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體工程監理實施細則
本細則中的砌體是指按磚混結構施工的實心粘土磚砌體和按框架結構施工的空心粘土磚、砼加氣塊及非承重墻砌體。
第一部分 磚混結構中的砌體工程
一、砌體砌筑前準備
⒈對已施工的基礎梁面和板面先進行軸線放樣和標高測量,對基礎梁軸線偏心或板四周軸線偏心可能產生砌筑探頭磚的應先進行處理補齊,梁面與板面找平根據需要找平厚度,當厚度小于2cm時,采用水泥砂漿找平,當厚度大于2cm時應采用細石砼找平,嚴禁邊砌筑邊找平。
⒉根據磚的實際厚度和層高及砂漿允許厚度先確定單皮磚,以確定皮數桿十皮磚厚度,皮數桿刻度線應同時標注抗震拉結筋間距線。考慮皮數桿十皮磚厚度盡可能少變化,應采用同廠家的粘土磚。一般灰縫厚度在8~10mm、10~12mm之間最小8mm,最大12mm。
⒊砌體砌筑所有的粘土砂漿或石灰膏混合砂漿,在拌和前應先設置化膏池,對所拌合的粘土和石灰先進行化膏,反對粘土和石灰未化膏就直接拌合使用。
⒋砌體砌筑前應根據平面圖所示的窗間墻和轉角墻的不同尺寸,確定不同長度尺寸的抗震拉結筋,抗震拉結筋統一要求做成U字形筋,彎鉤方向應與U面垂直(即安裝后彎鉤向下)、抗震拉結筋在安裝前應按不同長度尺寸分別掛在需要安裝部位的構造柱鋼筋上。
⒌.對于本工程采用的鋼筋砼洞口過梁,要求按施工設計采用現澆或預制的鋼筋砼過梁,鋼筋砼過梁的配筋和尺寸均按施工設計或標準圖集執行。
⒍木門窗安裝固定所用的木磚均采用標準磚尺寸,并應考慮固定釘、打入方向與木紋方向垂直,門窗框固定點除砼柱、梁外,砌體范圍要求采用標準磚尺寸的素砼預制塊,并按圖集要求的固定點數量預先制好,在砌體砌筑前分發至各操作崗位。
二、砌體砌筑
⒈砌體砌筑前要求提前對磚進行澆水濕潤,保證磚濕潤面積在15%左右(檢查時截斷整磚,看邊緣吸水深度,當吸水深度大于1cm時,即視為符合要求),夏季施工還應定時間補充澆水,嚴禁干磚上墻。
⒉砌體砌筑采用"三一"方法砌筑,每層前四皮磚均應先擺磚(豎縫模數有出入或短樣擺磚有困難時,允許調大構造柱斷面尺寸),以及練習十字角、丁字角、240mm墻與120mm墻交接的組砌方法(其中:所有轉角要求不允許出現正面通縫、包心通縫和25頭)。
⒊砌體組砌時應立皮數桿并皮皮拉線,第一皮磚和最后一皮磚及窗臺最后一皮磚應為丁磚,當最后一皮磚未恰好是丁皮位置,應改最后三順一丁為二順一丁或一順一丁進行調整。
⒋第一皮砂漿和墻頂找平砂漿以及櫥、衛50線內的砌體砂漿均要求采用同標號的水泥砂漿砌筑,以確保砌體與砼面膠結良好和加強櫥、衛墻體防水能力。
⒌砌體砌筑過程碎磚應控制使用,小于半磚的碎磚不允許使用,大于半磚的碎磚可使用于中順皮和丁皮磚位置(墻頂皮除外),丁皮位置應兩塊整磚夾一塊碎磚,中順皮可在背面墻位置一塊整磚夾一塊碎磚,嚴禁碎磚集中使用(碎磚使用率應控制在10%以內)。
⒍抗震拉結筋安裝時應入墻1000mm,入構造柱35D(D為拉結筋直徑),不足1M的窗間墻或轉角墻拉結筋在考慮保護層后按實際長度放置,拉結筋入構造柱彎鉤應向下,拉結筋按每8皮標準磚(或5皮多孔磚)間距設置一道(正偏差允許一皮)。
⒎所有門洞過梁或臨時洞口過梁一律采用現澆或預制砼過梁,臨時洞口還應預留拉結筋(間距500mm,入墻500mm以上)。
⒏木門窗木磚按兩頭400mm位置設置第一塊后,中間再設置一塊,窗高在1200mm以內可設置2塊木磚即可,預埋的木磚應做防腐處理。鋁合金門窗固定點按兩頭第四皮設置第一塊預制塊后,中間應每間隔7皮磚設置一塊預制塊(400mm~500mm設一塊)。
⒐砌體砌筑順序應先轉角后直墻,同時要求砌筑先后不應超過4皮磚,
砌筑時鋪漿應不超過操作工人的手臂長,不能同時砌筑而需留槎時,應留置于轉角500mm以外,并留斜槎,非承重120mm墻需留直槎時,應留在直墻上,并設置拉結筋,嚴禁承重墻留直槎。
⒑磚混結構的板式樓梯應先澆注砼后再砌筑平臺以上的磚墻,二次砌筑磚墻應先平臺找平,對齊灰縫后再二次砌筑,砌體留槎同樣要求留斜槎,并加設拉結筋。
⒒構造柱斷面要求留馬牙槎,墻體留設馬牙槎應先退后進,進退上下應對齊,實際操作時,為了確保構造柱斷面,墻體應各退1cm。
⒓砌體砌筑過程砂漿應隨用隨拌,混合砂漿和水泥砂漿應分開拌和,反對一機多用,砌體砌筑時應用擠壓法施工,以確保砂漿飽滿度。砂漿飽滿度在80%以上。
⒔砌體砌筑后除按要求墻垂直、正面墻平整外,背面墻也要力爭平整和灰縫均勻,以提高墻體觀感效果。
⒕需在構造柱或墻上預留拉結筋作為陽臺或出墻構件的拉結之用時,應預先預埋,反對后補。
⒖砌體砌筑應控制每天的砌筑高度,以確保砌體的穩定(每天砌筑高度不應超過1.8m)。
⒗窗間墻在370mm以上難以按三順一丁砌筑時,可按一順一丁砌筑,370mm以內組砌方法可不作要求,但應從砂漿強度和拉結筋進行加強。
三、砌筑中間驗收
⒈提倡砌體掛牌操作做法,每位操作工人在自己砌筑的砌體上掛上自己的名牌,供驗收對照。落實砌筑質量責任,執行獎罰規定,開展崗位競賽。
⒉砌筑過程專業監理工程師將進行中間抽查、檢測、確定樣板,組織觀摩和評比。
⒊為便于內裝打底,主體可分兩次進行中間結構驗收,四層以下的主體結構驗收可報請質量監督站進行驗收,監督站也可委托現場監理進行驗收,主體驗收時設計應參加;主體全部完成后應做第二次驗收,以評定主體分部質量等級。
第二部分 框架結構中的砌體工程
一、砌體砌筑前準備
⒈砌體砌筑前同樣對已完成的梁板面應先進行軸線放樣和找平,找平要求同磚混結構。
⒉砼柱預埋的拉結筋原則上應一次到位,個別漏埋的應先補上,砌體砌筑前應先調直,設彎鉤。
⒊過梁、木磚、門窗框固定點做法同磚混結構。
二、砌體砌筑
⒈填充墻砌筑時,底三皮和上三皮磚要求采用實心磚砌筑,窗臺或洞口邊緣也應砌筑實心磚,非120mm墻的空心磚填充墻與120mm墻實心磚交接時,填充墻在交接的370mm范圍內也應砌實心磚。
⒉第一皮砂漿和最后一皮砂漿以及櫥、衛、180mm以內砌筑砂漿和與砼柱、墻交接的豎向灰縫均要求采用水泥砂漿砌筑。
⒊填充墻最頂一皮磚應采用斜砌,斜角采用75度角,并應采用"擠、推"方法砌筑,頂皮磚砌筑時也可以在砌筑七天后再砌筑,以減少墻體收縮出現裂縫
。⒋砌體過梁、木磚、門窗框固定點的安裝方法同于磚混結構,但木磚和門窗框固定點間距應在規范要求范圍內結合砌體材料模數確定。
⒌墻體拉結筋預埋間距應考慮到填充墻的模數,嚴禁預埋錯位后再急彎就位,在設計認可條件下。
⒍穿墻水電管道或箱槽,在砌體砌筑過程應先預留或砌筑時直接走空心同時預埋,無法直接預埋或預留需打槽的應采用切割做法開槽,嚴禁直接敲打。
⒎填充墻砌筑時的灰縫、平整、垂直的要求與磚混結構相同。
篇2:裝飾裝修細部工程監理實施細則
裝飾裝修細部工程監理實施細則
1 監理工作流程:
準備階段
施工單位根據合同要求及設計要求選擇合格的材料制作樣品,報監理、甲方及設計單位認可。根據樣品組織材料進場,產品應有出廠合格證。質保資料自審合格,填報《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報審表》。
監理人員根據合同要求,設計要求及樣板,審查質保資料,檢查進場材料,合格者簽返《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報審表》,同意進場使用;不合格則退回《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報審表》,并監督不合格材料完全撤出施工現場
施工階段
施工單位應先制作樣板工程,報監理、甲方認可后,方可組織大面積施工。
施工單位完成細部工程后,自檢合格,填寫《細部工程施工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填報《工程報驗單》。
驗收階段
監理人員根據《細部工程施工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進行抽查,合格者簽返《工程報驗單》。并核定等級;不合格則退回《工程報驗單》,必要時簽發《不合格工程通知》,施工單位整改后填報《整改復查報審表》,重新報驗。
2 施工階段監控要點:
2.1櫥柜制作與安裝工程:
(1)人機要點:施工人員和施工機具應符合現場施工要求;
(2)選材要點:所用材料的材質、規格等應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現行標準規定;
(3)安裝要點:櫥柜的造型、尺寸、安裝位置、制作和固定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必須牢固;
(4)表觀要點:櫥柜表面應平整、潔凈、色澤一致,不得有裂縫、翹曲及損壞,抽屜和柜門開關靈活、回位正確,裁口順直、拼縫嚴密。
2.2窗簾盒、窗臺板和散熱器罩制作與安裝工程
(1)人機要點:施工人員和施工機具應符合現場施工要求;
(2)選材要點:所用材料的材質、規格等應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現行標準規定;
(3)安裝要點:窗簾盒、窗臺板和散熱器罩的造型、規格、尺寸、安裝位置和固定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必須牢固;
(4)表觀要點:窗簾盒、窗臺板和散熱器罩表面應平整、潔凈、線條順直、接縫嚴密、色澤一致,不得有裂縫、翹曲及損壞;與墻面、窗框的銜接應嚴密,密封膠縫應順直、光滑。
2.3門窗套制作與安裝工程:
(1)人機要點:施工人員和施工機具應符合現場施工要求;
(2)選材要點:所用材料的材質、規格、花紋和顏色等應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現行標準的有關規定;
(3)安裝要點:門窗套的造型、尺寸和固定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應牢固;
(4)表觀要點:門窗套表面應平整、潔凈、線條順直、接縫嚴密、色澤一致,不得有裂縫、翹曲及損壞。
2.4護欄和扶手制作與安裝:
(1)人機要點:施工人員和施工機具應符合現場施工要求;
(2)選材要點:所用材料的材質、規格、數量和木材、塑料的燃燒性能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
(3)安裝要點:護欄高度、欄桿間距、安裝位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護欄和扶手的造型、尺寸及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必須牢固;
(4)構造要點:護欄玻璃應使用厚度不小于12mm的鋼化玻璃或鋼化夾層玻璃;
(5)表觀要點:護欄和扶手轉角弧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接縫嚴密,表面光滑,色澤一致,不得有裂縫、翹曲及損壞。
2.5花飾制作與安裝工程
(1)人機要點:施工人員和施工機具應符合現場施工要求;
(2)選材要點:所用材料的材質、規格,花飾的造型、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
(3)安裝要點:花飾安裝位置和固定方法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安裝必須牢固;
(4)表觀要點:花飾表面應潔凈、接縫嚴密吻合,不得有歪斜、裂縫、翹曲及損壞。
3 驗收標準:
3.1質量標準:執行GB50210-20**《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第十二章中的規定。
3.2檢查方法:
(1)相關文件和記錄,檢查施工記錄和隱蔽記錄;
(2)安裝質量檢查,采用拉線、尺量、觀察和手扳檢查。
3.3檢查數量:施工單位執行GB50210-20**《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第12.1.5、12.2.2、12.3.2、12.4.2、12.5.2和12.6.2中的規定;每個檢驗批至少抽查3間(處),不足3間(處)時應全數檢查。
4質量通病及其防治
(1)窗簾軌道脫落。防治措施:(a)一般蓋板厚度不宜小于15mm,薄于15mm的蓋板,應用機螺栓固定窗簾軌道。(b)明窗簾盒一般在盒上先安裝軌道,如為重窗簾時,軌道應加機螺絲固定。(c)暗裝窗簾盒應安裝軌道,重窗簾時,軌道小角應加密間距,木螺絲規格不小于30mm。
(2)櫥柜活扇開頭不靈活。防治措施:(a)合頁槽要深淺一致,合頁的尺寸要根據扇的大小決定。(b)扇與框或對扇縫隙要均勻,上縫要小,夏天安裝時縫隙可適當減少0.5mm,冬天安裝時縫隙要放大0.5mm,以防冬廈變形。(c)柜子在刷交活油前要再認真檢查一遍,發現有不靈活的活扇要修理后再刷交活曲。(d)插銷開插要靈活。(e)螺絲的數量、大小都應與合頁配套,如果少螺釘,或松動也會造成開關不靈活。
(3)安裝固定扶手的欄桿及預埋件不牢固。防治措施:(a)安裝扶手前應檢查安裝固定扶手的預埋件(木磚或鐵件)是否牢固,否有松動現象、木扶手入墻應作防腐處理。(b)檢查欄桿是否安裝牢固。靠墻欄桿與墻應有拉結點;上下跑欄桿間應有連接片,以達到穩定性。(c)木扶手入墻的深度要保證10mm以上,并固定牢固。(d)粘結木扶手用的粘結料應認真檢查是否合格,粘結牢固。
(4)窗臺板安裝時不拉線找直,不以標高找平。防治措施:(a)根據設計要求的窗下框標高、位置,劃窗臺板的標高、位置線,為使同房間或連通窗臺板的標高和縱橫位置一致,安裝時應統一抄平,使標高統一無差。(b)窗臺板有支架的,支架首先要找平找直,以使受力均勻。(c)安裝窗臺板時要用小水平尺找平;連通窗臺板要拉通線找直。(d)窗臺板底捻灰要嚴、捻實,支架應牢固,以不使受力而變成不平不直。(e)多塊拼接窗臺板若厚度有誤差,注意同規格在同部位使用。
篇3:裱糊軟包工程監理實施細則
裱糊與軟包工程監理實施細則
1 監理工作流程:
準備階段
施工單位根據合同要求和設計要求,提供樣品,報監理、甲方及設計單位認可。根據樣品組織材料進場。材料應有出廠合格證,質保資料自審合格,填報《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報審表》。
監理人員根據合同要求、設計要求及樣品,審查質保資料,檢查進場材料。合格者簽返《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報審表》,同意進場使用;不合格則退回《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報審表》,并監督不合格材料完全撤出施工現場。
施工階段
施工單位應先制作樣板工程,自檢合格后,報監理、甲方認可,方可組織大面積施工。
施工單位完成裱糊與軟包分項工程后,自檢合格,填寫《裱糊(軟包)工程分包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填報《工程報驗單》。
驗收階段
監理人員根據《裱糊(軟包)工程分包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進行抽查,合格者簽返《工程報驗單》,并核定等級;不合格則退回《工程報驗單》,必要時簽發《不合格工程通知》。施工單位整改后,填報《整改復查報審表》,重新報驗。
2 施工階段監控要點:
2.1裱糊工程
(1)人機要點:施工人員和施工機具應符合現場施工要求;
(2)選材要點:壁紙、墻布的種類、規格、圖案、顏色和燃燒性能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現行標準的有關規定;
(3)基層要點:基層處理應符合相關要求;壁紙、墻布應粘帖牢固,不得漏貼、補貼、脫層、空鼓和翹邊;
(4)表觀要點:壁紙、墻布表面應平整、色澤一致,無波紋起伏、氣泡、裂縫、皺折及斑污,邊緣應平直整齊,不得有紙毛、飛刺,陰角處搭接應順光,陽角處應無接縫。
2.2軟包工程
(1)人機要點:施工人員和施工機具應符合現場施工要求;
(2)選材要點:軟包面料、內襯材料及邊框的材質、顏色、圖案、燃燒性能等級和木材的含水率應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現行標準的有關規定;
(3)施工要點:軟包工程的安裝位置及構造做法應符合設計要求,龍骨、襯板、邊框應安裝牢固;
(4)表觀要點:軟包工程表面應平整、潔凈、無凹凸不平及皺折,圖案清晰、無色差、整體協調美觀;邊框平整、順直、接縫吻合。
3 驗收標準:
3.1質量標準:執行GB50210-20**《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第十一章中的規定。
3.2檢查方法:
(1)相關文件和記錄,檢查施工記錄和隱蔽記錄;
(2)安裝質量檢查,采用觀察和手摸檢查。
3.3檢查數量:施工單位執行GB50210-20**《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第11.1.3和11.1.4中的規定;裱糊工程每個檢驗批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間,不足3間時應全數檢查。軟包工程每個檢驗批應至少檢查20%,并不得少于6間,不足6間時應全數檢查。
4 質量通病及其防治
(1)基層未干燥就進行裱糊。防治措施:裱糊的基層必須干燥,并應滿足下列要求:(a)混凝土和抹灰基層,其含水率應小于8%。(b)木材基層含水率應小于12%。
(2)陰陽角壁紙空鼓。防治措施:(a)陽角要直,不缺棱掉角。(b)整張紙粘貼時,要在陽角兩邊彈垂線,尺寸要合適,刷膠均勻、搟壓要到位。(c)陰角處如果不垂直方正,應進行修理,達到垂直方正。(d)陰角壁紙接槎時必須超過陰角1~2cm,實際陰角處已形成了附加層。
(3)墻基層表面不平、有鼓包,未經處理就軟包施工。防治措施:(a)基層墻面要清理干凈,不能有積塵、膩子包、小顆粒、膠漿疙瘩。(b)軟包的填充料應填平整,面層要繃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