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安裝:其主質量通病是跑、冒、滴、漏、堵塞、通行不暢、倒坡、支架及衛生器具坐標及標高位移,絕熱及防腐 不良等。
管道安裝完畢后要求進行嚴密性和強度試驗,認真檢查管道及接頭有無裂紋、砂眼等缺陷,絲頭是否完好。
管道承接口處滲漏:接口前應認真清理管口,插口順著介 質流動方向,承口逆向介質流動向,PVC 管安裝完畢后要進 行閉水試驗。
管道支架不符合要求:施工過程中吊支架選用正確、間距符合規范和圖紙要求,安裝牢固,嚴禁電氣焊開孔。
閥門泄漏:閥門填料處要求密封良好,閥門未受任何損傷, 壓蓋要壓緊,操作正確。
給水管道水流不暢,水質混濁:安裝給水管道之前要注意 清理管道內部污垢和雜物,安裝完畢后要進行沖冼。
排水管道堵塞:安裝排水管道之前要注意清理內部雜物,安裝結束后要進行通水和通球試驗。
衛生器具安裝不平正、不牢固:支架要求安裝穩定和牢固,衛生器具要與墻面緊貼,并用水平尺找平。
大便器與上、下水管道連接處滲漏:大便器與上水管道連接處的膠皮碗要用 14 號銅絲錯開綁扎兩道并擰緊,大便器 出口與排水管道連接處的縫隙,要用油灰或用 1:5 白灰水泥混合填實抹平。
地漏集水效果不好:要求地漏安裝標準正確,周圍坡度合理, 嚴禁倒坡,篦子比地面統一低 5mm。
支架刷漆時漆膜有起泡、漆層有流墜、漆膜的返銹等現象。刷 漆時要求首先清除干凈表面的鐵銹和污物,刷漆時要注意檢 查,如有漏刷要認真補刷,流墜部分在漆膜未完全干燥之前要用鏟刀鏟除,如發現有起泡必須鏟除干凈重新涂漆。
系統調試: 本工程施工人員一定要熟悉圖紙,學習產品說明書,掌握各系統的控制原理,在廠家的指導協調下,進行逐個系統調試。 調試的順序是:先局部,后單體,再系統。
篇2:水暖電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
水暖電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
提高工程質量,清除質量通病,滿足顧客的需要,為顧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是當前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為消除工程質量通病,特別制訂本措施。
一、給排水衛、安裝工程
(一)1、管道支架設置不當
措施:
①嚴格按規范,標準要求設置管道支架,技術員明確交底,嚴格按交底施工,并認真檢查其間距,位置,確保合格。
②支架安裝,必須牢固,按規范,標準要求,預留(打洞)孔洞,孔洞深度必須滿足要求,并將支架尾端開叉,用高于砌筑砂漿一個標號的水泥砂漿補洞堵塞密實。
(二)、排水管道灌滿
現象:
管道在通水試驗時,承插口上部位有返潮、滲漏,嚴重影響使用功能。
原因分析:
①管道承插口處,有裂縫,造成滲漏。
①管道承插口填料(粘接)不符合要求,甚至用水泥砂漿抹口(或油灰抹口)。
②操作人員不認真,打口粗糙,甚至只搗不打,造成填料不密實。
③承插口對口不嚴,有偏移現象。
⑤捻口后養護不及時,造成干裂。
預防措施:
①使用前認真檢查管件,是否有缺陷,檢查方法是仔細觀察,并用手錘敲擊,有不合格的不準用于工程。
②填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規定,管一般用石棉水泥和油麻作填料,先將油麻擰成股狀,均勻打入承口打入深度,不大于承口深度1/3,且環隙均勻,再用3:7的石棉水泥,加適量水拌均,加水量以手捏成團而不松散無水漬為宜,分層打入承口,要均勻密實,填料以與承口平齊為宜,嚴禁用砂漿(油灰)抹口。
③認真做好養護,一般一天二次撒水,冬天注意保溫,防止凍裂。
(三)、給水管道絲扣連接滲漏
現象:
管道通水,絲扣滲漏。
原因分析:
①絲扣加工不合格,錐度太大或有斷絲缺絲現象。
②管件產品絲扣不緊且不順直,接口不牢。
③麻絲纏繞不勻,不抹鉛油。
④不做水壓試驗。
預防措施:
1、鋼管套絲時絞板應對正所標刻度,套滿絲后逐漸松動板牙,保證絲扣有適當錐度,絲扣保證整齊,缺絲斷絲不超過絲扣10%,管件擰緊后,外部應留有2-3扣余絲,不準上絕且保證緊密牢固。
2、不合格的管件拒絕使用。
3、絲扣密封所用鉛油煉絲(或膠帶),應均勻纏繞,保證均勻密封,上好的管件嚴禁回轉,以免造成絲扣松動導致滲漏。
4、嚴格按規定做好水壓試驗。
(四)、給排水管道結露
原因分析:
給排水管道無防結露措施,或選用材料不當。
預防措施:
①對可能產生結露的部位應按設計要求做防結露處置。并選用合適的材料,如設計無此要求,應會審圖紙時,提出建議。
(五)、給排水管穿樓板處滲漏給排水管周圍樓板潮濕、滲漏。
原因分析:
①預留孔洞不準確,導致亂鑿孔,孔洞擴大,破壞結構;
②孔洞堵塞方法不當,不鑿毛,不清洗、不做漿與原砼結合不嚴密;
③細砂含水率過高,收縮率大,振搗不密實,不分層澆灌,一次成活,吊
板不嚴,嚴重漏漿。
預防措施:
①按設計坐標,密切配合土建施工,搞好預留,預留孔洞尺寸必需符合規范要求;
②堵洞時,嚴格執行操作規范標準,鑿毛、清洗干凈,用高標號水泥砂漿做漿,保潮,保證與原砼的結合性;
③嚴格控制細砂配比,不得超量加水降低標號,分二次搗固,第一次填至板厚2/3待其有一定強度時再將破墻平,澆灌時必須振搗密實,吊板應與樓板、管道吻合,不漏漿;
④及時做好養護工作,冬季應采取保溫措施。
(六)排水管道堵塞
原因分析:
①管道安裝過程中未及時封堵管口,雜物排入管內造成堵塞;
②管道及衛生器具,安裝前未清理管道及器具內雜物。
③管道坡度太小或無坡度。
預防措施:
①臨時中斷安裝的管口,必須加以臨時封堵,封堵必須可靠不能敷衍了事。以免雜物掉入;
②管道安裝前必須認真清理管腔及器具內雜物保證管內清潔;
③管道安裝坡度必須符合設計或規范要求。
(七)、大便器安裝不牢、滲漏
原因分析:
①沖洗管不正,與大便器中心不一致,接口不嚴,導致滲漏;
②膠皮碗綁扎不符合要求,不牢,造成滲漏;
③預埋螺栓不牢,螺栓與器具孔不同心為找正,造成螺栓松動。
④不按規范要求設橡膠墊。
預防措施:
①沖洗管甩頭時必須與大便器沖洗口保持同心,不得歪斜,保證接口嚴密;
②膠皮碗及衛生器具配件,必須按規范要求施工,膠皮碗綁扎,必須用2道16〃銅線反正扣綁扎;
③固定大便器的地腳螺栓必須準確,嚴禁用錘左右打動找正,保證其牢固;
④所有與陶瓷接觸的金屬配件及坐便器底部,均須設橡膠墊。
(八)地漏積水,排水不暢及滲漏
原因分析:
①地漏安裝完成,應嚴格按預留管孔的方法,認真封堵孔洞并處理好杯口周邊縫隙,必要時用防水材料密封;
②與土建設密切配合,定準地面標高,確定地漏標高,嚴禁地漏高于地面,以低于地面3-5㎜為宜,保證地面不積水,及時從認真清理水封內雜物,保證
地漏排水暢通。
(九)衛生器具安裝不牢.不平整影響觀感。
原因分析:
①、安裝器具時,不做定位控制,組裝后不進行校正找平;
○2、支架與器具連接不嚴,不配套,造成松動。
預防措施:
①安裝器具前必須先按器具設計確定標高、坐標彈出控制線,組裝后用水平尺校正其平正度;
②支架木磚必須符合規范要求,埋置深度及方法必須符合規范要求,嚴禁用木塞代替;
③支架必須選用與器具配套的規格品種,且安裝牢固與器具接觸吻合嚴密。
(十)、閥門等配水件滲漏
原因分析:
①閥門為劣質產品,不合格;
②末做檢驗,即用于工程;
③安裝不慎,閥門損壞;
④接口不正,對口不嚴。
預防措施:
①對進場材料,嚴格檢驗,不合格產品嚴禁使用;
③在使用前,必需對閥門進行抽樣檢驗,確認合格后可用于工程,檢驗
④容為水壓試驗,折體檢驗;
③安裝施工中,注意用力均勻,緊固適當,不可用力過猛;
④管道與器具對接必須準確,平正、防止硬搬,硬扭。
(十一)、管道橫管倒坡
原因分析:
①立管甩口時,與器具的接口標高不一致,預留出適當坡度;
②支架埋設不平正,沒按要求找準坡度;
③工序倒置,先按管后做支架,做支架時未測量坡度標高。
預防措施:
①管道甩口時,必須按器具或設計標高計算出坡度值,確定甩口標高;
②安裝支架時,需先按設計標高,確定支架位置,然后根據設計坡度,計算出坡度值,確定支架標高。
③安裝時必須先根據確定的標高彈線,定位安裝支架,再安裝管道,不可工序倒置。
二、采暖工程
(一)管道煨彎不標準
原因分析:
不使用專用工具。直接在壓力鉗上壓制,導致管子彎扁,角度太小。
預防措施:
①煨制彎管時,必須使用專用彎管器,嚴禁在壓力鉗上或其它臺具上隨意壓制,大管徑的彎管需用液壓彎管器。
②熱熔時,必須灌砂,砂須灌實并制作專用胎具,保證彎管的標準。
③采暖管道嚴禁使用沖壓彎頭。
(二)散熱器安裝支架不全,固定不牢
原因分析:
①操作人員未按規范施工,支架設置不符合要求。
②支架埋設不平正,位置不當,埋設深度不夠,固定不牢,支架與散熱器接觸不實。
預防措施
①埋設支架嚴格按設計及規范要求設置,嚴禁漏設或不設。
②埋設支架時,先按散熱器型號確定支架位置,劃出十字控制線,找準位置,保證理置深度。用高標號泥砂漿固定牢固,并與散熱器接觸落實。
(三)管道刷漆不均,漏刷,色澤不一致。
原因分析:
①刷漆前清理不徹底。
②背部與底部施工難度大。
③油漆不是一次調制,配比不好掌握。
預防措施:
①刷漆前先進防除銹、打磨、清理,合格后方可涂刷。
②管道背部與底部用布條蘸漆涂抹保證刷嚴。
③按工程量計算油染使用量,一次性調制,保證色澤一致。
④施工中注意防護,防止造成交叉污染。
(四)、散熱器組裝連接滲漏
原因分析:
①散熱器組裝來做單體試驗,絲扣不緊,墊子不合格。
②支管活接對口不嚴,膠墊不平整,連接不嚴。
③內接絲過松,絲扣不合適,密封不嚴。
預防措施:
①散熱器安裝前,必須做總體水壓試驗,確保無滲漏方可組裝。
②支管與散熱器連接應平正,對口嚴密平直,不得偏口硬別,膠墊必須平正,連接嚴密。
③內接絲、管件絲扣必須適宜,過緊或過松均不得使用,并纏繞適宜鉛油麻絲,保證絲扣嚴密。
(五)散熱器安裝坐標不準確
原因分析:
①安裝散熱器時,沒按要求對窗口進行分析定位。
②
埋設支架時未按窗口分中定位、支架距墻距離控制不好。
預防措施:
埋設固定支架時,應按窗口中心線彈出十字線接散熱器片數分中定位,支架埋設時控制外露長度,保證距離尺寸。
三、電器安裝
(一)鋼管暗配彎曲半徑不符合要求,有彎扁現象。接頭方法不正確。
原因分析:不用專用工具彎管,彎曲半徑無控制措施,接頭方法不按規范施工。
預防措施:
①配備專用彎管器,所有彎管必須使用彎管器制作,并制作專用胎工具控制彎曲半徑及彎扁現象。
②所有鋼管均采用分管連接,套管長度必須大于管徑的1.5倍,并焊接牢固,所有接頭、接線盒處均設φ6.5鋼筋做跨接線,并焊接牢固。
③加強檢查控制力度,防止不合格工序。
④進入箱盒必須使用鎖母,牢固固定,管口需用元銼打磨毛刺,以防線皮損傷。
(二)塑料管材質不合格,保護層不夠,連接不牢,接線盒亂開孔。
原因分析:
①采購時控制質量不嚴,圖省錢,材質不合格。
②塑料管暗敷剔槽深、寬不合適,不能滿足保護層厚度。
③接頭時套管不配套,不使用粘合劑。
④接線盒使用不當亂開孔。
預防措施:
①嚴格采購程序,對不合格的材料堅決杜絕使用;
②②沿豎管剔槽時,必須保證剔槽深度寬度,符合規范要求,保證保護層厚度;
③按頭套管,必須為合格配套產品,連接時必須使粘合劑粘接牢固。
④按線合,進管必須為一孔一管,正確使用,不準隨意亂開孔,多管進一孔。
(三)、管內穿線,過多接法不對,導線不分色
原因分析:
①不按規范施工,接頭纏繞不足,焊不均勻,未采用焊接式壓控,包扎不嚴,操作馬虎;
②進料時未考慮相色或采購數量不足。
預防措施:
①嚴格按設計回路敷管,如設計失誤應與設計聯系采取補救措施,嚴禁自行連路;
②嚴格執行工藝標準,所有接頭,均采用焊接成套管壓接,操作認真,線
頭包扎嚴密;
③采購導線時按相色備足,滿足需要。
(四)、器具安裝質量差
原因分析:
①元木固定不牢,元木將導線壓歷;
②燈具安裝不平正,與樓面,棚面接觸不嚴;
③開關插座標高,坐標不一致,超過允許范圍;
④導線連接不當相線交錯;
⑤配電箱配線混亂,箱體安裝不平正。
預防措施:
①元木安裝必須予埋木磚,木磚埋沒牢固,固定元木的螺釘,必須符合要求,且擰緊
,導線必須合理盤放在元木中間凹槽內;②燈具安裝必須平正,與棚面接觸嚴密,安裝時嚴格檢查控制安裝質量;
③安裝開關插座時,須先彈線定位找平;
④導線嚴格區分線色,接線時,認真該對相線;
⑤配電箱進場,嚴格檢查配線情況如不合格應重新布線,安裝時應用水平尺找正。
(五)、接地極,接閃器引下線,安裝量不符合要求
原因分析:
①原材不合格有銹蝕;
③接地板打入,埋置深度不足;③接閃器支架高度不一致,敷設不順直,焊接不標準;
④測試卡螺栓不合格墊圈不合格;
⑤該地線與該地極連接不牢,焊接不符合要求,利用柱筋時,焊接不符合要求。
預防措施:
①嚴格按設計要求控制打入深度,不得截斷;
②所用材料必須鍍鋅,且無銹,妥善保管;
③安裝支架及接閃器時,須拉線找平并用鋼尺測量定位;
④測試卡塔接長度必須滿足規定,制作時嚴格控制,連接搭柱為φ10以上,并平墊彈簧墊齊全;
⑤接地極焊接搭接長度,必須大于6d,且雙面焊接,焊縫平整飽滿,利用柱筋作引下線時,其接頭應焊接牢固且4根主筋利用箍筋焊接,保證連接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