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建設之班級文化建設總結
班級文化建設不是其他文化的移植,也不是其他文化的翻版,班級文化是班級的主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過程中逐步形成發展起來的。班級文化建設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必須立足于學校的個性,班級的個性和教師的個性。首先立足于學校的個性。就是要充分借助學校優良的傳統校風、學風來建設班級文化。
一、指導思想
以創建特色班級為引領,進一步提高班級管理的文化品位,建設優良班級體;以人為本,弘揚個性,充分鼓勵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和自我發展,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團結協作意識,增強集體榮譽感,提升學校德育管理內涵,樹立良好的班風、學風、校風,將學校整體的道德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推向新的臺階,形成“一班一品牌,班班有特色”的局面。
二、工作目標
以班級特色文化建設優化班集體的建設為目的,以目標管理、時間管理、物品管理、情緒管理為主題,為學生營造自主發展,自主管理的班級成長氛圍;建立寬松、清新、充滿人性關懷的班級特色文化;形成具有教育性、凝聚力、制約性、激勵性的班級文化。創新班級特色文化建設的途徑和方法,豐富班級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在傳統中挖掘新意,使班級文化與學校辦學理念融為一體。
三、實施要點
1、打造班級精神,構建班級精神文化
班級的精神文化是班級中全體成員的群體意識,輿論風氣,價值取向,審美觀念的精神風貌的反映,是班級特色文化的核心。班級精神文化的主體是班風。良好的班風是無聲的命令,是不成文的行為準則,它能使學生自覺地約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符合班級利益的各種行為。建設優良的班風,能在班級成員的心理上產生一種內在的激勵因素,從而增強班級集體的向心力和歸宿感。這種向心力和歸宿感又會促使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時刻清醒地意識到“這是我的班級,我是這個班級的學生”。對于小學生而言,這種意識更為明顯。為此,我們十分注意時時、處處、事事強化學生的班集體榮譽意識、團結互助意識、爭先創優意識等等。
2、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構建班級制度文化
在班級集體中,通過學生自主制定,教師參與指導,以規章制度、公約、紀律等為內容的,班級全體成員共同認可并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所表現出來的文化形態稱為班級制度文化。通過建立各項班級管理規章制度及評價體系,形成一定的激勵競爭機制,為學生提供評定品格行為的內在尺度,從而使每個學生時時都在一定的準則規范下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著符合班級群體利益,符合教育培養目標的方向發展。
3、營造班級文化氛圍,構建班級物質文化
班級的物質文化建設,其主要內容是通過對所在教室環境的布置及對教室環境的要求,構造一種教育和學習的外部文化環境。
4、開展豐富的班隊活動,構建班級活動文化。
班級行為文化主要指班級開展的各種文化活動。它是班級文化中最活躍的因素,反映了班級的精神面貌、教學作風和管理水平。塑造班級精神,打造班級特色,只有經常性地開展富有班級特色的活動,班級制度才能夠得到執行,團隊精神建設、班風、學風建設才能夠深化,班級的凝聚力、團隊的戰斗力和個性的活力才能夠形成。
我們的班主任有目的、有計劃、創造性地開展突出班級特色建設的集體性活動,為學生搭建各式舞臺,創設張揚個性的天地,讓每個學生置身于合適自身發展的氛圍之中,盡顯風采,通過活動加強班級特色文化建設。我們的班主任從以下方面開展富有特色的班級活動。
班級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其生動活潑的形式,積極健康的雛鷹,滋潤著學生們的心田,熏陶著學生的心靈。積極創建富有個性特點的班級文化,構建師生共同的精神樂園,是我們共同的追求。班級特色文化的建設,是一項細致而漫長的過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借鑒已有的經驗,積極探索未知的領域,進一步做好班級特色文化的建設工作,以特色班級文化建設,凸顯學校特色,提升學校辦學品位,更好地推動學校持續發展。
篇2:區中心小學班級文化建設方案
區中心小學班級文化建設方案
為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豐富校園生活,突出學校辦學特色,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加強校園文化環境育人實效,營造和諧學習氣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班級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部分,是影響學生健康的重要環境因素,是重要的隱性課程。班級文化是班級的一種風尚、一種文化傳統,一種行為方式,它自覺或不自覺地通過一定的形式融會到班級集體同學的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中,形成一種良好的自覺的行為習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的行為。班級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搞好班級文化建設,對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成才環境,促進學生的身心的健康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總體目標
我們將以精神文化建設為主要內容,營造濃厚的班級人文氣氛,努力創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既能體現時代精神的,又能育新人的班級文化體系。
通過開展班級文化建設啟迪學生思想,升華學生人格,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樹立典型,表彰先進。使文明守紀、勤奮讀書、樂于助人蔚然成風,結合本校德育實際,探索、總結、激勵、宣傳,形成優良學風、班風、校風。
三、班級文化建設要求
第一,在班級中樹立牢固的班級文化意識,良好的班級文化不會自然而然地產生,需要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和灌輸,使學生們樹立健康的思想導向和牢固的班級文化意識。
第二、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班級環境對于班級文化的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要采取各種形式營造一個溫馨的文化氛圍。
第三、建立完善的班級管理組織,制定有效的班級規章制度。
四、工作措施:
良好的班級環境能使學生不知不覺、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班主任在班級建設中應該努力塑造環境文化,賦予班級環境一定色彩和教育意識,增強環境育人的功能,用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就是“努力使學校的墻壁也會說話”。因此,我們必須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衛生:
墻壁:無灰塵、布置美觀
地面:整潔、干凈
桌椅:擺放整齊、無亂圖亂畫現象
講臺、門窗:干凈、整潔
班中物品擺放:整齊(尤其衛生潔具的擺放)
(二)、布置:
總體要求:教育性、觀賞性、內容更新及時
注:榮譽欄:張貼班級參加學校活動獲得的獎狀、流動紅旗。或者是將班級中評選出的“文明之星”予以公布。
板報欄:以后墻黑板為基地,根據每月的德育主題出期刊,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
特色欄:可以在墻的四周,用吹塑紙、彩色紙營造一塊陣地,主題可以是:我最棒、比一比、小手真能干、童心在這里飛揚、露一手、每周之星;也可以是書法、繪畫、作文、小報的展覽…
五、評比設獎。
由政教處4月底組織人員對各班的布置進行檢查評比,評比結果將與本學期班級的黑板報評比一起綜合設獎。
篇3:區小學班級文化建設方案
區小學班級文化建設方案
為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豐富校園生活,突出學校辦學特色,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加強校園文化環境育人實效,營造和諧學習氣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班級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部分,是影響學生健康的重要環境因素,是重要的隱性課程。班級文化是班級的一種風尚、一種文化傳統,一種行為方式,它自覺或不自覺地通過一定的形式融會到班級集體同學的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中,形成一種良好的自覺的行為習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的行為。班級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搞好班級文化建設,對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成才環境,促進學生的身心的健康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總體目標
我們將以精神文化建設為主要內容,營造濃厚的班級人文氣氛,努力創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既能體現時代精神的,又能育新人的班級文化體系。
通過開展班級文化建設啟迪學生思想,升華學生人格,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樹立典型,表彰先進。使文明守紀、勤奮讀書、樂于助人蔚然成風,結合本校德育實際,探索、總結、激勵、宣傳,形成優良學風、班風、校風。
三、班級文化建設要求
第一,在班級中樹立牢固的班級文化意識,良好的班級文化不會自然而然地產生,需要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和灌輸,使學生們樹立健康的思想導向和牢固的班級文化意識。
第二、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班級環境對于班級文化的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要采取各種形式營造一個溫馨的文化氛圍。
第三、建立完善的班級管理組織,制定有效的班級規章制度。
四、工作措施:
良好的班級環境能使學生不知不覺、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班主任在班級建設中應該努力塑造環境文化,賦予班級環境一定色彩和教育意識,增強環境育人的功能,用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就是“努力使學校的墻壁也會說話”。因此,我們必須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衛生:
墻壁:無灰塵、布置美觀
地面: 整潔、干凈
桌椅: 擺放整齊、無亂圖亂畫現象
講臺、門窗: 干凈、整潔
班中物品擺放: 整齊(尤其衛生潔具的擺放)
(二)、布置:
總體要求:教育性、觀賞性、內容更新及時
注:榮譽欄:張貼班級參加學校活動獲得的獎狀、流動紅旗。或者是將班級中評選出的“文明之星”予以公布。
板報欄:以后墻黑板為基地,根據每月的德育主題出期刊,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
特色欄:可以在墻的四周,用吹塑紙、彩色紙營造一塊陣地,主題可以是:我最棒、比一比、小手真能干、童心在這里飛揚、露一手、每周之星;也可以是書法、繪畫、作文、小報的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