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項目安全施工技術措施
1.施工現場的安全技術措施
施工現場的布置符合防火、防爆、防洪、防雷電等安全規定及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現場的生產、生活辦公用房、倉庫、材料堆放場、停車場、修理場按批準的總平面布置圖進行布置。
現場道路平整、堅實、保持暢通,危險地點懸掛安全標志和符合安全規定的標牌,施工現場設置大幅安全標語。
現場的生產、生活區設足夠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設施網點,消防器材有專人管理,不亂拿亂放,每作業隊組成一個由10~15人的義務消防隊,所有施工人員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設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各類房屋、庫棚、料場等安全消防距離符合有關規定,現場的易燃雜物隨時清理,嚴禁在有火種的場所或其近旁堆放易燃物品。
施工現場的臨時用電嚴格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執行。
施工中發現危及地面建筑物或有危險品時立即停止施工,待處理完畢后方可施工。
從事爆破、電力、高處作業及起重作業等特殊作業人員,各種機械的操作人員及機動車輛駕駛人員,必須經過勞動安全管理部門專業培訓并考試取得《安全操作合格證》后,方準持證獨立操作。
施工現場設立安全標志。危險地區必須懸掛"危險"或"禁止通行"、"嚴禁煙火"等標志,夜間設紅燈警示。
爆破器材庫的設備符合《爆破安全規程》,庫存量及平面布置經過當地公安機關批準。
爆破物品的管理和使用,符合《爆破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和要求。爆破用品在使用前根據規定要求,嚴格進行質量檢驗。每炮使用的引線長度根據燃燒速度、安全撤離時間決定。燃燒速度分批、分卷進行試驗,引線與雷管的連接,根據當時所需數量在加工房或指定地點進行。連接必須使用雷管鉗。
2.隧道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2.1.隧道施工一般安全技術措施
任何人進洞必須佩戴安全帽和其它防護用品,遵章守紀,聽從指揮;同時加強安全保衛,禁止閑雜人員進入。
進洞前進行登記并接受洞口值班人員檢查,經班組長點名,并執行進洞掛牌、出洞摘牌制度。
施工中發現隧道內有險情,工班長、領工員必須立即在危險地段設立明顯標志或派人看守,并迅速報告施工領導人員及時采取處理措施。若情況嚴重,要立即將工作人員全部撤離危險地段。
在洞口或適當處所,設置急救材料儲備庫,儲備防火、防水、防毒器材,支撐用料,各種適用工具等。備品要保質保量,并不得隨意挪動,使用一次后立即進行補充。
隧道掘進時要加強地質超前預報,在淺埋段指派專人觀測地面變化有無沉降,確保施工的安全。
2.2.洞口土石方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洞口段土石方開挖時,注意坡面的穩定情況,每次開工前、收工后,對坡面、坡頂周圍認真檢查。對有裂隙和塌方現象或有危石、危土時立即處理。
開挖按自上而下的順序進行,防止因開挖不當造成坍塌,堅決禁止掏底開挖。
洞口土石方施工時,要做好截、排水工作,并隨時注意檢查,開挖區應保持排水系統通暢,并與原有水系相連通。
在巖石破碎土質松軟地段,開挖面不能太大,不能暴露太久,及時進行防護處理,防止坍塌傷人。
做好施工中機械設備的組織指揮工作,保證道路暢通,防止發生機械碰撞、翻機、翻車及傷人事故。
2.3.隧道開挖安全技術措施
針對本隧道地質特殊、復雜、主要是黃土、軟質土,不良地段有陷穴、塌滑不安全因素多的實際情況,施工中做好超前地質預報,制定工程預案提前采取措施,防止隧道坍塌,確保施工安全。
黃土黏土段施工配備不用水施工機械,并加強施工用水管理。嚴格控制施工用水,不準亂排亂放。根據不同地質,我們采取一定的措施以確保工程質量。
以"超物探、預支護、短開挖、快噴錨、勤量測、早襯砌"為施工原則,制定切實可行的洞室開挖施工方案和措施以保證工程質量。
采用超前鉆孔并輔以地質雷達、地質素描等物探手段進行超前地質預報,探明前方的陷穴、塌滑,針對不同的情況采用相應的技術措施。
隧道淺埋段開挖前采用超前長管棚預支護、超前小導管預支護、超前錨桿預支護等措施,施工中按"弱爆破、短開挖、強支護、早封閉、勤量測"的原則,穩扎穩打,步步為營,確保隧道質量和施工安全。
加強圍巖監控量測頻率,隨時注意圍巖動態。嚴格按設計規定進行錨噴支護,控制圍巖的變形量,防止坍塌。派專人負責,加強安全警戒措施,防止突發事件發生。
2.4.隧道噴錨作業安全措施
作業人員均須配帶必要的防護用品。
機具設備應置于安全地段,噴射機、注漿機、水箱必須裝置壓力表和安全閥,定期進行耐壓試驗。
發生堵管時,應及時疏通;處理堵管時,噴嘴前嚴禁站人。
經常檢查管道和接頭是否有松脫和擊穿可能,發現問題立即處理。
2.5.裝碴運輸安全技術措施
本標段隧道均采用無軌運輸方案,隧道內運輸量大、車輛頻繁,為保證安全,必須制定一套調度、信號、洞內物料存放等制度。
建立有效運輸規章制度、作業標準和安全操作規程;每次爆破后,先保證通風達到30min以上,再進洞,待找頂、清危和初噴完成,保證掌子面安全的情況下,再進行裝碴;工作人員進出隧道應走預設通道,不得在運輸范圍內隨意走動;非工作人員嚴禁進入工作、運輸場地;較大坡度地段、洞口平交道、橫通道口、施工作業地段以及有障礙物地段,必須設置明顯的標志,汽車通過以上地段時,應減速鳴號。在大坡度地段、施工作業地段以及前面有障礙物地段,必須設置明顯的標志,汽車通過以上地段時,應減速鳴號。
2.6.隧道用電安全技術措施
項目指揮部設調度室,并配適當的調度員,負責本系統的電力調度及對上聯系;設電氣工程師或技術員一名,負責安全技術檔案的建立和管理。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并認真執行。
電工必須熟悉用電安全規程、規范,認真執行。并建立臨電檔案,及時記錄有關資料。電工負責填寫臨電紀錄和維護臨電線路及操作開關。
線路開關及設備每月檢查一次,包括線路的絕緣測試,接地電阻測試,設備絕緣測試及線路設備的檢查等。
配電系統全部采用TN-S系統,所有用電設備的外殼必須與專用的PE線相連通,總接地電阻必須小于4Ω。
手持式用電設備的保護地線應在移動電纜芯內,其截面大于1.5mm2。
維修和操作開關時,電工必須穿戴絕緣鞋、手套,必須使用絕緣工具。
洞內設備移動前進行檢查,不得與電力電纜相接觸或鉤掛。在移動時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保證電
力線的安全。在主要通道、抽水機站、橫通道等重要場所,設置安全照明。漏水地段照明應采用防水燈頭和燈罩,不安全因素較大的地段必須加大照度。
現場配備滅火工具、器材,確保現場電氣設備及其他設備的安全。
2.防火、防水安全保證措施
各類房屋、庫棚、料場等的消防安全距離符合公安部門的規定,室內不得堆放易燃品;焊割作業點與氧氣瓶、乙炔發生器等危險品的距離不少于10m,與爆破物品距離不少于30m,乙炔發生器與氧氣瓶的距離不少于5m;嚴禁在木材加工場、料庫等處吸煙;現場的易燃雜物,隨時清除,嚴禁在有火種的場所附近堆放。
施工現場和生活區做好防火工作,現場按規定配備滅火器、消防砂箱、水池等完好有效消防設施和器材,安全標牌齊全且符合規定,油料庫、材料庫、電氣設備、機械設備作為防火重點,實行定人定責、定期檢查,嚴防火災發生。現場防火消防器材由專人維護、管理,定期更新保證完整好用。組成業余消防隊,定期培訓,保證所有施工人員熟悉并掌握消防設備性能和使用方法。
雨季成立防汛小組,設專人值班,加強與氣象部門的聯系,制定防洪預案,提前做好防洪防汛工作,備足防汛材料,避免人員及財產損失。
2.8.通風和防塵的安全技術措施
無軌運輸洞內廢氣污染主要為大功率內燃機械,且主要集中到裝碴運輸工序,為保證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須加強通風除塵。
通風措施:選用大功率的雙級通風機,長隧道洞口配備1~2臺110KW的通風機,一般隧道洞口配備75KW的通風機,并備用1臺。為了減少風阻,在保證有效凈空的情況下,選用大直徑(1.8m)的風管。嚴格控制通風時間,確保置換掌子面附近足夠的施工距離。部分機械進行機外凈化。主要給運輸車輛裝配上帶有催化劑的附屬箱,連接在尾氣排放管上,把發動機排出的廢氣用催化劑和水洗的辦法來降低其中有害氣體。
水幕降塵:在距掌子面30m處邊拱兩側各設一臺水幕降塵器,在放炮前10分鐘打開閥,放炮后半小時后關閉,打開后高壓水在高壓風的作用下,霧化程度高,射程遠,水霧使隧道面封閉,充分降塵。
2.9.爆破器材運輸安全措施
爆破器材經當地公安部門批準并從當地公安部門領取后,在運輸過程中為確保安全擬采用如下措施:(1)炸藥和雷管分開運輸;(2)運輸過程中由公安人員全程押運;(3)指定專門運輸車輛,選擇政治素質過硬、專業技術突出的駕駛員駕駛,運輸車輛安設密封棚并加鎖,鑰匙由負責押送的公安人員負責保管,到達施工現場后由負責押送的公安人員負責開鎖,并與施工現場負責人辦理移交簽認手續。(4)炸藥使用必須一次一領,炸藥存放點保管員必須做好登記臺帳;隧道作業隊炸藥領取必須固定專職人員,沒用項目不同意不得隨意更改,若沒有更改通知,炸藥保管人員不得讓其他人員進行領取。在洞內未使用完的炸藥必須由公安負責押送送回炸藥存放點,并做好相關手續。嚴禁于洞內存放炸藥、雷管等爆破器材。一旦發現將立即開除出單位。(5)炸藥存放點炸藥保管、看護人員必須責任性強的正式職工擔任,嚴禁勞務工進行炸藥保管、領取、運輸。
3.施工機械安全技術措施
各種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經過相應部門組織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培訓,考試合格后,持有效證件上崗。
機械操作手上崗前,要進行身體健康狀況檢查,有禁忌病癥的人員,不準從事機械操作工作。
機械操作人員工作前,應對所使用的機械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嚴禁帶病使用,嚴禁灑后作業。
機械操作人員只要離開機械設備,必須按規定將機械平穩停放于安全位置,并將駕駛室鎖好,或把電器設備的控制箱拉閘上鎖。嚴禁在行走機械的前后方休息(包括乘涼、午睡),行走前應檢查周圍情況,確認無障礙時鳴笛操作。
篇2:中央空調安裝工程安全施工技術保護措施
中央空調安裝工程安全施工的技術保護措施
1、嚴格按照國家頒布的安全法規要求進行施工
2、堅持每日開好班前安全會,和一周一次的項目安全會制度。
3、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系好安全帶。
4、加強四口的防護措施。
5、現場用電,應設專人接電與維護。
6、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整改,不馬虎,不湊和,不牽就。
7、在建筑物上捆綁要核算強度,并向有關單位聯系。
篇3:室外正立面裝飾工程安全施工環保具體措施
室外正立面裝飾工程安全施工、環保具體措施
安全施工、環保措施:
(1)操作前檢查腳手架和跳板是否搭設牢固,高度是否滿足操作要求,合格后才能上架操作,凡不符合安全之處應及時修整。
(2)腳手架上堆料量不得超過規定荷載,跳板應用鋼絲綁扎固定,不得有探頭板。
(3)頂棚高度超過3m應設滿堂紅腳手架,跳板下應安裝安全網。
(4)禁止穿硬底鞋、拖鞋、高跟鞋在架子上工作,架子上人數不得集中在一起,工具要擱置穩定,防止墜落傷人。
(5)在兩層腳手架上操作時,應盡量避免在同一垂直線上工作。
(6)腳手架嚴禁搭設在門窗、等管道上。禁止搭設飛跳板。嚴禁從高處往下亂投東西。
(7)工人操作必要時應戴安全帽,高空作業應系安全帶。
(8)夜間臨時用的移動照明燈,必須用安全電壓。機械操作人員必須培訓持證上崗,現場一切機械設備,非操作人員一律禁止亂動。
(9)進入現場,嚴禁穿拖鞋、高跟鞋、帶釘易滑或光腳進入現場。
(10)選擇材料時,必須選擇符合國家規定的材料。
(11)在運輸、堆放、施工過程中應注意避免揚塵、遺撒、沾帶等現象,應采取遮蓋、封閉、灑水、沖洗等必要措施。
(12)施工現場必須工完場清。清掃時應灑水,不得揚塵。
(13)有噪聲的電動工具應在規定的作業時間內施工,防止噪聲污染、擾民。
(14)廢棄物應按環保要求分類堆放及消納。
(15)高處安裝玻璃時,檢查架子是否牢固。安裝玻璃門用的梯子應牢固可靠,不應缺檔,梯子放置不宜過陡,其與地面夾角以60?~70?為宜。嚴禁兩人同時站在一個梯子上作業。在高凳上作業的人要站在中間,不能站在端頭,防止跌落。嚴禁上下兩層、垂直交叉作業。
(16)玻璃安裝時,避免與太多工種交叉作業,以免在安裝時,各種物體與玻璃碰撞,擊碎玻璃。
(17)作業時,不得將廢棄的玻璃亂仍,以免傷害到其他作業人員。
(18)材料要堆放平穩、工具要隨手放人工具袋內。上下傳遞工具物件時,嚴禁拋擲。
(19)要經常檢查機電器具有無漏電現象,一經發現立即修理,決不能勉強使用。
(20)搬運及裁切玻璃、安裝玻璃門時,應注意防止割破手指或身體其它部位。
(21)小型電動工具,必須安裝"漏電保護"裝置,使用時應經試運轉合格后方可操作。
(22)電器設備應有接地、接零保護,現場維護電工應持證上崗,非維護電工不得亂接電源。
(23)電源、電壓須與電動機具的銘牌電壓相符,電動機具移動應先斷電后移動,下班或使用完畢必須拉閘斷電。
(24)施工時必須按施工現場安全技術交底施工。
(25)材料應堆放整齊、平穩,并應注意防火。
(26)操作時應注意對窗戶玻璃的保護,以免發生意外。
(27)合理使用材料,即時將廢棄的漆筒、木夾板等清理干凈。
(28)施工現場應有嚴禁煙火安全標語,現場應設專職安全員監督保證施工現場無明火。
(29)每天收工后應盡量不剩油漆材料。剩余油漆不準亂倒,應收集后集中處理。
(30)施工現場周邊應根據噪聲敏感區域的不同,選擇低噪聲設備或其他措施,同時應按國家有關規定控制施工作業時間。
(31)涂刷作業時操作工人應配戴相應的保護設施如:防毒面具、口罩、手套等。以免危害工人肺、皮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