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國能生物化工基地陸域形成工程防風防臺應急預案
一、總則
1、編制本預案的依據
本預案是根據并遵守如下法規編制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年11月1日施行)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山東國能生物化工基地陸域形成工程關于加強安全生產的有關規定》
2、編制本預案的目的
我單位承建的山東國能生物化工基地陸域形成工程位于外海側,海上作業危險性大,易遭遇強風甚至臺風襲擊。為做好防范與處置工作,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做到在各種緊急情況下迅速、高效、有序地開展救助工作,把危害和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預案。
3、工作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防抗結合。實行項目部安全應急領導小組責任制,統一指揮,責任到人。
4、適應范圍
本防風防臺應急預案適應于工程范圍內的施工人員、施工機械、驗收前的所有工程成果,對扭王字塊施工隊、石料運輸船只、車輛、人員有約束力。
5、地理環境情況
工程位于威海市文登市澤庫鎮張家埠港區
工程圍海造地4km2,南側、西側堤為拋石永久護岸結構,總長4080m;區內臨時分隔堤總長4080m;周邊取土吹填至+4.50m,吹距為5km以內,工程量約2400萬m3(未含吹填區域軟基處理后沉降量)。
風況。本區域處于東亞季風區域,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盛行風向:冬季盛行N至NW風,夏季盛行偏S風;春、秋季為轉化季節,春季偏S風稍多于偏北風,而秋季恰好相反,從強度看,冬、春季風力較大,夏秋季風力較小。
本區域多年平均風速為3.8m/s,春季平均風速最大,冬季次之,秋季最小;歷年年最大風速為21.3m/s,風向為WSW(1977年10月30日);各月最大風速為WNW~N向,次之為ESE~WSW之間。多年平均風力≥6級的大風日數為40d。
全年各向平均風速以NW~NNE向為最大(6.3~7.3m/s),其中NNW向風速最大,為7.3m/s;S~WSW、WNW、NE向次之(5.0~6.3m/s),其中SW向風速較大,為6.3m/s;E、ESE向風速最小(3.6m/s)。
潮汐。場地潮汐為不正規半日混合潮型,一天中有兩漲兩落,半個月中有大潮汛和小潮汛。其主要潮汐特征值如下:最高高潮位4.35m,平均高潮位3.47m;平均高潮位2.649m,最低低潮位-0.05m,平均低潮位0.94m;平均海平面為2.18m,平均潮差為2.53m。高程基準面為當地理論最低潮面。
波浪。場區強浪向為SSE,次強浪向為S向;常浪向為SSW向,年頻率10.5%,次常浪向SSE,年頻率8.9%。
潮流。場區潮流場的主要特征有:大潮期和小潮期平均流速相差不大,落潮流速稍大于漲潮流速,最大流速不超過90cm/s,一般發生在表層,流速由表層至底層呈遞減狀態。流向漲潮流向300°左右,即偏西北向,落潮流100°左右,偏E向。出現流速與流向的差異與各站所處的地理位置及水深的變化有關。
2、應急組織機構及崗位職責
1、應急組織機構
防風防臺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值班地點:項目部及施工現場
防風防臺應急領導小組機構網絡圖
2、應急崗位職責
1、應急領導小組組長職責
(1)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規,對工程項目的施工作業安全工作全面負責;
(2)負責組織制定、修訂項目部防風防臺應急預案并落實實施;
(3)負責宣傳應急狀態的開始和結束,決定施工作業的停工和復工;
(4)決定參加防風防臺應急事故處理和赴現場人員名單;
(5)負責召集防風防臺應急緊急工作會議,研究分析現場情況,作出應急處理決策,發布處理指令;
(6)下達調動項目部各種力量參加搶險、救援工作的指令;
(7)決定向援救部門和其他有關單位請求援助的指令;
(8)決定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的指令;
(9)決定事故調查人員,對事故善后處理作出決策;
(10)組織開展項目部的應急演習。
2、應急領導小組副組長職責
(l)協助組長收集分析有關海上天氣的各種信息,提出應急處理建議;
(2)協助組長做好分管范圍內的應急處理安排和各項工作;
(3)根據指令趕赴事故現場,指導救助工作,參與事故應急處理;
(4)負責協調各類應急資源,負責與參與援助的搜救部門和有關單位聯絡、協調;
(5)組長不在場時接替組長的工作。
3、應急領導小組成員職責
(1)做好各種信息的上傳下達工作;
(2)做好所屬部門、船舶的應急處理安排和各項工作;
(3)親臨事故現場,參與救助工作;
(4)定期開展船舶的應急演習。
4、應急值班室值班職責
(1)堅持應急期間的24小時值班,認真做好電話、對講機記錄、值班記錄等資料并妥善保存;
(2)應急工作中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嚴格按規定程序辦事,做到報告情況及時,傳遞指令準確,上情下達通暢;
(3)確保應急值班室通訊設備的完好,正確操作使用,應預備好備用通訊器材;
(4)堅守值班崗位,不擅離職守,有特殊情況離崗前應安排好頂崗值班人員。
三、預警機制
1、臺風險情的等級劃分
紅色警戒:
預計未來沿岸受影響區域內將出現28.5m/s以上颶風,潮位達到或超過當地警戒線80厘米米以上的高潮位。
橙色警戒:預計未來沿岸受影響區域內將出現20.8m/s以上強風,潮位達到或超過當地警戒線30厘米米以上80厘米以下的高潮位。
黃色警戒:預計未來沿岸受影響區域內將出現10.8m/s以上大風,潮位達到或超過當地警戒線30厘米以內的高潮位。
藍色警戒線:預計未來沿岸受影響區域內出現10.8m/s以下風力,潮位低于當地警戒線30厘米的高潮位。
2、應急報告、指令程序
事件目擊者
現場值班人員
工區負責人員
項目經理
工區負責人員
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組長
公司安全監督處
公司應急領導辦公室
當風暴潮應急事件快速升級,以及第一時間內無法聯系上指定的應急報告人、指令聯絡人時,可采用越級報告下達指令。
四、救援機制
1、應急救援程序
(1)、進入紅色警戒
項目部至少提前12小時發布防風防臺緊急警報。
(2)、進入橙色警戒
項目部至少提前12小時發布防風防臺緊急警報。
(3)、進入黃色警成
項目部至少提前6小時發布防風防臺警報。
(4)、進入藍色警成
項目部要發布防風防臺預報。當進入黃色警戒時,現場管理人員要密切注意風情潮水變化,安排好施工生產。風力過強潮位過高影響生產時現場管理人員安排停止生產,保護好生產設施,人員撤離,并向項目部領導匯報。
崗位職責:組長負責全面工作。
(1)、副組長負責現場的指揮工作;
(2)、安全部:負責協助現場管理人員工作,組織做好人員撤離過程中的安全工作;
(3)、技術部:負責時刻提供風力潮位資料;
(4)、綜合部:負責協調車輛的調派和物資的調運;
(5)、工程部:負責配合副組長的現場工作。
2、搶險救援保障措施
在應急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成了三個保障小組
(l)內部保障組
組長:韓
項目部成立防風防搶險突擊隊:
成員:張業
負責范圍:所有沒交付驗收的施工工程、臨建設施、生活設施的防護。
(二)外部保障組
組長:孟連
成員:常玉
負責范圍:上請下達,密切關注風情水情,為應急提供信息外部支持
(三)應急物資儲備組
組長:趙生
成員:張文
應急車輛:指揮車輛2輛、運輸車2輛、保障車3臺、挖掘機2臺、吊車1臺
應急船只:貨船3艘、交通船1艘。
應急物資:繩索500米、裝沙袋200根、塊石200立方
救生衣30件、安全帽30個、對講機3部、個人手機
3、應急演練
1、演練的目的
水上安全演習的目的,在于使施工中每個職工在發生大風大潮的情況下增強自救和搶救的能力,提高求救的信心,增加生存的希望。通過演習,使每個職工都熟悉自己在應急部署中所擔負的任務,訓練正確地、有效地使用各種救生、消防等設備和工具的能力,做到臨危不亂,緊張而有秩序地迅速采取應變措施,以獲得良好的搶救效果。
2、人員落水救助演習
(1)演習時間:每年不少于一次
(2)演習指揮:應急小組組長
(3)參加人員:項目部全體人員、施工人員、船舶人員
(4)演習內容
①聽到人員落水警報后,現場人員迅速按人員落水搶救程序進行救護。
②值班領導接到通知后,應立即赴現場進行指揮搶救。
(5)、要求:通過演列,演習人員要學會救人的程序和正確的施救方式。
五、防風防臺措施
1.施工船舶防風防臺措施
(1)項目部設專人收聽記錄天氣預報,并及時向有關領導、部門、船舶通報,各船舶24小時保持高頻電話和手機通暢。
(2)建立砂石運輸船周船舶動態計劃,每周一向海事處值班室報告,砂石運輸船上港起航前1小時內電話報威海海事處值班室。
(3)收到海上大風大潮預警后,安全應急領導小組要召開防風防臺會議,全面部署防臺準備工作。施工作業區內所有船舶必須及時撤離作業區,開往避風港拋錨。在海上發生風暴潮期間,領導小組主要成員要在調度室實施聯絡指揮,其他成員要各負其責。全體船員要絕對服從船長指揮,隨時檢查本船及周圍情況,發生險情及時進行搶險和搶救,防止損失擴大。
(4)堅持領導干部和各科室班組的夜間值班制度,及時處置船舶發生的各種突發情況,遇有重大險情,要及時逐級上報處理。
(5)大風大潮期間與威海海事部門保持聯系,及時獲得新氣象信息和一旦遇險時迅速緊急求助。
(6)項目部將統一組織各船舶單位對所屬船舶的船體狀態、防風錨纜、操舵設備、通訊設備、水密裝置、消防和救生設備等進行一次系統的檢查。
(7)船舶配備足夠防御突風的錨系設施,在施工作業定位中,錨系的配置既要滿足施工要求,還要充分考慮到能滿足防御風暴潮的能力,能在風暴潮到來之前快速撤離到施工點以外安全距離,保障工程安全和船舶安全。
(8)我部已要求和當地氣象部門取得聯系,并經常進行溝通。
2、臨建設施、生活辦公區及人員防風防臺措施
(1)機構設置同前,成立三個小組。內部保障組的應急分隊,主要擔負搶險救災的急、難、險、重任務;外部保障組負責上下溝通,爭取外部支援工作。物資保障組主要負責物資儲備供應工作。各組在負責人的領導下有分工有合作,齊心協力抗擊臺風。
(2)平時準備工作。內部保障組要經常清點人員,對所屬人員進行必要的訓練、演練,做到遇有情況能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外部保障組及時、準確的搜集天氣信息,經常與當地氣象、海事部門保持聯系,為防風防臺救援工作提供信息、外力保障;物資保障組要準備好充足的防風防臺物資。
(2)收到大風或臺風預警后,在項目部、防風防臺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分析形勢,組織檢查臨建設施,生活區內的房屋是否牢固,設備安裝是否有松動,是否有易被風刮飛刮跑的物件,還存在什么隱患;外部保障組聯系好當地政府、部隊、民兵,做到遇有險情能得到外力支持。
(3)要根據預警風力的大小,對臨建設施、生活區進行加固。內部保障組負責預制廠、施工便道、南提的防護工作;外部保障組和物資保障組負責項目部房屋的檢查加固工作,必要時動用一切車輛和請求支援。
(4)當臺風來臨時,所屬人員撤離施工現場,集中到生活區避風避臺,當生活區不能提供安全保障時,人員撤離到澤庫鎮,以鎮政府為據點避免人員傷亡。
(5)臺風過后立即派出觀察員,了解情況,及時查漏補缺,盡快恢復生產。
(6)總結經驗教訓,及時修改預案,為今后防臺工作奠定基礎。
3、雷擊處置措施
(1)立即訊問崗位情況并報告領導小組。
(2)啟動各班組應急救援預案。
(3)對發生雷擊員工的急救工作,搶救方法辨用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按摩,及時報警并送被雷擊者到醫院搶救。
(4)雷雨天氣時,值班人員應檢查配電箱避雷接地,確保處于良好狀態,以防雷擊,并負責做好雨后巡檢、匯報與處理工作。
4、機械傷害、觸電處置措施
(1)輕傷事故
①立即關閉運轉機械,保護現場,向應急小組匯報。傷者同時消毒、止血、包扎、止痛等臨時措施。
②盡快將傷者送醫院進行防感染和防破傷風處理,或根據醫囑作進一步檢查。
(2)發生重傷事故
①立即關閉運轉機械,保護現場,及時向現場應急指揮小組及有關部門匯報,應急指揮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迅速趕赴事故現場,組織事故搶救。
②立即對傷者進行包扎、止血、止痛、消毒、固定等臨時措施,防止傷情惡化。如有斷肢等情況,及時用干凈毛巾、手絹、布片包好,放在無裂紋的塑料袋或膠皮袋內,袋口扎緊,在口袋周圍放置冰塊、雪糕等降溫物品,不得在斷肢處涂酒精、碘酒及其他消毒液。
③迅速撥打120求救和送附近醫院急救,斷肢隨傷員一起運送。
(3)觸電
①立即切斷電源,或用不導電物體如干燥的木棍、竹棒或干布等物使傷員盡快脫離電源。急救者切勿直接接觸觸電傷員,防止自身觸電而影響搶救工作的進行。
②當傷員脫離電源后,應立即檢查傷員全身情況,特別是呼吸和心跳,發現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就地搶救。
輕癥:即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傷員就地平臥,嚴密觀察,暫時不要站立或走動,防止繼發休克或心衰。
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臥解松衣扣,通暢氣道,立即口對口人工呼吸,有條件的可氣管插管,加壓氧氣人工呼吸。亦可針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或給予呼吸*〈如山梗菜堿、*、可拉明〉。
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應立即作胸外心臟按壓。
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則應在人工呼吸的同時施行胸外心臟按壓,以建立呼吸和循環,恢復全身器官的氧供應。現場搶救最好能兩人分別施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按壓,以1:5的比例進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臟按壓5次。如現場搶救僅有1人,用15:2的比例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臟按壓15次,再口對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進行,搶救一定要堅持到底。
③處理電擊傷時,應注意有無其他損傷。如觸電后彈離電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發顱腦外傷、血氣胸、內臟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如有外傷、灼傷均需同時處理。
④現場搶救中,不要隨意移動傷員,若確需移動時,搶救中斷時間不應超過30秒。移動傷員或將其送醫院,除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并在背部墊以平硬闊木板外,應繼續搶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繼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在醫院醫務人員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附錄:山東國能生物化工基地陸域形成工程應急聯系電話
火警119
急救中心120
盜警110
交通肇事122
單位名稱
聯系人
職務
單位電話
手提電話
篇2:XX國際集裝箱碼頭門機防風、防臺應急預案
**國際集裝箱碼頭門機防風、防臺應急預案
為防止大風襲擊、防患于未然,確保人員、設備安全,保障安全生產,降低財產損失,結合公司防風、防臺的有關要求,制定本預案。
一、大風的危害分析
尤其是突發性的強陣風,輕則影響生產,重則威脅生產人員和設備、設施的安全。由于大風突襲,很多港口曾發生過門機被掀入大海的重大機損事故,對我港也造成過險情。大風、強陣風后患無窮,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并采取可行措施,防患于未然。
二、成立 工作小組
組 長:Z
副組長:Z
成 員:當班調度、當班門機司機、當班理貨班、當班電工
三、防風裝置
防風拉索、鐵鞋、行走錨錠裝置、旋轉錨固器等各門機配備,必須做好日常檢查維護工作。
四、 處置與搶險
(一)正常天氣的防風處置
1)、上機檢查、保養和清潔時,應首先檢查兩側的旋轉制動器是否緊固。
2)、作業間歇應擰緊旋轉制動器。
3)、下機領料時除擰緊旋轉制動器外,還應打好防風鐵鞋。
4)、船舶作業結束,無其它任務時,應將門機開到錨錠坑位置錨固,擰緊旋轉剎車,關好門窗,打好防風鐵鞋,拉緊好防風拉索。
(二)預報大風時的處置
根據公司生產控制室的有關大風通報,在大風來臨之前,將門機開到錨錠坑位置錨固,擰緊兩側旋轉剎車,放下旋轉錨固器,打好防風鐵鞋,拉緊好防風拉索。單獨 3 層以上集裝箱及時調整下來,避免被風吹倒。
(三)突發性強陣風的處置
門機在裝卸作業遇到突發性強陣風時,要立即停止作業,沉著冷靜,按下列步驟進行應急防范。
1)、值班人員立即通知作業司機打好防風鐵鞋,拉好防風拉索,保持門機原地不動,同時報告公司生產調度室、安技部等部門,并做好相關記錄。
2)、將門機收至適當幅度,擰緊兩側旋轉剎車。
3)、值班人員立即組織人員支領手拉葫蘆、防風繩、卡環等工具,將門機就地捆綁在帶纜樁上,并加穿備用鐵鞋。
4)、機上(司機除外)人員立即下機,和其他人員在安全位置進行監護。
5)、門機隨陣風滑動時,須反檔行走,以抵制門機滑動,嚴密防范門機相撞造成重大事故。
(四)、 防臺風的處置
接到防臺風通知后,門機司機立即將門機開到錨錠坑位置錨固,擰緊旋轉剎車,放下旋轉錨固器,打好防風鐵鞋,拉緊固好防風拉索,將處置情況報告門機班長。班長組織人員分組檢查,確保萬無一失。
(五)、 風后恢復生產
大風或強陣風過后,門機班長及時與生產調度室聯系并確認,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按照生產調度室指令恢復生產。
五、工作要求
1、操作部所有員工 24 小時保持通訊暢通。
2、調度員及理貨班長隨時關注天氣變化,發現天氣異常立即停止生產,安排人員做好防風措施,無需請示領導,安排完后發信息告知即可,并做好相關記錄。
3、單獨 3 層以上集裝箱及時調整下來,避免被風吹倒。所有當班人員不允許脫崗,有險情第一時間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