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對制度試題
科室: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題(40分)
1、開醫囑、處方或進行治療時,應查對患者、、、住院號(門診號)。
2、執行醫囑時要進行“四查十對”:查處方,對科別、、;查藥品,對、劑型、、數量;查配伍禁忌,對藥品性狀、;查用藥合理性,對臨床診斷。
3、清點藥品時和使用藥品前,要檢查、標簽、和批號,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給藥前,注意詢問有無過敏史;使用劇、毒、麻、限藥時要;靜脈給藥要注意,瓶口有無松動、;給多種藥物時,要注意。
5、輸血時要嚴格三查八對制度(見護理核心制度)確保輸血安全。
二、選擇題(共5題,每題6分):
1.輸血前,需經()查對:。
A、1人
B、2人
C、3人
D、5人
2.凡體腔或深部組織手術,要在縫合前由()嚴格核對大紗墊、紗布、線卷、器械數目是否與術前數目相符,核對無誤后,方可通知手術醫師關閉手術切口,嚴防將異物遺留體腔內。
A、器械護士
B、巡診護士
C、器械護士和巡診護士
D、手術醫生
3.發血后,受血者血液標本保留(),以備必要時查對。
A、6小時
B、12小時
C、24小時
D、3天
4.檢驗時,查對()、項目、化驗單與標本是否相符。
A、試劑
B、姓名
C、科室
D、檢驗目的
5.影像科治療時,查對科別、病房、姓名、()條件、時間、角度、劑量。
A、住院號
B、性別
C、部位
D、檢查目的
6.供應室準備器械包時,查對品名、數量、質量、()。
A、科室
B、用途
C、清潔度
D、消毒方式
三、判斷題.
1.開醫囑、處方或進行治療時,應查對病員姓名、性別、床號、住院號(門診號)。()
2.發血時,要與取血人共同查對科別、病房、床號、姓名、血型、交叉配合試驗結果、血瓶(袋)號、采血日期、血液質量。()
3.術后患者送回復蘇室、病室或者監護室時,交接雙方應再次對患者的基本信息、生命體征、用藥情況進行查對交接。()
4.病理科收集標本時,查對單位、姓名、性別、聯號、標本、固定液。()
5.各種治療時,耷對科別、病房、姓名、部位、種類、劑量、時間、皮膚。()
6.功能檢查科(特殊檢查室)檢查時,查對科別、床號、姓名、性別、檢查目的。()
查對制度試題答案
科室: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題(40分)
1、開醫囑、處方或進行治療時,應查對患者姓名、性別、床號、住院號(門診號)。
2、執行醫囑時要進行“四查十對”:查處方,對科別、姓名、年齡;查藥品,對藥名、劑型、規格、數量;查配伍禁忌,對藥品性狀、用法用量;查用藥合理性,對臨床診斷。
3、清點藥品時和使用藥品前,要檢查質量、標簽、失效期和批號,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給藥前,注意詢問有無過敏史;使用劇、毒、麻、限藥時要經過反復核對;靜脈給藥要注意有無變質,瓶口有無松動、裂縫;給多種藥物時,要注意配伍禁忌。
5、輸血時要嚴格三查八對制度(見護理核心制度)確保輸血安全。
二、選擇題(共5題,每題6分):
1.輸血前,需經(B)
查對:。
A、1人
B、2人
C、3人
D、5人
2.凡體腔或深部組織手術,要在縫合前由(C)嚴格核對大紗墊、紗布、線卷、器械數目是否與術前數目相符,核對無誤后,方可通知手術醫師關閉手術切口,嚴防將異物遺留體腔內。
A、器械護士
B、巡診護士
C、器械護士和巡診護士
D、手術醫生
3.發血后,受血者血液標本保留(C),以備必要時查對。
A、6小時
B、12小時
C、24小時
D、3天
4.檢驗時,查對(A)、項目、化驗單與標本是否相符。
A、試劑
B、姓名
C、科室
D、檢驗目的
5.影像科治療時,查對科別、病房、姓名、(C)
條件、時間、角度、劑量。
A、住院號
B、性別
C、部位
D、檢查目的
6.供應室準備器械包時,查對品名、數量、質量、(C)。
A、科室
B、用途
C、清潔度
D、消毒方式
三、判斷題.
1.開醫囑、處方或進行治療時,應查對病員姓名、性別、床號、住院號(門診號)。(√)
2.發血時,要與取血人共同查對科別、病房、床號、姓名、血型、交叉配合試驗結果、血瓶(袋)號、采血日期、血液質量。(√)
3.術后患者送回復蘇室、病室或者監護室時,交接雙方應再次對患者的基本信息、生命體征、用藥情況進行查對交接。(×)
4.病理科收集標本時,查對單位、姓名、性別、聯號、標本、固定液。(√)
5.各種治療時,耷對科別、病房、姓名、部位、種類、劑量、時間、皮膚。(√)
6.功能檢查科(特殊檢查室)檢查時,查對科別、床號、姓名、性別、檢查目的。(√)
篇2:某醫院社會監督制度
社會監督制度
1.醫院要設立社會監督電話和意見箱,有專人負責管理。
2.建立醫院領導與所在地區聯系制度,聽取和了解所在地區群眾的反映與意見。
3.不定期向病人發放“征求意見卡”,進行滿意度調查。
4.聘請社會義務監督員,定期召開有關人員座談會,征求意見。
5.醫院須實施下列公開制度:
(1)上崗人員必須佩戴附有本人照片、姓名或編號、科室、職稱和職務等內容的胸卡;
(2)公開張貼衛生部制訂的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
(3)公開主要檢查、治療、手術、住院的收費項目及標準1公開常時藥品價格和自費藥品品種;
(4)對出院病人出具其費用結算憑證)
(5)公開專家門診姓名、職稱、專科、,時間、掛號費標準等;
(6)公開重大檢查和手術的時間安排。
篇3:醫院被服供應站(洗衣房)制度
被服供應站(洗衣房)制度
1.負責對全院各種醫用被服,各科值班室的被服和工作人員的工作服進行清洗、消毒、縫補、干燥、燙平,按要求折疊,做好供應工作。
2.被服由供應站負責下收下送。
3.被服供應站與科室各掌握一定基數的被服,對布類物品必須逐件清點,辦理交換手續,發現差錯及時處理。每年大清點一次。
4.被服消毒、洗滌、供應應做到有色的和無色的被服分開;病員的被服和工作人員的工作服分開。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隔離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5.被服、工作服等破損時經縫紉組修補后方能發出。應報廢的被服,統一由被服供應站集中,填好報廢單,按月、按季會同有關部門現場鑒定,由總務科長(副科長)簽署意見,由院長或副院長批準,辦理報廢手續。被服供應站憑報廢單向倉庫如數領取。
6.被服供應站各種工具、機器、被服要有專人保管,防止霉爛、遺失、差錯等。做好機器維修、保養工作。
7.可以回收的棉花、紗布等,要求有關科室互相協助,共同做好回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