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學德育工作管理制度
一、加強德育工作的領導,進一步完善德育工作的管理制度,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1、進一步建立健全的學校德育工作體系。學校有一名校長全面負責德育工作,從政教德育的角度配齊人員,有專職的德育工作主任負責協助德育工作。健全學校德育領導小組和德育管理制度。德育領導小組定期分析學生政治思想和品德情況,制定德育的實施計劃,協調學校各部門的德育工作。
2、依靠辦學各方面的力量,充分挖掘教育資源,形成家校合作和社會互相配合的教育網絡。
3、班主任是實施德育的直接組織者和領導者,學校應加強對班主任工作的指導和培訓,組織他們學習德育理論,總結交流經驗,發展科學研究。
4、全體教職工都要堅持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學校應健全貫徹實施教育綱要的崗位責任制,對教職工提出明確的要求,并以此作為考核教職工工作成績的重要標準。
5、建立健全科學管理制度,形成有目標、有計劃、有總結、有檢查和評估的管理體系。
6、加強德育科學研究工作,重視調查研究,開展德育科學的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
二、按《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本校學生一日常規”,實施德育管理,完善德育管理制度,抓好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文明行為養成教育。
1、從自我德育的角度出發,認真學習“新守則”、“新規范”讓學生作為約束自我的常規。制定學生一日生活常規,做到規范化、制度化。安排并督促教師做好課堂、課余的引導工作。
2、指導少先隊開展生動形象的教育活動,活躍校園生活。
3、按課程計劃、新課程標準和上級、學校有關規定,管理好“三會一課”(校會、道德晨會、班隊會、品德課)。
4、指導、調控學生課余生活、校外生活(包括寒暑假生活),指導總輔導員組織春、秋游活動。
5、抓好學生管理工作,做好后進生的教育轉化工作,建立后進生轉化檔案。
6、指導、督促年級組長、班主任按要求制定年班級教育計劃,寫好教育工作筆記。
7、同時,從課堂德育的角度出發,各任課教師要從課堂教學內容中滲透德育教育,使德育工作經常化、系列化,并完成學校各階段德育管理工作任務。
三、抓好“黨團德育”工作。
認真發揮黨員團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身先士卒,認真開展德育工作,為他人帶好頭,發揮好榜樣作用,從而形成以點帶面的局勢。
四、指導德育研究
定期召開班主任、輔導員會議,交流德育工作經驗。
五、創設校園德育宣傳氣氛。
指導總輔導員和有關老師協同后勤人員管理好下列各項德育宣傳陣地:升旗臺、板報、萬花筒、宣傳畫廊、宣傳版、標語、橫幅及班級的板報、學習園地、評比專欄等。
六、開辟聯絡校外德育基地,發揮校外教育力量的作用,共建文明學校。
有計劃地開展參觀、訪問、遠足、社會實踐活動,擴大德育空間,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才干。
七、按學校檔案管理的要求,認真收集完善德育資料的存檔的工作。
八、德育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各村校負責人全體教師
篇2:中小學校德育工作制度范例
中小學校德育工作制度(4)
一、政治學習(10分)
一周一次記錄,兩周一次體會,全學期至少有16次記錄,8篇體會,一般在學習之后立即上交記錄體會本,最晚可推遲一天交,晚交一次扣1分。
二、教師考勤(10分)
1、簽到一般是自己簽自己的名字,若代他人簽的,他人必須在場方可,如果出現一個人有兩個簽名者,則雙重名字者按遲到論處,遲到一次扣1分,早退一次扣1分。
2、有事可請假,但必須有請假條,經批準后方可高校。請假一天扣1分,公差、生育、婚、喪、病假、外出學習不再扣分,電話請假或請人捎假者,若無請假條,按曠課論處,曠課1晌扣1分。
3、外出開會、聽課、教研等工作,如果遲到或曠工者,根據教辦所扣的分值,學校將在月評總分中扣除相應分數。
三、少先隊工作(80分)
1、德育工作手冊的填寫。(20分)
按時填寫,填寫字跡工整,內容詳實、無誤、有質有量的記滿分,缺填一頁扣1分,填寫不缺頁但質量不好的量情扣分。
2、督導檢查。(20分)
根據紅領由監督崗評價和學校領導檢查兩項總評,評出月班級次序,第一名為20分,第二名為19分,第三名為18分,依次類推。
3、少先隊活動及資料上交。(20分)
(1)少先隊活動。(10分)
根據活動質量高低評為三個等級,分別記為10分、8分、6分。
(2)資料上交(10分)
資料有質有量按時上交者記10分,晚交一天扣1分。
4、班會記錄(10分)
要求一周一次記錄,缺1次扣1分。
5、班務日志(10分)
班務日志一日一記,內容同少先隊每天的檢查記錄內容,時間記為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周時間,每缺一次扣1分。
篇3:小學德育工作制度
> 小學德育工作制度(5)1、德育工作要認真執行《*中央關于改革和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小學德育綱要》。認真實施《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等政策法規,在學生中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三個好”(在校做好學生、在家做好孩子、在社會做好少年)和“三個習慣”(良好的學習、行為、生活習慣)的養成教育等。
2、建立校德育領導小組。建立校長、德育處、班級的三級責任教育網。校長根據情況的不斷變化,負責德育目標的制訂與督導;德育處負責日常德育工作的監督、管理與協調;班級負責逐日的檢查、評比、協助處理偶發事件,班主任負責本班學生的教育、管理、家訪和后進生的跟蹤轉化及工作檔案的整理。做到分工明確,職責落實。
3、德育主任全面負責學生的德育工作。制定每學期德育工作計劃。定期檢查。組織各種針對性活動,抓好班主任隊伍建設,加強對學生的管理。
4、認真實施《德育工程》等政策法規,在學生中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利用德育基地、歌曲、影視、宣傳欄等對學生進行教育。嚴格執行每周一升國旗制度。
5、中隊要根據各自的特點和任務變化,發揮少先隊的德育功能,參與學校管理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活動,定期召開會議,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6、班主任要全面關心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和身體發育狀況。建立起良好的班集體,開好主題班會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行為和學習習慣、勞動習慣和文明習慣。在教育工作中,堅持正確的德育工作原則和方法,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想實際出發,以正面教育、啟發引導、表揚鼓勵為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循循善誘,寓教于樂。嚴禁挖苦、諷刺、侮辱、孤立、打擊、訓斥學生,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7、科任教師要協助班任老師做好班工作,做到教書育人,要寓德育滲透于科學教學之中。
8、有計劃的組織學生參加勞動和社會實踐,包括家務勞動、公益勞動、社會調查、警民共建等。
9、辦好家長學校。每期最少召開一次家長會。班主任應定期做好家訪工作。
10、定期對學生進行法制、安全、等教育,防止各類意外事故發生。
11、認真執行體育衛生工作條例,建立健全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制度,建好學生健康卡,定期體檢,定期舉行運動會(一般1-2年舉行一次)。
12、做好優秀班主任、優秀輔導員、三好學生、優秀班集體。
13、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德育工作網絡。學校和班級要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和做好家訪工作,并做好記錄。
14、建立“德育工作領導小組”例會制度。定期召開會議,針對學校各方面的情況,討論研究德育工作,對學生實施全方位、全過程、全員的德育管理和教育。
15、每周一上午第二節課舉行升國旗儀式,要完善國旗下講話制度,使國旗下講話成為教育學生的重要途徑。
16、班主任應按班主任手冊認真填寫有關內容,并在學期結束后上交德育處。
17、定期對學生進行法制、安全、自救等教育,嚴禁發生違法犯罪現象,防止各類意外事故發生。
18、認真執行體育衛生工作條例,建立健全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制度,建好學生健康卡,定期體檢,定期召開運動會。
19、做好優秀班主任、優秀輔導員、三好學生、優秀班集體、優秀中隊的評選工作。
20、德育領導小組成員在杭好本條塊德育工作的同時,還要認真搞好調查研究、總結經驗教訓,對全校德育工作提出合理建議和最佳實施方案。
21、充分發揮廣播、畫廊、墻報等校園文化陣地的宣傳教育作用,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