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筑夢長征路心得體會觀后感心得范本稿三篇
筑夢長征路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1】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2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中央xxx、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歷史是不斷向前的,要達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著我們確定的道路不斷前進。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
今天,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就是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長征永遠在路上。不論我們的事業發展到哪一步,不論我們取得了多大成就,我們都要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在新的長征路上繼續奮勇前進。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21日舉行,*中央xxx、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發表重要講話,*中央政治局常委*、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張高麗出席大會。
上午10時,*宣布紀念大會開始,全體起立,高唱國歌。
在熱烈的掌聲中,發表重要講話。他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代表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向領導紅軍創造這一歷史偉業的*、周恩來、朱德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向在長征中浴血奮戰和在各地堅持革命斗爭的紅軍指戰員,向當年支援紅軍長征的各族人民特別是各革命根據地人民,向所有健在的紅軍老戰士,致以崇高的敬意。他提議全體起立,為在長征途中和在各地革命斗爭中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默哀。
強調,從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第二十五軍進行了偉大的長征。在漫漫征途中,紅軍將士同敵人進行了600余次戰役戰斗,跨越近百條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險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稱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頑強意志征服了人類生存極限。
指出,長征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留給我們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
強調,長征勝利80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推進革命、建設、改革偉大事業,進行了一次又一次波瀾壯闊的偉大長征,奪取了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偉大勝利。我們這一代人,繼承了前人的事業,進行著今天的奮斗,更要開辟明天的道路。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激勵和鼓舞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特別是青年一代發憤圖強、奮發有為,繼續把革命前輩開創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新的長征路上續寫新的篇章、創造新的輝煌。
老紅軍、老同志代表,中央黨政軍群各部門和北京市主要負責同志,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首都各界群眾代表,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代表等約3000人參加了大會。
筑夢長征路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2】
二萬五千里長征,舉世矚目,彪炳史冊。我們記憶長征,是為了汲取智慧力量;我們不忘初心,是為了繼續前行。推進強軍興軍實踐,需要從走過的每一段路上,接過那些照耀我們順利前行的火炬。
一、信仰與忠誠
人類有三種關系:人與物的關系,產生自然科學;人與人的關系,產生社會科學;人與自己的關系,產生宗教和信仰。有信仰的人什么樣?我們現在還能看到方志敏烈士臨刑時的照片,披著一件破舊的棉大衣,戴著鐵鏈,目光透著剛毅。他用自己的頭顱,換取心中那堅定的信仰。這就是有信仰的人。
共產黨人應具有這樣的信仰與忠誠。從甲午戰敗,到紅軍長征勝利,再到抗日戰爭勝利,短短幾十年時間,還是那個種族的人,還是靠簡陋的裝備,為什么會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許多人在追問。其實共產黨人從登上歷史舞臺那天起,就把這個謎底鮮明地寫在了自己的旗幟上。黨領導的紅軍將士用信仰與忠誠,給了世界這樣一個奇跡。他們都堅信,自己是一個偉大事業的奮斗者,都堅信中國革命一定能勝利。漫漫的長征途中,信仰比陽光、水和糧食更重要。正是心中懷著不滅的火炬,他們才像種子一樣生根發芽,并最終綻放了整個春天。
信仰與忠誠靠行動來詮釋。法國思想家羅曼·羅蘭講:“信仰不是一種學問,而是一種行為,她只有被實踐的時候,才有意義。”長征就被所有的紅軍將士賦予了這樣的意義。大渡河鐵索上匍匐前行的勇士,草地里用自己的身軀為隊伍鋪路的烈士,雪山上把石頭裝進口袋冒充干糧的戰士,他們用鮮血、用生命,詮釋著什么叫心中的信仰,什么叫追隨的忠誠。
理想仍在遠方,路途依然艱難,前行需要力量。強軍興軍的偉大實踐,需要我們這一代人,傳承紅軍將士的血脈,用具體行動續寫這種信仰與忠誠。
鑄牢信仰與忠誠的理論根基。理論上的清醒,決定著信仰與忠誠的堅定。當前,我們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特別是學習領會好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做到對***主義道路堅定不移,對習主席設計的強軍興軍路線圖堅定不移。
牢記信仰與忠誠的核心內涵。對于人民軍隊來說,信仰與忠誠最核心的,就是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這個永遠不變的軍魂。在這個問題上,不管在什么時候、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能有絲毫的游移和動搖,必須堅定對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的高度信賴,堅持軍委主席負責制,確保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要不斷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全面徹底肅清郭伯雄、*流毒影響,做到在理想信念上忠貞不渝,在價值追求上執著永續,在方向原則上立場鮮明。
踐行信仰與忠誠的莊嚴承諾。要把對黨的忠誠與追隨,寫在踏石留印的每一個腳窩里。切實把黨員領導干部的標準樹起來,做一個名實相符的老實人;把知、行統一在自己的行動中,做一個身體力行的戰斗員;把慎終如始貫穿于事業的追求中,做一個持之以恒的耕耘者。
二、重生與動力
長征的勝利,使黨領導的工農紅軍猶如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特別是長征路上的思想解放和大膽創新,使黨和紅軍獲得了重生的動力源泉。推進強軍興軍實踐,同樣需要這種動力,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重整行裝再出發。
長征,綻放著思想解放的光芒。人的頭腦就像降落傘,只有打開,才能起作用。思想和觀念一旦被束縛和禁錮,帶來的后果無疑是災難性的;而一旦得到解放和更新,煥發出的力量,便是無窮無盡的。第五次反“圍剿”期間和長征初期,曾因無法擺脫蘇聯經驗,以及理論和觀念上的束縛,導致蘇區和紅軍的重大損失。遵義會議的召開,使紅軍重新走向正確的道路。“走”與“打”相得益彰,戰斗力勃然迸發。思想一解放、觀念一更新,天翻地覆。
長征,充滿著大膽創新的活力。重生的最大阻力,來源于陳舊的思想、習慣的阻礙、利益的羈絆;重生的最大活力,在于不斷自我糾錯、革除自身舊弊的大膽創新。長征的勝利,歸功于黨領導紅軍,在思想理論、路線方針、戰略戰術、指揮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創新。正是有了這樣的創新,克服了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戰勝了張國燾的分裂主義,擺脫了國民黨上百萬軍隊的圍堵,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
推進強軍興軍實踐,是軍隊在新形勢下的浴火重生。完成這樣的重生,需要弘揚長征精神,向思想解放要動力。在思想深處、靈魂深處,進行一場革命,尋求思想上的大解放,觀念上的大更新。我軍有過輝煌的歷史,我們要從過去的光環中走出來,打破傳統習慣束縛,拓展思維空間,提升思維能力,跨過強軍興軍路上新的“雪山”“草地”。
向革除舊弊要動力。推進強軍興軍實踐,要有敢于向自身開刀的非凡膽識和勇氣。嚴酷的現實證明,只要是私利,終究會被打破。不被自己打破,就被別人打破。今天不打破,明天必打破。我們要以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魄力,沖破個人利益、部門利益的藩籬,以更開闊的視野、更寬廣的胸懷、更堅決的行動,打贏改革強軍這場攻堅戰。
向大膽創新要動力。強軍興軍之路是創新之路,沒有可以模仿的定式。創新,還要追求自主、原創,敢于標新立異。想別人沒有想的,說別人沒有說的,做別人沒有做的,不是跟在別人的后面亦步亦趨。今天,是一個讓人思想的時代,迫切呼喚一批又一批思想者深入思考。我們每一個人,哪怕只有一點點思想火花,都可能燃起熊熊燎原之火。思想火花多了,前行的路就亮了。
三、責任與擔當
目標引領方向,目標牽引責任。目標的高遠,決定責任的重大。紅軍長征,不僅是擺脫敵人圍追堵截的戰略轉移,更是紅軍將士高舉北上抗日旗幟、挽救中華民族于危難的歷史擔當。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大目標、大追求,才有長征路上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翻越夾金山、跨越毛兒蓋。這樣的血性擔當,把“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抒寫得這般豪邁。
偉大的時代總有偉大的思想作支撐,偉大的思想又總是由偉大的變革者付諸實踐,從而成就了這個偉大的時代。當年的兩萬五千里長征路,是全體紅軍將士用雙腳,一步一步量出來的,今天的紅色江山,是先輩們用鮮血和汗水,一點一滴澆灌出來的。歷史總會以傳承的方式,記住偉大的思想者,更以雕塑的方式,記住偉大的實踐者。
長征的偉大,還在于她鍛造了一大批掌握戰爭規律、具有高超指揮藝術的將士,構筑了一個人才高地。正是這些高素質的人才,奠定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成就了那個時代所賦予他們的責任。
強化目標責任意識。當前,我國正處于由大向強的關鍵躍升時期,軍隊處于由打贏傳統戰爭向打贏未來戰爭的重大拐點。越是在歷史轉折的重要關頭,越需要勇立潮頭、劈波斬浪的弄潮兒。要有吞吐天地的大氣魄,敢于設想我們的遠大目標,勇于追求遠大目標,因為我們所承載的希望,往往比自己認識到的,還要深遠、還要重大。要有干成事業的大追求,把自己的人生價值,體現在強軍興軍實踐的每個具體行動中。
錘煉強大執行力。沒有強大的執行力,再完美的頂層設計、再宏偉的目標,也只能是一紙空文。有了目標,更要有真抓實干的行動,要有不怕困難的韌勁,要有抓鐵有痕的有效落實。錘煉強大的執行力,最核心的是思想同步,做到思想統一、聽令而行;最要緊的是從政治表態轉入實際行動,特別是推動戰斗力標準真正落地;最關鍵的是作風務實,看長遠、補短板、打基礎,善作善成。
提升打贏素質本領。肩負起強軍興軍的重任,需要我們再經歷像長征那樣的“磨難”,淬煉出一大批素質高、本領強、能打勝仗的指戰員。我們的能力素質,還難以適應強軍興軍的新要求。沒有認識到差距,比存在差距更可怕。只有認識到本領恐慌,把自己逼到墻角,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要想改變世界,首先改變自己;只有改變自己,才能改變世界。
長征勝利已經80年,她留給我們的,是融入我們血液的,那份信仰、那份忠誠,那份執著、那份擔當。我們堅信,即使再過80年,后來人追憶起前輩走過的長征路時,同樣會記憶起我們這代人的信仰與擔當。
筑夢長征路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3】
在近1萬字的講話中,*中央xxx、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用“4”“5”“6”三個數字回顧了80年前的紅軍長征。今天,我們怎樣才能走好新的長征路?
長征是什么?用4個“偉大遠征”來概括
長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征。
長征路上的苦難、曲折、死亡,檢驗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向世人證明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堅不可摧。
長征是一次檢驗真理的偉大遠征。
經過長征的千錘百煉,我們黨在思想上不斷成熟,成為中華人民進行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成為中國革命贏得最后勝利的中堅力量。
長征是一次喚醒民眾的偉大遠征。
長征的勝利,宣傳了我們黨的主張,播撒下革命的火種,擴大了黨和紅軍的影響,鞏固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使黨牢牢扎根在人民之中。
長征是一次開創新局的偉大遠征。
長征的勝利,不僅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使我們黨找到了中國革命力量生存發展新的落腳點,找到了中國革命事業勝利前進新的出發點。
什么是長征精神?指出5點內涵
偉大長征精神——
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
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
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
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
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走好新的長征路,提出6個“矢志奮斗”
1.必須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主義共同理想,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奮斗。
2.必須堅定***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為奪取***主義偉大事業新勝利而矢志奮斗。
3.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為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奮斗。
4.必須把握方向、統攬大局、統籌全局,為實現我們的總任務、總布局、總目標而矢志奮斗。
5.必須建設同我國國際地位相稱、同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為維護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而矢志奮斗。
6.必須加強黨的領導,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而矢志奮斗。
篇2:《筑夢中國》觀后感(二)
有夢想才能走得更遠
--觀《筑夢中國》后感
何謂中國夢?習xxx在參觀《復興之路》時這樣說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貫穿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的主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既深深反映了我們先人們不懈追求進步的夙愿,也深深體現了今天中國人的理想,中國夢既是民族的夢,又是國家的夢,還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夢。
《筑夢中國》的“風雨如磐”、“中流擊水”、“正道滄桑”、“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發展新境”、“圓夢有時”7集視頻,生動詮釋了中華民族在屈辱苦難中奮起抗爭,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的歷史征程,其恢宏磅礴的氣勢,深深地震撼著我的心靈。該片以1840年*戰爭拉開了中國近代歷史的序幕,講述了近代*戰爭至中國近代化開始(洋務運動)這一時期中國的落后及中華人民的艱辛探索歷程,告訴了我們“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道理。看著因*而逐步走向滅亡的清王朝,而有識之士為了救國與復興拋頭顱、撒熱血做出各種艱辛的努力,國家終于從封建走向社會主義,人民從被奴役翻身做了主人,內心無比震撼與激蕩。
XX帶領我們的祖輩浴血奮戰趕走了列強,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立,推翻了殖民統治,為我們創造了國內的和平環境;*在十三屆三中全會上敢于冒險,具劃時代意義地提出了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gg開放,帶領我們的父輩們不斷趕超,不但解決了十三億同胞的溫飽問題,還實現了工業現代化,實現了經濟的騰飛,用三十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一百多年的發展之路。
有夢想的人才能走得更遠,而有夢想的民族才能實現偉大的超越。中華民族走過曲折的歷史,有繁榮一世的輝煌,也有屈辱沒落的沉淪。習xxx為核心的新一代領導人給我們指明了方向,讓我們的內心有了追求,有了動力,那就是實現中國夢。
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主義道路。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gg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它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
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不斷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永遠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只要我們緊密團結,萬眾一心,為實現共同夢想而奮斗,實現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
實現中國夢還要筑夢天下,不能閉門造車,中國夢與世界發展與進步息息相關,中國實現夢想的過程,也是進一步擴大開放、與各國分享更多發展成果和發展紅利的過程。
讓我們懷揣中國夢,共同努力,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團結同胞一起向世界吶喊,我們的時代到來了--一定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來源自 物業經理人篇3:《筑夢中國》觀后感(一)
風雨如磐,歷史滄桑,攜手共筑中國夢
--《筑夢中國》觀后感
《筑夢中國》是一部有關中國當代夢想的宏偉巨作,這部紀錄片以其恢宏磅礴的氣勢,深深地震撼著我們,讓我們懂得了不僅要熱愛自己的祖國,而且要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崛起和復興而努力奮斗。
該片以1840年*戰爭拉開了中國近代歷史的序幕,講述了近代*戰爭至中國近代化開始(洋務運動)這一時期中國的落后及中華人民的艱辛探索歷程,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落后就要被挨打”。觀看《筑夢中國》,讓我既為我國千年輝煌而自豪,又為百年滄桑而感慨,更感到習xxx提出中國夢的真切,讓全中華人民充滿希望。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社會和諧,這不是夢想,通過我們全國人民共筑中國夢,一定能實現的!
整部片子緊緊圍繞中國夢這個主題,重現了*****大以來習xxx在不同場合對中國夢的闡述和一些重要的新觀點,新論斷,還采訪了大量的,不同階層的人物,大家從自己的視角和觀念表達著對中國夢的理解和期待。片中,有以習xxx為核心的中國新一代領導者人集體參觀《復興之路》的展覽的畫面,從“百年追夢”、“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筑夢天下”五個部分,回答了什么是中國夢,為什么要實現中國夢,中國夢對中國的意義,中國夢對世界的意義等一系列重大問題。
我們的夢想和追求與國家的昌盛息息相關,中國夢既是民族的夢,又是國家的夢,還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夢,讓我們一起攜手,將這個偉大夢想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