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素描教學計劃
目標:
1、建立素描的完整概念、明確素描學習的方法、步驟和要求,通過訓練基本技法的途徑,提高素描造型能力。
2、本學期時間較短,要求學生強化課后訓練,鞏固課堂知識點,做到熟能生巧。
3、通過學習基礎的美術知識,提高學生審美水平。
任務:
1教學內容:美術理論
2教學內容:素描寫生基礎知識
3教學內容:幾何體結構素描的造型手段
4教學內容:結構的再認識
①教學要求:運用正確的方法表現形體的結構
②教學目的:明確結構素描的表現方法
③教學重點:幾何體結構與形、透視的關系
④教學難點:形體、透視的分析
5教學內容:輔助線
①教學目的:了解什么樣的線是輔助線,輔助線在結構素描中的意義
②教學要求:學會運用輔助線,把握物體的形、比例、結構
③教學重點:輔助線與結構的關系
④教學難點:輔助線的運用技法
6教學內容:空間感
①教學要求:通過線條的輕重、濃淡、粗細、虛實來表現物體的空間感;
②教學目的:通過比較,感受線條的表現力;
③教學重點:線條的表現力與空間感的體現;
④教學難點:線條的靈活度
7教學內容:結構素描中線的表現
①教學要求:理解結構線、輔助線的作用,并在寫生過程中運用;
②教學目的:使學生對形體結構有認識,理解結構素描的表現方法;
③教學重點:如何提高線條的表現力
8教學內容:作畫步驟
①教學目的:引導學生正確思維,掌握有序的作畫步驟;
②教學要求:用比例、透視,分析、表現幾何體結構,把注意力集中在對幾何體空間構造的體會和研究上;
③教學重點:每一步驟中的主要表現內容
④教學難點:作畫過程中的整體把握
9教學內容:正確的觀察
①教學目的:理解觀察在作畫中的作用及影響;
②教學要求:學會動筆前的觀察,作畫中有效的觀察;
③教學重點、難點:觀察方法、表現技巧
10教學內容:物體形態的掌握及表現
①教學目的:使學生更好的表現出形體的立體感;
②教學重點:如何掌握物體的形態
11教學內容:作品的表現藝術
①教學目的:幫助學生更好地找到表現的技巧;
②教學要求:掌握整體畫在作畫過程中的運用以及能正確意識到畫面整體表現的效果及完美性;
③教學重點、難點:作畫過程中的整體性
12教學內容:多面體的形體分析
①教學目的:培養學生多角度的思維方式;
②教學要求:能分析多面的結構并學會表現;
③教學重點:相銜接部分的形狀分析
13教學內容:組合物體寫生
①教學目的:
②教學重點:
③教學難點:
14教學內容:明暗規律
①教學目的:了解幾何體被光照射后所產生的明暗變化;
②教學要求:正確分析圓球體、正方體的明暗層次及變化,用明暗規律塑造幾何體;
③教學重點:三大面、五大調子
④教學難點:明暗交界線的分析及表現
15教學內容:作畫步驟
①教學目的:了解整體作畫的過程,明確每一步驟中所需表現的內容;
②教學要求:整體作畫;
③教學重點:每一步驟中表現內容以及每一步所要達到的效果
16教學內容:立方體寫生
①教學目的:掌握基本形體的明暗變化規律,練習面的表現;
②教學要求:通過立方體的練習在,能舉一反三,熟練所有具有三大面特征物的明暗規律;
③教學重點:三大面的表現
④教學難點:空間表現規律
17教學內容:圓球體的寫生
①教學目的:使初學者掌握透視、空間表現規律;
②教學要求:能以球體的明暗規律來分析圓柱、圓錐體的明暗規律;
③教學難點:圓球體的空間感的體現
18教學內容:錐體及多邊形
19教學內容:幾何體組合寫生
①教學目的:通過對不同形體的理解和描繪,可以培養表現自然界復雜形體的概括能力,為進入石膏像寫生打下良好基礎;
②教學要求:
能分析形體間的空間關系及明暗變化。
20教學內容:明暗關系
①教學目的:理解光照下的狀態;
②教學要求:科學地把理性與感性相結合
21教學內容:空間感的表現
教學要求:掌握表現空間感的三大關鍵點
22教學內容:空間感表現技法
23教學內容:繪畫的整體性
①教學目的: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及點評作業的能力;
②教學要求:理解畫面的完整性,掌握作畫的整體感
24教學內容:畫面中的對比
25教學內容:質感的表現
①教學目的:通過觸摸觀察,讓學生感受不同材質物,在畫面中極力表現;
②教學要求:運用不同的表現方法體現多種材質物的視覺效果
26教學內容:背靜處理
①教學目的:用藝術的手法處理畫面,使畫面更具空間感;
②教學要求:掌握不同的表現方法
27教學內容:襯布與空間的關系
①教學目的:理解襯布在體現畫面空間感中的作用;
②教學要求:掌握表現襯布的關鍵點
28教學內容:常見問題分析
教學要求:了解幾種素描中花、灰、膩、臟等的常見問題,并且學會修改方法
29教學內容:石膏五官練習
①教學目的:培養學生對石膏像的美的感受;理解五官在顏面的組織關系;
②教學要求:感受藝術家造型的藝術魅力;對五官的結構有明確的了解;能分析五官的形體,以明暗色調為造型手段,準確有序地塑造五官形象
30教學內容:耳朵
①教學目的:學生對石膏耳朵的造型能力;
②教學重點:耳朵的結構及明暗規律
31教學內容:鼻子
①教學目的:理解鼻子的結構,明暗它由哪三種組成;
②教學難點:鼻孔、反光,明暗交界線的表現
32教學內容:石膏嘴的寫生
①教學目的:理解嘴部結構及在顏面的位置與其他器官的組織關系;培養嘴部造型能力;
②教學重點:嘴的結構;嘴的明暗規律;
③教學難點:嘴的基本結構幾特征
33教學內容:石膏眼睛寫生
①教學目的、要求:理解眼睛的結構、及與周邊肌肉的組織關系;
②教學重點,難點:眼的結構;明暗規律。
34教學內容:石膏五官練習
①教學目的:培養學生對石膏像的美的感受;理解五官在顏面的組織關系;
②教學要求:感受藝術家造型的藝術魅力;對五官的結構有明確的了解;能分析五官的形體,以明暗色調為造型手段,準確有序地塑造五官形象;
③教學重點:五官周圍肌肉的變化及其相互關系
篇2:高級中學美術專業課素描教學計劃
高級中學美術專業課《素描》教學計劃
課程內容:素描
授課班級:美術專業班
授課時間:640課
制定:**高中美術組
一、課程簡介
(一)課程教學目的與任務:素描是美術專業學習的基礎課,也是一門獨立的藝術。通過素描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基本上掌握基本的造型原理,規律及表現方法,培養學生正確的繪畫觀察方法,使學生擁有好的繪畫技巧和獨立的藝術創作能力,提高藝術修養并為順利升入美術類高等院校低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課程教學的總體要求:通過課程理論講授、教師示范技法演示及個別指導訓練,要求三個月內學生掌握素描的方法與步驟:石膏、人物寫生、表現出對象的形體結構、質感、體感感、空間感、光感,最終能夠獨立完成素描藝術創作。
(三)課程的基本內容:靜物結構素描、靜物全因素調子素描、石膏、人物頭像、人物半身帶手,
二、課程教學總體安排
(一)學時分配建議表
學時分配建議表
課程內容 各教學環節的學時分配 備注
靜物 60課時 在高二上學期完成
靜物全因素調子素描 120課時 在高二上學期完成
石膏 100課時 在高二下學期完成
人物頭像 160課時 在高二下學期高三上學期完成
人物半身帶手 200課時 在高三上學期完成
總計(課時) 640課時 可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適當調整課時
(二)考試方式:
考試方法:根據開設課程每月測試一次
成績構成:構圖30%形體40%塑造30%
三、課程教學內容及基本要求
(一)靜物結構素描(60課時)
1、教學目的與要求
(1)目的:讓學生全面了解線條在畫面中的作用,透視關系對畫面的影響:線條對畫面虛實關系的作用。
(2)要求:學生充分掌握構圖的基礎知識,能嚴謹的運用透視理論,空間表達手法來處理物體的結構、虛實、質感。
2、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構圖、結構、質感、虛實空間的線條表現。
(2)、教學難點:透視(平行透視、成角透視、圓形(曲線)透視)
3、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結合具體的圖例分析、課程講授、示范與實際訓練相結合。
4、教學主要內容:
(1)透視的原理認識與應用
A、平行透視
B、成角透視
C、曲線(圓形)透視
(2)內結構與外結構
(3)結合幾何形體的表現
(4)構圖學基礎知識
(5)線條與空間的關系
(6)曲線形體的表現
5、作業練習:幾何組合形體訓練5張、曲線組合形體訓練10張。
(二)靜物全因素調子素描(120課時)
1、教學目的與要求:
(1)目的:讓學生全面了解光影在畫面中的作用,調子在畫面中的作用,以及怎樣運用調子表達畫面虛實關系。
(2)要求:學生充分掌握構圖的基礎知識,能準確運用構圖、畫面黑白灰處理手法、透視理論、空間表達手法來處理物體的光感,體感,質感,虛實等氣氛。
2、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光影在三維空間轉換為畫面二維空間的運用。
(2)教學難點:從結構素面到全因素調子素描的轉化,及線條的與調子的統一處理。
3、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結合具體的圖例分析,課堂講授、示范與實例訓練相結合。
4、教學內容
(1)三大面、五調子的構成與應用
(2)結構線與明暗交界線
(3)觀察能力訓練
A、整體觀察
B、局部觀察
C、立體觀察
(4)調子與形的關系
(5)畫面的深入刻畫
5、作業練習:幾何組合結合形體明暗調子訓練8張、曲線組合形體明暗調子訓練8張,蔬菜水果等常見靜物組合臨摹加寫生40張,靜物組合默寫20張。
(三)石膏(100課時)
1、教學目的與要求:
(1)目的:讓學生全面了解石膏像的結構及調子分布,整體概括處理對象。
(2)要求:學生根據構圖的基礎知識,造型能力,形象生動的表現出石膏頭像。
2、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石膏頭像的抓形與形體關系的訓練。
(2)教學難點:石膏頭像的外形與內結構的統一。
3、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結合具體的圖例分析,課堂講授,示范與實例分析相結合。
4、教學內容:
(1)頭骨結構(額節結、眉弓、顴骨、上頜骨、下頜骨、下頜節結)
(2)石膏眼、嘴、鼻、耳的立體框架分析與表現
(3)石膏頭像繪畫步驟
(4)石膏胸像訓練(明暗,空間,質感)
(5)石膏頭像頭,頸,肩,的動態關系
5、作業要求:石膏五官臨摹加寫生,石膏頭像的臨摹加寫生,石膏胸像臨摹加寫生。
(四)人物頭像(160課時)
1、教學目的與要求:
(1)目的:讓學生掌握人物骨骼與肌肉的關系,五官之間的結構及其關系。
(2)要求:學生能造型準確、形象生動的進行頭像寫生和默寫。
2、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整體形象與五官之間的關系。
(2)教學難點:根據人物特征氣質采用不同的表現手法。
3、教
學方法: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結合具體的圖例分析,課堂講授,示范與實例分析相結合。4、教學內容:
(1)真人頭骨與肌肉的關系。
(2)真人的五官結構和明暗局部訓練。
(3)真人頭、頸、肩、兇的關系(脖子的透視關系,衣領與脖子肩膀的關系和表現)
(4)頭發的表現訓練(頭發與頭骨的關系,頭發的概括與表現)
(5)真人頭像調子表現和五官塑造
(6)人物特征與表現手法(造型、特征、結構、整體感的綜合訓練)
(7)男女青年特征區別與刻畫
5、作業要求:頭像五官臨摹、頭像臨摹、頭像寫生、頭像默寫
(四)人物頭像(200課時)
1、教學目的與要求:
(1)目的:讓學生掌握半身帶手,全身的結構衣服紋樣的搭配關系,手的刻畫與表現。
(2)要求:學生能造型準確、形象生動的進行人物半身帶手寫生和默寫。
2、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人物各局部比例關系的掌握及刻畫。
(2)教學難點:人物比例與透視的應用及其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
3、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結合具體的圖例分析,課堂講授,示范與實例分析相結合。
4、教學內容:
(1)頭、頸、;肩、胸、腰、臀、手、之間的關系。
(2)構圖組合關系小圖訓練。
(3)衣服紋樣的概括處理與表現
5、作業要求:人物半身帶手臨摹、默寫、
四、課程設計要求: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按照教學大綱的內容準備教案,準備多媒體教學的圖片,范圖,按照“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的原則,努力讓你的每一個學生都能逐步提高,學有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