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割草
1、草坪割草:一般使用割草機進行。馬尼拉一年2次,9月1日前一次,12月底一次。高羊矛一年10次,每月1次。
質量標準:草的高度保持在15公分以下,割除的草及時清除。
2、一般綠地割草,一年4次,時間與質量要求同上。
3、路邊及角隅割草,一年至少2次以上。5月1日前一次。8月底前一次,國慶節前一次。
二、除草
1、草坪刁草:一年5次。2、3月一次,4、5月一次,6月一次、 8月一次,10月一次。
質量:雜草連根刁除,刁除的雜草及時清除,草坪純度保持在90%以上。
2、地被植物(麥冬草)及月季除草,視雜草生長情況決定除草次數和除草方式(削、拔)。
質量:基本控制在無雜草狀態,拔、削除的雜草及時清除。
三、修剪
1、整形樹修剪:一年四次,4月中旬一次,6、7月一次,8、9月一次。
質量:剪下的樹葉及時清除,保持整形的幾何面基本平整,大部分枝條之間長短差不超過2-4cm,枯枝剪除。
2、綠籬修剪,一年四次。4月中旬一次,5、6月一次、8月一次,9月后一次。
質量:剪下的枝葉及時清除,保持籬面基本平整,大部分枝長短差不超過2-4cm,枯枝剪除,夾于綠籬間雜樹及時清除。
3、灌木修剪:一年一次。夏季開花的于冬季進行,春季開花的 于花后進行。蠟梅、梅花、桃花、垂絲海棠、紅葉李、紫荊等必須每年一次。
4、行道樹抹芽(指懸鈴木行道樹),一年2一3次。
質量:去除四米以下不必要的半木質化不定芽,抹下的芽及時清除。
5、行道樹修剪,一年一次,按美觀原則,于冬季進行。
6、一般樹木修剪,必須按美觀原則,隨時進行。
四、病蟲防治
1、重陽樹:一年二次。6月底至7月中旬進行。
2、其它行道樹:視病蟲發生情況及時進行。
3、一般樹種:視病蟲發生情況及時進行。
4、其他寄生性植物及病害防治對象應及時清除。草坪銹病,大葉黃楊等灌木都應及時檢查及時防治。
質量:噴灑藥劑時做到均勻細致。事后要檢查,對效果不好的要重新噴藥,同一樹種病蟲株害率控制在5%以下,死亡率在1%以下。
五、新種樹木養護
1、學校綠地新種樹木養護,第一次澆透水后,以后澆水及其他養護歸花房管理。無特殊原因成活率在95%以上。
2、地被植物養護,無特殊原因成活率(面積比)在95%以上,沒有面積超過lm2以上的成塊草皮死亡。
3、調整補缺新種樹木養護:沒有特殊原因成活率在90%以上。
六、清除枯枝死樹
凡清理下的枯枝死樹必須放到指定地點,并堆放整齊。
1、喬木的清除枯枝工作:高大行道樹的清潔工作及時進行,不得掛樹一周以上。
2、灌木綠籬的清除枯枝工作,應隨時進行,不得超過一周以上。
3、死樹:一經發現隨時清除。
七、抗旱
使用消防水必須先請示校保衛處,經同意后方可使用。
1、種植已超過一年以上的樹種保存率在99%以上。
2、種后不到一年的新種樹木,成活率在95%以上。
八、抗臺扶正
篇2:盟綠化養護管理標準
盟東城綠化養護管理標準
序號項目“z城”管理標準
1)基本要求
1.喬木植株生長正常,主枝基本完整,植株保存率高于93%,年成活率高于93%,生長季節葉片保存率高于95%。
2.灌木植株生長健壯,枝葉豐滿,主枝分布均勻合理,觀賞效果好,符合植物品種的造型特點,保存率高于93%,年成活率高于93%。
3.綠籬和色塊造型整齊美觀,輪廓清晰,高度一致,修剪及時,出現死亡或缺株應及時補栽,保存率高于93%,年成活率高于93%。
4.地被和花壇植物地被植物覆蓋率高于95%,花壇植物死亡率超過3%后能及時補栽更換。
5.草坪草坪整齊,覆蓋率高于95%。
6.古樹名木對正門口香樟書應建立檔案,制定專門養護計劃。
7.時花z城及z城以上服務標準可根據需要栽種時花。
2)綠化養護內容
1.灌溉有灌溉計劃,灌溉水下滲充足且均勻,有排澇措施;采用節水灌溉設備和措施,能利用雨水資源進行灌溉;確保在萌芽前、4月、5月、秋季、入冬前澆水,其他時間根據植物種類、生長情況和土壤墑情合理安排灌溉。
2.施肥喬木每年施肥1次至2次,灌木每年施肥3次至4次,地被和草坪植物每年施肥4次至5次,花壇植物根據生長情況進行追肥;通過有機覆蓋等方法,逐年增加土壤有機質。
3.病蟲害防治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及時掌控病蟲害的發生情況,盡量采用生物、物理方法有效防治病蟲害,減少使用化學農藥對環境的影響。
4.整形修剪喬木每年夏季、冬季各修剪1次;灌木修剪及時,全年至少修剪3次;綠籬和色塊每年至少修剪5次;冷季型草坪生長季節至少每2周修剪1次,全年至少修剪20次。
5.除草每年全面除草5次,重點綠地增加除草次數,出現雜草的綠地面積不超過總綠地面積的2%,局部雜草覆蓋率不超過綠地面積的30%,不出現20厘米以上的雜草。
6.垃圾處理綠化作業產生的垃圾和綠地內的垃圾雜物應隨時清理干凈。
3)工作檢查
1.生長季節每周至少檢查1次綠化工作。
2.編制每周綠化養護措施和工作計劃。
3.綠化檔案齊全、準確。
篇3:園區綠化養護等級質量標準(二)
一級養護質量標準
1、綠化充分,植物配置合理,達到黃土不露天。
2、園林植物達到:,
(1)生長勢:好。生長超過該樹種該規格的平均生長量(平均生長量待以后調查確定)。
(2)葉子健壯:①葉色正常,葉大而肥厚、在正常的條件下不黃葉,不焦葉、不卷葉、不落葉,葉上無蟲尿蟲網灰塵;②被啃咬的葉片最嚴重的每株在5%以下(包括5%,以下同)。
(3)枝、干健壯:①無明顯枯枝、死權、枝條粗壯,過冬前新梢木質化;②無蛀干害蟲的活卵活蟲;③介殼蟲最嚴重處主枝干上100平方厘米1頭活蟲以下(包括1頭,以下同),較細的枝條每尺長的一段上在5頭活蟲以下(包括5頭,以下同);株數都在2%以下(包括2%,以下同);④樹冠完整:分支點合適,主側枝分布均稱和數量適宜、內膛不亂、通風透光。
(4)措施好:按一級技術措施要求認真進行養護。
(5)行道樹基本無缺株。
(6)草坪覆蓋率應基本達到100%;草坪內雜草控制在10%以內;生長茂盛顏色正常,不枯黃;每年修剪暖地型6次以上,冷地型15次以上;無病蟲害。
3、行道樹和綠地內無死樹,樹木修剪合理,樹形美觀,能及時很好地解決樹木與電線、建筑物、交通等之間的矛盾。
4、綠化生產垃圾(如:樹枝、樹葉、草沫等)重點地區路段能做到隨產隨清,其它地區和路段做到日產日清;綠地整潔,無磚石瓦塊、筐和塑料袋等廢棄物,并做到經常保潔。
5、欄桿、園路、桌椅、井蓋和牌飾等園林設施完整,做到及時維護和油飾。
6、無明顯的人為損壞,綠地、草坪內無堆物堆料、搭棚或侵占等;行道樹樹干上無釘栓刻畫的現象,樹下距樹干2米范圍內無堆物堆料、搭棚設攤、圈欄等影響樹木養護管理和生長的現象,2米以內如有,則應有保護措施。
二級養護質量標準
1、綠化比較充分,植物配置基本合理,基本達到黃土不露天。
2、園林植物達到:
(1)生長勢:正常。生長達到該樹種該規格的平均生長量。
(2)葉子正常:①葉色、大小、薄厚正常;②較嚴重黃葉、焦葉、卷葉、帶蟲尿蟲網灰塵的株數在2%以下;③被啃咬的葉片最嚴重的每株在10%以下。
(3)枝、干正常:①無明顯枯枝、死權;②有蛀干害蟲的株數在2%以下(包括2%,以下同);③介殼蟲最嚴重處主枝主干100平方厘米2頭活蟲以下,較細枝條每尺長一段上在10頭活蟲以下,株數都在4%以下;④樹冠基本完整:主側枝分布均稱,樹冠通風透光。
(4)措施:按二級技術措施要求認真進行養護。
(5)行道樹缺株在l%以下。
(6)草坪覆蓋率達95%以上;草坪內雜草控制在20%以內;生長和顏色正常,不枯黃;每年修剪暖地型二次以上,冷地型10次以上;基本無病蟲害。
3、行道樹和綠地內無死樹,樹木修剪基本合理,樹形美觀,能較好地解決樹木與電線、建筑物、交通等之間的矛盾。
4、綠化生產垃圾要做到日產日清,綠地內無明顯的廢棄物,能堅持在重大節日前進行突擊清理。
5、欄桿、園路、桌椅、井蓋和牌飾等園林設施基本完整,基本做到及時維護和油飾。
6、無較重的人為損壞。對輕微或偶爾發生難以控制的人為損壞,能及時發現和處理、綠地、草坪內無堆物堆料、搭棚或侵占等;行道樹樹干無明顯地釘栓刻畫現象,樹下距樹2米以內無影響樹木養護管理的堆物堆料、搭棚、圈欄等。
三級養護質量標準
1、綠化基本充分,植物配置一般,裸露土地不明顯。
2、園林植物達到:
(1)生長勢:基本正常。
(2)葉子基本正常:①葉色基本正常;②嚴重黃葉、焦葉、卷葉、帶蟲尿蟲網灰塵的株數在10%以下;③被啃咬的葉片最嚴重的每株在2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