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端蓋
機械制造裝備實訓是我們學完了大學的全部基礎課、技術基礎課以及大部分專業課之后進行的.這是我們在進行畢業設計之前對所學各課程的一次深入的綜合性的總復習,也是一次理論聯系實際的訓練,因此,它在我們四年的大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個人而言,我希望能通過這次課程設計對自己未來將從事的工作進行一次適應性訓練,從中鍛煉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參加祖國的建設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由于能力所限,設計尚有許多不足之處,懇請老師給予指導。
空氣壓縮機小端蓋生產實習的目的與要求
一、實習要求
1、根據“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學生養成生產過程的職業基本素養。
2、學會使用車床的操作規程及注意事項;
3、學會各種量具的使用方法。
4、掌握初級車工的操作規程及素養。
5、掌握薄壁零件車削的合理裝夾方法和防止變形應采取的措施
二、安全及操作注意事項
1、上、下端蓋時的安全操作;
2、上夾工件時,找正宜逐漸夾緊,找正完畢時夾緊,考慮到錐件的脆性應逐漸夾緊,注意工件的孔距要求及校正方法。
三、準備事項
刀具YG8車刀、切槽刀YG8、內孔鏜刀(發片型號YG8)、端面車刀(刀片型號YG8)、三爪卡盤、劃針盤、內經量表、鉆模析、鉆頭、絲錐、專用鉆模、鉆頭、直徑10銑頭、0——500游標卡尺、深度尺。
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圖分析
(附圖)
一.零件的作用
題目所給的零件是端蓋零件小端蓋用于軸承外圈的軸向定位;防塵和密封,除它本身可以防塵和密封外,它常和密封件配合以達到密封的作。端蓋主要用于零件的外部,起密封,阻擋灰塵的作用,故其在機器中只是起輔助作用,對機器的穩定運行影響不是很大,它在具體加工時的精度要求也不是很高,加工起來也很容易。
二.零件的工藝分析
零件的材料為45鋼,45鋼生產工藝簡單,鑄造性能優良,但塑性較差、脆性高,不適合磨削,為此以下是端蓋零件需要加工的部位及其工藝性要求:
1.孔直徑:43,mm;
2.圓孔直徑:98mm;
3.圓孔直徑:43mm;
4.圓孔直徑:8mm;
5.圓孔直徑:10mm。
三.粗糙度的選擇
2.小端蓋的加工表面及技術要求
小端蓋在與缸體的配合為間隙配合為Φ43H8/f7,小端蓋尺寸為41mm。除非加工面以外,該端蓋的各加工表面粗糙度Ra均大于等于3.2mm。零件的粗糙度影響零件的美觀,同時對于零件的配合至關重要。對于此圖的零件表面粗糙度為3.2mm所以經過粗銑加工與精銑加工完全可以保證零件的要求。
內腔表面粗糙度為1.6就要粗銑加工與精銑加工就可以達到零件的要求。
內控的粗糙度為12.5這樣的粗糙度完全可以經過粗鏜就可以滿足零件的要求。
(一)定位基準的選擇
1.粗基準的選擇原則:具有非加工表面與加工表面之間的相對位置要求,一般應選擇非加工表面為粗基準。
2.具有較多加工表面的工件在選擇粗基準是,應合理分配個加工表面的加余量。
3.粗基準的表面應盡量平整,沒有澆口,冒口或飛邊等其他表面缺陷,以使工件定位靠,加緊方便。
4.一般情況下,同一尺寸方向的粗基準表面只能使用一次。
(二)確定毛坯生產類型
已知此零件的生產類型為大批量生產,所以初步確定工藝安排為:用鉆床鉆圓孔直徑98mm,用鉆床鉆圓孔直徑91mm,再用銑床銑孔直徑43mm,.工序適當集中,加工設備以通用設備為主,大量采用專用工裝。
零件材料為45鋼。考慮零件在機床運行過程中所受沖擊不大,零件結構又比較簡單,生產類型為大批生產,故選擇金屬型鑄件毛坯。
工藝分析及流程
(一)加工過程
1.先粗后精:先安排粗加工,中間安排半精加工,最后安排精加工和光整加工。
2.先主后次:先安排零件的裝配基面和工作表面等主要表面的加工,然后其他如鍵槽,光孔,螺紋孔等次要表面加工。
3.先面后孔:對于箱體支架連桿等零件,現加工用作定位的平面,然后再加工孔。
4.基面先行:用作精基面的表面,要首先加工出來。
(二)制定工藝路線
根據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術要求,以及加工方法所能達到的經濟精度,在生產綱領已確定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采用萬能性機床配以專用工卡具,并盡量使工序集中來提高生產率。除此之外,還應當考慮經濟效果,以便使生產成本盡量下降。
可以將工序定為:
工序Ⅰ
銑直徑:98mm
工序Ⅱ
加工直徑43mm
工序Ⅲ
鉆孔直徑10mm,直徑8mm這樣,工序盡可能的集中。
(三)數控加工工藝路線
(1)加工零件圖分析;(2)繪制產品圖;(3)編制工藝;(4)確定加工方案;(5)審校工藝及完善。
(四)夾具設計
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保證加工質量,降低勞動強度,需要設計專用夾具。在此決定設計加工孔直徑30工序的夾具,本夾具將用于加工中心
在給定的零件中,對本步加工的定位并未提出具體的要求,是自由公差,定位要求較低。因此,本步的重點應在卡緊的方便與快速性上。
(一)卡具設計
1.定位基準的選擇
出于定位簡單和快速的考慮,工件以直徑112mm平面和側面為定位基準,在V形塊、支承板和擋銷上實現完全定位。采用手動螺旋快速夾緊機構夾緊工件。
2.卡具設計及操作的簡要說明
卡具的卡緊力不大,故使用手動卡緊。為了提高生產力,使用快速螺旋卡緊機構。
卡具上設置有鉆套,用于確定的鉆頭位置。
鉆床夾具的裝配圖(見附圖)
參考文獻
[1]趙家奇,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指導書—2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10.
[2]李云,機械制造及設備指導手冊.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7.8
[3]孟少農,機械加工工藝手冊.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1.9.
[4]徐圣群,簡明加工工藝手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2
篇2:技校生產實習培訓處工作職責
技工學校生產實習培訓處工作職責
生產實習培訓處在分管校長的領導下,負責生產實習教學和社會青工培訓任務的實施管理工作,其職責范圍如下:
1、在以教學為主、教學生產相結合的前提下,根據學校工作計劃的要求,組織制訂生產實習培訓處的發展規劃和學年(學期)工作計劃,努力做到既出產品,又出人才。
2、配合教務處負責實習教學的安排、管理和實施工作。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制訂各種實習教學學年(學期)授課計劃。組織實習指導教師開展教研活動,搞好備課、上課、指導作業、試件分析、成績考核、信息反饋等各個教學環節的管理工作,不斷提高實習教學質量。
3、積極組織社會青工培訓。加強社會調查,結合再就業培訓、在職職工培訓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組織力量開展培訓工作,努力完成預定任務。
4、抓好各專業的技能考核和鑒定工作。開展初、中、高三級技術等級考核工作。
5、積極探索生產性實習工作。協調教學與生產實習,教師與學生、教學與場地的各種關系,保證各項計劃的實施。
6、加強設備管理,實行文明教學,搞好安全生產。制訂和執行設備使用和管理的規章制度,努力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及時消除不安全隱患,確保師生實習安全,創造一個秩序井然的實習教學環境。
7、抓好生產、實習、培訓、鑒定的過程管理,做到“降低成本,提高質量,保證安全”。抓好實習大樓的衛生工作。
8、加強對生產、實習和培訓的管理人員、教學人員和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發揚艱苦奮斗,勤儉辦校的優良傳統,樹立良好的社會主義勞動態度。正確處理好與其它部門的關系。
9、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篇3:工廠外來實習人員安全生產規定
工廠外來實習人員安全生產規定
1、外來實習人員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方可進入崗位。
2、外來實習人員應由指定的師傅帶領,在操作熟練前,嚴禁單獨操作。
3、工作中先學習再嚴格遵守各崗位安全生產操作規程,思想集中,精心操作。
4、上班應穿好本崗位規定的勞防用品,嚴禁穿戴不整上崗,女同志不得將長發留于帽外,爐前工應戴好防護眼鏡。
5、嚴禁在禁火區域、重大危險源內動用明火或吸煙,嚴禁流動吸煙。
6、保持操作場所文明衛生,物品堆放整齊、穩當,垃圾不得亂倒、亂堆。
7、遵守現場懸掛的一切警示牌和安全標志,不得隨意移動。凡與工作無關的人員,一律不得進入存放有危險物品的場所。
8、在電氣、起重、高處、有毒有害氣體或其他危險區域作業場所工作,有關人員在布置工作中應講清預防事故的安全知識,切實落實安全生產技術措施。
9、搬運堆集的物料時,應從最上一層起按順序搬卸,嚴禁從兩側、中間或底層搬卸,并劃出安全區域,嚴禁其他人員進入危險區域。
10、機械設備和電氣設備在運轉時,嚴禁進入防護裝置內擦拭、加油、修理或打掃衛生。
11、嚴禁非特殊工種人員隨意進行特殊工種作業。
12、預防各類觸電事故,一旦發現有觸電事故,嚴禁直接接觸觸電者,應立即將電源切斷或用絕緣工具將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并進行及時搶救。
13、操作回轉機床,嚴禁戴手套。
14、生產中禁止將液體金屬和液體爐渣傾倒在有水及潮濕的地方,爐坑、鑄坑,倒渣處及接觸液體金屬的一切工具,必須保持干燥。
15、火法熔煉物料入爐前,應按規定嚴格檢查有無爆炸物品,若有應及時上交公司。
16、如遇電氣、金屬溶液、油類等燃燒,嚴禁用水澆灑,一定要用藥粉、沙子或四氯化碳滅火搶救。電氣設備起火時,應及時切斷電源搶救。
17、應嚴格遵守交通安全規則,在廠區內非機動車輛和行人應盡量靠右走,以免妨礙交通和被車輛碰傷,自行車必須停放在指定的車棚內。來源自 物業經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