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錯了的人生》觀后感與警示教育片《未規劃好的人生》觀后感合集
警示教育片《未規劃好的人生》觀后感
為深入推進紀律作風集中教育整頓月活動,根據堯都區委統一安排部署,12月14日,我校全體教師集中觀看了《未規劃好的人生》警示教育片。片子中的王鳳玲,由人民群眾的公仆,一下子蛻變成了人民的罪人,可以用“一時得意,一輩子后悔”、“一人犯罪,全家受累”、“一人抹黑,集體恥辱”來概括,看后令人震撼,發人深省。
警示片在觀看中引起了轟動,給我和我的同事上了一堂生動的廉政黨課。從而使我認識到要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保持清醒頭腦,抵制各種腐敗現象的侵蝕,認真履行工作職責,作一名清正廉潔的教育工作者。工作中要率先垂范,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
我反思:為什么王鳳玲會從一個國家公職人員墮落到犯罪的深淵?當前部分單位、部分工作人員為什么屢屢違紀,敗壞黨的形象?我認為他們沒有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沒有牢記黨的宗旨,沒有抵制住不良風氣,扭曲了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通過觀看警示教育片,再次警示我們:
一、要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王鳳玲之所以走上違紀違法道路,根源在于他們背棄了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思想上蛻化變質。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是共產黨的精神支柱和靈魂,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黨員領導干部更要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才能抵御住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二、黨員領導干部要慎重使用權力,嚴格遵章辦事。權力是一把雙刃劍,在職責范圍內正確行使權力,恪盡職守,對黨、對國家、對人民都是一種貢獻,對自己也是一種肯定;如果失職瀆職,濫用職權,甚至以權謀私,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則是一種犯罪。黨員領導干部必須明白,權力是誰給的,手中的權力應該為誰謀利規劃錯了的人生觀后感匯總百科。要不斷加強作風建設,做到警鐘常敲,時刻不忘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只有這樣,才能經得起金錢的誘惑,永葆共產黨、人民公仆的本色
三、要牢記艱苦奮斗精神,切實抓好反腐倡廉。艱苦奮斗的精神,是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一種寶貴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的組成部分。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實質上就是一種廉政的表現。有些領導干部認為有了地位和權力,生活改善了,物質條件提高了,不享受白不享受,于是一味的追求物質生活,怕苦怕累;有的將物質享受作為待遇高低的標尺來衡量,有的甚至因此而做出違背原則的事,這種思想和做法即損害了黨的形象,同時也葬送了自己的前程。作為黨員干部,一定要帶頭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事做起,嚴格遵守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耐得住艱苦,擋得住誘惑,做一個清清白白的人,做一個對黨對國家有用的人,做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我要從警示教育片中吸取教訓,做到舉一反三、警鐘長鳴,做好本職工作,恪盡職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將以此警示自己,防微杜漸,警鐘長鳴,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規劃錯了的人生》觀后感
警示教育片《規劃錯了的人生》真實揭露了原長沙市規劃局副局長顧湘陵利用職務便利逐步走上犯罪道路的過程。
一個從底層一步步成長起來的黨員干部,一個“專家型”的官員,最后卻走上受賄犯罪的道路,不但讓我們為之惋惜,也受到了靈魂的巨大觸動。顧湘陵在肆意踐踏城市規劃的同時,也在無情地糟踏自己的人生。
清風浩蕩驅邪氣,正氣凜然鎮腐風。做為黨員干部要筑牢反腐“籬笆”,提高拒腐防變能力。
一、加強學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決定了每一名領導干部的人生迫求、奮斗目標和價值取向,構成了德才素質的基礎和支撐點,是立身之本。黨員干部只有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保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態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效地遏制住自己的貪欲,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切實提高自律能力。顧湘陵之所以成為人民的罪人,就是因為他們放松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改造,思想墮落,自私貪婪,追求物質享受,抵擋不住各種誘惑,墮入腐敗的深淵。所以,作為共產黨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必須加強政治理論的學習。只有通過不斷學習,牢固樹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自覺抵制滋生腐敗的各種誘惑;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才能堂堂正正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二、以人為鏡,領導干部要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
權利是柄雙刃劍,正確運用權力可以造福人民,不當動用權力則會禍國殃民、害人害己《規劃錯了的人生》觀后感《規劃錯了的人生》觀后感。私心和貪欲是萬惡之源,私欲與權力的結合必然導致腐敗。一個共產黨員如果放松了對私欲的控制,就會失去對權力的駕馭能力,缺失了對黨紀國法的敬畏之心。有的領導干部背棄了黨的宗旨,把自己當成群眾的主人,把職務當成享樂的資本,把權力當成私欲的工具,以致超越職權,濫用權力,權力觀發生了扭曲和變異,權力的行使發生了偏差和錯位,其最終必然走向犯罪的深淵。所以,每個黨員都必須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牢記權力是人民給的,權力意味著責任,權力越大責任越大,所有黨員干部必須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權、用好權,而絕不能以權謀私。
三、警鐘長鳴,增強拒腐防變的自覺性、堅定性。
“貪廉一念間、榮辱兩重天”,牢記“誘惑就在眼前、陷阱就在腳下、失足就在瞬間、教訓就在身邊”的警示,常修從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棄非分之想、常懷律己之心,堅定理想信念,祛除私心雜念,自覺接受監督,用道德抵御誘惑、用制度規范決策、用法紀約束言行,堅決筑牢思想道德防線。在各種誘惑面前,要始終警鐘長鳴、從嚴要求、防患未然,在感情上把握分寸,在行動上堅持原則,在生活上守住細節,遠離奢靡生活,遠離低級趣味,始終站穩腳跟,不越雷池半步,真正筑起拒腐防變的堅固堤防。黨紀國法是領導干部做事的“底線”、“紅線”,是帶電的“高壓線”、政治的“生命線”。
領導干部一定要在法紀面前保持敬畏之心,決不凌駕于法紀之上,決不謀求法紀之外的任何特權和利益,時時處處用法紀約束行為。領導干部嚴格自律,堅持從一點一滴、一思一想、一言一行做起,把自律的螺絲越擰越緊,使嚴實之風越樹越牢,真正樹立起黨員領導干部的良好形象。
《規劃錯了的人生-顧湘陵貪污受賄案》觀后感
《規劃錯了的人生--顧湘陵貪污受賄案》向我們呈示了原長沙市規劃局副局長,長沙市市政建設局首任局長顧湘陵利用職權貪污受賄、徇私枉法、生活腐化的丑惡行徑。出生在農村,擁有碩士研究生學歷,被稱為“技術型干部”的顧湘陵,由于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嚴重扭曲,致使私欲膨脹,于是在蛻變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直至走向毀滅,我們從錄像片中感觸良多。
一要堅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防線。理想信念統率人的靈魂,決定著領導干部的人生走向。縱觀顧湘陵的人生歷程,他也曾兢兢業業、踏踏實實,為黨和人民作出過貢獻。參加工作后的相當一段時間里,拼命工作,視黨的事業如生命。而正是由于他自己的理想信念倒塌了,才會迷失了自己,用國家給予的權力來謀取私利,腐化墮落,最終淪為階下囚。思想道德防線是黨紀國法防線的基礎,黨員領導干部要牢牢守住,不能出現一絲松動,要不斷提高拒腐防變的能力,這樣才能守住為政的底線。
二要防微杜漸、警鐘常鳴。如顧湘陵之輩,剛開始小貪小賄時,總是心存僥幸,殊不知“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到后來就會變得貪得無厭,造成理智的決堤和人性的泯滅。每一位國家公務人員都要徹底丟棄這種僥幸之心,堅信“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只要是做了違法亂紀的事,不管手段有多精,職位有多高,都必將受到黨紀國法的嚴懲,都必定會葬送自己的前程乃至性命。故此,我們更應以從顧湘陵案的覆轍告誡自己,防微杜漸、警鐘常鳴,要“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凈凈做事”,不被外界燈紅酒綠的生活所誘惑,守住清貧,奉公守法、廉潔自律規劃錯了的人生觀后感匯總規劃錯了的人生觀后感匯總。
三要減少行政管控,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從顧湘陵案更應被關注的是,政府對市場經濟各個環節管控過多,極易產生尋租機會。現行的經濟管理體制中,行政權力管束經濟的責任太大,也容易被壟斷,導致經營者只有依附權力,才能在市場中獲得資源。我國市場經濟還處在一個淺層的發展階段、公共資源市場配置程度不高的條件下,打破行政壟斷和盡可能地減少行政管控,不僅是防止官員貪腐的關鍵問題,也是解放生產力的重要因素。讓權力之手有序退出市場資源配置,理應成為推進市場經濟改革的重點。同時也應該加塊推進黨員領導干部財產公示制度,讓隱形財產無所遁形,讓灰色收入在陽光下煙消云散。
四是作為一名紀檢干部要先律己再律人。紀檢干部是身份更為特殊的一群人,“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要練就一身鋼筋鐵骨,要保證自己不被這些歪風邪氣所侵染,要保證自己的勤廉,才能有底氣、資格去管理干部,教育干部
。要求別人不能做的事情,自己堅決不能做;要求別人要做到的事情,自己就要先做到。這就要求紀檢干部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抵得住誘惑,經得住考驗,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管理自己,完善自己。常懷敬畏之心,敬畏權力,敬畏百姓;要有正確的是非觀,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打擦邊球,不和稀泥。
《規劃錯了的人生--顧湘陵貪污受賄案》是一部觸及靈魂、發人深省的反腐之作。該片揭露腐敗分子顧湘陵的犯罪始末及其給黨和人民帶來的嚴重危害,入木三分地剖析了貪官的心態蛻變過程,剝去了貪官貌似正人君子的偽裝,體現了腐敗必被懲、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的客觀規律。看完這部片,我對顧湘陵一案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對顧湘陵從一名黨員領導干部蛻化變質為一個腐化墮落的敗類的過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時更加深切地體會到,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尤其是一名紀檢干部,必須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敢于直面拒腐防變的嚴峻挑戰,用“三嚴三實”的重要論述來武裝自己的頭腦,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做到嚴于律己、廉潔從政、防微杜漸、警鐘長鳴,切實擔當起時代和歷史賦予紀檢干部的重任。
篇2:《物業管理是怎樣煉成的》觀后感
《物業管理是怎樣煉成的》觀后感
《物業管理是怎樣煉成的》這部連續影片總共8集,每一集里呈現出我們物業管理的全過程和物業管理工作者在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再加上最后專家的點評,更是畫龍點睛。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目前物業管理行業存在的弊端和今后發展的方向,對我們管理人員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部影片拍的很真實,結合我們目前的工作崗位,我認為《磨合》這部分所反映的內容對我更為深刻,啟迪更大。
《磨合》里的主要內容是圍繞世紀華庭前期物業工作的開展,講述了瑞康物業管理公司以總經理為首的管理中心人員圍繞接管驗收工作,與世紀華家庭的開發商,施工單位監理等單位艱辛打交道的過程,我覺得我們現在目前的工作就跟影片里完全吻合,物業管理前期介入的時機有必要提前,最好在前期規劃,設計階段介入。從開發商,物業使用人,物業管理的角度作出合理的建議,才能減少后期整改,維護管理帶來的麻煩和開支。物業接管工作開展時物業管理公司對開發商所移交的物業一定要把好驗收關,才能降低因把關不嚴造成的后遺癥,減輕改造、增設工程給物業管理帶來沉重的包袱。
由于現物業管理行業正處于不成熟的發展階段,加上人們對物業管理企業服務的有限認識,造成了物業管理企業在前期介入階段工作開展的難度和復雜性,這必然要求我們物業管理從業人員需具備更好的專業素質和工作方法。
這是一部反映前期物業管理工作全過程的影片,雖然拍的很真實,但畢竟只能對某一件事情的處理和具體人物進行詳細描述,留給我們這些物業管理人更多的應該是借鑒,對比和思考。
篇3:《海爾首席執行官》之觀后感
《海爾首席執行官》之觀后感
看完《“海爾”首席執行官》這部影片后,我心潮澎湃,斗志昂揚,感動和振奮在心中激蕩,長久潛伏的民族自尊和自豪感也再次被喚醒和點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海爾”首席執行官、CEO--凌敏用他瘦削卻剛毅挺拔的肩頭,用海納百川的胸襟、用氣吞山河的氣度,以他對市場高度的觸覺及敏銳,高瞻遠矚、居安思危,挑起了“海爾”這一國際品牌。他挑起的不僅僅是一個MakeinCHINA、具有國際聲譽和影響力的強勢品牌,他挑起的更是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艱苦創業;挑起的是中華民族的大義、責任、使命和榮耀。
“海爾”不是天生的強者,她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國際知名度和國際形象,源于她精細嚴苛的質量管理以及凌敏的敢想敢做敢沖敢闖,更源于凌敏代表的“海爾”博大包容的胸懷,凌然不屈的氣節、企業自身的創新能力以及“海爾”人的頑強奮進、精益求精。
“高標準,嚴要求”、“寬以待人,嚴于律己”永遠是雷打不動的真理。客戶永遠是對的,我們永遠有不足。現在國內企業將產品質量擺在桌面上,一再強調它的重要性。“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質量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命脈”等等提法卻得不到廣大職工的重視,全民質量意識仍然得不到提高。看不出質量問題,我們應該加強職業技能學習;可能看出質量問題,卻因粗心大意、視而不見,只重產量忽視質量等原因導致劣質產品的出現,這是足以令人痛心疾首,扼腕長嘆的。
劇中有一個鏡頭令我極為震驚,記憶深刻。那就是由于“海爾”冰柜一小點劃傷、一顆沒有擰緊的螺絲帽、少上了一顆螺絲釘等看似很小的問題生產出的72臺價值接近20萬的電冰柜,在凌敏的帶領下,集中了所有的“海爾人”在工廠的空地里,掄起鐵錘砸了個稀巴爛。他說:“今天我們要是不砸了它們,明天人家就會來砸我們工廠!”這句話看似平淡樸實,然而其中蘊含的道理卻不啻真理,意義深遠,著實發人深省。
眾所周知,客戶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是我們的上帝;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我們的產品,我們的企業能夠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同和喜愛,我們應該心存感激并戒驕戒躁,創新的步伐不能停下;嚴苛的管理不能松懈;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警醒不能渙散......因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決策權掌握在消費者的手中,他們能夠因為對我們的喜愛而讓我們興旺榮耀,也能夠因為對我們的厭惡和排斥而令我們一蹶不振,不名一文。華麗輝煌的大廈一夜傾倒的事例從來都不缺少,漠視消費者需求導致企業頃刻顛覆的事例也多如牛毛。因此,質量的警種需要隨時敲響,這需要企業全員高度的責任心和主人翁精神及職業道德感。
提高產量,狠抓質量,我們任重而道遠。成功人士說,胸懷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古訓“有容乃大”,在抓生產質量上,我們應該感謝發現和提出問題的人們,而不應該去抱怨、去仇視、去敵對。知不足才會有進步。“日事日畢,日省日高、日創日新”這是對生活、對工作積極的態度。生存是一種狀態,這種狀態的好與壞都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