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公司安全生產管理檢查及整改措施
1、集團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小組每年對各控股公司組織的安全生產大檢查項目為:
1)安全管理機構的設置及安全管理人員配備情況;
2)安全管理規章制度的制定和執行情況;
3)消防設施(備)的配置狀況;
4)員工安全知識培訓情況及培訓效果;
5)空調機房、配電房、發電機房操作規程的制定及執行情況,設備的運行記錄情況;
6)消防中心設備的運行狀況;
7)各種安全標識(燈、牌、圖)配置的狀況;
8)倉庫物資擺放是否符合"五距"標準,易燃易爆危險品是否專庫儲存;
9)各種電線、閘閥、開關等器件是否老化或失靈;
10)用氣、用電、用火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規程;
11)已發生過的事故記錄及整改情況;
12)檢查小組認為有必要檢查的其他內容。
2、各控股公司安全生產管理責任部門每季度組織的安全檢查項目為:
1)消防設施(備)的日常巡查狀況,滅火設施是否有效;
2)空調機房、配電房、發電機房的操作情況與運行記錄;
3)消防中心設備的運行狀況;
4)倉庫物資擺放是否符合規范;
5)各種電線、閘閥、開關等器件是否老化或失靈;
6)用氣、用電、用火、用水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規程;
7)安全生產管理責任部門認為有必要檢查的其他內容。
3、每次檢查結束后,集團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小組或各控股公司安全生產管理責任部門對受檢單位(或部門)存在的安全隱患,應提出明確的整改要求,并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負責檢查一方需派員復查,直至驗收合格。
4、對于檢查前后需要采取安防措施的重大整改項目,受檢單位(或部門)應及時編報安防措施項目整改方案及預算,經集團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小組和審計部門審核后,報集團總裁審批;對于一般的整改項目,受檢單位(或部門)編報需整改的事項及預算,經本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責任部門審核后,報本企業總經理審批。
5、有關安防措施項目的施工組織安排由需整改企業按相關審批意見執行。
篇2:企業(公司)安全生產檢查與隱患整改制度
企業(公司)安全生產檢查與隱患整改制度
為確保企業員工的人身安全,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落實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安全生產責任制,杜絕和減少各類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制度。
1、檢查內容。檢查的主要內容是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隱患、查安全設施。
2、檢查形式。(1)聯合檢查。由分管領導組織,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協助,組織各級人員進行的安全檢查。(2)日常檢查。由安全生產管理部門組織的檢查。(3)季節性檢查。針對季節性易發事故進行安全生產檢查。(4)專業性檢查。對安全設施、設備進行的技術性檢查。(5)自檢。班前班后進行的自我安全檢查。(6)互檢。員工之間進行的安全檢查,(7)交接檢查。交接班進行的安全檢查。
3、檢查方式。企業采取季(月)檢查與不定期的巡回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對企業各部門、各車間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
4、檢查整改。檢查中發現的不安全因素,能立即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計劃,限期整改。
篇3:安全生產逐級監察及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制度
安全生產逐級監察及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制度
1、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事故隱患排查和整改工作預防各類事故發生。
2、定期排查,各部門要按照要求,結合各自實際,每半個月對本部門、區域等各個環節,重點部位安全隱患進行認真排查。
3、認真登記。各部門要建立重大隱患登記制度,對事故隱患的具體情況,可能造成的后果,整改措施要詳細登記,嚴格落實責任制,做到"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
4、及時報告,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應及時向設備部報告,重大隱患要逐級上報。
5、限期整改,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要限期及時排查。
6、制定預案,動態管理,對可能發生安全事故的重點部位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對于重要環節要采取預防事故發生和事態蔓延的安全措施,制定重大事故或重大險情應急救援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