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洋房工程材料質量保證措施
為了保證工程質量,我方對材料的采購,在貫徹建設方要求的同時,根據ISO9001-2000質量認證體系及貫標要求,逐一對工程材料供貨廠家的材料質量、信譽、供貨能力進行評估,以確保采購材料的質量。
一、材料質量控制保證措施
掌握材料信息,優選供貨廠家,掌握材料質量、價格、供貨能力的信息。選擇好供貨廠家,就可獲得質量好、價格低的材料資源,從而確保工程質量,降低工程造價。這是企業獲得良好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提高市場競爭能力的重要因素。合理組織材料供應,確保施工正常進行合理地、科學地組織材料的采購、加工、儲備、運輸,建立嚴密的計劃、調度體系,加快材料的周轉,減少材料的占用量,按質、按量、如期地滿足建設需要,也是提高綜合效益,確保正常施工的關鍵環節。合理地組織材料使用,減少材料的損失。正確按定額計量使用材料,加強運輸、倉庫、保管工作,加強材料限額管理和發放工作,健全現場材料管理制度,避免材料損失、變質,也是確保材料質量、節約材料關鍵。
1加強材料檢查驗收,嚴把材料質量關:對用于工程的材料、設備必須符合設計文件和國家有關質量標準的規定,持有與材料、設備相符合的標牌、合格證書或質量檢驗報告。工程中所有各種構件,必須具有廠家批號和出廠合格證,方可使用。凡標志不清或認為質量有問題的材料,對質量保證資料有懷疑或與合同規定不符的一般材料,應進行一定比例試驗的材料,應進行追蹤檢驗以控制和保證其材料的質量等,均應進行抽檢。對于進口的材料設備和重要工程或關鍵施工部位所用的材料,則應進行全部檢驗。進場材料和設備到達施工現場后應保持其原有的外觀、內在質量和性能,在運輸和中轉過程中發生外觀質量和性能損壞的材料、設備不用于工程。進場設備開箱前,包裝必須完好。除了應持有合格證書、產品說明書外,酌情應有隨機附件、保修卡或安裝、使用說明書等。設備開箱,應有開箱記錄。無生產廠名和廠址或牌證不符的設備,不用于本工程。進場的材料,包括鋼材、水泥、防水、保溫、隔熱材料等,均按有關規定分批抽樣進行質量檢驗,材料質量抽樣和檢驗的方法應符合《建筑材料質量標準與規程》,要能反映該批材料的質量性能,對于重要或非勻質的材料,還應酌情增加采樣的數量,檢驗不合格的材料。
2重視材料的使用認證,以防錯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1)對主要裝飾材料及建筑配件,在訂貨前要求廠家提供樣品或看樣訂貨,進貨時按規范及樣品進行驗收。主要設備訂貨時,要審核設備清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2)對材料性能、質量標準、適用范圍和對施工要求必須充分了解,以便慎重選擇使用材料。
(3)凡是用于重要結構、部位的材料,使用時必須仔細核對、認證其材料的品種、規格、型號、性能有無錯誤,是否適合工程特點和滿足設計要求。
(4)新材料應用,必須通過試驗和鑒定;代用材料必須通過計算和充分的論證,并要符合結構構造的要求。
(5)材料認證不合格時,不允許用于工程中。
(6)在現場配制的材料,如混凝土、砂漿、防水材料、絕緣材料、保溫材料等的配合比,先提出試配要求,經試配檢驗合格后才能使用。二材料試驗
1鋼筋:每批鋼筋進場,必須有質保書,數量以不超過60t為一批,在每批鋼筋中任選2根鋼筋,在距端部50cm處各取1套(2根)試樣,長45cm,每套中取1根送試驗室做拉力試驗,另1根做冷彎試驗,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上。鋼筋型號、品種應與設計相符,不得缺組,檢驗時間必須在使用和澆混凝土以前。鋼筋質保書宜為原件,如為抄件,應有抄件人簽名,并蓋單位公章。
2鋼筋焊接:本工程擬采用對焊為主,部分用氣壓焊或電弧焊接頭,電弧焊焊條采用STJ422(E4303)低碳鋼焊條。焊工必須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正式焊接前,應做試焊,并按規定批數抽樣送試驗室檢驗,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上。同時,焊接試驗報告必須在鋼筋驗收以前提交。
3水泥:每批水泥進場,檢查其出廠合格證,并抽樣進行安定性試驗。每批水泥28d后必須要有28d強度補報單。
4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塊/砌塊:磚塊進場時,檢查其有無技術監督局發的產品檢驗合格證,有效期應與使用期相符,同時進行外觀質量檢查。抽樣進行力學性能試驗,對不同部位的設計強度等級及不同批次進場分別抽取,同部位、同批、同設計強度等級的砌塊,燒結普通磚按規范進行檢測。
5防水材料:應有出廠合格證,并按規定抽樣試驗。
6混凝土試塊:混凝土試件取樣:按每一臺班不多于100m3取樣一組。同時,每一工作班,檢查混凝土坍落度不少于二次。
7砂漿試塊:按每一樓層或250m3砌體中的各種強度等級的砂漿,每臺攪拌機抽樣一組,每分項工程兩組。標準養護28d后送試驗室進行力學試驗。主要分項工程質量控制措施為了保證達到質量目標,把目標逐級分解,逐級落實責任,嚴格按現行施工及驗收規范施工。
篇2:裝飾工程項目材料質量保證措施3
裝飾工程項目材料質量保證措施3
一、質量保證措施
1、材料和設備的申請、訂貨、采購、送料等都要以計劃為依據,以保證按質、按量、按時間供應所需的材料。
2、建立、健全進場前檢查驗收和取樣送驗制度。加強材料 和設備的"四驗"工作,即:驗規格、驗質量、驗品種、驗數量。凡屬不合格的產品,不能運到現場。在驗收中,發現數量不足、質量不符合要求、損壞等情況要查明原因,分清現任,及時處理。
3、做好現場和倉庫的管理工作。材料和設備的貯存方法正確,并做到分類分批
保管和堆放。合格證、化驗單與材料相符。現場的大宗材料和大型設備應按施工平面圖和施工順序,就近合理堆放。應加強材料的限額管理和發放。
4、各級材料和設備的管理人員都要加強技術業務學習,掌握常用材料的質量標準和性能,熟悉材料的保管和運輸規定。
二、把好進貨渠道關
(一)、對供應商的選擇
1、主材供應商(包括A/B/C 類)
a 有合法的營業執照(提供復印件);
b 生產能力/供貨能力能滿足公司要求,供貨及時;
c 產品質量良好(必要時可要求提供樣品及合格證明材料,包括合格證、型式試驗報告等);
d 必要時,有產品的環保和安全性能保證證明;
e 與同類商家相比,價格合適,售后服務良好;
f 社會信譽良好;
g 必要時,要求建立ISO9000 質量管理體系及ISO14000 環境管理體系。
2、輔材消耗性材料供應商
a 有合法的營業資質(可由采購人員現場核實);
b 有足夠的供貨能力,最好有現貨;
c 產品質量良好(可由采購人員現場查驗,并提供產品出廠合格證或相關的檢驗證明材料等);
d 價格合理,售后服務良好。
(二)、材料的選擇
1、材料和設備供應單位(以下均簡稱為供應單位)對供應的產品質量負責。供應的產品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1)達到國家有關法規、技術標準和購銷合同規定的質量要求,有產品檢驗合格證和說明以及有關的技術資料。
2)實行生產許可證制度的產品,要有許可證主管部門頒發的許可證編號、批準日期和有效期限。
3)產品包裝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
4)使用商標和分級分等的產品,應在產品或包裝上有商標和分級分等標記。
2、除明確規定由產品生產廠家負責售后服務的產品外,供應單位售出的產品發生質量問題時,由供應單位對使用單位負責保修、保換、保退,并賠償經濟損失。如供應單位證明確屬生產廠的質量責任,也由供應單位負責向生產廠家索賠。
3、建筑材料、設備的供需雙方均應按上述1、2 兩條的要求簽訂購物合同,并按合同條款進行質量驗收。
4、嚴格執行有關的驗收和保管發放制度。對無出廠合格證明和沒有按規定復試的材料設備一律不發放使用。保管貯存中,做到不損壞,不變質,不混放。
5、要重視材料的使用認證,以防錯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6、對主要裝飾及建筑配件,應在訂貨前要求廠家提供樣品或看樣訂貨。主要設備訂貨時,要審核設備清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7、對材料性能、質量標準、適用范圍和施工要求必須充分了解,以便慎重選擇和使用材料。
8、凡是用于重要結構、部位的材料,使用時必須仔細地核對、認證材料的品種、規格、型號、性能有無錯誤,是否適合工程特點和滿足設計要求。
9、應用新材料,必須通過試驗和鑒定。代用時必須通過計算和充分的論證,并要符合結構構造的要求。
10、材料認證不合格時,不許用于工程中。有些不合格的材料,如過期、受潮的水泥是否降級使用,亦需結合工程的特點予以論證,但決不允許用于重要的工程或部位。
三、材料的環保性要求
采購產品中有安全及環保性能要求的有:
a、化學危險品,如油漆及其稀釋劑、清洗劑、膠水等的安全要求及防泄露漏要求;
b、夾板、強化木地板、乳膠漆等有毒有害成份含量的要求;
c、地磚、瓷器、石材等輻射強度的要求;
d、采購及維修設備的噪聲要求。
e、對于有環保/安全性能要求的采購產品,采購員應盡可能選用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
f、優先選用已通過ISO9000 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0 環境管理體系及OHSAS18001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的產品。在排除其他因素的情況下,優先選用名牌產品,包括國內及國際名牌。積極選用新材料(如不含苯的膠水等)。
g、可行時,要求廠家提供有關安全或環保性能的測試報告,如噪聲測試數據,輻射測試數據,有害成份測試數據,安全性能測試數據等。
h、必要時,向相關方發出書面要求,對相關方施加影響,建議相關方按公司要求,控制有關安全及環保性能。
i、可行時,公司組織對采購產品進行有關安全和環保性能的測試,不合格產品拒絕進貨。
篇3:裝飾裝修工程主要材料質量保證措施
裝飾裝修工程主要材料質量保證措施
為確保工程所用材料的質量,材料將按照一定的程序進行確定。
1、乙供材料質量控制措施
乙供材料、設備在呈報雇主、監理審批之前,先對廠家提供的樣品由項目專業工程師進行自審,在自審合格的基礎上再向監理、雇主呈報。
2、甲供材料質量控制措施
甲供材料在安裝前進行驗收,并對其進行外觀、材質、規格等的檢驗,如不符合要求,應向雇主、監理代表提出,在得到處理意見后方可使用。如甲供材料在安裝后在進行系統試驗或進行系統調試時,發現材料不合格時或設備運行有異樣時,則及時通知雇主、監理對材料進行調換或建議雇主通知供貨廠家派人對設備重新進行調試至正常。
3、材料進場后使用前質量保證措施
(1)材料在使用前按設計要求核對其規格、材質、型號,材料必須有制造廠的合格證明書或質保書,材料的運輸、入庫、保管過程中,實施嚴格的控制措施,每道工序均有交接制度。
(2)材料的入庫后實行標化和分類、分規格堆放及管理,同時防止變形,防止受潮霉變等措施,材料出庫檢驗和辦理領用手續。
(3)材料出庫后,在施工現場妥善保管,存放地點安全可靠,如材料堆放的場地可能產生積水,在下面必須墊上枕木,室外堆放的材料必須用塑料布遮擋嚴實,避免日曬雨淋。材料堆放要求整齊,并掛上標識牌。
(4)材料使用前進行嚴格檢查包括外觀檢查,附著物的清除。
(5)對不合格材料的控制。一旦發現材料不能滿足或可能不滿足設計要求時,應將其與合格材料相隔離,在自檢過程中如發現質量問題及時整改。
(6)對發出的材料要進行建檔跟蹤,重要材料的使用部位要處于可追溯的受控狀態。
4、項目部對材料使用質量保證的管理措施
(1)認真核實施工圖紙、設計說明及設計變更洽商文件,及時準確地編制施工預算列出明細表。根據施工進度計劃的要求進行施工預算材料分析,編制建筑材料需用量計劃,為制定材料采購計劃、施工備料、確定倉庫和堆場面積、以及組織運輸提供依據。
(2)由于本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品種較多。因此,項目部將建立一套完整的材料管理體系,統一組織協調好生產部門、預算部門、材料部門和技術部門工作,從材料計劃、貨源選擇、材料送批、訂貨、運輸、驗收檢驗做到三級審核,保證材料、設備的規格、型號、性能等技術指標明確、數量準確。
(3)根據材料計劃,邀請建設、設計、監理單位共同考察供貨廠家,項目部實行采購招標,做到貨比三家,確保所選擇的生產廠家信譽好,能保證資源充足、供貨及時、質量好、價格合理。針對本工程中的部分材料,由加工計劃部門直接面向廠家,嚴把質量關。必要時做到1:1的模型,保證到現場后能順序安裝,避免返工而影響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