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生產設備管理程序
1.目的
為了工廠的機械設備及模具適合生產的需求,特制定本程序。
2.范圍
工廠各部門所有機械設備及模具均屬本程序范圍。
3.權責
3.1 設備增補申請:生產或所需部門;
3.2 設備增補審查與批準:副總經理;
3.3 設備及材料購買:香港營業部或采購部;
3.4 設備安裝驗收,定期與不定期保養、調試維修、外協與報廢申報:維修部;
3.5 模具的驗收、保養、維修:工程部;
3.6 設備使用與日常維護保養:生產或使用部門。
4.定義
5.作業內容
5.1 生產設備的管理流程(見附件一)。
5.2 設備增補:設備增補由生產或使用部門依《資源管理程序》進行。
5.3 設備驗收與安裝:設備進廠后由維修部負責安裝驗收,驗收合格后依驗收情況填寫《設備驗收單》,并按設備類別賦予編號后列入《設備清單》,建立《設備檔案》后交付使用部門使用。
5.4 設備維護與保養:
5.4.1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由使用部門依據《設備日常保養作業指導書》中之規定進行,并記錄在《設備日常保養記錄表》中;
5.4.2 不定期保養:當停機時由維修人員做不定期保養,并記錄在《設備檔案》中;
5.4.3 定期保養:定期保養每半年一次,并記錄在《設備檔案》中。
篇2:工廠生產設備和容器清潔控制工作程序
工廠生產設備和容器清潔控制程序
1.目的
保持食品接觸面的清潔度,防止污染食品。
2.適用范圍
與食品接觸的員工、設備合器具。
3.職責
生產科(車間)負責按規定進行操作和檢查。
4.程序
4.1 工廠設備及器具
生產設備及器具須采用無毒無味、抗輻射、不吸潮、不變形的材料。設備安裝在中間,讓機器里面與四周有足夠的空間來做清潔和衛生工作。器具須平滑、無坑洞、易清洗。在更換設備或采購新的設備時,須考慮易清洗的因素。
4.2一切直接接觸產品的器具和設備的表面都要進行有效的清潔
每天開工前,各班組負責人和必須對加工所需的一切設備、器具對照衛生檢查標準進行評價,若衛生條件不符合,則記錄在日衛生檢查記錄中,并重新清潔,否則不能進行生產。加工過程中,手、工器具必須按照規定的清洗指導和頻率進行操作,由各班組負責人進行監督指導。若器具、手被污染(如落地)必須清潔。
4.3產品接觸物要定時進行有效的清洗、消毒
與產品或產品接觸面相接觸的帽子、鞋子,必須由防水、無毒的材料制成,并保持清潔衛生。由公司統一發給工人帽子、工作鞋,生產線上的主管人員要確保其工人佩戴這些用品。員工不得以個人的用品取而代之,要求工人將其用品保持清潔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