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檢查情況總結
完成作業是學生保證學習效果的必要手段,批改作業是教師的常規工作。為進一步加強教學常規工作,培養良好的教風和學風,10月18日,組織了本學期的第一次面向對全校語、數、英、綜合作業的布置與批改情況檢查。現將檢查情況綜述如下:
一、基本做法:
本學期,教學處在工作計劃對老師作業的布置與批改提出了更加明確要求:加強學生作業質量管理,嚴禁布置重復性、機械性作業,控制學生書面作業總量。教師對布置的作業必須緊扣教學內容和目標,要根據學生實際,分層次布置作業,要注重難度調節、重組改編、一題多變、舉一反三,反對“題海戰術”。作業批改要做到認真并使用激勵性的評價。所以,這次我們重點檢查學生作業的正確率、書寫的工整度、格式的規范度和錯題的訂正程度。同時重點檢查教師布置作業內容的針對性、難易搭配的程度、作業量,還重點檢查教師作業批改是否認真規范?是否全批全改?是否實行等級制?是否附有人性化和激勵性評價?學生訂正后是否及時批改?作文批改是否有旁批和總評等。
二、總體情況:
本次所檢查的科目作業,在班主任的支持督促下,都能按時將作業送交教學處,由教導處進行認真細致的檢查。在檢查的過程中,我們再次感受到老師們工作的辛苦。學校分發的各種課堂作業簿本,老師們都能按照要求積極使用。大家基本做到了全批全改,無論語文、數學還是英語作業,老師們對作業的批改總體來講比較認真、及時。但不容樂觀的是教師作業批改的認真度有退步表現。
三、好的方面:
1、大部分科任對學生作業做到全收全改。
2、大部分學生能按教師要求注意書寫格式。
3、部分教師學生作業錯了,能及時讓其訂正,學生訂正后能及時批改。
4、作業批改中,部分老師能注重運用激勵性語言例如,如,畫笑臉、蓋紅花印章,這方面中低年級老師用得多。這看上去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幾個字和符號,對學生而言,是很寶貴的。老師們把作業批改當成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機會,起到教育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四、存在問題:
總體而言,存在布置作業形式化,批改簡單化,缺激勵性語言,缺個性化作業,缺跟蹤訂正過程。具體表現:
1、認識不到位,與學校要求存在偏差。⑴評價作業時為什么一定要使用激勵性語言?⑵作文的批改為什么一定要有旁批和總評?⑶《知識與能力訓練》一定要全批全改?
2、誤判錯判現象。如,有個別教師學生作業出錯,教師一樣判對打鉤。
3、多數老師不注重激勵性評價,有的有激勵但方法單一。
4、批改符號不規范,如:⑴鉤打滿整頁;⑵A+、A-、B+、B-;⑶優秀、良好、及格;⑷有等級沒日期,既沒等級也沒日期。
5、作業批改簡單化,欠細致。一個大大的鉤或大大的叉打下去就一了百了。
6、作業的布置存在:⑴針對性不強,缺少個性化作業。⑵作業種類多,但布置重復性作業。
7、訂正過程不落實,檢查不到位。
8、學生作業的書寫普遍較差:⑴作業涂改現象嚴重,使用改正紙、改正液。⑵書寫潦草不工整,錯誤多。
9、作文:⑴批改滯后,第七周了,大部分老師只布置學生寫兩篇,改一篇,作文教學跟不上教學進度;⑵個別老師作文批改,只有等級、批改日期,沒有旁批和總評;⑶內容缺乏新意;⑷沒有使用規范統一的批改符號;⑸在作文題目上加書名號。
五、幾點建議:
1、提高認識,加強管理,規范要求。要求各位老師要把作業布置與批改視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抓手,從而進一步把作業布置和批改的工作做到位做規范。
2、重視學生規范性作業的指導,并提出嚴格的書寫要求。
3、誤改現象比較普遍,尤其是學生的錯別字,拼音書寫(在四線位置)、標點符號錯誤、語病,數學的計算錯誤等沒有發現,這說明改作業時還不夠細致。對于小學生而言,基礎知識非常重要,錯誤處不僅要指出來,還要及時糾正。部分差生作業作業潦草,涂改厲害,這就提醒我們要關注這部分差生的作業,多鼓勵,多指導。有的錯題沒有及時訂正。訂正時,告訴學生訂正方法,自始至終采用下去。
4、突出針對性。教師布置、批改學生作業的質量,看是否通過達到了促進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解題能力的目標。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業上還應更加具有針對性,特別要杜絕采用大勾判斷,特別應關注班上的學困生和后進生。
5、追求彈性化。根據實際可以分層布置作業。老師布置作業時,可嘗試布置兩類作業,一類是必做題,一類是選做題。
6、立足實效化。一方面從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出發,嚴格控制作業量,避免重復性勞動,不布置簡單、機械、重復性作業,提倡引導學生完成一些感興趣的探究性作業。另一方面,可了解學生、家長對作業布置與批改要求,創新批改方式。在學生交上作業后,教師要及時批改以便及時反饋,杜絕積壓。學生作業本上的錯題也要及時要求學生改正,老師也要及時對學生改正后的習題做出判斷。
7、教師批改作業要準確無誤,禁止利用學生批改作業和試卷以及利用集體對答案的方式替代必要的教師作業批改。
8、盡量對學生作業進行激勵性評語、商榷性評語和期待性評語,要多寫一些鼓勵性評語或有效使用符號。例如,你已經接近全對了!老師已經看到你在進步,加油吧!
9、從一年級抓起,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和規范作業書寫格式。
10、加強作文教學,上好作文指導課和講評課。
作業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延續,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和教師反饋教學成果的重要手段。今后希望老師們嚴把作業質量,嚴抓批改力度,把教學常規工作落實到實處,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篇2:中小學校學生作業檢查制度范例
中小學校學生作業檢查制度(4)
1、學生作業檢查由教導處具體負責落實、實施。
2、全校性集中檢查每期1-2次,在期中、期末進行,定時收齊,統一檢查,并及時向教師反饋。
3、寒暑假作業開學后采取抽查部分學生作業的辦法檢查。
4、作業要求教師批改及時,格式規范,無批改錯誤,評語恰如其分,字體工整認真。
5、檢查人員在作業上應寫檢查日期并加蓋教導處公章,并以書面形式寫出檢查小結。
6、日常校領導聽隨堂課時應同時抽查學生作業。
7、除集中檢查外,學校不定期收取各班作業各一套檢查,各班應按要求上交。
8、日常學??筛鶕ぷ餍枰S時抽查作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篇3:第三中學作業留批檢查制度
第三中學作業留批檢查制度
一、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繼續,通過留批一定量的作業才能了解學生對所講授知識的掌握程度,便于教師及時發現問題,改進教學,提高質量。
二、學校規定: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學科每節課后都必須留一定量的作業,語文、英語每學期作文不少于八次,政治、歷史、生物、地理每周布置作業一次;作業批改量不得少于1/3,提倡全批全改,面批面改。
三、教務處組織專人對全校作業留批情況每月檢查一次,檢查采取全面普查,個別抽查,問卷調查三種辦法進行。
四、檢查結果公布,并與課時津貼、超課津貼掛鉤。經查,不留批作業者,扣除當月兩項津貼的10%,達不到要求者扣除兩項津貼的5%,并限期改正。下月再查狀況如前,加倍扣除兩項津貼,三個月仍達不到要求者待崗學習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