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縣菜籃子工程辦公室
民和縣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總結報告
為了進一步加快推進我縣無公害蔬菜產業化步伐,促進農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我縣以基地建設為突破口,狠抓了無公害蔬菜生產工作,力爭實現基地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優質化、服務一體化、經營產業化的發展之路,進而推動全縣無公害蔬菜產業的快速發展。
一、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情況
1、基地規范化建設工作完成情況
20**年我辦在峽門鎮石家莊村、總堡鄉總垣村、中川鄉清一、清二村建立了三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經檢測在大氣、土壤及水質等產地環境方面三個基地均達到合格,基地占地面積達到1500畝,其中峽門鎮石家莊村550畝、總堡鄉總垣村600畝、中川鄉清一、清二村350畝,栽培品種主要為菜瓜、番茄等蔬菜,當年我辦在上述地區推廣了無害化施肥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加強了對基地菜農的農藥安全教育,要求統一用藥,杜絕禁用農藥進入基地,推廣優質抗病性新品種5個,為我縣無公害蔬菜生產的良好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20**年在峽門石家莊村、中川鄉清一、清二村、總堡鄉總垣村三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實施了規模為275畝的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推廣項目,20**年在總堡鄉總垣村和峽門鎮石家莊村實施了規模為500畝的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推廣項目。20**年,在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規范化建設工作中,一是重點抓了生產基地安全用藥管理工作,開展生產基地安全用藥檢查、農藥投入品管理、精準用藥技術、蔬菜重大病蟲害防治、禁用高度劇毒農藥、農藥安全使用技術推廣等工作。二是重點抓了科技培訓工作,不斷提高了廣大菜農的安全種植技術水平,達到保質增收的目的。
目前全縣共完成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規范化建設面積3000畝。其中:峽門鎮石家莊村800畝、總堡鄉總垣村1200中川鄉清一、清二村1000畝。全年無公害蔬菜總產達到10500噸。
2、無公害蔬菜檢測工作完成情況
為了更好地實現我縣無公害蔬菜產品的檢測監管工作,我們重點抓了基地無公害蔬菜檢測工作,目前各基地配備了檢查員,人員均有實踐經驗豐富的技術員擔任,配套了檢測儀器,確保檢測指標的完成和產品質量監管工作的有序進行。今年全縣共完成無公害蔬菜基地抽檢180個標樣,產品平均合格率為95%。
3、植保技術推廣指標完成情況
為了解決高度劇毒高殘留農藥的危害問題,我縣通過科技培訓、下發技術資料、現場用藥指導、建立無公害農藥連鎖店,推廣了農藥安全使用技術,加強了低毒低殘留農藥、生物農藥的推廣工作力度,今年共推廣BT乳油、阿維菌素、苦參堿等生物農藥13種,生物農藥防治總面積1萬畝。推廣低毒、低殘留農藥48種,重點推廣了有機磷農藥的替代產品。
今年縣我辦還加強了黃板、防蟲網的推廣工作力度。推廣黃板380畝、防蟲網650萬畝。在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中,通過懸掛黃板、設置防蟲網,實現了整個生育期可不使用任何殺蟲劑,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開展的主要工作及措施
1、開展了精準用藥技術示范推廣工作
為了提高科學施藥水平,提高農藥有效利用率,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減少其對環境的污染,今年在三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開展了精準用藥技術示范推廣工作,在每個基地各舉辦一期由縣菜辦技術人員、鄉鎮技術人員、精準用藥示范村每戶一個農民參加的精準用藥技術培訓班,現場講解了WS-16型背負式手動噴霧器的正確施藥、維修、使用技術,共建立精準用藥技術推廣示范區4處,總示范農戶610戶,總示范面積1500畝,共推廣WS-16新型噴霧器
280臺。WS-16型噴霧器霧化效果好,農藥利用率高,單位面積用藥液量少,治病、除草、殺蟲效果均優于工農-16型噴霧器,平均提高治殺效果10個百分點,平均每畝地節省農藥39.5%,減少污染,且能省水,降低勞動強度,安全性能好,避免了
“跑、冒、滴、漏”問題,深受農民的歡迎,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2、開展了無公害蔬菜主要病蟲害防治工作
根據全縣主要蔬菜主要病蟲害發生規律進行防止,主要蔬菜主要病害發生面積2萬畝,防止面積1.8萬畝。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枯萎病、病毒病、疫病等,其中:
病毒病、疫病、灰霉病較為嚴重發生,發生面積較大,病毒病發生面積5000畝,疫病發生面積3500畝,灰霉病發生面積3000畝。主要蔬菜主要蟲害中等偏重發生,主要蔬菜主要蟲害發生面積2.5萬畝,防止面積2.3萬畝。蟲害主要有蚜蟲、白粉虱、斑潛蠅、紅蜘蛛等,其中:
蚜蟲、白粉虱、斑潛蠅發生面積較大,蚜蟲發生面積9000畝,白粉虱發生面積7000畝,斑潛蠅發生面積4000畝。
在防治措施上采取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藥劑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在防治過程中,我們重點抓了以下幾個主要環節的工作:一是育苗關:主要是嫁接換根、種子消毒和苗床土消毒;二是技術關:采用膜下滴灌、暗灌等技術,控制棚內的濕度,減少病害的發生;三是防治關:⑴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培育無病蟲害的適齡壯苗,非同科蔬菜輪作,采用高壟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等;⑵生物防治:選用多抗霉素、鏈霉素、阿維菌素、滅蠅胺等生物藥劑進行防治;⑶物理防治:采用防蟲網、黃板、銀灰反光膜誘殺或趨避害蟲,采用55-60℃溫湯浸種,殺死種子表面的病菌;⑷化學防治:通過試驗示范,我們篩選出了幾十種低毒高效的農藥品種推薦給農戶,增強了防治效果。如番茄葉霉病選用綠亨6號+睛菌唑、60%寶麗安、60%防霉寶、福星等;病毒病選用菌毒清、病毒克星等;辣椒疫病選用72.2%普力克、72%杜幫克露、50%施益得等;根腐病選用50%多菌靈、50%甲基托布津、64%殺毒礬等;灰霉病選用甲霜靈錳鋅、50%多霉靈、60%防霉寶等;白粉虱選用銳勁特+吡蟲啉+愛福丁、25%撲虱靈+2.5%天王星等,防治效果均達到85%以上。
3、加強了農藥投入品管理工作力度
為了扼制高劇毒農藥、假劣農藥流入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重點開展了甲胺磷等5種禁止銷售和使用的高劇毒農藥的市場銷售和生產基地安全用藥的檢查工作、禁用農藥的宣傳工作、無公害農藥門市部建設工作。聯合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舉辦了全縣農藥管理培訓班8期,就632號公告、農藥管理條例、蔬菜生產基地安全用藥等法律法規進行了全面培訓,并通過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培訓班、縣電視臺《農廣天地》等多種渠道對無公害蔬菜生產安全用藥技術進行了廣泛宣傳。在無公害蔬菜生產重點鄉鎮新建無公害蔬菜生產農藥門市部8處,累計下發普法宣傳資料1萬份。
在嚴厲打擊違法農藥銷售行為的同時,加強了蔬菜生產基地的安全用藥檢查工作力度。基地檢查員對生產基地多次進行了用藥安全檢查,對違規生產的農戶及時進行了批評和正確指導,同時展開了普法宣教工作,遏制了高毒、劇毒、高殘留農藥向生產基地的流入,保障了蔬菜質量安全。
4、加強科技培訓和宣傳工作力度
為了提高我縣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水平,我們重點抓了科技培訓和宣傳工作,多次舉辦了“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培訓班、“無公害農產品安全生產用藥技術培訓班”。截止目前,全縣共舉辦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培訓班46期,培訓農民1萬人次,下發技術資料、普法宣傳資料1萬份。技術人員多次下鄉進行了生產技術指導。并通過信息周刊、電視等多種形式對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重要意義開展了廣泛宣傳。不斷加大了對農民在無公害蔬菜質量安全方面的有關政策、法規的宣傳力度,增強農民的質量安全意識,形成從源頭抓起,營造了良好的安全質量氛圍。多次組織農民對生產典型、先進技術進行現場交流、參觀學習。
三、全縣無公害蔬菜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1、無公害生產技術推廣示范面積小、普及率低
幾年來,我們雖然開展了一些綜合配套技術推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由于資金短缺,頻振殺蟲燈、黃板、防蟲網、麗蚜小蜂、性誘劑、生物農藥、低毒低殘留農藥等很多適用性生產技術不能得到廣泛地推廣應用,嚴重地影響了無公害蔬菜產業的發展速度。
2、檢測手段落后,檢測內容不全面
我縣無公害蔬菜檢測手段比較落后,目前只能利用速測儀檢測蔬菜中有機磷、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殘留超標,由于缺少氣相色譜儀等先進配套檢測設備,很多定量檢測不能實現。在農產品檢測中既沒有專門檢測場所也沒有檢測藥劑,更沒有專職檢測人員,有的甚至沒有檢測儀器,檢測室建設很不完善,蔬菜檢測工作沒有得到很好地開展,特別是資金缺乏嚴重影響無公害蔬菜檢測工作的正常開展。
3、市場準入工作尚未納入程序化
我縣依靠科技培訓、技術指導、農藥管理、產品檢測等多種手段提高蔬菜質量,但是沒有啟動市場準入制度,使得超標產品和無公害產品平起平座,嚴重地影響了蔬菜質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4、高毒農藥還在市場大量銷售
我縣蔬菜生產面積近2萬畝(單種),蔬菜生產遍及各個鄉鎮,全縣有三個基地已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替代高劇毒農藥的低毒低殘留農藥、生物農藥品種很多,然而除國家明文規定的幾種禁止銷售的高劇毒農藥外,幾十種高劇毒農藥還在我縣大量銷售,難免流入蔬菜生產基地,嚴重地影響了質量安全,急需政府出臺地方性政策法規,取消全縣范圍內高劇毒農藥的銷售,以確保我縣蔬菜產業的健康發展。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強化科技服務與宣傳,抓好無公害技術推廣工作
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是一項科技含量較高的產業,必須以科技支撐為起點,明年我辦要繼續組織好我辦科技人員,開展好科技培訓工作,普遍提高農民的安全用藥技術和植保綜合配套技術水平。繼續做好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相關政策、法規的宣傳工作,使廣大農民及消費者普遍認識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及消費的重要意義。提高科技含量水平,大力推廣性誘劑、黃板、防蟲網、生物農藥、低毒低殘農藥、嫁接等物理生化防治技術。
2、抓好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工作
我縣雖有3處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但基地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明年我辦要繼續抓好這些生產基地的組織建設工作,基地規章制度、生產管理辦法、生產標準、禁用農藥、推廣使用農藥的上墻入戶、提高科技入戶率等基地建設工作。
3、加強對農業投入品的監督、檢查、管理工作
以生產基地農藥安全使用為切入點,降低農藥殘留為目的,組織技術人員繼續開展生產基地農藥檢查指導工作,打擊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使用高毒、劇毒、高殘留農藥的違法行為。配合工商等部門做好農藥市場整頓、清理工作。嚴厲打擊假劣農藥的不法銷售,發展無公害農藥銷售連鎖店,實現全面凈化生產基地的目的。
無公害蔬菜認證制度
項目名稱:無公害蔬菜認證
審批內容:無公害蔬菜基地認證和無公害蔬菜產品認證
設置依據:《青海省無公害蔬菜認證管理暫行規定》
辦事條件:
一、無公害蔬菜基地認證,應具備下列條件
1、蔬菜產地環境、蔬菜產品應符合無公害蔬菜產地環境要求和無公害蔬菜產品質量標準;
2、按照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規范組織生產;
3、有健全的無公害蔬菜質量保障體系和管理制度
4、商品蔬菜生產規模達到30公頃以上。
二、無公害蔬菜產品認證,應具備下列條件
1、產品符合無公害蔬菜產品質量標準;
2、生產場地和環境清潔、衛生,符合無公害蔬菜產地環境要求或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3、具有相應的無公害蔬菜監測手段和人員,建立健全質量管理制度;
4、具有一定的生產規模和商品量。
所需材料:
申請人應向縣農業局提交以下材料:
1、《無公害蔬菜認證申請表》(一式三份)。
2、由省級以上有法定資質的農業環境監測機構和蔬菜質量監測機構出具的相關檢測報告。環境檢測報告三年內有效,蔬菜產品質量檢測報告一年內有效。
3、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方案。
4、無公害蔬菜質量管理制度。
5、蔬菜基地(產品)規模、配備檢測人員和檢測儀器情況的相關證明。
辦理程序:
1、收受材料。局辦公室對申請人報送的經縣農業局簽注意見的《申請表》,及其上述相關材料進行初審;初審通過后,將材料遞交局菜辦作出是否受理決定。
2、項目審查。菜辦根據有關規定,組織專家進行現場考察和評審。
3、辦理批件。菜辦根據評審結果提出審查意見,報省農牧廳。
篇2:學院基地建設和質量監控科工作職責
學院基地建設和質量監控科工作職責
1、建立健全科室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和質量標準。
2、組織制定教學基地建設與發展規劃,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
3、制定及完善教學基地評估、教學質量監控等檢查評估方案,并負責組織實施與檢查驗收。
4、負責與教學基地的溝通和聯系,指導和協調各類教學基地的建設和管理。
5、配合學校相關部門完成教學基地兼職教師的師資培訓及評聘、管理工作。
6、組織教學基地開展各種形式的教學比賽、評優和示范教學、教學研討等活動。
7、組織開展在校本部和各教學基地臨床教學中各環節的教學督導與質量監控工作,完成教務處安排的各項教學質量評價工作。
8、負責對各教學基地教學督導與質量監控工作的檢查、指導及評價。
9、定期召開教師、學生座談會,了解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0、完成教學質量的信息收集匯總、分析、反饋工作,對教學質量監控和評估中發現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并監督實施。
11、負責各級臨床教學會議的安排及資料準備工作。
12、進行基地建設與質量監控的理論研究,提高管理水平。
13、完成學院下達的臨時性工作任務。
篇3:陽泉市核桃基地建設補助和獎勵辦法
陽政辦發〔20**〕15號
陽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三年三月十日
陽泉市核桃基地建設補助和獎勵辦法
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意見》,全市在今后三年要全面實施“35155”工程,發展以核桃為主的干果經濟林15萬畝。為確保這項農業結構調整的重點項目順利啟動,科學實施,調動各方面力量參與核桃產業開發的積極性,特制定今后三年全市核桃基地建設補助獎勵辦法。
一、核桃基地建設補助辦法
(一)補助項目。為使核桃基地真正成為農民調產增收的支柱產業,選擇適宜當地生長的名優核桃嫁接苗進行栽植。苗木選用原則上采取公開競標的辦法,擇優選擇。鑒于苗木投資大,核桃基地規劃范圍主要在純農區,單靠農民投資買苗確有困難的客觀實際,核桃基地建設資金補助主要是苗木補助。
(二)補助標準。根據我市核桃基地規劃的栽植密度,平均每畝44株,每畝需投入苗木費120元。為調動各級的力量,凡符合施工設計所確定的品種、規格、質量的苗木投資由市、縣(區)、鄉村三方各30元進行補助,其余30元由農戶自籌。要求優先使用當地培育的苗木,如果選用外地苗,要酌情核減市級補助資金。
(三)補助范圍。市級補助主要是種(來自:www.dewk.cn)植核桃的村和大戶。要求當年栽植連片面積必須達到500畝以上,其中包括去年秋季栽植的面積。栽植密度和質量與作業設計相一致,成活率達到95%以上。
(四)檢查兌現。要求春季全部完成栽植任務,需澆水的澆水,該鋪膜的鋪膜,確保一次栽植一次成功。當年秋季由縣級組織自查,達到補助標準的向市林業主管部門申報。市抽出技術骨干,組成檢查驗收小組,進行檢查核實,然后按照合格面積下撥補助資金。
二、核桃基地建設獎勵辦法
(一)獎勵對象。為調動基層領導干部和廣大農民群眾參與核桃基地建設的積極性,市級要分三個層次進行獎勵。即對全市種植核桃排在前三名的鄉鎮、前三名的村、前三名的大戶分別進行獎勵。
(二)獎勵申報。春季完成栽植任務后,通過雨秋兩季撫育管護,幼苗成活率達到95%以上,并可保證安全越冬的,在封凍以前由縣(區)組織對核桃基地建設的重點鄉村和大戶進行自查。
然后將完成面積最大、質量達到規定標準的鄉村和農戶依次進行排隊,把排在本縣(區)前三名的鄉鎮、村、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