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三項機制”經驗交流發言材料
建立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是陜西省實現“追趕超越”的重要舉措,也是全面從嚴治黨新形勢下激發干部隊伍活力的制度創新。近年來,西安市蓮湖區委認真貫徹落實省委“三項機制”,不斷激發全區干部改革創新的熱情和內生動力,有力推動全區“追趕超越”,實現奔跑加速。
一、落實鼓勵激勵機制,釋放“追趕超越”內動力
一是選準用好干部,構建干事大舞臺。***大以來,我們認真落實好干部標準,堅持事業為上、依事擇人,調整干部233人次,一批思想解放、敢于擔當的干部走上重要崗位,一批埋頭苦干、甘于奉獻的干部獲得重用,有效激發了全區干部工作熱情。注重運用鼓勵激勵機制這個“發動機”,提拔重用在維穩綜治、脫貧攻堅、招商引資等一線工作中,敢于負責、敢于擔當、善于作為、實績突出的干部91名,在全區形成了重實干重實績的用人導向,有效調動了廣大干部的積極性。比如,區人民法院一名調研員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期間,工作實績突出,20**年榮獲全市優秀第一書記稱號,被提拔擔任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大力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先后召開2次年輕干部座談會,組織130名優秀年輕干部赴照金、梁家河開展現場教學。對有潛力的優秀年輕干部主動壓重擔,選派32名年輕干部掛職部門和街道副職,37名年輕干部到重點工作及急難險重任務一線考 日常寫作好助手【教師范本吧】http://www.dewk.cn/ 驗,13名年輕干部到企業、省市機關和先進地區掛職歷練,增強年輕干部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能力。
二是拓寬選人視野,激發干部新動力。針對事業與公務員干部身份編制界限,導致干部流動不暢通的問題,我們統籌整合干部隊伍資源,積極選拔學校、事業單位、開發區優秀人才到機關工作,激活蓮湖干部隊伍的“一池活水”。按照“人崗相適”原則,將7名優秀事業干部調任至機關工作,從區屬中學選任2名優秀校級干部擔任區級中層副職,這些干部走上新崗位后迅速發力,推動重點工作取得了新成績。
三是滿懷熱情關心關愛干部,打出激勵組合拳。強化政治激勵,樹立干事創業導向,建立季度考核點評、“追趕超越”擂臺賽機制,對單位設立目標考核優秀獎和爭先進位獎,對領導班子設立“追趕超越好班子獎”,在干部中評選“最佳領導干部”和“蓮湖鐵軍標兵”。提高待遇保障,制定蓮湖區追趕超越考核爭優攻堅進位十條措施,以拉開檔次、鼓勵先進、關注基層為原則,對各單位分等次核發目標考核獎金,街道年終考核獎金在相應等次基礎上上浮20%。完善情感關懷,嚴格執行談心談話制度,結合“大調研”“周研判”等工作,確保組織部每年和區管中層領導談一遍,充分交換思想、了解困難、釋疑解惑、加油鼓勁。強化機關文化建設,舉辦有益文體活動,促進干部身心健康。
二、健全容錯糾錯機制,激發“追趕超越”新活力
一是抓宣傳調研,凝聚貫徹共識。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區委中心組學習、信息簡報、電子屏等載體廣泛宣傳、解讀容錯糾錯機制,在蓮湖政府網、“悅享蓮湖”微信公眾號等多平臺刊載相關案例。深入開展調研,深入部門、街道召開座談研討會進行政策宣講,面向干部以及社區工作人員發放調查問卷500余份,對被容錯干部進行跟蹤回訪,使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對“容什么”“誰來容”“怎么容”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克服“不敢容”的心理,打破先當事人申請、后組織認定的模式,在處置問題線索時發現符合容錯情形就積極主動適用。
二是抓組織實施,推動貫徹實踐。以“三個區分開來”作為理解、判斷、適用容錯糾錯機制的基本尺度和標準,把握事業為上、實事求是、依紀依法、容糾并舉等原則,結合動機態度、客觀條件、程序方法、性質程度、后果影響以及挽回損失等情況,對干部的失誤錯誤進行綜合分析,不單“以結果論英雄”,對可容的積極容、大膽容。比如,區城市管理局一位副局長,在搶抓春季植樹增綠工作時,未嚴格履行采購程序,但其行為客觀上為生態蓮湖建設作出了貢獻,主觀上沒有為個人或他人牟取利益,被容錯免責,給予本人提醒談話處理。
三是抓質量把控,提升貫徹成效。容錯要容之有“度”,要經得起群眾監督和實踐考驗。在調查認定時,認真細致開展調查核實,客觀公正收集相關證據材料,多方面聽取意見。在履行程序上,嚴格按照“調查—審核—上級業務部門指導—集體研究決定”的流程來實施,做實做細各個環節,確保容錯質量。截至目前,我區對敢于擔當、履職盡責但出現失誤錯誤的11名黨員干部進行了容錯糾錯,給予提醒談話3人、誡勉談話6人、警告2人。同時,對犯過錯的干部,不貼標簽、不扣帽子,而是給機會、強監督、多關懷、多幫助,鼓勵他們放下包袱、輕裝上陣。
三、構建能上能下機制,增強“追趕超越”外壓力
一是定期“體檢”、立體“掃描”,建立全方位、多角度、近距離知事識人體系。為了更好地掌握干部動態,我們建立區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周研判”工作機制,每周對一個區管領導班子通過個別談話、發放問卷、查閱資料等方式進行實地調研,每月結合調研情況、平時掌握情況、分管區級領導評價等情況,進行一次綜合分析研判。每兩個月以常委組織部長談話的形式對被調研班子就研判結果進行一次反饋,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提醒、督促限時整改。每季度將研判情況向區委進行一次匯報,提出優化調整、補充調整、后備干部使用意見。截至目前,開展領導班子研判62次,約談干部17人,運用研判結果調整干部90人。比如,我們在對某街道領導班子研判中發現,紀工委書記作為班子成員作用發揮不好、工作推進緩慢,經過區紀委、區委組織部提醒談話,仍然改觀不大,運用“能上能下”機制調整為非領導職務。
二是刮骨療毒、敢于亮劍,堅決執行庸者下、劣者汰。堅持考用結合,綜合領導班子研判情況、紀檢部門掌握情況、巡察發現情況、目標考核情況和群眾反映情況,對確實存在問題的干部堅決調整。***大以來,運用能上能下機制調整干部16人。比如,區城(棚)改辦主任因推動重點工作緩慢,市考指標全市排名連續靠后,被調整為非領導職務。
三是“不拋棄不放棄”,注重“下”的干部后續管理。加強對“下”的干部管理,在日常研判、年度考核等工作中,注重了解“下”的干部精神狀態和工作表現,積極鼓勵其整改問題、提升水平。比如,某街道副主任20**年3月因在電視問政中對記者態度生硬,造成嚴重不良影響,被調整至區城(棚)改辦任副調研員,調整后區委組織部多次與本人及區城(棚)改辦主要領導談話,并在工作考核、班子研判中,著重了解其工作思想情況,目前該同志工作狀態、工作實績都有較明顯提升。
篇2:落實三項機制經驗交流發言材料
落實“三項機制”經驗交流發言材料落實“三項機制”經驗交流發言材料
建立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是陜西省實現“追趕超越”的重要舉措,也是全面從嚴治黨新形勢下激發干部隊伍活力的制度創新。近年來,西安市蓮湖區委認真貫徹落實省委“三項機制”,不斷激發全區干部改革創新的熱情和內生動力,有力推動全區“追趕超越”,實現奔跑加速。
一、落實鼓勵激勵機制,釋放“追趕超越”內動力
一是選準用好干部,構建干事大舞臺。***大以來,我們認真落實好干部標準,堅持事業為上、依事擇人,調整干部233人次,一批思想解放、敢于擔當的干部走上重要崗位,一批埋頭苦干、甘于奉獻的干部獲得重用,有效激發了全區干部工作熱情。注重運用鼓勵激勵機制這個“發動機”,提拔重用在維穩綜治、脫貧攻堅、招商引資等一線工作中,敢于負責、敢于擔當、善于作為、實績突出的干部91名,在全區形成了重實干重實績的用人導向,有效調動了廣大干部的積極性。比如,區人民法院一名調研員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期間,工作實績突出,20**年榮獲全市優秀第一書記稱號,被提拔擔任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大力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先后召開2次年輕干部座談會,組織130名優秀年輕干部赴照金、梁家河開展現場教學。對有潛力的優秀年輕干部主動壓重擔,選派32名年輕干部掛職部門和街道副職,37名年輕干部到重點工作及急難險重任務一線考 日常寫作好助手【教師范本吧】http://www.dewk.cn/ 驗,13名年輕干部到企業、省市機關和先進地區掛職歷練,增強年輕干部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能力。
二是拓寬選人視野,激發干部新動力。針對事業與公務員干部身份編制界限,導致干部流動不暢通的問題,我們統籌整合干部隊伍資源,積極選拔學校、事業單位、開發區優秀人才到機關工作,激活蓮湖干部隊伍的“一池活水”。按照“人崗相適”原則,將7名優秀事業干部調任至機關工作,從區屬中學選任2名優秀校級干部擔任區級中層副職,這些干部走上新崗位后迅速發力,推動重點工作取得了新成績。
三是滿懷熱情關心關愛干部,打出激勵組合拳。強化政治激勵,樹立干事創業導向,建立季度考核點評、“追趕超越”擂臺賽機制,對單位設立目標考核優秀獎和爭先進位獎,對領導班子設立“追趕超越好班子獎”,在干部中評選“最佳領導干部”和“蓮湖鐵軍標兵”。提高待遇保障,制定蓮湖區追趕超越考核爭優攻堅進位十條措施,以拉開檔次、鼓勵先進、關注基層為原則,對各單位分等次核發目標考核獎金,街道年終考核獎金在相應等次基礎上上浮20%。完善情感關懷,嚴格執行談心談話制度,結合“大調研”“周研判”等工作,確保組織部每年和區管中層領導談一遍,充分交換思想、了解困難、釋疑解惑、加油鼓勁。強化機關文化建設,舉辦有益文體活動,促進干部身心健康。
二、健全容錯糾錯機制,激發“追趕超越”新活力
一是抓宣傳調研,凝聚貫徹共識。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區委中心組學習、信息簡報、電子屏等載體廣泛宣傳、解讀容錯糾錯機制,在蓮湖政府網、“悅享蓮湖”微信公眾號等多平臺刊載相關案例。深入開展調研,深入部門、街道召開座談研討會進行政策宣講,面向干部以及社區工作人員發放調查問卷500余份,對被容錯干部進行跟蹤回訪,使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對“容什么”“誰來容”“怎么容”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克服“不敢容”的心理,打破先當事人申請、后組織認定的模式,在處置問題線索時發現符合容錯情形就積極主動適用。
二是抓組織實施,推動貫徹實踐。以“三個區分開來”作為理解、判斷、適用容錯糾錯機制的基本尺度和標準,把握事業為上、實事求是、依紀依法、容糾并舉等原則,結合動機態度、客觀條件、程序方法、性質程度、后果影響以及挽回損失等情況,對干部的失誤錯誤進行綜合分析,不單“以結果論英雄”,對可容的積極容、大膽容。比如,區城市管理局一位副局長,在搶抓春季植樹增綠工作時,未嚴格履行采購程序,但其行為客觀上為生態蓮湖建設作出了貢獻,主觀上沒有為個人或他人牟取利益,被容錯免責,給予本人提醒談話處理。
三是抓質量把控,提升貫徹成效。容錯要容之有“度”,要經得起群眾監督和實踐考驗。在調查認定時,認真細致開展調查核實,客觀公正收集相關證據材料,多方面聽取意見。在履行程序上,嚴格按照“調查—審核—上級業務部門指導—集體研究決定”的流程來實施,做實做細各個環節,確保容錯質量。截至目前,我區對敢于擔當、履職盡責但出現失誤錯誤的11名黨員干部進行了容錯糾錯,給予提醒談話3人、誡勉談話6人、警告2人。同時,對犯過錯的干部,不貼標簽、不扣帽子,而是給機會、強監督、多關懷、多幫助,鼓勵他們放下包袱、輕裝上陣。
三、構建能上能下機制,增強“追趕超越”外壓力
一是定期“體檢”、立體“掃描”,建立全方位、多角度、近距離知事識人體系。為了更好地掌握干部動態,我們建立區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周研判”工作機制,每周對一個區管領導班子通過個別談話、發放問卷、查閱資料等方式進行實地調研,每月結合調研情況、平時掌握情況、分管區級領導評價等情況,進行一次綜合分析研判。每兩個月以常委組織部長談話的形式對被調研班子就研判結果進行一次反饋,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提醒、督促限時整改。每季度將研判情況向區委進行一次匯報,提出優化調整、補充調整、后備干部使用意見。截至目前,開展領導班子研判62次,約談干部17人,運用研判結果調整干部90人。比如,我們在對某街道領導班子研判中發現,紀工委書記作為班子成員作用發揮不好、工作推進緩慢,經過區紀委、區委組織部提醒談話,仍然改觀不大,運用“能上能下”機制調整為非領導職務。
二是刮骨療毒、敢于亮劍,堅決執行庸者下、劣者汰。堅持考用結合,綜合領導班子研判情況、紀檢部門掌握情況、巡察發現情況、目標考核情況和群眾反映情況,對確實存在問題的干部堅決調整。***大以來,運用能上能下機制調整干部16人。比如,區城(棚)改辦主任因推動重點工作緩慢,市考指標全市排名連續靠后,被調整為非領導職務。
三是“不拋棄不放棄”,注重“下”的干部后續管理。加強對“下”的干部管理,在日常研判、年度考核等工作中,注重了解“下”的干部精神狀態和工作表現,積極鼓勵其整改問題、提升水平。比如,某街道副主任20**年3月因在電視問政中對記者態度生硬,造成嚴重不良影響,被調整至區城(棚)改辦任副調研員,調整后區委組織部多次與本人及區城(棚)改辦主要領導談話,并在工作考核、班子研判中,著重了解其工作思想情況,目前該同志工作狀態、工作實績都有較明顯提升。
篇3:如何做好與業主的溝通與交流
如何做好與業主的溝通與交流
物業7年,酸甜苦辣都有,最大的收獲是學會了一門藝術--溝通與交流。
都說物業難做,前生造孽。其實我倒是覺得其實做物業很簡單。抱著一種心態:我是來幫他解決問題的,那么怎樣解決問題呢?那就是要有良好的溝通與交流,很多情況下我們之所以會感覺到做的很累,面對業主的投訴或者無理取鬧的時候會很氣憤很惱火,就是因為沒有運用好的方法去處理接待,現在就我多年物業經驗,給大家簡單的分享下,看看是否適合你?
平心靜氣。作一個物業管理人,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態;業主找過來,一定是有麻煩的,沒麻煩他何不坐在自己家里看電視?如果你看見一個住戶氣呼呼地過來,心里一嘀咕:我可不是你們的出氣筒!那就壞了,一吵起來什么都砸了。中國古人講“喜怒不形于色,是為最難”,搞物業管理就最不能輕易動怒,業主過來,首先跟他倒杯茶,有事慢慢說,然后打打岔,轉移話題讓他消消氣。人在理智的時候,提供的信息才是真實的,你自己要有個平和的心態,對方才能平靜下來。
換位思考。有時候碰上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心里真的是很煩!但是換個角度想,這些事情同我們離得很遠,但都是關系到住戶貼身利益的事情,反過來想一下如果自己家里遇到這些情況會怎么辦,那樣我們會有多著急,我們就要拿出同樣的迫切去為業主服務,住戶同管理處的關系,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來的,從相互戒備到信任,從信任到依賴,這之間的過程凝聚了多少管理處員工干部的熱情與執著?所以同人打交道,一定要學會從對方角度考慮問題。
決不推托。比如說:有的大廈就要求他的員工在客人面前不能說“七個不”:不、不會、不知道、不是我管的、不行、不干、不能”,我們這里還沒有這么嚴格,但是大家心里都應當清楚,急顛顛跑了幾個地方都還處理不了問題的話,心情再好也會升起無名火,很多投訴本身也是因為到處踢皮球而引發的,所以業主找到哪里,是一般性的困難,能夠即時解決要解決好,不能解決的定時回復,涉及到責權范圍的要為業主找到負責人,總之不能隨便就不管了。
以理服人。其實說到管理處要包辦百事也不盡然,比如說一些鄰里糾紛、家庭糾紛,有時光靠我們就沒法解決;還有一些業主提出非份要求,我們做不到的,要耐心做好解釋工作,違反了什么法規、與××規定不合,都要對業主說清楚,這里大家也要在日常工作之余多熟悉物業管理的相關政策,提高自己專業方面的素養,這樣才對業主有說服力,大多數的業主都是講道理的,真正碰上胡攪蠻纏的人,那就是鍛煉你口才的時候了。
注重效率。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能夠盡快為業主辦好的,就要在最短時間內處理掉,有些事情,比如說維修,很講究及時性,在一定時間內他還會感到滿意,過了這個時限,結論就相反了,出力也不討好。業主電話打過來,你要能十分鐘跑過去;業主親自過來,你要能五分鐘內電話回訪告訴他問題已經或者正在解決,這就是效率。
體貼入微。我們要求我們的服務是“滿足業主之所需,外加百分之十”,這“百分之十”就是我們的細微觀念,物業管理本身就是由許多細微瑣事構成的,碰見業主時,把握住戶心理脈搏,服務到實處,親切而不是殷勤,周到而不是繁瑣,標準而不是呆板,讓業主從內心感到自然舒適,這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鍛煉作為服務行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微笑,談吐,舉止,這些都很重要。
總的說來,每一行入門都簡單,但是深入很難,你要做得比別人更成功,必須學會觀察和體驗,在實踐中去悟出一些規律,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處世風格,和人打交道,有的人一學就會,有的人一輩子也學不會,關鍵在自己,今天我把自己的經驗拿出來同大家探討,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指出來,我們一同學習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