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衛生保健規范
一、工作方針與目標
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切實搞好衛生保健工作,提高師生健康水平,為教學服務,為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服務。
二、環境衛生管理
1、各班教室及環境衛生區,必須堅持每天一次掃除,每周一次大掃除。學期開始、結束和節日前全面突擊大掃除,經常保持整潔。
2、教室內要做到 “五凈”、“五整齊”。“五凈” 即:桌凈、凳凈、墻壁凈、黑板凈、玻璃凈。“五整齊”:即桌凳排列整齊、標語張貼整齊、墻報張貼整齊、衛生用具擺放整齊、個人書籍擺放整齊。
3、衛生區要認真打掃,保持經常。做到地面無雜草、樹葉、磚頭、瓦塊、紙屑及一切不潔之物,清理的垃圾要及時送入垃圾箱。
三、公共與個人衛生要求
1、注意公共衛生,不亂拋紙屑等不潔之物,不亂拋剩飯、瓜果皮核、糖紙等,不隨地吐痰。
2、個人衛生要做到 “四勤”、“五不”。即勤理發、勤洗澡、勤洗換衣服、勤剪指甲,不喝生水、不吃零食和不潔之物、不吸煙、不喝酒。要注意保護視力,預防近視。
四、疾病防控與處理
發現學生有病時,要立即報告衛生室,及時隔離治療。
五、衛生檢查與評比
建立衛生檢查評比制度。由政教處人員檢查或組織學生會衛生部成員督查。衛生檢查成績,納入班級考核。
六、衛生教育與健康管理
1、要通過黑板報、廣播講座,對學生進行衛生常識及防病、治療知識的教育,對女學生要加強青春期衛生指導。
2、建立健全學生健康檔案。每年要對學生進行一次健康檢查,積極做好學生近視眼、沙眼和各種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工作,每學期進行 2 次學生視力檢測。
篇2:幼兒園衛生保健制度(3)
> 幼兒園衛生保健制度(三)一、必須嚴格執行衛生部頒布的《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制度》和省、市、區有關衛生保健制度。
二、制定合理的一日生活制度。注意飲食衛生,兩餐間隔不少于三個半小時;每日體育活動不少于一小時;每日戶外活動不少于兩小時。
三、幼兒每年全面體檢一次,每3個月測量體重一次,每學期測視力一次、身高一次,建立幼兒健康檔案登記、統計制度。
四、堅持晨檢、全日觀察,發現疾病及時處理,并做好記錄。
五、新生入園和新工作人員到崗均要先做體檢,以后每年復查一次,發現肝炎和其它傳染病立即離校隔離和治療。
六、配合衛生部門做好預防接種工作。
七、為幼兒提供合理膳食,每周制定帶量食譜,定期計算營養攝取量,每月召開膳食委員會。
八、每天保證供應充足的溫度適中的開水,每天起床后、課間、運動后提醒幼兒飲水,培養幼兒自覺飲水的習慣。
九、培養幼兒良好的大小便習慣,提醒幼兒每天大便一次。
十、建立體弱幼兒檔案,定期對體弱兒進行檢查和分析,提出保健措施。
十一、教師必須注意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養成正確的坐、立、行、走姿勢,為幼兒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篇3:幼兒園衛生保健統計制度
幼兒園衛生保健統計制度2
一、做好十二項記錄工作,記錄要清楚。
二、每天晨檢、午檢、并做好記錄。
三、對幼兒的每次查體、職工查體均做好記錄,根據查體情況對幼兒體格發育,膳食營養,進行評價。
四、對幼兒的各種疾病做好記錄,分析原因,及時采取措施。
五、各種衛生檢查均做好記錄,對每天的消毒情況、幼兒的特殊情況均做好記錄。
六、收好幼兒的中藥、中成藥、西藥登記,并按時為幼兒服藥,中藥燙后為幼兒服用,并做好記錄。
篇4:中心小學清潔衛生保健制度
中心小學清潔衛生保健制度
一、各班在自己的清潔保管區范圍內做到每天兩小掃,周末一大掃。各班設置衛生角,擺放清潔工具,走廊邊設放痰盂。教室里課桌凳、門窗、玻璃、黑板等衛生責任到人。
二、每天進行一次檢查評分記載,周末進行一次評分大檢查。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做到“四要四不要”,即飯前便后要洗手、要勤換衣服勤洗澡、要勤剪指甲勤理發、要早晚刷牙各一次;不要吃零食、不要喝生水、不要亂扔果皮紙屑、不要隨地吐痰。
四、學校注重視力保護,改善教室采光,保持墻面潔白,黑板面采用不反光墨綠油漆,改進教師板書,堅持做好兩次眼保健操,堅持“三個一”用眼標準:即看書寫字一尺遠,握筆一寸高,坐桌離一拳,身直姿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