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巡視檢查管理規定(三)
1.0目的
為保證物業公共設施設備的安全、良好運行,強化全體員工的產品保護意識、安全意識,明確巡查的標準要求及團隊協作相互補位檢查意識,特制定本巡視檢查管理規定。
2.0適用范圍
本管理規定適用于:物業設施、設備及空置單元、裝修單元的巡視檢查管理,商業項目從嚴執行。
3.0管理職責
3.1本管理規定由工程部員工、領班負責操作執行,當值領班負責協調和監督管理,工程部主管負責總體監督管理。
3.2凡未按崗位職責要求、操作管理、巡視檢查管理規定,未發現、未及時協調處理、未及時報告或借故推諉導致后果的,將于以紀律處罰。
4.0巡查內容及要求
4.1物業設施、設備外觀整潔性和安全運行巡查。
4.1.1設備層房門、各專業設備機房、操作間、管弄井等設備系統的房門,在無人工作時須進行鎖門的巡查。
4.1.2上述設備系統的房門在有外來人員工作時,相關工種當值人或指派人員必須按工作單內容及工程管理要求跟進巡查監管。
4.1.3施工區域原則上實行封閉式管理,裝修單元應關門施工,各工種當值人或指派人員按相關工程施工、裝修手則等物業管理規章制度進行巡查監管。
4.1.4施工區域及裝修施工區域必須督促采取物業施工保護措施,管道試壓、動火作業必須事先督促做好防護措施,并配合保安做好動火作業安全巡查監管。
4.1.5物業轄區整體外觀、外圍設施、設備按完整無缺的標準進行巡查監管。
4.1.6物業設施包含:設備機房、管弄井等,電梯廳、樓內公共通道、扶梯通道、公共衛生間、地庫等公共區域的安全性、外觀性巡查。
4.1.7空置單元定期和相關部門人員共同進行巡查。
4.1.8按《定時項目操作管控表》進行巡查,從物業轄區內外圍核查公共照明燈光開關是否正確,公共區域的空調溫度等是否正常。
4.2物業轄區物業設施、設備產品保護巡查職責
全體員工必須對物業轄區物業設施產品進行保護性巡查,有責任對任何缺陷進行通告協調處理并及時作出報告,必須隨時制止任何違規行為,并將協調處理過程與結果及時逐級作出報告。
4.3物業設施設備功能性巡查職責
設施設備功能性、專業性的巡查監管按專業崗位職責、操作管理規定等進行。
4.4施工、裝修等項目監管巡查職責
4.3.1施工及整改、二次裝修、維保項目等均實行工作單審批制,工程施工及裝修施工申請等工作單由當值領班負責簽單并明確安排人員跟進,當值班領班不在時由其授權人承擔簽單職責,當值班領班應保證任何時間都有人簽單。
4.3.2所有工作單由當值領班負責核實匯總,工作單完成后負責分類核查及簽字存檔。
4.3.3跟進者必須按單承擔跟進巡查監管職責。
4.3.4凡一時無法解決的須及時采取防范措施,詳細記錄并及時向上級作出書面報告。
5.0巡查方式
5.1定點巡查
定點巡查原則上由上而下、由物業轄區里面到外圍進行,重點對所管設施設備進行巡查,強調各工種之間、各部門之間相互溝通協調補位檢查的團隊協作。
5.2常規巡查
5.2.1當值員工每班進行二次日常巡查,提供巡查記錄備案。
5.2.2當值領班每班進行一次日常巡查,提供巡查記錄備案。
5.2.3當值主管人員每班進行一次日常綜合性監管抽查,明確記錄在工程部值班日志中,并向工程部主管提供監管抽查報告。
5.2.4凡因當班工作量多未能夠完成巡查時,應及時溝通協調由接班者補位巡查、或報請上一級管理者安排其他人員補位巡查。
5.2.5凡巡查中未盡責任,應該發現的問題而未發現的或發現問題未及時協調處理的、未及時逐級報告的、推諉巡查責任的將于以口頭或書面警告。
5.3非常規性巡查
5.3.1故障巡查
設備有故障或故障排除后,相關工種人員應重點檢查故障是否擴大或修復后的狀況進行巡查,由相關領班進行核查,必須有巡查記錄。
5.3.2特別巡查
季節氣候突變、暴風雨時的特別檢查,室外構件、地漏、地溝、排水設備等,由工程部主管與相關部門主管協調,統籌安排相關人員共同進行聯合巡查。
5.3.3專項巡查
消防檢查、安全檢查、節前消防、安保監控設施設備的檢查,由工程部主管與相關部門主管協調,統籌安排相關人員共同進行聯合巡查。
6.0巡視檢查的方法
6.1看:
6.1.1物業設施是否完整無缺、功能是否正常;
6.1.2設備房、管弄井等門鎖狀態是否正常、是否完整無缺、是否清潔;
6.1.3開關控制狀態、閥門開關狀態、照明燈光控制是否正確;
6.1.4電器控制柜各種表具顯示是否正常;
6.1.5有無:漏水、漏雨、漏風、漏油、漏氣現象;
6.1.6溫感探頭、攝像探頭及報警裝置是否完整有效;
6.1.7工程施工、裝修施工是否有不正常及其違規行為等。
6.2聽
:6.2.1轉動設備轉動聲是否均勻,有無異聲;
6.2.2電氣設備有無放電聲;
6.2.3電氣箱接觸器的電磁聲響是否正常;
6.2.4水箱、水管的流水聲是否正常;
6.2.5是否有影響業戶正常辦公及經營的施工噪聲等。
6.3觸:
6.3.1摸電動機、泵、散熱器外殼溫度是否正常;
6.3.2摸轉動設備的振動情況是否正常;
6.3.3門窗開閉是否靈敏,是否按規定開閉及鎖定。
6.4聞:
6.4.1電氣有無絕緣漆等異常焦味;
6.4.2有無施工油漆等影響租戶正常辦公及經營的異味;
6.4.3有無污水溢出的臭味;
6.4.4有無燃氣、燃油泄漏等氣味。
7.0相關記錄
7.1各工種巡查路線、頻次、內容一覽表(由工程部主管自定)
7.2工程部值班日志及巡查記錄表
篇2:學校配電室巡視檢查制度(5)
學校配電室巡視檢查制度(5)
一、巡視周期及安全要求:
1.10KV及以上高供高計配電室,每二小時,高供低計每四小時,35KV及以上每小時,按巡視檢查路線圖逐一巡視一次;
2.遇有特殊情況和惡劣氣候要增加巡視次數,暴風雷雨及雪霧冰凍天氣過后巡視一次,雷雨天氣如需特巡及事故處理,嚴格執行安全規定要求;
二、巡視范圍及項目:
1.檢查所有瓷絕緣是否有破碎裂紋,掉瓷閃絡放電現象和痕跡;
2.檢查所有注油設備運行情況、油色、油位是否正常,有無滲漏油現象;
3.檢查所有設備的導體接頭接觸情況、軟母線有無斷股、燒傷、垂度過大,接頭是否發熱或變色;
4.檢查時注意聽、聞、看有無放電聲和絕緣焦化氣味;
5.檢查計量裝置,斷電保護和直流系統及儀表、信號、指示燈、壓板等指示及位置是否正確;
6.檢查所有照明、消防設備是否齊全,設備的接地情況是否完整良好,開關門和標示牌遮欄放置懸掛是否正確可靠;
7.檢查所有設備熔斷器有無燒斷破損放電現象;
8.強迫油循環,水冷裝置運行時,每二小時檢查一次;
9.配電室是否漏雨、傾斜、下沉、門窗是否完整,通風孔百葉窗、防護網是否完好,電纜溝有無進水等;
10.巡視檢查時應帶記錄本,并將檢查缺陷、隱患逐項詳細記錄在記錄本上;
11.按時將設備缺陷及時上報處理,并做好上報處理記錄以備事故時分析責任。
篇3:設備日常巡視檢查一般方法
設備日常巡視檢查的一般方法
對設備巡視檢查是運行工作中經常性的很重要的一項內容。處于運行狀況的設備,其性能和狀態的變化,除依靠設備的保護、監視裝置、表記等顯示外,對于設備故障和異常初期的外部現象,則主要地依靠值班人員定期的和特殊的巡視檢查來發現。因此,設備巡視檢查的質量高低、全面與否,與人員的運行經驗、工作責任心和巡視方法直接有關。巡視檢查的一般方法有:
(1)眼看:用雙目來測視設備看得見的部位,觀察其外表變化來發現異常現象,是巡視檢查最基本的方法,如標色設備漆色的變化、裸金屬色澤,充油設備油色等的變化、滲漏,設備絕緣的破損裂紋、污穢等。
(2)耳聽:帶電運行的設備,不論是靜止的還是旋轉的,有很多都能發出表明其運行狀況的聲音。如變壓器正常運行時,平穩、均勻、低沉的"嗡嗡"聲是我們所熟悉的,這是交變磁場反復作用振動的結果。值班人員隨著經驗和知識的積累,只要熟練地掌握了這些設備正常運行時的聲音情況,遇有異常時,用耳朵或借助聽音器械(如聽音棒),就能通過它們的高低、節奏、聲色的變化、雜音的強弱來判斷電氣設備的運行狀況。
(3)鼻嗅:鼻子是人的一個向導,對于某些氣味(如絕緣燒損的焦糊味)的反映,比用某些自動儀器還靈敏的多。嗅覺功能因人而異,但對于電氣設備有機絕緣材料過熱所產生的氣味,正常人都是可以辨別的。值班人員在巡視過程中,一旦嗅到絕緣燒損的焦糊味,應立即尋找發熱元件的具體部位,判別其嚴重程度,如是否冒煙、變色及有無異音異狀,從而對癥查處。
(4)用手觸試:用手觸試設備來判斷缺陷和故障雖然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方法,但必須強調的是,必須分清可觸摸的界限和部位,明確禁止用手觸試的部位。
1)對于一次設備,用手觸試檢查之前,應當首先考慮安全方面的問題,例如,對帶電運行設備的外殼和其他裝置,需要觸試檢查溫度時,先要檢查其接地是否良好,同時還應站好位置,注意保持與設備帶電部位的安全距離。
2)對于二次設備的檢查,如感應繼電器等元件是否發熱,非金屬外殼的可以直接用手摸,對于金屬外殼的接地確實良好的,也可以用手觸試檢查。
(5)使用儀器檢查:巡視檢查設備使用的便攜式檢測儀器,主要是測溫儀、測振儀等,可以及時發現過熱異常情況。