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鐵東路站的施工監測
1) 監測思路
由于車站采用明挖法施工,開挖面積大,并且在地表以下深度不等的范圍內分布有市政、電力和通信管線或管溝,如果管線處地層發生過量沉降,尤其是在管線接頭部位,如果地層沉降量較大,將可能會引起管線的破壞,且車站四周建筑物較多,開挖不當也會經對其造成嚴重后果。因此,某東路站的施工對地層沉降的控制更嚴。
因此,對于某東路站的施工監測的重點有二個方面:
(1) 管線變形;
(2) 周邊重要建筑物的變形。
地質和支護狀況觀察、地下水位監測、隧道變形、周邊環境量測等項目與某橋~某東路站區間的監測相應的監測項目基本相同。
監測項目、測量儀器和測量頻率見下表。
2) 監測點的布置
測點布置示意圖見車站監控量測的測點布置圖。圖上所列的有些監測項目如圍巖壓力、土層位移以及格柵和內襯的主筋內力等根據需要選測。
序號項目測量儀器斷面距離量測頻率
1~7天7~15天15~30天30天以后
1地層及支護情況現場觀察及描述每次開挖后立即進行
2地表沉降精密水準儀每次開挖后立即進行2次/天1次/天1次/2天1次/3天
3拱頂下沉無接觸量測系統每次開挖后立即進行2次/天1次/天1次/2天
4凈空收斂無接觸量測系統每次開挖后立即進行2次/天1次/天1次/2天
5底部隆起精密水準儀每次開挖后立即進行2次/天1次/天1次/2天
6建筑物及管線水準儀和水平尺每30米一個斷面2次/天1次/天1次/2天
7鋼管柱應變電阻應變儀局部貼片1次/天1次/天1次/2天
3) 周邊管線變形的監測
根據規范要求,每條管線的測點間距為6m。測點盡量作成直接測點,布置直接測點時將測點布置處的管線暴露,嚴格按照下圖所示埋設。在開挖管線過程中遇困難不能布置時,按下圖所示布置地表點。通過地表的變位來反應管線的變位。對于管線的檢查井,同時布置沉降觀測點。在測量的過程中,
對于每次的監測結果根據水平位移與沉降換算出管線的曲率,對施工起指導作用。
監測項目、測量儀器和測量頻率表
4) 建筑物變形與沉降觀測
區間隧道在部分地段周邊有當地居民的房屋,且這些建筑離基坑外緣距離在50米之內,因此必須對其進行沉降與變形觀測。
(1) 建筑物的沉降觀測
根據水準點定期進行水準測量,測出觀測點高程,從而計算出沉降量,根據最大差異沉降值δ和建筑物長度L,計算δ/L的比值。
(2) 建筑物傾斜觀測
在要觀測的建筑物上設置上、下兩個標志作為觀測點,并使兩點位于同一垂直視準面內。下圖中 MN 分別為上、下兩觀測點。如果建筑物發生傾斜,MN將由鉛垂線變為傾斜線。觀測時,經緯儀與建筑物距離應大于建筑物高度,瞄準上部觀測點M,用正倒鏡法向下投點得N',如果N'點與 N 點不重合,則說明建筑物發生傾斜,傾斜度為:i=a/H。建筑物傾斜觀測見下圖。
(3) 建筑物的裂縫觀測
目測巡檢中若發現建筑物出現裂縫,則應增加沉降觀測次數,并立即設置標志進行裂縫變化的觀測,設置標志的要求是:當裂縫發展時,標志能相應
開裂或變化,正確反映建筑物裂縫發展情況。
如果出現裂縫,在裂縫處設置兩個標志:一個設置在裂縫最大開口處,另一個設置在裂縫末端,這樣對裂縫的繼續開展和延伸可分別在兩個標志中反映出來。
建筑物的傾斜觀測
篇2:橋頭崩塌危巖體工程測量和施工監測
橋頭崩塌危巖體工程測量和施工監測
1工程施工測量
?。?) 施工測量的要求
?、偈┕y量應符合圖紙及《工程測量規范》的有關要求。
?、趯I主提供的控制點應復核無誤后才可引用。
③場區控制網按相當于二級導線精度設平面控制網。
?、軋鰠^內設水準點,測量精度按二等水準點精度要求。
?。?)平面控制測量
根據本工程特點,利用業主提供的控制點,在場區按相當于二級導線的精度要求進行平面控制網施測。二級導線測量的精度應符合規范的要求。
?。?)高程控制測量
從業主提供的水準控制點按二等水準測量要求進行復測。復測結果在誤差范圍內經平差后,再在場區內按二等水準測量精度要求,測設數個水準基點,作為高程控制及變形觀測用。水準基點的埋設要求穩固可靠,并在滑坡外,具體位置由測量工程師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二等水準觀測的技術要求按現行規范執行。
(4)主要測量儀器設備
角度的距離距離采用C-100全站儀,瑞士產WILD測距儀,J2經緯儀,2M鋼瓦尺,水準測量用瑞士產NA2水準儀,5M鋁合金塔尺。
?。?)測量質量保證措施
?、俟y量前應將測量方案報監理工程師審批,內容包括施測方法,計算方法,操作規程,觀測儀器和配備的專業測量人員等。
②設立專業測量組,專人現場觀測和整理資料,實行測量復核制度,每次施測后,須經項目技術負責審核。
?、蹖S脙x器和設備按照規定的日期、方法送專門檢測單位進行標定。
?、芗訌妼y量所用控制點的保護,防止移動和破壞,一旦發生移動和破壞,應立即報告監理工程師并及時補救。
?、菟袦y量成果應及時提出成果報告,請監理工程師檢測和審批。
2滑坡監測
施工過程中為了了解滑坡體的變形特征,掌握施工、地表水對滑體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按照施工法的要求,施工過程中擬對滑坡作長期系統的觀測,及時向相關單位通報監測結果,為坡上人員和財產提供預警信號。擬組織一個監測專門從事監測工作。
?。?)監測項目
監測項目見下表:
監測項目一覽表
監測項目監測點數量觀測設備
公路變形5C-100全站儀和水準儀
建筑物變形3C-100全站儀和水準儀
擋土墻變形5C-100全站儀和水準儀
土壓力2土壓力盒
水壓力2滲壓計
?。?)監測技術要求
1、施工期觀測頻率由監理工程師根據現場情況確定,每月觀測次數不少于2次。
2、施工期除采用以上各個監測點進行監測外,還應經常進行巡視檢查,及時記錄變形體表面的裂縫、滲水、塌滑等。
3、位移觀測出現陡增時,應加密監測,并加強巡視,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反饋。
4、水平位移監測網點應根據現場情況選定,測點應建在變形體范圍之外,網點的高程由施工的高程控制網并按二等水準的要求聯測。固定點初始坐標由施工控制網施測;水平位移監測網一等全測邊測角網觀測,觀測要求按《混凝土大壩安全監測技術規范》(SDJ336-89試行)的有關規定執行。
5、水平位移測點的位移采用測邊交會法觀測,邊長采用標稱精度不低于(1.0MM+1.0PPM)測距儀測量。
6、土壓力用頻率儀測定,水壓力用應力計測定。
?。?)監測方法
1、變形觀測
監測基準網從88年以來所使用的基準網上引進工地。工作站和測點位置見施工平面布置圖。所有的測點均在施工前讀取初始讀數,施工期間每7D觀測一次,將水平位移和沉降分別繪制S-T曲線和H-T曲線,觀測方法按《工程測量規范》的要求進行。
2、建筑物開裂的觀測
在施工前和施工過程中,隨時對已有建筑物進行仔細的觀察,當發現建筑物有裂縫時,應增加裂縫觀測內容,觀測頻率為每周兩次,查看裂縫的情況。
3、目估巡視
目估巡視是監測的重要方法之一,項目部應每天對施工場地及周圍環境巡視觀察,特別是對變形敏感部位,應進行重點的巡視。雨天前后加密巡視,并將巡視結果記入施工日志備查。
4、水壓力和土壓力在埋入土中以后每周觀測一次,將觀測結果繪制T-P曲線,以此了解水壓力和土壓力的變化情況,進而達到掌握滑體穩定性的目的。
?。?)信息化施工要求
1、監測結果每周向業主代表、監理工程師和設計師以書面形式報告。
2、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通報各方,并建議業主代表組織會議,盡快采取措施處理。
3、所有的監測均應及時、準確地記錄存盤備查。
4、監測項目應及時整理匯總,并將其圖表化、數據化和直觀化。
?。?)監測預警和警戒值
各監測項目達到下表的預警時,應加密監測,查找原因,研究對策,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當達到警戒值時,應立即組織坡上人員撤離,以減少生命財產的損失。
監測預警和警戒值表
監測項目預警值(MM/D)警戒值(MM/D)
公路變形速率0.10.5
建筑物0.10.5
樁頂位移0.10.5
滑坡體裂縫擴張0.10.5
篇3:基坑監測工程施工方法
基坑監測工程施工方法
1、監測點的置
本工程在地下室基坑邊線布置23個監測點,二層地下室邊線布置5個監測點,共28個監測點。所有監測點均進行沉降和水平位置的檢測。詳見“基坑監測平面布點圖”。
2、監測周期
?、?、基坑開挖前埋好監測點,并做好測點原始數據的記錄。
⑵、基坑開挖至深度2.0m開始進行第一次觀測,基坑支護施工期間每2天觀測1次;地下室底板完成施工后至地下室結構完工之前每7天觀測1次;地下室結構完成施工回填土方后終止基坑監測。當遇到惡劣天氣或變形異常時,加密觀測周期。
⑶、監測員應將每次的監測數據記錄在案,并分析監測數據。當發現情況有異常時,應立即報告項目負責人。
3、預警值?;映两导八轿灰祁A警值均為開挖深度的5‰。當基坑沉降及水平位移值超過預警值時,啟動應急救援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