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經濟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過程性督查制度
一、建立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制度
1、定期檢查、指導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學習輔導、考試評價等情況,并進行評估指導;學期末,要對教師備課、上課、案例研究、專題研究、撰寫教學隨筆和論文總結等業務質量開展自評、互評,進行表彰獎勵;每學期至少要對全校的教學質量進行一次分析研討,研究、制定出改進教學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措施;
2、制定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安排,監控教學計劃(進度)、教案(講稿)、課標落實、學生學習狀態與水平等日常教學工作;利用檢查、評比、展示、交流等形式監控實驗、實訓課材料、專業知識集、學生作業、后進生輔導、教學質量分析、試卷等;做好教學工作全面的監控與指導;
3、校級行政以聽推門課的形式為主,對教學的重點工作進行監控與指導;
4、每學期教師根據個人教學研究情況,可提出“匯報課”申請,由教務科組織教學管理人員、教研人員、家長等多方進行視導與評價;通過視導了解教學中的優勢和問題;對研究成效顯著、教學效果好的老師,總結推廣其教學研究經驗;對尚存在不足的老師,及時指導其改進教學方法;
二、建立教學質量檢測評估制度
1、學科、班級要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定項評比活動,以此加強對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綜合素質的監控;
2、每學期安排對指定的年級、班級抽取一定數量的學生,進行1-2次監控測試,測試形式可采用書面測試、口試或操作測試;組織開展學科單項競賽活動;及時進行教學質量分析,了解教學情況,督查指導教師的教學;
3、進行教師、學生、家長問卷,調查他們對學校的教學管理、教師的教學態度、專業水平和能力,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質量等方面的認可程度,以此來評估、指導我們的教學工作;
篇2:出席秋季教育教學會心得體會
出席秋季教育教學會心得體會
以前我們會在期初舉行一次上學期的質量分析會,會上大多是每個老師對試卷的看法,班主任的班級常規管理經驗,久而久之,談話的內容都很狹隘,教師們說的也都千篇一律,只是單純的談話,缺少經驗交流。這學期,在校長和教導主任的帶領下,我們摒棄以前召開質量分析會的慣例,召開了期初的教育教學會,全體小學部成員以及中學部各個處室的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上,我們還是以上學期的期末分析為開端,不一樣的是少了一板一眼,每個老師可以自由發言。大家侃侃而談,有前六年級語文老師對試卷的未來方向預測,這就像給新六年級語文老師一個很好的指明燈;有經驗豐富的低年級班主任手把手傳授對低年級學生的班級常規管理,這給那些剛剛接觸這個平臺的新老師一個可供學習借鑒的機會……
不但老師們的發言很實用,領導們的談話也是句句說到我們的心里去。教導主任肯定了我們的團結和成果,小學部負責人許校長不但肯定了我們,還體諒了我們的用心和辛苦,中學部的林校長更是教育年輕的老師們,做別人的事情,學自己的手藝。印象很深刻的是許校長用王書記的“同頻共振、共創精彩”結束,以此鼓勵全體教師齊心協力,打響慎中品牌。
新的教育教學會,我喜歡。講實在話,說實在事。
篇3:觀摩省幼兒教育教學活動評比后感
觀摩省幼兒教育教學活動評比后感
近日,我有幸和幾位幼教同伴一起走進潮鄉海寧,參加了20**年浙江省幼兒教育優質教學評比活動。本次活動由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主辦、嘉興教育學院承辦,以“關注幼兒學習過程,研究教師教學行為,提升課程教學品質”為主題,現場展示了浙江省各市推選的12個優質的主題教學活動案例。這是一次浙江省幼兒教育水平的集中展示,令我們受益頗多。
無論是《森林暢想曲》中老師優雅自然的執教表現,不留痕跡的教學行為,還是《買菜》中教師教學難點前置的教學方法,視聽結合的動畫導入;無論是《秋天到了》中師生語言互動的優美精彩,還是《落葉》中教師層層遞進的提問設計;無論是現場那執教團隊互動式的說課,還是精簡到位的研課過程介紹……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次展示的每個教學活動都是經教研團隊一周摩課后呈現,從活動教材的分析到活動目標的定位,從活動材料的使用到活動環節的設計,無不顯示教師們以“幼兒發展為本”“關注細節,優質教學”的教育理念。例如教學目標的確定,突顯了活動的關鍵經驗,充分考慮幼兒年齡的適宜性,目標的可達成度。教學內容的分析上突出了教材教學價值的所在,為幼兒發展貢獻了什么?教學環節的設計,體現了層次性,關注導入環節,把握重點環節,注重細小環節。每個活動都各有千秋各具精彩,向我們呈現的不僅是每位執教教師的個人魅力和課堂機制,更是各地幼教團隊的智慧結晶,教師們演繹著精彩的課堂,表達了追求有品質的教學態度。
評比活動雖然結束了,可是教海實踐永不止境,“關注幼兒學習過程,改進教師教學行為,提升課程教學品質”的觀點將不斷地傳遞,指引著幼兒教育者繼續探索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