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nèi)外抹灰工程技術交底5
1.施工準備
1.1材料準備
1.1.1根據(jù)施工圖計算出所需材料數(shù)量,提出材料的進場日期,按照材料計劃分期分批組織材料進場。
1.1.1.1抹灰常用的水泥強度等級不應小于32.5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且應符合設計要求,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受潮后結塊的水泥應過篩或者重新試驗后再使用。
1.1.1.2本工程采用生石灰粉,生石灰粉必須經(jīng)過熟化后使用,生石灰粉熟化時間不少于7天。
1.1.1.3抹灰用砂要求顆粒堅硬潔凈,石屑與中砂混合摻用。使用前需過篩(不大于5mm篩孔),不得含有粘土(不得超過2%)、草根、樹葉、堿質(zhì)及其他有機物等有害雜質(zhì)。石屑與中砂摻量2∶1(即石屑2份,中砂1份),含泥量超標及風化石屑不得使用。
1.2機具準備
1.2.1根據(jù)工程特點和抹灰工程類別準備機械設備和抹灰工具。搭設垂直運輸設備及室內(nèi)外腳手架,接通水源、電源。架子應離開墻面及墻角200~250mm,以利于操作。
1.3技術準備
1.3.1抹灰工程的施工順序一般采取先室外后室內(nèi),先上面后下面的施工順序。當采取立體交叉流水作業(yè)時,也可以采取從下而上的施工方法,但必須采取相應的成品保護措施。1.3.2根據(jù)抹灰工程的特點,應預先做出樣板(樣品或標準間),并經(jīng)項目部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大面積施工。
1.3.3抹灰前對結構工程以及其他配合工程項目進行檢查,是確保抹灰質(zhì)量和進度的關鍵。抹灰前應對以下主要項目進行檢查:
a.門窗框及其他制品是否安裝齊全,門口高低是否符合室內(nèi)水平線標高。
b.頂棚、墻面預留木磚或鐵件以及陽臺欄桿、樓梯欄桿等預埋件是否有遺漏,位置是否正確。
c.水、電管線、配電箱是否安裝完畢,是否漏項,水暖管道是否做好壓力試驗等等。
d.對已安裝好的門窗框,采用鐵板或板條進行保護。
1.4一般要求
1.4.1抹灰層平均總厚度:現(xiàn)澆混凝土頂棚為15mm,內(nèi)墻面為15mm,外墻面為20mm,
1.4.2平整光滑的混凝土內(nèi)墻面和樓板底面可不用抹灰,宜用膩子分遍刮平,總厚度為2~3mm。但陰陽角必須修正至水平垂直且順直。
1.4.3抹水泥砂漿每遍厚度宜為5~7mm,抹水泥混合砂漿每遍厚度宜為7~9mm,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的抹灰層,應待前一層抹灰層凝結后方可抹后一層。
1.4.4框架結構房屋抹灰前磚墻面與混凝土柱、梁交接處先鋪釘外墻用鋼板網(wǎng)片,內(nèi)墻用塑料網(wǎng)片,并用水泥釘繃緊釘牢。網(wǎng)片與各基層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50㎜,以防產(chǎn)生裂縫。1.4.5內(nèi)墻面抹灰采用1:1:6混合砂漿底,1:1:6混合砂漿面,衛(wèi)生間、廚房間抹灰采用1:3水泥砂漿底,1:3水泥砂漿面。外墻面采用1:2.5水泥砂漿底,1:1:6混合砂漿面,外墻貼面磚部分采用1:2.5水泥砂漿底,混合砂漿攪拌時嚴禁使用砂漿王。1.4.6必須遵循外墻灰餅先貼,內(nèi)墻灰餅后貼的原則,墻的厚度粉刷應一致(控制在280mm),外窗臺和內(nèi)窗臺寬度應一致,控制在±5mm。
2.室內(nèi)抹灰要求
2.1先將房間規(guī)方,小房間可以一面墻做基線,用方尺規(guī)方即可。房間面積較大,要在地面上彈出十字線,以作為墻角抹灰準線,在離墻角約100mm左右,用線墜吊直,在墻上彈一立線,再按房間規(guī)方十字線及墻面平整程度向里反線,彈出墻角抹灰準線,并在準線上下兩端排好通線后做標準灰餅。
2.2室內(nèi)墻面、柱面的陽角和門洞口的陽角,用1∶2水泥砂漿抹出護角,護角高度不低于2m,每側(cè)寬度不小于50mm。其做法為:根據(jù)灰餅厚度抹灰,然后粘好八字靠尺,并找方吊直,用1∶2水泥砂漿分層抹平,待砂漿稍干后,再用捋角器和水泥砂漿捋出小圓角。
2.3將過梁、圈梁、構造柱表面凸出部分混凝土剔平,對蜂窩、麻面、露筋等處應剔到實處。刷素水泥漿一道(內(nèi)摻水重15%的108膠),緊跟著用1∶2水泥砂漿分層補平。腳手眼應堵嚴,外露鋼筋頭、鐵絲頭等要剔除。
2.4管道穿越墻洞、樓板洞應及時安放套管,并用細石混凝土嵌實,電線管、消火栓、配電箱安裝完畢,并將背后露明部分用鐵絲網(wǎng)釘好,接線盒用紙堵嚴。
2.5墻面基層表面的灰塵、污垢和油漬等應清除干凈,并在抹灰前一天澆水濕潤。
2.6抹底灰:抹灰時先薄薄地刮一層,接著分層裝檔、找平,再用大杠垂直、水平刮找一遍,用木抹子搓毛。然后全面檢查底子是否平整,并用托線板檢查墻面的垂直度情況,抹灰后應及時將散落的砂漿清理回收干凈。
2.7抹罩面灰:當?shù)谆伊⑵叱筛蓵r,即可開始抹罩面灰(如底灰過干應澆水濕潤),罩面灰應二遍成活,最好兩人同時操作,一人先薄薄地刮一遍,另一人隨即刮平。按先上后下順序進行,再趕光、壓實,然后用鐵抹子壓一遍,最后呈水平方向拉出細紋后用鐵抹子順方向輕壓一遍。但踢腳線塑料條必須凸出墻面2㎜。
2.8基層混凝土時,將光滑的表面清掃干凈,用10%火堿水除去混凝土表面的油污,將堿液沖洗干凈后涼干,并用笤帚甩上一層1∶1稀粥狀水泥細砂漿(內(nèi)摻20%的108膠水)。使其凝固在光滑的基層表面,用手掰不動為好。抹底灰時刷摻水重10%的108膠水泥漿一遍,緊跟著抹底。
2.9衛(wèi)生間廚房間先打好底粗,陰角安裝管道部分出陰角300㎜。用10㎜塑料條垂直隔開,且在管道安裝前抹灰,表面拉垂直細紋。紋理必須順直,顏色一致。其余部分待樓地做好后再做面層。操作同2.7條。
3.抹水泥砂漿窗臺板3.1窗臺采用一次成活。木工先支好定型模板,泥工操作時先在底模鋪一層1:1水泥砂漿,然后用C20細石砼隨搗隨抹,厚漿壓光。不得使用純水泥漿。厚度統(tǒng)一100㎜,坡度6%。
4.外墻面抹灰
4.1抹灰前檢查基體表面平整,以決定其抹灰厚度。抹灰前應在大角兩面、陽臺、窗臺兩側(cè)彈出抹灰層控制線,以作為打底的依據(jù)。4.2在檐口、窗臺、雨蓬、陽臺、壓頂和突出墻面等部位,上面應做出6%的流水坡度,線條及窗臺厚度為100㎜。下面應做滴水線(槽),流水坡度及滴水線(槽)距外表30mm,滴水線(老鷹嘴)應保證其坡向正確。4.3外墻抹灰前必須澆水濕潤。糙底施工時,一次性厚度不得超過10㎜,要分層趕平并派專人進行澆水養(yǎng)護。
4.4在抹面層灰以前,應先檢查底層砂漿有無空裂現(xiàn)象,如有空裂,應剔鑿返修后再抹面層灰。另外應注意底層砂漿上的塵土,污垢等應先清理干凈,澆水濕潤后方可進行面層抹灰。4.5當?shù)谆伊⑵叱筛蓵r,即可開始抹罩面灰。面層灰的厚度應控制在8-10㎜,罩面灰應二次成活,第一次按灰餅厚度抹平,用大木工垂直、水平刮找平整,用木抹子搓毛,然后緊接用1:0.6:4的
混合砂漿薄薄的刮一遍,再后呈垂直方向拉出細紋,再用鐵抹子輕輕順細紋方向壓一遍。紋理必須垂直、均勻,顏色必須一致。5.質(zhì)量要求
5.1標高必須從底層樓梯第一步起算,層高控制在+10~-5mm之間(計算方法:如3m層高—現(xiàn)澆厚度-30㎜樓地面-15㎜粉刷層,必須保證計算得出改凈空高度。)
5.2窗的側(cè)面、頂面,門的側(cè)面、頂面等洞口單邊尺寸誤差應控制在2mm內(nèi)。門洞尺寸統(tǒng)一如900×2100,抹灰后為880×2090。
5.3陰陽角應做成直角,陰陽角方正應控制在2mm以內(nèi)。陽角必須拉成黑線。
5.4踢腳、墻裙高度根據(jù)施工要求,與內(nèi)墻面抹平,交接處采用線條進行分割處理,踢腳線用水泥砂漿分層抹平,原漿壓光,與地面交接處必須做成直角,應與地面同步施工,陰角成一直線。
5.5房間開間尺寸應嚴格控制,如內(nèi)空尺寸為3500mm的抹灰后應為3464mm(±10mm)。
5.6樓地面必須隨搗隨抹,并順入口方向拋光。紋理必須順直,顏色必須一致,一次成型。嚴禁使用純水泥漿找平抹面。
5.7抹灰面垂直度、平整度必須控制在2mm之內(nèi)。
5.8內(nèi)外墻灰餅帖好后,必須經(jīng)過施工員、質(zhì)量員檢查驗收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底層抹完后也必須經(jīng)驗收合格后進行面層施工。
5.9門框、窗框不得采用一次成活,必須分層分遍成活,必須采用水泥砂漿原漿壓光,不得使用純水泥漿或干純水泥。外窗臺鋁合金底凹槽寬度統(tǒng)一為20mm,且做成小圓弧型。窗頂面按外墻抹灰面進30mm,帖10×10mm滴水槽,且做成老鷹嘴。
5.10抹灰前,應對磚墻、混凝土等基層表面的灰塵、污垢和油漬清除干凈,并將墻面上的孔洞堵嵌密實。提前一天澆水濕潤。框架柱、梁與磚墻面交接處應先鋪釘鋼絲網(wǎng)片(內(nèi)墻采用塑料網(wǎng)片)。并繃緊釘牢網(wǎng)片與各基層的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50mm。
5.11抹灰時各層厚度必須控制在10mm以內(nèi),必須分層趕平,并派專人進行澆水養(yǎng)護,嚴禁一次成活。
5.12外墻腰線及窗臺線統(tǒng)一挑出60mm,厚度100㎜。滴水線統(tǒng)一在30mm處帖10×10mm滴水槽,且做成老鷹嘴。
5.13所有線條的外口必須與墻平齊,搭接處不得有咬口現(xiàn)象,且不得錯縫,線條必須呈一直線。在抹灰時線條內(nèi)不得存有砂漿等雜物,應及時清理,清洗干凈。
5.14樓梯踏步按圖紙尺寸施工,踏面寬度及高度尺寸應一致,誤差不得超過3mm。
5.15外墻面磚及飾面板應橫平豎直,縫隙寬度一致,表面平整度不得超過3mm,垂直度嚴格控制在3mm以內(nèi)。
5.16凸出外墻面的線條、窗臺、陽臺大角上下必須呈一直線,窗臺及陽臺尺寸必須上下一致。樓梯間中間通縫必須上下貫通且上下呈一直線,中間通縫寬度統(tǒng)一為60㎜。
5.17接線盒、線管必須在抹灰之前做好,接線盒必須與墻面平,高度按圖紙要求施工,誤差控制在±2mm以內(nèi)。
6成品保護
6.1施工時應認真做好成品保護工作,確保已完工程的感觀質(zhì)量,避免造成返工重做現(xiàn)象發(fā)生。
7其他
7.1以上幾點在施工中必須嚴格遵守,如施工中發(fā)現(xiàn)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造成返工,其材料及人工費等一切費用由施工班組承擔。
7.2本技術交底未盡事宜,應嚴格按照施工與驗收規(guī)范施工,如有不詳之處將做補充交底。
篇2:外墻抹灰工程質(zhì)量技術交底記錄
外墻抹灰工程質(zhì)量技術交底記錄
建設單位名稱:交底人:
工程項目名稱:接受交底班組長:
施工單位名稱:*省 建筑工程公司
記錄人:
交底日期:年 月 日
分部分項名稱:外墻抹灰工程
交底內(nèi)容:
1、抹灰前,磚墻、混凝土等基層表面的灰塵、污垢和油漬等,應清除干凈,并灑水濕潤。
2、抹灰前,應先檢查基層表面的平整度,并用與打底相同的水泥砂漿貼灰餅、做沖筋。
3、外墻窗臺、窗楣、雨篷、陽臺、壓頂和突出腰線等,上面應做流水坡度,下面應做滴水線。滴水線的深度和寬度均不應小于10mm,并整齊一致。如果是優(yōu)良工程,則一律采用鋁合金條做滴水線。
5、外墻抹灰與陽臺、樓梯等內(nèi)墻的分界線應采用鋁合金條分隔,并要垂直設置,上下層對齊。
6、外墻抹灰層在凝結前,應防止快干、水沖、撞擊和振動;凝結后應采取措施防止玷污和損壞,并澆水養(yǎng)護。
7、外墻打底砂漿嚴禁摻入粘土。為改善砂漿的和易性可摻入適量的石灰膏或粉煤灰,但必須保證砂漿的強度達到M15以上,并應杜絕因配制過粘而在干燥后表面產(chǎn)生裂紋現(xiàn)象。
8、抹灰主要工序:吊立線→貼灰餅→做沖筋→分層趕平→抹面灰→最后壓光。抹灰層的總厚度不得大于20mm。
9、嚴禁內(nèi)墻粉刷用紙筋灰或麻刀灰,摻入外墻罩面砂漿中。這樣會降低面層砂漿強度且容易吸水滲透到內(nèi)墻。
10、外墻抹灰施工縫應留置在分格縫、墻面陰角、水落管背后或獨立裝飾部分的邊緣處。每個分塊應連續(xù)作業(yè)。
11、外墻抹灰的分格縫布置應按設計圖紙要求進行,當設計無要求時應經(jīng)建設(監(jiān)理)認可的效果圖進行施工。
12、外墻抹灰的各結構層砂漿均應采用機械攪拌,并要做到每盤砂漿計量準確,攪拌均勻,顏色一致。
13、對于外墻面的混凝土柱、梁基層,應先作"毛化處理"。即:將1:1水泥細砂漿(內(nèi)摻20%建筑膠)噴或甩到混凝土基層上,使其呈顆粒狀粗糙面,間歇數(shù)天后再進行打底工作。
14、外墻抹灰的分格縫應采用鋁合金槽形條埋置。分格縫埋設要橫平豎直,粘結牢固,抹灰完成后要擦拭干凈。
15、外墻抹灰的面層不得有裂紋、抹痕和接槎現(xiàn)象。各抹灰層之間及抹灰層與基層之間應粘結牢固不得空鼓。
16、外墻抹灰外觀質(zhì)量要求:表面光滑、潔凈、顏色一致、陰陽角找方、接槎平整、墻面垂直平整和分格平直。
17、對不太了解的新班組,應讓其先在次要部位做塊樣板,經(jīng)施工、建設、監(jiān)理等部門驗收合格方可正式施工。
注:表格內(nèi)容要求用碳素墨水填寫。
篇3:內(nèi)墻抹灰工程質(zhì)量技術交底記錄
內(nèi)墻抹灰工程質(zhì)量技術交底記錄
建設單位名稱:交底人:
工程項目名稱:接受交底班組長:
施工單位名稱:*省 建筑工程公司
記錄人:
交底日期:年 月 日
分部分項名稱:內(nèi)墻抹灰工程
交底內(nèi)容:
1、基層應先清理干凈,砼基層要先噴撒純水泥漿呈顆粒狀便于粘結;磚墻基層應事先澆水濕潤。
2、施工工藝為:吊立線→貼灰餅→做沖筋→抹第一遍底灰→抹第二遍底灰→抹面層灰→加用塑料抹刀壓光。
3、打底用的水泥砂漿配合比為:水泥1:砂3:粉煤灰0.5:石灰膏0.5。面層用紙筋灰摻10%的白水泥。
4、砂漿采用機械攪拌,投料順序為:先砂子→后石灰膏→再水泥→最后粉煤灰。攪拌時間不少于120分鐘。
5、砂漿應攪拌均勻,粉刷砂漿的稠度一般為7-10CM。水泥砂漿應在攪拌后3小時內(nèi)全部用完。
6、出廠日期超三個月的水泥不得使用。河砂應過篩,并使用潔凈水進行攪拌。紙筋灰不得含有結塊(硬塊)。
7、待第二遍的底灰七成干時,即可進行罩面灰粉刷。如待完全干燥后才抹罩面,那么需提前一天澆水濕潤。
8、天棚打底前應在四周彈上水平控制線,并拉線貼灰餅、做沖筋,而后分二遍抹底灰,用刮尺搓平打毛。
9、梁底和梁側(cè)均要貼灰餅、做沖筋。做到梁底水平、梁側(cè)垂直;陰陽角方正。多跨連續(xù)梁要拉緊通線做釘。
10、所有柱角、墻角和門窗角等均要做成護角:即用比打底砂漿提高一級標號的純水泥砂漿來粉刷角部。
11、同一面墻的打底應一次性連貫完成。避免產(chǎn)生接槎不平整以及同一墻面打底砂漿顏色不一致的現(xiàn)象。
12、所有水平面均應呈水平;所有立面均應呈垂直;所有陰陽角均應方正。嚴禁干燥后表面產(chǎn)生裂紋現(xiàn)象。
13、填充墻的頂部與梁底之間的裂縫處,應在正式打底前用微膨脹的水泥砂漿塞嚴、擠實以防以后裂縫。
14、粉刷前地板四周陰角的落地灰(砌筑磚墻時掉下的砂漿)應先清理干凈,并運至地面指定地點堆放。
15、搭設粉刷腳手架不得接觸到墻面,拆除腳手架時應注意保護成品,以避免進行二次修補造成勞命傷財。
16、每個技術工人每天下班時均應抽出半個小時進行本日作業(yè)成果的檢查,發(fā)現(xiàn)質(zhì)量問題及時進行修補。
注:表格內(nèi)容要求用碳素墨水填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