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行政管理制度-30 項
二十六.護理人員技能定期評估制度
為全面提升護理隊伍專業水平及綜合能力,護理部要有計劃、定期地對護理人員進行意識、能力、技能和經驗的培訓及評估,確保護士能隨著醫學的發展,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能,更好的勝任護理工作,確保每一位護理人員均具有必備的相關護理技能,確保護理服務技能的一致性及連貫性。
1. 護理部依據護理專業發展的需求及護理人員繼續教育的需要,結合護理隊伍的具體情況,制定護士培訓計劃及分層次、分階段組織實施,并定期進行培訓有效性評價。
2. 培訓及評估內容包括:專業理論和技能、質量意識、醫院規章制度、國家和行業法律法規、特殊崗位技能的培訓及新技術、新業務的培訓、應急措施等。
3. 培訓及評估方法:
3.1 護理部年度有計劃地組織全院護理查房,通過護理病例討論及護理計劃的制定、實施,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護理水平。
3.2 每月組織全院護士理論講座,普及基礎理論及推廣新知識,每季度進行護理人員理論考試。
3.3 護理人員均應接受不同等級復蘇技術的培訓,經考核合格認定其能掌握正確的復蘇技術后方可上崗為病人提供護理技術服務。對從事麻醉、急診、ICU 等專業的護理人員應具備較高水平的復蘇技術與支持技術。
4. 各科根據專科特點制定專科培訓計劃,并組織專科理論、技能的培訓;通過考核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
5. 各專科定期組織護師、護士輪轉,拓寬護士專科技能的學習和掌握,并進行出科考核。
6. 新護士參加護理部、各科組織的理論及技能的培訓及考核。
7. 護理管理部門要為每一位護士建立個人技術考評檔案,并存有個人的資質文件,包括護理注冊證書或執業證明、技術準入、上崗許可等文件(或復印件),有關教育、培訓和工作經歷的資料等,技術評估的結果要用于崗位任職資格。
篇2:自治州醫院護理人員技能定期評估制度
自治州醫院護理人員技能定期評估制度
一、護理部依據護理專業發展的需求及護理人員繼續教育的需要,結合護理隊伍的具體情況,制定不同層次護理人員培訓計劃,分層次、分階段組織實施,并定期進行培訓有效性評價。
二、評估內容包括:“三基”水平、專業理論和技能、質量意識、醫院規章制度、國家和行業法律法規、特殊崗位技能的培訓及新技術、新業務的培訓、應急措施等。
三、評估方法:
(一)護理部年度有計劃地組織全院護理查房,通過護理病例討論及護理計劃的制定、實施,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護理水平。
(二)定期組織全院護士理論講座,普及基礎理論及推廣新知識,每年組織護理人員理論考試。
(三)護理人員均應接受不同等級復蘇技術的培訓,經考核合格認定其能掌握正確的夏蘇技術后方可上崗為患者提供護理技術服務。對從事麻醉、急診、ICU等專業的護理人員應具備較高水平的復蘇技術與支持技術。
四、各科室根據專科特點制定專科培訓計劃,定期組織專科理論、技能的培訓與再培訓,通過考核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不斷提專科護理水平。
五、專科定期組織護理人員輪轉,拓寬護士專科技能的學習和掌握,并進行出科考核。
六、護理部為每名護理人員建立個人技術考評檔案,包括護理注冊證書或執業證明、技術準人、上崗許可等文件(或復印件),有關教育、培訓和工作經歷的資料等,技術評估的結果要用于崗位任職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