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施工技術要求
(1)構、配件材料、制作要求
①、碗扣式腳手架用鋼管應采用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92)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2)中的Q235A級普通鋼管,其材質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的規定。
②、碗扣架用鋼管規格為Φ48×3.5mm,鋼管壁厚不得小于3.5-0.025mm。
③、上碗扣、可調底座及可調托撐螺母應采用可鍛鑄鐵或鑄鋼制造,其材料機械性能應符合GB9440中KTH330-08及GB11352中ZG270-500的規定。
④、下碗扣、橫桿接頭、斜桿接頭應采用碳素鑄鋼制造,其材料機械性能應符合GB11352中ZG230-450的規定。
⑤、采用鋼板熱沖壓整體成形的下碗扣,鋼板應符合GB700標準中Q235A級鋼的要求,板材厚度不得小于6mm。并經600~650·C的時效處理。嚴禁利用廢舊銹蝕鋼板改制。
⑥、立桿連接外套管壁厚不得小于3.5-0.025mm,內徑不大于50mm,外套管長度不得小于160mm,外伸長度不小于110mm。
⑦、桿件的焊接應在專用工裝上進行,各焊接部位應牢固可靠,焊縫高度不小于3.5mm,其組焊的形位公差應符合下表的要求
桿件組焊形位公差要求
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
1 桿件管口平面與鋼管軸線垂直度0.5
2 立桿下碗扣間距±1
3 下碗扣碗口平面與鋼管軸線垂直度≤1
4 接頭的接觸弧面與橫桿軸心垂直度≤1
5 橫桿兩接頭接觸弧面的軸心線平行度≤1
⑧、立桿上的上碗扣應能上下串動和靈活轉動,不得有卡滯現象;桿件最上端應有防止上碗扣脫落的措施。
⑨、立桿與立桿連接的連接孔處應能插入Φ12mm連接銷。
⑩、在碗扣節點上同時安裝1-4個橫桿,上碗扣均應能鎖緊。
(2)構配件外觀質量要求:
①、鋼管應無裂紋、凹陷、銹蝕,不得采用接長鋼管;
②、鑄造件表面應光整,不得有砂眼、縮孔、裂紋、澆冒口殘余等缺陷,表面粘砂應清除干凈。
③、沖壓件不得有毛刺、裂紋、氧化皮等缺陷;
④、各焊縫應飽滿,焊藥清除干凈,不得有未焊透、夾砂、咬肉、裂紋等缺陷;
⑤、構配件防銹漆涂層均勻、牢固。
⑥、主要構、配件上的生產廠標識應清晰。
(3)對立桿的要求:
①立桿是腳手架受力的主要桿件,落地立桿必須設有鋼板底座,必須滿足地基承載力的要求。
②外立桿須高出建筑物面1.2m,防護欄桿不少于2道。
③可調底座及可調托撐絲桿與螺母捏合長度不得少于4-5扣,插入立桿內的長度不得小于150mm。
(4)對剪刀撐與連接桿的要求:
○1剪刀撐的設置應根據腳手架的長度決定。當腳手架長度小于30m時,應設置在腳手架兩端的雙跨范圍內;大于30m時,除在兩端設置外,還應在每隔30m凈距的雙跨內設置。剪刀撐的斜桿應在立桿的外側,與大橫桿成45°夾角。
○2搭設剪刀撐時應將一根斜桿扣在立桿上,另一根斜在小橫桿伸出部分上,斜桿兩端距扣件距離不宜小于200mm,最下邊的斜桿與立桿的連接點距離地面不宜大于500mm,以保證架子的穩定性。
(5)對輔助和防護措施的要求:
○1每步外立桿內側應設1.2m高防護欄桿和200mm高擋腳板。
○2用于行人道的斜道,搭設位置應符合作業要求,其寬度不得小于1m,坡度以1:3為宜。
○3每作業層下要滿鋪腳手板,每米要有4點用16#鐵絲與小橫桿綁牢。
○4腳手架必須滿足荷載要求,并設纜風繩,確保腳手架的穩定性。按規定搭設安全網,系安全帶,戴安全帽,確保人身安全。
○5使用前必須經過驗收合格方可使用。
○6在安裝扣件時必須將扣件放正后再擰緊螺栓。擰緊時,用力均勻,一般控制在40~50牛頓米(4~5公斤米),最大不得超過60牛頓米(6公斤米)。
(6)對腳手架拆除的要求:
○1拆除腳手架時,周圍應設警戒標志,并設專人看管,禁止無關人員入內。拆除順序應是由上而下,一步一清,不準上下同時作業。
○2拆除腳手架大橫桿、剪刀撐時,應先拆中間扣,再拆兩頭扣,由中間操作人員往下順桿子。
○3拆下的腳手架、腳手板、鋼管、扣件、鋼絲繩等材料,應向下傳遞或用繩子吊下,禁止往下投扔。
篇2:模板支架施工環境保護措施
模板支架施工環境保護措施
1、安全警示標志牌
所有施工和生產現場必須按照施工規范標準和規定等的要求,在重要部位設置齊全的安全文明生產標志、標牌等標識。
安全文明標志牌須由安全色、幾何圖形和圖形符號組成,要能表達特定的安全信息。
如安全文明標志在使用中,要用其他補充文字說明時要與安全文明標志平行懸掛一處,讓操作人員明確其含義。
2、現場圍擋
搭、拆模板時必須進行圍擋并派專人看守。
3、場容場貌
進入現場一切材料必須按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指定位置一次性放置到位,各類材料分類碼放,按貫標要求掛牌,控制高度符合要求,保持現場材料整齊統一。
建筑物內外的零散料及時清理,施工及生活垃圾要分開堆放,及時外運,做到活完場清。
通道等處嚴禁堆放材料和其他物品,進場的成品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
施工區、辦公區和生活區域分隔開,對施工現場內進行綠化布置。建立嚴格的管理責任制,劃分責任區,設置明顯的標志牌,分片包干,責任到人。
4、材料堆放
建筑物內外存放的各種物資要分類別、規格按施工平面布置圖碼放整齊,符合其具體要求。
構件、半成品、模板、塊料必須指定地點分類存放整齊,堆放平穩。
現場工人操作做到活完料凈腳下清。
現場施工垃圾集中堆放,及時分揀、回收、清運。施工作業面建筑垃圾及時清理。
現場余料、包裝容器及時回收,堆放整齊。
5、現場防火
不準在宿舍、辦公室內私自用電爐、電炒煲、電熱杯、煤油爐等,不準私自亂拉亂接電燈,不準在宿舍、辦公室內使用60瓦以上的燈泡。
加強消防器材的管理,維修和保養,經常保持完整好用。鋼、木加工廠及其他場合要配備適當數量的在使用期內的滅火器并教會進場工人正確使用。
嚴禁工人攜帶易燃、易爆物品進入施工現場。
6、垃圾清運
在生活區修建衛生的公共廁所,廁所的污水必須經化糞池處理才允許排入公共下水道。
建立健全衛生責任制。
提供給工人飲用水必須從當地的衛生飲用水源接到。
施工現場設公共浴室、浴室必須是淋浴。
生活垃圾集中堆放于垃圾池,并且定期清運出去。
整個生活區的公共衛生設專人負責,以保持生活區經常清潔、干凈。
7、環保及不擾民措施
(1)施工現場環保工作計劃
認真學習和貫徹國家、地方環境法律法規和本公司環境方針、目標、指標及相關文件要求,達到并超過"文明安全工地"的要求。
積極全面地開展環保工作,建立項目部環境管理體系,成立環保領導小組,予以運行控制,定期或不定期監測監控。
加強環保宣傳工作,提高全員環境意識。
現場采取圖片、表揚、評優、獎勵等多種形式進行環保宣傳,并將環保知識的普及工作落實到每位施工人員身上。
對上崗的施工人員實行環保達標上崗制度,做到凡是上崗人員均通過環保考試。
現場建立環保義務監督崗制度,保證及時反饋信息,對環保做得不周之處及時提出整改方案,積極改進并完善環保措施。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組織有關技術人員進行環保革新發明,并注意及時宣傳推廣。
每月三次進行環保噪聲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實行獎罰、曝光制度,定期獎勵。
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中環保措施開展環保工作,其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要強。
(2)施工現場環保工作措施
1)環境管理體系有效運轉,各單位環保員切實做好本職工作,隨時進行信息反饋,每月召開例會,由專職環保員總結信息,集體解決落實,保證環境管理體系有效運行,持續改進。
2)為防止大氣污染,施工現場采取如下具體措施:
職工大灶和茶爐,采用煤氣(電)方式,每月進行兩次自檢。
現場嚴禁燒雜物。
每月進行3次煙塵黑監測。
3)為防止施工粉塵污染,現場采取如下具體措施:
工程施工現場采用磚砌圍墻進行現場圍擋,并保證高度在2.5m以上。
環境保護體系圖
對易飛揚細顆料散體材料,安排在臨時庫房存放或用彩條布遮蓋;運輸時采用彩條布遮蓋或其他方式防止遺撒、飛揚;卸裝時要小心輕放,不得拋撒,最大限度的減少揚塵。
對進出現場的車輛,進行嚴格的清掃,做好防遺撒工作。在土方開挖運輸期間,設專人負責清掃車輪,并拍實車上土,對松散易飛揚物采取遮蓋。
臨時施工道路進行路面硬化,在干燥多風季節定時灑水。
結構施工中的施工垃圾采用容器吊運至封閉垃圾站,并及時清運。
運輸車不得超量運載,運載工程土方最高點不超過車輛槽幫上沿50cm,邊緣低于車輛槽幫上沿10cm,裝載建筑渣土或其他散裝材料不得超過槽幫上沿。
定期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文明施工的教育,對施工生產有關管理人員定期進行文明施工現場對噪聲控制要求的考核。
結構施工階段晝間不超過70分貝,夜間不超過55分貝以下,并經常測試。混凝土澆筑如須連續施工,在夜間施工時,須做好周圍居民的工作并向環保局提出書面報告,同時要盡量采取降噪措施,做到最大限度的減少擾民。
對強噪聲機械如電鋸、電刨等,使用時須在封閉工棚內,盡量選用低噪聲或備有消聲降噪設備的施工機械;對使用時不能封閉的機械如振搗棒等,嚴格控制工作時間。
建筑物四周掛降噪聲網。
施工期間,尤其是夜間施工盡量減少撞擊聲、哨聲,禁止亂扔模板、拖鐵器及禁止大聲喧嘩等人為噪聲。
每月進行兩次噪聲值監測,并在夜間22:00以后進行抽測。
加強噪聲監測,采取專人監測、專人管理的原則,及時對施工現場超標的有關因素進行調整,達到施工噪聲不擾民的目的。
會同有關部門和領導及時妥善處理重大擾民問題,詳細
記錄問題及處理結果,必要時及時上報監理和甲方。4)為防止水污染,現場采取如下具體措施:
施工現場道路平整,做到不積水。對現場油料集中保管,油料庫做好防滲、污、跑、冒、滴、漏處理。攪拌機和運輸車輛沖洗污水、地泵污水等須設二級沉淀池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線。現場內職工食堂污水經過濾、沉淀、隔油后排入污水管線。
5)做好施工現場環境保護的監督檢查工作,每月初、月中和月末對環境各項工作進行一次檢查,對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并做好文字記錄和存檔工作。
篇3:現澆梁支架文明環保施工措施
現澆梁支架文明、環保施工措施
堅持文明施工,促進現場管理和施工作業標準化、規范化。施工平面布置合理,施工操作標準、規范,施工環境安全可靠,現場材料管理標準有序,內業資料齊全。合理規劃施工平面、合理施工組織:有項目概況標牌,有詳細的施工方案,做好技術、安全、質量交底。規范施工、文明施工:工地有施工負責人,技術人員現場指導;各工班負責人必須現場搞好交接;有冬雨季施工措施;嚴格按技術交底、施工圖紙和施工規范施工。
危險處所設置醒目標志、圍欄;不穿涼鞋、拖鞋施工;現場有安全員,并佩帶袖標;現場有安全警示牌,工地要有看護人員。處理好與地方的關系:在施工過程中,搞好路地共建,處理好與當地政府和群眾的關系,嚴肅群眾紀律。做到施工不影響居民的生活和生產,并為當地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同時要尊重當地和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嚴格遵守民族政策。爭創山東省"標準文明施工樣板工地"。
本工程的環境保護和水土保護目標是:"三不破壞"--不破壞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不破壞生態環境;"三不污染"--不造成水質污染、不造成空氣污染、不造成噪音污染。保護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在施工時應做到全面規劃,合理布局,化害為利,創造清潔適宜的生活和勞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