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修養,寬以待人”德育主題班會教案
高二(2)班z
背景:高二學生雖已成年,但心智上仍處于由少年向青年過渡的階段,而還有一些則仍保留有較多的獨生子女童年為我獨尊的印跡。在“遵紀守法,禮貌待人”、“勤奮好學,尊重他人”、“愛護同學,樂于助人”的系列班會后,時行“加強修養,寬以待人”的主題班會,是對之前德育工作的深化,十分必要和及時。
目的:通過開展以“加強修養,寬以待人”為主題的班會,使學生從心中產生共鳴,有目的的在平時的待人接物中注意加強修養,寬以待人。
準備:在前一周班會課上,請一位同學誦讀一篇關于寬容的小散文。要求每位同學都寫一篇感想,周三上交,從中選出寫的較好,請其做好準備于本周班會課上發言。在本周班會課前,請宣傳委員布置好班級,寫好主題及題記。
具體過程:
時間:20**-1-11地點:高二(2)班教室主持人:班主任郭文峰記錄人:應敏
形式:請學生代表上臺,講述自己對寬容的理解后,同學們簡短發言,說說自己對加強修養寬以待人的一些見解和做法,最后搜集些有關格言做為座右銘
過程:
責人之心責己,則寬;利己之心利人,則容;寬容--人生的橋梁!
--題記
主持人:上周班會課上,陳秀娟同學為我們誦讀了一篇關于寬容的優美散文,課后,每位同學都有認真寫了自己的感想,都寫的很不錯。我注意到不少人都引用了這句話:“責人之心責己,則寬;利己之心利人,則容”。不錯,就像有的同學在感想中寫到的那樣:“寬容是人生的橋梁”,今天這節班會,我們就請幾位對此深有感觸的同學來說說他們的感想。
(掌聲)
學生代表一(z):
寬容,是一束照射在冬日里的陽光,使誤解這座冰雕融化;寬容,是一座亮麗在黑夜中的燈塔,使迷途者找到航行的港灣;寬容,是一縷飄飛在大地上的清風,使犯錯者頓獲一股
清醒劑......
寬容是長者式的,不但表現為一種胸襟,也表現為一種睿智。寬容者,人恒愛之,人恒敬之。何樂不為?行者無疆,一蓑煙雨任平生。寬容者踏過凋零的白玉蘭,凝留的是“尊嚴”的芳香,即使與寒冬、白雪不伍,也留下寬容的胸襟,氣度,留住高潔的品格!
寬容者猶有“將軍額上能騎馬,宰相肚里能撐船”的大度,讓犯錯的人們有著重新審視自我,反省自我的勇氣和信心,使刻薄的小人感到自己的卑鄙齷齪,自慚形穢。
或許一個自由微笑,一句肺腑之言,一雙善解人意的眼神足以讓迷途羔羊找到方向,得到真、善、美。這樣,寬容便成為人與人之間溝通、理解的橋梁,成為彼此體諒的紐帶!
是的,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即使犯了過錯,也不要冷眼相對,惡語中傷,落井下石,畢竟“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寬容他人的同時也寬容了自己,升華了自己的人格,古有廉頗“負荊請罪”于藺相如的美談;有“春風化盡千層雪,相逢一笑泯恩仇”的絕唱,這是因為寬容是一種心靈的釋放,是一種晶瑩剔透的高尚。
誠然,放眼于現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更需要寬容這個通行證。寬容是和諧社會的法寶,是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只要人人都懂得寬容,社會就多一份安寧,多一份歡笑,多一份和諧安定的幸福圖景。矛盾存在于社會中,存在于人與人之間,但有“退一步海闊天空”便可以“化干戈為玉帛”。這樣人們的生活也將更加美好,社會就會更加和諧穩定!
心胸開闊,心懷坦蕩者,人敬人愛;心胸狹窄者,人人避而遠之。人生在世不必為一些芝麻小事而耿耿于懷,更不必大動干戈,忍一時風平浪靜,這樣既不傷大雅,也減少彼此的不快!用寬容的心來看待別人的詆毀流言,時刻保持寬容的心態!你會發現生活原來是如此的愜意,自然!
寬容,人格的光輝點。是德高望重者的風范,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者的胸襟。它如清泉一般滋潤你的心田,如黎明為你捧出旭日,如畫筆為你描繪人生華章......
寬容--人生橋梁!
(掌聲)
學生代表二(z):
寬容是人類生活中至高無尚的美德。因為寬容包含著人的心靈,因為寬容可以超越一切,因為寬容需要一顆博大的心。因為寬容是人類情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這種情感能融化心頭的冰霜。而缺乏寬容,將使個性從偉大墮落成連平凡都不如。
生活需要寬容。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不如意,每個人都會有失敗,當你的面前遇到了竭盡全力仍難以逾越的屏障時,請別忘了:寬容是一片寬廣而浩瀚的海,包容了一切,也能化解了一切,會帶著你你跟隨著他一起浩浩蕩蕩向前奔涌。
寬容是一種無聲的教育。惟有寬容的人,其信仰才更真實。最難得的是那種不求回報的給予,因為它以愛和寬容為基礎:要取得別人的寬恕,你首先要寬恕別人。盡管我們不求回報,但是美好的品質總會在最后顯露它的價值,更讓人感動。責人不如幫人,倘若對別人的錯處一味挑剔,呵責,只能更加令人反感,而且可能激起逆反心理一錯再錯。
倍受觀眾喜歡的香港著名女藝人沈殿霞在香港辭世時我感到萬分惋惜,因為在她的身上有許多別人不具備的美德,最突出的一點,她就是個很寬容的人,她更是個以能寬容別人而受倍受尊重的人。
沈殿霞當年是紅透香港的金牌司儀的時候,與名不見經傳且飽受生活打擊的鄭少秋一見如故,她不顧輿論壓力,全力扶持鄭少秋的事業并安慰他的情感,在與他同居九年后毅然同他登記結婚且不惜冒著生命危險為他懷孕生女,然而她們的女兒來到人世還不到兩個月,鄭少秋卻移情別戀。他們十年情感一朝云散,最終以沈殿霞遭到沉重打擊而告結束。多年以后,沈殿霞在TVB主持的談話節目《掌場背后》開播,第一期節目的第一位嘉賓竟然是鄭少秋。二人相對而坐,待節目結束時,沈殿霞突然很意外的問鄭少秋說:有個問題好久前就想問你了,今天借這個機會問你一下,你只需回答Yes或是No就行,這個問題就是究竟在多年以前,你有沒有真心的愛過我?鄭少秋聽后,幾乎只是稍加思索,便堅定而認真的回答說:我真的好愛你!此言一出,沈殿霞立刻淚流滿面,隨即那幸福的笑容便蕩漾在她迷人的臉上。仿佛歷經多年的那么多的苦難和恩怨都在那句“我真的好愛你”這六個字中煙消云散了。
是啊,寬恕傷害自己的人是困難的,但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卻是高貴的。肥姐以女性不多見的博大的胸懷寬恕了曾傷害過她的人,也為自己創造了一個融洽的人際環境,她這種化詛咒為祝福的智慧確實令人驚嘆。所以我說,寬容是意味著一個人的自愛達到了能夠使自己做到誠實、開朗,在生活中保持樂于進取的程度,那寬容就是善意的理解和理解之后的愛和關懷;所以說,寬容的偉大在于發自內心,真正的寬容總是真誠的、自然的;寬容是一種充滿智慧的處世之道,吃虧是福,誤解、謾罵、忘恩負義,都不去計較,這種吃虧,其實就是一種寬容的智慧,以一種博大的胸懷和真誠的態度寬容別人,就等于送給了自己一份神奇的禮物;寬容別人帶來的愉快本身是至高無上的,它使我們認識到自己值得受到值得受到的寬容,也使我們認識到沒有寬容的心的人是有缺陷和危險的。
寬容是一種博大精深的境界和意境,是人的涵養,它是處世的經驗,待人的藝術,為人的胸懷;它能包容人世間的喜怒哀樂,使人生躍上新的臺階:與別人為善,就是與自己為善,與別人過不去就是與自己過不去,只有寬容地看待人生和體諒他人時,我們才可以獲取一個放松、自在的人生,才能生活在歡樂與友愛之中。寬容失敗時多一份寬容,停止對自已的申訴,心中就會少一份懊悔和沮喪,就能在心底扶起一個堅強的我。寬容別人也是寬容自已,保護自已,給別人留一些空間,你自已將得到一片藍天,一個寬容的人,到處可以契機應緣,和諧圓滿,微笑著對待人生。
寬容是一種最高貴的美德,沒有人窮困到無機會表達寬容的地步,沒有人能比施行寬容的人更強大,更自豪。一個人的心胸有多寬廣,他就能贏得多少人,付出寬容,你將收獲無窮。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人人多一份寬容,人類就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真善,多一份珍重與美好,生活中的酸舔苦辣也將化作五彩的樂章,在生活中學會寬容,你便能明白很多道理。獻出你自己,學會寬容,樂于賞識和稱譽他人,并時刻保持能夠使自己得到成長和增加學識的靈活性--這一切便產生了幸福、和諧、美滿和事業有成。這就是一個人豐富多彩的生活應有的特征。(掌聲)。
學生代表三(范榮華):
在開始今天的演講之前,我先講一件事:前兩天,我把羅舜同學的筆袋弄丟了,心里真的很內疚,但當時我并未向他道歉。我想羅舜同學一定很生氣,至少也會有一些想法。然而怪了,第二天他竟同我談笑依舊,絲毫沒有責怪的意思。他對我講,弄丟筆袋事小,同學之間的情誼卻大,為了這只筆袋傷了感情是不值得的。更何況我也不是故意的。
我非常感謝羅舜同學對我的寬容。細想生活中很多糾葛也是這樣的,如果能夠多為對方著想,能夠對別人的錯誤加以諒解,你便走出了寬容的第一步。
有句耳熟能詳的名言:"天空是廣闊的,而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耳根似乎已經聽出老繭,可我們往往只是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生活中又有幾人有吐納百川之氣魄胸懷呢?
我曾同一位人稱極有家教的女孩子一起乘出租車,因為司機開錯了路線,她就繃起臉,給司機臉色看。我惶惑了,也許在社交場合我的談吐不如她來得溫文爾雅,然而,就在司機再三道歉的那一刻,我只是發自內心地說了一句:"算了,不要緊的。"或許他對這一帶的地形不熟,或許他一時粗心開錯了路口,總之,他的工作是開車,正如我的們的工作是讀書一樣,我們糊里糊涂在考卷上失去的分數尚且不少,又為什么要去苛求一個普通的出租車司機,一味地把他往壞處想呢?
可見,寬容雖然只是簡單的兩個字,可它畢竟有別于"笑不露齒"這一類可以短期訓練的行為。寬容,是要用心去理解別人。學會設身處地,寬容才能浸潤你的心靈。
剛才我已講過,諒解只是寬容的第一步。那深一層意義上的寬容呢?我們常要同一些自己并不喜歡的人打交道,我們也常說:"這個人我看不慣。"于是導致你同某人格格不入,這一切往往是性格上的不合造成的。我想有時人與人之間的一層蔽障也正是由于彼此不能包容對方的性格或處事方式,然而試想性格上的不合其錯究竟在誰?也許根本就沒有誰對誰錯,問題只在于你的日益膨脹的自我身邊是否仍留有空間給其他人?如果一味要求別人來迎合你,讓你看得慣的話,那么就是自私和專制在作梗。如果你學會說:"這個人我看不慣,然而他也有他選擇的權利。"那么,你也就走出了寬容的第二步。
但是,寬容最難達到的境界還在于容得下別人比自已好。大家一定會問:"寬容嘛,頂多只是容忍別人的缺點,允許不同于自身的東西存在,和別人的優點有什么關系?
其實,我們最無力守住的正是這最后一道防線--嫉妒。他為什么這么好?他憑什么比我好?如果你這樣對自己說,那么,跟好多人一樣,你也得了紅眼病。處方嘛,也只有--寬容。試想,大千世界能力在你之上者數不勝數,成功是付出的所得,那你又憑什么比他好呢?我認為,一步一個腳印走在你之前的人應該得到你的敬重,如果狹窄的心胸容不下比你優秀的人,內心一味只敬重你自己,那么你將永遠不能超越別人、超越自我。
我們的的確確應該具備寬容的良好修養,然而一味地寬容,失去了原則,也可能從寬容滑向縱容。那么"寬容"與"縱容"的界線應如何劃分呢?當是非明確時,一切不言而喻;可在某些情況下,這個分寸又是極難把握的,因此,要完全掌握人生這本大書中"寬容"這一節仍是不易的呀!(掌聲)
主持人:三位同學生說的都很好,讓我們再次用熱烈的掌聲感謝他們的精彩發言!(掌聲)
我注意到,三位同學的發言激發了大家的思路,有不少同學也躍躍預試,想發表自己的感想,現在就請大家各抒己見,來說說自己對加強修養寬以待人的見解和做法:(掌聲)
z:意志堅如鐵,度量大似海。
尊敬別人,才能讓人尊敬。
z:不會寬容別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寬容的。
z: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z: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里能撐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于仞,無欲則剛。
z:最高貴的復仇是寬容。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
z:寬則得眾。
z:君子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
z:寬容別人,其實就是寬容我們自己。多一點對別人的寬容,其實,我們生命中就多了一點空間。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會有關愛和扶持,才不會有寂寞和孤獨;有朋友的生活,才會少一點風雨,多一點溫暖和陽光。其實,寬容永遠都是一片晴天。
卞莉嵐:寬容就是忘卻。人人都有痛苦,都有傷疤,動輒去揭,便添新創,舊痕新傷難愈合。
忘記昨日的是非,忘記別人先前對自己的指責和謾罵,時間是良好的止痛劑。學會忘卻,生活才有陽光,才有歡樂。
z:寬容就是不計較,事情過了就算了。每個人都有錯誤,如果執著于其過去的錯誤,就會形成思想包袱,不信任、耿耿于懷、放不開,限制了自己的思維,也限制了對方的發展。即使是背叛,也并非不可容忍。能夠承受背叛的人才是最堅強的人,也將以他堅強的心志在氛圍中占據主動,以其威嚴更能夠給人以信心、動力,因而更能夠防止或減少背叛。
z:寬容就是瀟灑。“處處綠楊堪系馬,家家有路到長安。”寬厚待人,容納非議,乃事業成功、家庭幸福美滿之道。事事斤斤計較、患得患失,活得也累,難得人世走一遭,瀟灑最重要。
z:寬容是一種堅強,而不是軟弱。寬容要以退為進、積極地防御。寬容所體現出來的退讓是有目的有計劃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無奈和迫不得已不能算寬容。寬容的最高境界是對眾生的憐憫。
z:寬容就是在別人和自己意見不一致時也不要勉強。從心理學角度,任何的想法都有其來由。任何的動機都有一定的誘因。了解對方想法的根源,找到他們意見提出的基礎,就能夠設身處地,提出的方案也更能夠契合對方的心理而得到接受。消除阻礙和對抗是提高效率的唯一方法。任何人都有自己對人生的看法和體會,我們要尊重他們的知識和體驗,積極吸取之間的精華,做好揚棄。
z:寬容就是忍耐。同伴的批評、朋友的誤解,過多的爭辯和“反擊”實不足取,惟有冷靜、忍耐、諒解最重要。相信這句名言:“寬容是在荊棘叢中長出來的谷粒。”能退一步,天地自然寬。
主持人:大家說的都非常好。就如你們所意識到的那樣,寬容也需要技巧。給一次機會并不是縱容,不是免除對方應該承擔的責任。任何人都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何人都要承擔各種各樣的后果。否則,對方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禁(錯),顯示出軟弱。現在我們一起來定一個今后提醒自己寬以待人的口號。
討論結果:口號: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主持人:我希望大家課后還能再收集些關于寬容的格言,我們把今天大家說的和課后大家找到的格言都整理打印出來,就貼在班級后面,大家可以找出自己喜歡的作為座右銘抄下來,貼在筆盒或家里書桌的右上角,以時時提醒自己,希望我們都能通過不斷的努力,使自己的朐懷從一泓碧湖成為一片大海,讓我們有一天都能自豪地說“比大海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
附:課后找到的部分有關寬容的格言:
紫羅蘭把它的香氣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腳踝上。這就是寬怒。”
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
“寬容就像天上的細雨滋潤著大地。它賜福于寬容的人,也賜福于被寬容的人。
寬容是文明的唯一考核。
小結:一堂主題班會,僅僅只是一個主題的開始,絕不是結束,一個好的開始也應有好的后續。這次主題班會,是對學生道德修養更高層次的要求的開始,而好的修養應從日常的點點滴滴做起,我想,這是主題班會對班主任和學生的真正要求。
篇2:德育教育主題班會
德育教育主題班會
通過對以前老師的詢問,結合上周兩天的觀察,發現了本班存在的最大問題,也是現在急需解決的問題:雖然已進入初三,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紀律渙散,課堂各種姿勢。但也看到了這個班級的閃光點:心靈手巧,一點就通。同時,我通過學生問卷調查也了解了學生的心理:他們渴望有一個團結友愛、積極向上、文明優秀的班集體。
結合以上特點,我參考網絡內容擬寫了一首算是打油詩的《班級德育歌》,雖不高端大氣上檔次,但簡潔易記,也絕對是對癥下藥。內容如下:
容:穿戴樸素又大方,不攀不比不奇異。
言:講話文明有禮貌,見面主動問聲好。
行:坐立行勢要有禮,靜若處子動如兔。
課:專聽善記勤思考,發言討論要積極。
外:保持安靜勤讀書,預習復習做作業。
衛:勤洗勤換勤打掃,及時徹底并保持。
班會上,我首先對他們進行了一番動員,我說:“一個人無論優秀與否,他都渴望優秀,他都渴望自己所在的集體優秀,就像你們在問卷所寫的那樣——
“我理想中的班級時上課氣氛活躍,課前“入室即靜”,同學相處和睦。”
“做什么事都能比別人好,成為其他班級的榜樣,班干部盡職盡責......”
“看到垃圾隨時撿起,不是各掃門前雪,而是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公正公平......”
老師看到這些,就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我們班級的明天。”
我肯定了他們對優秀的渴望,激發了他們追求卓越的動力,接著提出要求:“只是,僅有追求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要付諸行動,那樣目標才有實現的可能,對嗎?那么,就讓我們首先從自己的儀容儀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開始改變吧——”
(出示學習內容,朗讀學習)
其實,這些內容用兩個詞語就可以概括,即“懂禮”“守紀”,“禮”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紀”是學生必須遵守的制度,懂禮、守紀,不僅可以成為一名文明的中學生,更可以成為一個合格的公民。
希望我的孩子們,能夠創造一個優秀的集體,能夠重回當初的“巔峰”。
篇3:德育主題班會發言稿-樹道德標桿做謙謙君子
德育主題班會發言稿:樹道德標桿做謙謙君子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來彌補。”什么是道德呢?首先就是調整人與人之間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在我認為,道德就是愛國愛民、團結互助、勤奮節儉、努力上進、遵紀守法、潔身自好、文明禮貌、自尊自強。
悠悠華夏,百家爭鳴,道德為大,道德為首。崇尚道德,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孔融4歲便懂謙禮之道。楊時程門立雪的尊師之舉,至今影響著莘莘學子。在淚水中仍然堅持的支教大學生徐本禹,用愛的火把照高了貴州邊村的未來,他們是普通人,我們也是普通人,為什么我們就不能向他們學習呢?
大家是否還記得這樣一篇報道:“一位清華大學的學生,為了一個愚蠢的想法,殘忍地將一瓶高濃度的硫酸潑向黑熊。”聽到這篇報道后,我的心在顫抖,在滴血!我似乎聽到了一聲聲嘶心裂肺的慘叫,我似乎看到了黑熊的面孔,那殘存的一只眼睛,無助地,黯然地望著一切,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竟然會有如此荒謬的行為,這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社會在發展,知識在爆炸,而部分人的道德觀念卻極其淡薄,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我們在掌握科學文化的同時,提高自身道德修養顯得尤為重要。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從自我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衛者!要努力去達到道德的最高境界。樹道德標桿,做謙謙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