你看很多人,年紀輕輕頭發就白了,那就是不愛聽相聲的緣故?!薄顚毩?。
9、積極的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是通過運用內部語言或書面語言的形式給自己灌輸某種觀念,并使它影響自己的心理和行為。積極的自我暗示對人的情緒和行為有奇妙的影響和調整作用,既可用來松弛過分緊張的情緒,也可用來增強自信,激勵自己。比如,進考場前,暗示自己:“不要緊張”、
“別著急,看清題”
、“我一定能考好”等來保持自己的情緒平穩;當才能不能得到發揮時,鼓勵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疤鞂⒔荡笕斡谒谷艘?,必先……”以此來重塑自信。在自我放松練習中也可運用積極的自我暗示來擺脫煩惱、焦慮、憤怒,達到內心的平靜和安寧。
總之,維護和增進心理健康是我們畢生的任務,只要我們有塑造心理的自覺意識和行動,就一定能成為心理健康、生活快樂的人。
篇3:班會活動教學設計:四季樹
小朋友們,現在請瞪大你的眼睛,集中你的注意,我們的課馬上就要開始了。
提問引入:小朋友們都知道,一年中包含了四個季節——春,夏,秋冬,而每一個季節的到來,都會給大自然換上不同的裝束,請小朋友們說說,當四季的腳步悄悄地走來時,大自然都會發生哪些變化?
(師朗讀《四季的腳步》詩歌,在課件中展示播放四季的風景圖片)
師:這樣美麗的四季風景,這樣無限變化著的大自然,讓一些小朋友忍不住地拿起他們的畫筆,畫出一幅幅色彩絢麗的四季畫。
(課件展示播放學生作品,播放音樂文件《畫四季》,導出課題《四季樹》)
主題引入:小朋友們,春姑娘給大地披上了翠綠的薄沙,夏姐姐為自然換上了蔥綠的新裝,秋伯伯給大家送來了金黃的喜悅,冬爺爺給我們裝扮了一個銀色的殿堂,隨著四季的變化,四季也給同一棵大樹換上不同的衣裳
(課件展示同一棵樹四季不同的變化,并請學生說說每一個季節中,樹葉的顏色是怎么變化的)
師:今天老師就要請小朋友也來做棵四季樹,在這個活動中,老師要你們發揮團隊的協作精神,靠大家的努力一起來完成這幅的作品,在老師準備的紙盒中有各種各樣的樹葉,每種形狀的樹葉只有四張,分別代表四個季節,拿到樹葉的小朋友把樹葉貼在頭上后拿好你的藝術材料,當《找朋友》的歌曲響起的時候,你就去尋找和你合作的四季伙伴,去尋找你們的位置。
(放《好朋友》音樂,學生尋找伙伴)
師:現在小朋友各就各位了,你們會發現你們額頭上樹葉的顏色只有四種,每一中顏色都代表一個季節,想想剛才看的同一棵樹的四季變化中樹葉的顏色,想想你們頭上的樹葉適合怎么樣的季節。
(老師說季節,學生說顏色)
師:請你們拿出準備好的彩色紙,我給每組一張白紙,你額頭上貼的是哪個季節的樹葉顏色你就負責哪個季節的樹葉,在這張白紙上剪貼出你們心中最美的四季樹的樣子,但是老師也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在大屏幕上有16個黃色的方格,每過一段時間,方格就會一個個變化顏色,你們就要在這16個方格全部變色以前把作品完成,看看哪組小朋友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最快、最好的完成作品,既要講速度,又要講質量。
學生作品展示,對于好的作品給予學生獎勵。
師:小朋友們,在我們生活的土地上,經常會出現亂砍亂伐樹木的現象,大片的綠地變成了沙漠,小鳥失去了家園,所以在每年的4月12日,人們都要以各種形式的植樹活動來讓全社會的人民都知道要愛護樹木,我們的小朋友也要從小愛護樹木,做個環境保護小衛士。
(課件展示學生繪畫植樹的情景,出示“植樹造林,保護環境,珍惜每一寸土地”的標語,引領學生一起來讀)
師:當四季的腳步悄悄來臨,會使作家筆下的四季如詩如歌,會使畫家筆下的四季五彩繽紛,也會使小朋友眼中的四季充滿童趣,愿我們的小朋友的生活也像四季樹的顏色一樣絢麗多彩,愿你們像小松樹一樣茁壯成長。
(在《小松樹》的背景音樂中,學生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